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标记迁移:语言规则的习得
2.4.1 原型和句子的标记程度
原型概念来自认知心理学,指的是一类客体或一个范畴所有个体的内部概括表征[2](Representation),反映一类客体或一个范畴具有的基本特征。Posner等(1967,1969)研究发现,人们在模式识别时确实存在原型现象。Rosch(1975)对自然概念研究后发现,这一现象在自然概念中也同样存在。Rosch认为自然概念是由原型(代表某一概念的最佳实例,例如椅子是家具最典型的代表)和该概念范畴成员代表性程度组成。两者关系密切,但原型起核心作用。自然概念中原型代表某一概念的程度最高,它能够被首先激活和理解。Franks和Bransford(1971)对原型及其转换后的变形进行研究后发现,原型的再认率和信心评价等级都最高,之后是依次接近原型程度的那些变形。
标记理论跟认知心理学原型理论密切相关。标记理论的无标记项(Unmarkedness)与原型理论的原型对应,它们具有类似的特点:是相应范畴的最佳代表,反映了相应范畴的基本特征。例如认知上原型的句子,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就是无标记的句子。
句子的基本功能是表述,这种表述功能主要通过动词谓语句来实现。各种语言的句子多是由动词作谓语。在动词谓语句中,由一个动词性结构(以下用VP指称)和两个名词性结构(以下用NP指称)组成的句子格式(即句式)最多。Croft(1991)认为这些句式可能大多是由基本句法和语义结构“施事+动作+受事/结果”派生或演化出来。因为这一句法和语义结构所反映的关系是人们认识事件或活动的典型方式,也是人们关于句子的最典型认识,为句子范畴的原型(Corrigan,1986)。这种句子用标记理论来看,是无标记的句子。与这一结构不一致时,就会在语法上体现为种种有标记的句式。从汉语角度分析,这种派生或演化主要是通过移动句子中施事、受事和动词的位置,增加“把”、“被”、“得”等形式标记,名词前带定语,动词前后带状语或补语等方式来实现的。这些通过句法语义转换、增加语言成分等手段后产生的其他形式的句子,可看作是不同标记程度的动词谓语句。
2.4.2 标记迁移
语言类型理论和普遍语法理论都用标记概念对语言结构进行分析,认为语言项目的标记程度反映了它在结构上的复杂程度,但两者的标记观并不相同。普遍语法理论认为无标记规则属于核心语言规则,它是先天遗传的、内在的,是学习者语言天赋的反映。语言类型理论则认为,标记是外在的,是语言本身有形式表现的东西。从规则的标记程度在不同语言中的分布情况看,普遍在多数语言中出现的是无标记的规则,只在少数语言中出现有标记的规则。判别规则有无标记的标准是,结构上出现某种形式、聚合上变化方式少和频率上出现低的为有标记规则,与之相反的为无标记规则。尽管如此,两者都承认标记低的语言项目要比高的容易习得。
关于标记在习得中的作用和表现,有研究者通过对比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标记程度来分析。Eckman(1977)提出标记差别假设,认为第二语言中学习难点可以通过对比母语和第二语言来预测。第二语言规则的难易程度,跟该规则与学习者母语相比的差异或标记程度有关,与母语不同且比母语标记程度高的语言规则是比较难学的。而尽管与母语有差别,但标记程度并不高的语言规则是比较容易学的。另外一些研究者则通过考察习得中的标记迁移问题来探索。在观察句子有无标记结构规则对语言迁移的影响时,研究者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当第二语言规则是有标记的时候,学习者从母语迁移了这一规则相应范畴的无标记形式(Zobl,1983b);而当第二语言规则有无标记形式时,学习者抵制从母语迁移这一语言规则相应范畴的有标记形式(Zobl,1984)。在习得过程中,无标记的语言项目因为学起来容易,迁移方便,学得就快;有标记的语言项目则因为学起来困难,学习者就不愿意作迁移努力了。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学习者也可以从母语迁移有标记的结构规则(Liceras,1985;White,1987)。上述学者只通过观察结果,对能否从母语迁移有标记的或无标记的结构规则进行描述,而没有在第二语言内部、母语内部、第二语言和母语之间,分析与确定第二语言中某一结构规则的相对标记程度,也没有具体分析不同标记程度的语言结构规则在加工上的难易程度。标记差别假设提出了不同标记程度语言结构规则与其加工难易程度的关系,但该假设还没有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得到验证。
词序(Word Order)是重要的语法范畴,它反映某种语言句子结构规则的基本特征。因此,词序习得较早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以有主、动、宾基本句子成分为例,英语句子结构方式是主-动-宾,日语和韩语则是主-宾-动。如果用日语和韩语句子结构方式来看下面的例句(指后半部分),该句就是有标记的。
Hawai kam(Hawaii came=I came to Hawaii).
在早期的洋泾浜英语(日语为母语)里发现词序负迁移现象(Nagara,1972)。日语在句法结构上动词位于句子的末尾,在习得第二语言英语时,以日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把他们母语句法结构上动词在句子末尾的规则(对他们来说是无标记的)迁移到了英语中。
从语言习得看,学习者对无标记的句子迁移难度小,比较容易产生习得效果;与之相对的有标记的句子则难迁移,习得也就困难。学习者对于某一目标语句子的标记程度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因素是该句子在目标语中的标记程度,另外一个因素是该句式的结构规则与学习者母语的一致程度。一致性高则标记程度低,反之则标记程度高。
2.4.3 迁移的其他问题
除了上述内容外,第二语言习得中迁移还有下列问题值得注意。
其一,有时习得某一语言规则并不是直线上升,会出现反复现象。Zobl(1984)的研究也证实了语言迁移的一个重要现象——迁移的U型行为(U-shaped Behaviour),即学习者对目标语的规则在习得最初和最后阶段要比在中间阶段掌握得好。例如,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对英语动词过去式“came”的发展过程为:came→comed→came 。
其二,迁移既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出现的现象,这一现象更多地带有静态特征;同时迁移也是第二语言的加工过程,即主体(学习者)对客体(第二语言规则)的内化过程。由于早期迁移研究未考虑主体内化因素,导致一些理论上预测的错误并没有出现(参见2.2.1)。
其三,在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先前的知识(主要是语言规则)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语际和语内两方面的影响。从发生阶段看,习得早期主要迁移母语语言规则,即迁移多发生在语际(王永德,2004b,2004d);随着个体对第二语言规则的逐渐熟悉,他们在习得中会迁移越来越多的第二语言规则,此时迁移多发生在语内。
【注释】
[1]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只涉及母语习得问题,并不涉及第二语言习得。但在生成语法学框架内研究(working within a generative grammar frame)的学者White、Zobl等把Chomsky这一理论引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2]表征指信息加工系统中代表外界事物或事件的特征密码化的信息符号。第二语言知识的表征是习得者对所获得的这方面知识在大脑中的表达方式。参见林崇德等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