从认知观看转换语法理论
转换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斯基强调他的语言理论原则是“心灵的一部分,以大脑活动的方式或结构表示出来”([1]:6),是“对大脑与语言的研究”([2]:4),“研究的是认知系统”([2]:2)。然而,国内外一些语言学者对此却不以为然,对他的理论颇有微词,有的甚至说,“这样的语言学是脱离科学的”([27]:62)。所谓理论的科学与否,关键看其是否符合认知、认识论,因为“认识论同科学……相互依存。……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就是原始混乱的东西。”([3]:480),为此,笔者想从认知科学观(参见[4]、[5]、[6]、[7]、[8]、[9])的若干方面,从认知原则、认知成分和认知方法的某些要点谈谈转换语法理论,看看它与认知的关系。
一、认知原则
1.经济原则。人的认知思维、人利用自然的过程以及一切具有认知能力的存在都有追求经济性的倾向。这是由生物学原理推论出的人类思维遵循的经济原则,其强调的核心是“简单化”,因为“简单的”易于理解、学习、传播和使用。牛顿在强调理论的简要时比拟地说,“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多余的原因以夸耀自己”([10]:3);爱因斯坦也强调在构造理论时要有“逻辑简单性”,“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和易于领悟的世界图像”([3]:101)。简单、经济符合人类认知思维的原则。它被应用到语言研究中,不仅认知语言学家应用“经济”(如,[11]:102),转换语法理论中也充分体现经济乔氏本人一再推崇什么法则更加简单我们就用什么法则去描述和推知语言事实”([1]:7),一再主张“把英语的描写大大简化,……建立最简单的英语语法”([1]:109)。转换语法理论的简单性至少体现在:(1)可以用简单的结构模型描写多种复杂的语言现象,例如,[XP[Spec][X’[X][YP]]]结构可以用来描写各种不同词组NP,VP,AP,PP以及各种不同分句SV,SVC,SVO,SVOO,SVOC,SV A,SVOA;(2)最短距离移动原则(the shortest movement principle)以及最小成分(the minimal constituent)移动原则;(3)在转移行为(displacement operation)的“吸引”(attraction)与“移动”(movement)中“吸引”占优原则;(4)特征核查中“最后不得已求助”的手段,避免了助动词do/does/did的不必要的使用;(5)结构生成中符号与步骤的简要。乔姆斯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明确用了“经济原则”的词语,强调“结构的生成与表达应降到最简,不要过多的符号与步骤”([12]:69)。结果带来了结构的简要。
2.求好原则。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客观地反映了现实世界,所以“‘优胜’、‘适者’始终影响着认知思维”([5]:2)。“求好”是人类思维的原则之一。转换语法理论在其五个阶段(经典理论→标准理论→扩充式标准理论→管约论→最简方案)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求优、求好:从比较繁琐的规则系统→数量极少的原则系统→对参数变异范围进行严格限制的词库计算系统即最简方案,并且用极可能简单的原则处理计算系统。所谓“求好”,从本质上说是要求简单、精确、有价值。转换语法理论的“求简”上文已述。其“求精”表现为:(1)结构生成中的范畴结合(merging)从原来的非终点的多树枝到后来的一律两树枝;(2)非终点节点的符号从原来的非统一表达如,S,S’,NP,VP到后来的统一表达XP,S/S’变为IP/CP等;(3)从原始的排除语义到后来的考虑语义、词汇特征、计算表达等。其“求价值”表现为:1解释力的扩大从原来的只局限于正式规范语言到后来的扩至解释地域方言、中古时期语言,甚至洋泾浜与克里奥尔语言。(2)有助于研究言语的产生和理解。转换语法理论的短语结构模式被许多心理学家(如Fodor &Bevor,1965;Garrett &Fodor,1968;Johnson,1965,1966,1970;等等)用心理实验证实了其心理真实性。([16]:337 339)有的学者,如王甦等([16]:345)认为,“Chomsky的理论对心理学关于言语的理解和产生的研究仍有重大影响,起着一种理论框架的作用。”有的语言学家认为,转换语法的“早期理论并没有很好地被语言过程的实验所证实”([17]:17),但修正过的理论“有可能证实语言的心理作用”(ibid)。(3)有助于认知科学的发展。转换语法理论对计算机语言,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而对揭开大脑之谜,对认识科学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许多此类的著作中都应用到乔氏的语言理论。近几年的应用有新发展。
3.稳定原则。这与经济原则、求好原则相辅相成:“经济的”与“好的”肯定稳定存在,稳定存在的必定“经济”与“好”。符合“经济”与“好”原则的转换语法理论也具有稳定性。自乔氏《句法结构》问世以来的40多年中,其理论研究始终是个热点;这理论在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它的“普遍”、“转换”、“短语结构”等原则以及“树形图”、“方括号”、“NP/VP”等形式始终稳定存在。有人说,转换语法总是在变。笔者认为,这“变”是为了求发展,求更好,求更经济,这是“稳定”所必须,这也是人类认知特征“自我调整性”([9]:157)的表现。这正是它始终能成为研究热点的原因之一。
二、认知成分
1.意象。意象来自英文image,也可称形象。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能体会到某种意象的存在及其重要性,例如,英语学习者可能听到一个英语词音时不知其义但看到其形时即知我们可能忘记一个熟人的姓名,但对他的外貌特征仍有印象。人的认知就是这样,容易产生意象图式。许多人说,认知语言学运用“形”和“象似”,是意象图式地研究语言,是意象思维;转换语法运用“符号”,是逻辑推导式地研究语言,是逻辑思维,与意象无关。其实不然,这是对意象、对转换语法的片面理解。认知科学中的意象是:(1)意象可分为记忆意象和创见意象两种,前者是指对客体的一种主观经验(视觉的、听觉的等),后者是指源于主观经验但并未作为一个刺激物存在过的由主体科学想象出来的客体。转换语法理论所涉及的意象是后者。(2)意象与符号的相通性。人类神经网络中处理的基本信息形式有“符号”与“意象”两种,但对于同一组信息,既可以看成符号,也可以看成意象,问题是怎样看对理论的展开更有利,例如,对于“∧”,既可以说是符号,也可以说是图形意象。实际上,符号与意象密不可分,不少学者主张把意象看作是一种符号要素,同时承认符号在意象中的作用,就是大谈意象的认知语言学家(如,[11]、[18])也肯定符号对构成意象的重要。转换语法理论所涉及的符号也可以说是意象。(3)意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性。认知科学认为,意象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逻辑思维中也有意象在起作用,“心灵没有意象就永远不能思考”([9]:147),爱因斯坦说,“一些记号和……意象……可以由我‘随意地’再生和组合。……这种组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3]:416)。意象思维通过直观、形象来描述客观对象普遍的、本质的属性。可以说,转换语法理论利用树形图、方括号、节点等对语言的描述与分析是反应语言本质的认知性的意象思维。
2.模型。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对认识对象作的一种简化描述,是对对象的认识深化,是认识过程中的能动飞跃。模型可分为物质模型和理想模型两种,前者指实物的、实在的、物质的模型,后者指思想的、想象的、抽象的模型。转换语法有“模块语法20 310之称它是对语言作的一种简化描述的理想模型这模型的科学性从理想模型的特征中可见,这些特征主要有(其中的“解释性”下文再谈):
1)核心性。理想模型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并不是虚无缥缈,它是以现实客观存在为对象的一种抽象,它类似数学命题,“所涉及的只是我们想象中的对象而不是实在客体”([3]:136);又由于它借助于符号、图形等表述手段,因而充分发挥了意象思维的功能。所以,理想模型是抽象与形象的统一体,它所描述、反映的是客体的主要矛盾、核心倾向、基本特征。世界上的许多客体,尤其是语言有非常复杂的特征,理想模型不可能描述这一切特征,“科学中不存在能适应一切要求和反映一切客观特征的模型”([7]:428),如果有,那“不是模型,而是客体本身”(ibid)。这理想模型的核心性能批驳那些“因句法理论不能描述、解释某些语言现象而否定其科学性”的观点。其实,乔姆斯基在创始这一语法理论时就提出,“我们特别关心的是这个问题:把某一类句子作为核心句”([1]:53)。
2)近似性。由于理想模型只反映客体的主要矛盾或核心特征,而完全忽略了其他矛盾和特征,因此它对客体只能是一种近似的反映。这也说明,转换语法理论模型不能反映语言的全部特征,为此而对其怀疑是荒谬的。
3)条件性。理想模型是以最大的“完整性”(指涵盖率大,这是人类认知特征“完整性”([9]:157)的表现)去集中、深刻地反映客体的某个“侧面”(实为本质),因此建立模型时运用了最经济的简化法,“模型……的建立以经济为标准”([6]:176)。哪些因素可以简化,哪些不能,一切以模型的具体应用条件为转移。所以,一个特定的模型(如转换语法理论的模型)只提供关于客体(如语言)的局部知识或不完全的真理性,即它的真理性与科学性是有条件的。这同样说明,转换语法理论模型不能描述、解释某些语言现象纯属正常。
4)活动性。人类的社会实践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所以理想模型的建立不可能一成不变,为了“完善”,它处在活动、变化之中:一些错误的被抛弃,一些不完善的被修补,一些新的被提出。转换语法理论模型的发展就是这样,不断在变,变得越来越能反映语言的本质属性。
5)互补性。由于物质世界的极其复杂性,所以往往借助一个模型不能详尽、精确地反映客体的本质属性,必须建立互补模型。世界上复杂的语言用一个[XP[Spec][X’[X][YP]]]结构模型不能解决问题,它只能反映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语言的结构。为了补其不足,转换语法理论中出现了[XP[Spec][X’[YP][X]]]以及[XP[X’[X][YP]][Spec]]等的模型,前者用以反映日语、土耳其语、缅甸语等语言的结构,后者反映马尔加什语、吉尔伯特语、斐济语等语言的结构。
由此可见,转换语法理论的模型与认知科学中的理想模型吻合。
3.概念。概念是认知科学中又一重要成分。它是客体信息浓缩化的表现,是反映客体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所及包括概括性、原型与范畴化、隐喻性等。我们从这些方面看一下转换语法理论。
1)概括性。概念对具有某一本质属性客体的概括性极强。乔姆斯基在初创转换语法理论时就明确提出“概括性的语言观”([1]:14)。这一理论推出的每一个概念都极具概括性,例如,CP涵盖了具有complementiser这一本质属性的结构,在英语中表现为所有的that-分句、if-分句、for...to...不定式分句、wh-问句和内嵌的wh-句、yes-no问句,等等。
2)原型与范畴化。原型理论源于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的家族相似观。指的是,概念的边界是模糊的,同一范畴的成员并不完全相似因而在概念这个大家族中的成员只能是本质属性相似。原型以此来建构和组合特征,形成客体的不同范畴。概念的这一特性在转换语法理论中显而易见。例如,IP可作为原型,通过转换可推出CP;IP与CP都可作为原型,反映各种句型(Clause Type:SV,SVO等)以及按句子结构分类和按句子目的分类的各种句子类型(Sentence Type:简单句、复杂句、陈述句、疑问句等)的基本特征。再如,认知语言学家([18]:14)把名词和动词看作是人类语言的原型,因为它们具有普遍性,反映了人类语言的基本特征。这与转换语法理论中所述一致:用名词±N和动词±V归类英语中各实义类词和功能类词的词性特征([14]:64,66),如,noun=[+N,-V],verb=[-N,+V],adjective=[+N,+V],preposition=[-N,-V],auxiliary=[-N,+V],等等。
3)隐喻性。语言对思维有一种定势作用,同时语言又具有开放性。其定势作用使新概念不能随手可得,其开放性使人们可利用已有的概念去框架新现象。这就使得隐喻“大显身手”。隐喻是一种概念转借法,它的认知价值是,把抽象思维的认识成果凝结为多少有些直观、意象的概念。在语言研究中,认知语言学家(如[11]、[22]、[23]等)把人体和人们的活动比作主要的喻体,以及运用其他人们熟悉的形象、特征、动作去比喻新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地位被公认。其实在转换语法理论中也是如此,如依附(cliticization)、搁浅(stranded)、贪心(greed)等等。只是转换语法中的隐喻是为了满足“在建立科学时,……免不了要自由地创造概念”([3]:309)的需要,而不涉及实际的语言客体。
三、认知方法
1.解释法。人类认知的重要方法是建立因果关系,对现象进行解释说明这是人类认知的基本倾向从这一认识论看理论“解释”应是评价理论最主要的标准,也应是理论的主要功能。转换语法理论从建立起就十分重视对语言的解释力,它贯穿于转换语法理论的一系列著作中。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学者持怀疑态度,尤其遭到认知语言学者的反对,这样的批评不少。这其中的原因有可能是对认知科学中的“解释”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知科学中的“解释”有以下一些特征:
1)这解释是认知中模型的解释。它不应是感觉性的,因为感觉的“真实性”不一定可靠:心理学的实验揭示了大量的错觉实例;脑神经科学证实,各种感觉得到的神经脉冲信息在进入大脑之前和之后会受到歪曲的加工,并不能保证真实。“可靠性空洞无物”([3]:257)。因此,科学的解释不应是从经验中概括出的唯象定律,不应是经验表象,而应有源于经验而深于经验的反映事物本质的抽象概念和基本原理。这样的解释才有一种穿透力,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再说,“理论越深刻,离现象就越远,由于部分现象变化而导致理论失效的可能性就越小”([8]:90)。转换语法理论的解释是一种认知科学解释,是模型解释,它超越经验事实而设定了某些东西,这是因为科学不是经验的汇编,“理论越向前发展,以下情况就越清楚:从经验事实中是不能归纳出基本规律来的”([23]:490)。这是科学解释之所在。
2)这解释是对客体本质特征的解释。转换法理论的解释是对语言本质特征的解释。乔姆斯基在《句法结构》第86页中说,“有许多语言事实和语言行为事实所要求的解释并不只是说明这样一串符号链是个句子,那样一串符号链不是句子。”转换语法理论研究语言“涉及的不是复杂程度的问题,而是复杂性质问题”([24]:17),其理论解释是“用心智主义或概念主义来解释语言”([24]:233),解释的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当然,乔氏同时指出,“希望对语言事实提供解释也是合理的”([1]:86),事实上,这种解释如前文所述语言现象也越来越广。
3)这解释并不要求完善。按照现代解释学的观点,“文本就是一切”。“语言”这一文本是人类大脑活动的产物,而人类对大脑了解得还很不够,还不如对宇宙的了解,所以,研究语言生物属性的转换语法理论对语言的解释有些“在新的实际资料和新的理论观念作用之下会迅速变化,今天看来有道理的明天很可能又变”([2]:10);另一方面,对许多现象还作不出解释。但不能因此说其理论原则站不住脚,这好比哥白尼16世纪在创立“日心说”时,人们对宇宙的了解还很肤浅。因此,尽管“日心说”正确,但当时对其原由不能作出明确的解释,直到很晚(19世纪)才解决问题,但我们不能说19世纪前的“日心说”是错误的。当然,这是个比方,笔者并不想把“乔氏理论”与“日心说”相提并论。
2.假说法。假说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法,是认知活动的主要手段,是自然科学的思维形式。被认为是“自然科学”([25]:5)的转换语法理论使用假说属正常。科学需要假说,假说也应该科学。科学的假说有一定的特性与原则,有一定的知识形态。我们从这三方面看转换语法理论的假设。
1)特性。假说依据一定的事实和理论,因此它具有在一定事实或理论基础上猜测合理的特性,同时还具有随着实践认识或争论的发展而进行修改可变的特性,它的本质特性是“或然”。它由“猜测→修改→新猜测”的不断进行而趋向完善,直至形成科学理论。转换语法理论经过了这样的过程:根据人具有生成和理解新语句的无限能力,根据世界语言现象的普遍性以及生物学、遗传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决定具体语法特点的一种图式和具体语法赖以发挥作用的原则的形式语法。这就是普遍语法的假说。建立在这一假说之上的句法由1957年刚提出的排除语义的形式到20世纪90年代的最简方案(句法结构就是由词汇特征和计算系统两部分构成),经过了许多变化。
2原则科学的假说具备解释性对应性与其理论对应简单性与可检验性等四原则。转换语法理论假说的解释性上文已述;句法理论的大小假说都是其理论的必须,与其理论对应;其简单性见上文所述;其可检验性可详见[26]的第二章至第五章,[19]:311 312,[25]:53 60等。
3)知识形态。科学假说大至理论体系,小至一个概念、一个断言。转换语法理论的假说大至世界语言的普遍语法,小至IP,CP,PRO等概念假说以及语言的结构依赖性原则、最大投射、成分统领等断言假说。它们在转换语法理论中“各尽其能”。
3.计算法。认知科学认为,人类心智即脑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是计算的。这里的计算不仅指数学上的运算,而且指某些符号操作。因此,它不仅应用于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而且还应用于逻辑学、语言学等学科。转换语法理论刚问世时,乔氏说,“用数学的方法归纳出一套公式”([1]:2)。到20世纪90年代的最简方案时,乔氏([2]:6)说,“对于每一种具体语言来说,其认知系统由一套词汇和一套计算系统完成。”转换语法理论对语言结构的操作就是计算,乔姆斯基等人在上句法理论课时,“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黑板上演算题目,就像上数学课、物理课一样”([25]:3)。这计算法符合人类认知的本质,而且使句法理论趋向精密、可靠,因为“数学给予精密的自然科学以某种程度的可靠”([3]:136)。
4.区域法。认知科学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逐步跨越的,不可能一步迈很远。问题的解决只能局限于有限的距离、有限的范围之内。有的学者把认知比作跨越一个又一个岛屿,从一个岛屿到另一个岛屿所建立的桥梁跨度是有限的,不可能很长,这被称为认知上的“短桥原理”([8]:202)。这就是人们认知的区域法。转换语法理论的原则、规则的作用建立在区域的有限范围之内,这就是XP的最大投射区域,例如,移动原则一次只能跨越一个辖域,约束原则核查原则邻近条件等都局限于同一XP的区域这符合人的认知特征。
四、余论
1.转换语法是发展中的理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人们要求对语言文字进行科学处理、要求语言的科学性、数理性、逻辑性的呼声的高涨,转换语法式地对语言的处理会越来越受到欢迎。这就是它成为世界主流学说之一的根本原因。不过,由于它是对大脑产生语言的“高科技”研究,又由于大脑特殊的封闭性,因此对它的研究很可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研究过程中少不了“或然”,但“只要它们部分证实正确,那就是惊奇而有意义的发现”([2]:3)。
2.转换语法对语言认知的研究完全不同于认知语言学。它们对语言本质、语言现象、语法结构的性质和意义等的认识完全不同,有人认为,“认知语言学所持的哲学观念首先来自经验事实的研究”([19]:342),这与转换语法理论的哲学观迥然不同。从认识论讲,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更何况是对难解的人类大脑所产生的语言呢?但不同观点之间应形成友好对话,不能唯我独尊。
3.转换语法与认知语言学看似水火不容,但它们在“认知”这点上却是相通的。客观规律与科学精神终会作出正确的判断:要么断出谁是谁非;要么“合二为一”,取两家合理的部分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要么各自扬长避短,日臻完善地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
4.这样看来,许多对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批评、指摘有失公正,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缺乏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乔姆斯基著,邢公畹等译.句法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2]Chomsky,N.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M A:MIT,1995.
[3]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C].商务印书馆,1976.
[4]Baddeley,A.D.and N.O.Bemsen.Cognitive Psychology[C].Sussex: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td.,1989.
[5]Kochen,M.and H.Hastings.Advances in Cognitive Science[C].USA:Westview Press,Inc.,1988.
[6]Norman,D.A.Perspectives on Cognitive Science[C].New Jersey: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2.
[7]刘元亮等.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8]赵南元.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9]章士嵘.认知科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0]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1]Langacker,R.W.Concept,Image,and Symbol[M].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0.
[12]Chomsky,N.Some notes on economy of derivation and representation[J].MI T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Vol.10,Cambridge,M A,1989.
[13]Radford,A.Transformational Grammar[M].Cambridge:CUP,1988.
[14]Radford,A.Syntactic Theory and the Structure of English[M].Cambridge:CUP,1997.
[15]王宗炎.语言问题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6]王甦等.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7]Abbott,B.A formal approach to meaning:formal semantics and its recent developments[J].外国语,1999,(1).
18 Langacker 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19]于根元等.语言哲学对话[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20]Haegeman,L.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M].Oxford:Blackwell,1994.
[21]Heine,B.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Grammar[M].New York:OUP,1997.
[22]Ungerer,F.and H.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New York:Longman,1996.
[23]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4]徐烈炯等译.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文选[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5]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6]程工.语言共性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7]悉德尼·兰姆,程琪龙译.兰姆教授谈神经认知语言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