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传统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比较
认知语言学的突出特点是:科学主义倾向、生物个体性、认知(思维)性、互动性。认知语篇分析是认知性的,即解释语篇的成因和心理活动过程的一种溯因分析。认知语言学研究作为生物个体的人的心理活动,因此认知语篇分析无法分析语言涉及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问题。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词素、词、句、语篇是一个连续统,不分层次,自然认知语篇分析不能进行语言各层次的分析。
另一方面,传统语言学(结构功能语言学)的突出特点是它的人本主义倾向、社会性、表达(交流)性、结构(系统)性。传统语篇分析的目的是促进语篇的表达(交流)功能,它分析语言结构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分析各层次语言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因此,传统语篇分析是学者和一般读者为了更深入地解释、理解作品的含义和表达方式所作的分析,而认知语篇分析是认知学者,为了说明认知原理所作的分析,不是一般读者要做的事。
笔者首先举几个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实例,从中总结出认知语篇分析的性质、方法和目的;再与传统(结构功能)语篇分析对比,说明两者在方法和目的上的差异;最后从现代西方哲学、符号学和语言学类型的角度说明认知语篇分析与传统语篇分析的根本区别。
6.2.4.1 几个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的实例及对其性质、方法、目的的分析
不久前约翰·本杰明斯出版公司出版了Elena Semino和Jonathan Culpeper编辑的《认知文体学——语篇分析中的语言和认知》(Cognitive Stylistics—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Text Analysis)一书。它代表当前认知文体学的最新发展。笔者将介绍该书中第五章和第十一章中有关思维方式和读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几则实例。
该书“第五章 叙述性小说中思维方式分析的认知文体学途径”(“A Cognitive Stylistic Approach to Mind Style in Narrative Fiction”)作者Elena Semino(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应用图式原理(schema theory)、认知隐喻原理(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和整合原理(blending theory)来讨论Louis de Bernieres所著《科瑞上尉的曼陀林》(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中的一个小角色和约翰·福尔斯所著《采集者》(The Collector)中的男主人公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主要指个人的和源于认知的那部分世界观,以及与特定的个人认知特征或与有相同认知特征的人共有的世界观。这个方面包括个人的特殊认知习惯、能力、局限及由此而产生的信念和价值观。
过去对思维方式的讨论往往局限于语言,应用语言理论,分析重点放在词汇和语法现象上。与此相对照,认知文体学的分析则把语言模式与认知原理结合起来,以期在小说人物塑造或叙述者的思维方式上得出结论。
1.《科瑞上尉的曼陀林》中阿勒克斯的思维方式
《科瑞上尉的曼陀林》这部小说的场景是希腊小岛塞伐罗尼亚。故事的情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意大利入侵希腊带来的后果,包括入侵者和被侵略者在内的一些角色的生活情况。故事的叙述方式,特别是词汇的使用,暗示叙述者缺乏知识和思维简单。
故事的一部分是,一位士兵降落在阿伊洛斯山上。他带着一部电台和包括手榴弹在内的一些武器。当地的一位农民阿勒克斯不认识降落伞,称它为一朵“蘑菇”,称这位跳伞的士兵为“天使”,称这部电台为“金属箱子”或“引擎”,称手榴弹为“铁松子”。这些称谓反映叙述者头脑里缺乏相关的概念。这就是研究思维方式时所经常提到的“词汇不足”(underlexicalization)。
而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图式原理”(schema theory),这叫做缺乏降落伞、电台、手榴弹和一些现代化武器的“图式”(schema)。“图式”指与现实的特定方面有关的背景知识的结构部分,包括人、物和事件等。新经验会激发建构新图式,这就是“图式更新”(schema refreshment)。使用“蘑菇”一词不仅反映缺乏词汇,而且是一种隐喻表达(metaphorical expression)。“蘑菇”表达的概念与未知物之间的关系建筑在形状和颜色相似的基础上。阿勒克斯在“松果”前加上“铁”,而且把“松果”与手枪相提并论,说明他并没有把“松果”当作真正的松果,他知道这是一种武器。这些例子说明隐喻有填补空缺词汇(或概念)的功能(a function of lexical or conceptual gap-filling)。这些表达方式也说明,阿勒克斯从他自己的图式中取出一些概念与他生活的自然环境产生联系,使在他面前突然出现的不熟悉的东西具有意义。这种按照熟悉的事物来思考和谈论不熟悉的事物的方式,正是认知隐喻原理所强调的。同时这种认知习惯也正是阿勒克斯的思维方式的特点之一。
阿勒克斯想到“天使”是因为跳伞的士兵具有天使的外貌的一些突出特征:他从天上飘然而下,按照阿勒克斯的背景知识,人类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还穿着白衣服。这和他听到的和从图画中看到的天使的形象完全一致。按照图式原理,刺激的影响(从下到上的过程)经处理后,激发一个说明输入的图式。一旦图式被激发,它就以期望和推测及引导对输入的理解方式,进一步推动此过程,并在输入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建立关系(从上到下的过程)。阿勒克斯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不断地自上而下应用“天使”这个图式,而不顾潜在的对“天使”概念的反证。在他初步认定这位陌生人为天使后,许多事情使他感到奇怪,如天使吊在“一朵蘑菇”下,天使用一个金属箱子与“上帝”或其他“圣徒”通讯,天使携带的不是刀剑而是他从某一本书上看到过的现代化武器,等等。这些东西都不是他原先图式中存在的,而是与他的图式的某些部分相冲突的。但他并没有对他原先的解释提出质疑或推翻他的天使图式,而是继续用这个图式去解释新东西。这种做法并不是情景所要求的“图式更新”。此外,他对与“天使”图式有关的其他考虑,如他的上帝图式,也是如此。他的上帝使用先进武器和技术,他也承认这是难以理解的。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阿勒克斯的超自然图式有相当的伸缩性,这是他个人的特点,而不是与他有类似宗教信仰的人共有的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对阿勒克斯的思维方式的如下描述:在认知习惯方面,他倾向于以他的自然和宗教知识来解释他的新经验。在以现有知识解释新经验上,他有特别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但就他的概念结构而言,他的背景知识出乎寻常地有限,他的自然和超自然之间的界线如此模糊,以至他的“天使”和“上帝”的概念可以适应人类世界的许多具体方面。总的来讲,他给人的印象是,他的思维有创造性,但比较简单、幼稚,他有很强的想象力,但缺乏有意识地估价自己行为的能力。
2.约翰·福勒的《采集者》中的克勒格的思维方式
(1)克勒格的思维方式与认知隐喻原理
《采集者》生动地描述一个热衷于采集蝴蝶的名叫克勒格的人绑架了一位学习艺术的女学生米兰达。他把她囚禁在一个隐蔽的茅舍里,直到两个月以后她患肺炎而病故。克勒格经常将“蝴蝶”作为隐喻使用,用它来比喻米兰达,构成了他思维方式的特点。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思维、推理的重要工具。隐喻的常规使用反映同一语言(或文化)社团成员共有的世界观。而隐喻的创造性使用,通过常规隐喻创造性使用,或通过常规隐喻的全新概念映射(by means of entirely novel conceptual mappings),提供了观察现实的新观点。(Lakoff and Turner,1989)在特定的语篇中,一致的常规隐喻模式反映隐喻创造者的概念系统,而特定隐喻系统的使用则反映个人的认知习惯,反映一个人使世界具有意义或谈论世界的方法。这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克勒格的“蝴蝶”隐喻与任何常规概念隐喻无关,它是一种具有特性的概念隐喻。从他开始叙述起,他就以隐喻构建米兰达。“蝴蝶”与米兰达两个领域之间的系统对应是克勒格概念结构的一部分。克勒格的思维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蝴蝶”与米兰达两个领域之间的映射,也可说是蝴蝶与女人之间的映射。此外,克勒格还有一种以“蝴蝶”和“蝴蝶采集者”来构建他的经验的更为普遍的倾向。
(2)克勒格的思维方式与整合原理(blend theory)
认知隐喻原理解释克勒格为什么和如何用“蝴蝶”这个隐喻使一系列情景产生意义,同时解释米兰达和作为蝴蝶采集者的克勒格之间在一系列隐喻表达中的对应关系。
整合原理(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用“心理空间”网络解释意义的实时建构。认知隐喻涉及的领域是相当稳定的记忆结构(即图式),而心理空间是短期认知表述,是在实时操作和思维中从现有领域和概念隐喻中得来的。更具体地讲,整合原理用四个心理空间概念网络来解释特定的隐喻表达的产生和理解。这些空间包括:源输入空间(source input space)、目标输入空间(target input space)、通用空间(generic space)(两种输入共有的结构)和混合空间(blend space)。在这个故事里,源输入空间是克勒格捉住并用手指捏死一只蝴蝶的情节。这个空间是他从更大的概念结构“蝴蝶”中取得的。目标输入空间是他困难地应对米兰达要求被释放的情节。这是他控制他的俘虏米兰达这个大领域的一部分。这里有源输入和目标输入之间的部分跨空间映射:作为蝴蝶采集者的克勒格与作为绑架者的克勒格之间的对应,米兰达和蝴蝶之间的对应,俘获米兰达和捉到蝴蝶之间的对应,米兰达要求被释放与蝴蝶企图飞走之间的对应,克勒格无力对付米兰达的请求与捉蝴蝶时没有一张网的困难之间的对应,拥有米兰达的目的与拥有蝴蝶的目的之间的对应。通用空间是两个输入域共有的基本结构构成的一个抽象情节,在这里克勒格俘获了一个活物(一只蝴蝶和一个女人)而无法对付它(她)的逃跑企图,强调无法解决问题。第四个空间,即混合空间,是两种输入进入同一情节时,在跨空间对应和通用结构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按照混合原理,正是这种混合产生了意义。混合继承了源输入的基本结构:作为绑架者的克勒格是作为采集者的克勒格,米兰达是蝴蝶,等等。杀死俘虏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概念是从源输入空间投射过去的。然而在混合中并没有解决问题的适当方法,因为它与从目的输入空间投射过去的、不杀死米兰达的愿望相冲突。最后米兰达因患病得不到及时医治而死亡,这就是悲剧的根源。
在克勒格的思维方式的例子中,认知隐喻原理说明概念结构和认知习惯的某些具体方面,而混合原理说明特殊情景的表述,并说明这些表述构成小说的悲剧结局。这两个框架解释隐喻表达方式,被用在这部小说中构成愚蠢和罪恶,而又显然是理性的思维。
该书“第11章 塑造人物的认知文体学途径”(A Cognitive Stylistic Approach to Characterization)由英国兰开斯特大学Jonathan Culpeper所著。(pp.251-273)
1.文学语篇中塑造人物的模型
文章作者首先提供一个图表(图4),说明在阅读过程中,人物表述(对人物的印象)如何在头脑中构成。并在以下的部分中解释和说明这个图表的组成部分。
(1)先前的知识
在认知语言学里,先前的知识(prior knowledge)就是“图式”(schema)。“图式”指有关世界、事件、人和行动的整体知识。图式是包含普通信息的结构集束,它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它是一种框架,作为认知结构储存在记忆中的一组信念,它能影响人们对一个集体和它的成员的理解。
人物的第一印象受图式支配。图式一经启动,就为以后的人物信息提供一个框架。此外,图式使我们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推理,从而充实我们对人物的印象。
(2)情景模式
对“人”的描述是情景模式(situation model)的一部分。这种描述包括一系列与人物有关的推理,有关人物的目的、信念、品质、感情和社会关系等的推理。形成情景模式可能有两种信息来源:一是先前知识(从上到下的过程),二是语篇信息(从下到上的过程)。先前知识在情景模式中形成对人的印象中占优先地位。我们倾向于把人或人物的语篇信息填入事先形成的社会图式中,而不增添单独信息。
(3)语篇基础描述
语篇基础描述(textbase representation)就是语篇的基本命题内容。
(4)表面或字面描述
描述层面包括有关人物的特定形式的语言选择,并提供产生语篇基础的句法和语义分析。然而,表面结构不总能分解为语篇基础命题。
(5)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按读者的目的监控理解的全过程,调节所需的信息处理水平和信息连贯程度。
图4 塑造人物的模型(对人物的理解)
笔者对图4的理解是:读者阅读小说理解人物,从他先前知识内对社会上一般人物的典型形象中,取出信息注入情景模型(小说对故事的具体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同时从小说的文字描写的人物描写部分中取出信息,通过语法/语义分析,注入语篇基础(人物命题)。这时,小说的文字描述也直接向情景模型中人物的具体描写提供信息。从先前知识和语篇来的两股信息互相作用形成人物具体形象雏形。与此同时,人物具体形象雏形也自下而上地激发知识结构,自上而下地寻找语篇成分。这样,先前知识和语篇不断向情景模型注入信息,最后形成对人物的具体印象。从这个模型中可以看出,阅读不是读者单方面的行动,而是读者与语篇之间及认知模型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
6.2.4.2 认知学语篇分析的性质、方法和目的
(1)在对《科曼上尉的曼陀林》中的阿勒克斯和《采集者》中的克勒格的思维方式的分析中,分析者从现成的语言事实出发,以认知语言学原理(隐喻、意象图式、整合原理等)分析两个人物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阿勒克斯的思维有创造性,但比较简单、幼稚,他有很强的想象力,但缺乏有意识地估价自己行为的能力。克勒格愚蠢和罪恶,而又显然有理性的思维)。这是一种认知性的“溯因分析”。
(2)从分析的目的(结果)看,它能使读者了解描写两个人物的语言的心理成因和思维方式,后者有助于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3)但是,如果分析的对象不是人物的思维方式,而是一般的语篇分析,将无法得出有助于理解情节和主题的结果,只剩下语篇的心理成因。
6.2.4.3 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与传统(结构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比较
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是在认知语法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的,(王寅,2003)因此首先将认知语法与传统语法作一比较。
徐盛桓在“句法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野”一文中谈到句法认知研究方法问题时说:“语言的句法事实在当代是现成事实,句法认知研究的思考方式是反思——面对现成的语言事实,按照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范式,从后向前进行溯因思考。这就是我们设想的句法认知研究的主要方法步骤。”并在结束语中说:“句法认知研究以解释性为其重要的研究取向,谋求语言之所以会是这样做出解释。”
笔者试图参照徐的文章将传统语法与认知语法作一比较(如表1):
表1 传统语法与认识语法比较点
总之,传统的语法与认知语法完全不同。前者是描述性的,是从语言事实中归纳出的规律,是表达(交流)的工具;意义结构与社会、文化相联系,语言分成层次,便于对语篇各层次做有关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分析。而后者是解释性的、从现成的语言事实(语法)倒回去找出形成这些事实的心理活动过程;意义结构不与社会、文化直接联系,而与神经系统联系;语义与语法是一个统一结构并且不分层次,因此它不能作语篇表达的意义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分析,倒是可以用作研究认知与人脑和神经系统关系的理据。这两种语法各司其职,不能越俎代庖。
国内也发表了不少认知语篇分析的文章。现在选几篇做一些分析讨论。
王寅(2003)在“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兰盖克的语篇分析观”一文中介绍兰盖克从认知角度分析语篇的基本思路,即在认知语法的理论框架中对语篇做出适当解释。该文的小结说道:“兰盖克等认知语言学家在认知语法的框中对语篇分析做了有益的尝试,这无疑是对认知语言学的一大发展。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尝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所画图形对初学者十分费解。倘若是一个较长的语篇,或者是一个变化复杂的语篇,其分析图形会非常复杂。人们不禁要问,本来就很简单的语篇,一看就明白的,有必要分析得这么复杂吗?同时,语篇的组织结构千变万化,很难设想用几种图形就可分析清楚。在认知语言学或认知语法理论中,要将语篇分析用简单的方法分析清楚明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吴莉在“心理空间理论关照下的语篇分析认知图式解读”一文中介绍美国语言学家福科尼耶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空间理论。该理论旨在解释语言即时或实时的产生与理解的过程,声称该理论从认知角度对文学作品的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即语篇的处理加工过程可以看作一个包含若干相互关联的心理空间网络的结构体,并以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则短篇叙事为例,探讨心理空间理论在语篇的人物意图与人物关系分析中的认知图式。该文结语的末尾写道:“……但是,心理空间理论研究者使用的分析实例通常还限于结构简单的叙事,内含清晰易辨的空间结构语。然而,我们知道,真正较长的文学作品语篇分析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心理空间理论在这个领域里的挑战与潜势并存。要真正实现心理空间理论在语言和思维分析中的应用,还需要我们去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任绍曾在“概念隐喻和语篇连贯”一文中,根据兰考夫和兰盖克的理论分析了罗伯特·潘恩·沃伦的叙事语篇《国王的人马》(All King’s Men),说明该语篇中概念隐喻形成的过程,中心隐喻体现了主题思想和存在主义观点,保证了语篇连贯,“并说明语篇如何表达意义,认知语法致力于解释语言如何表达意义。”
笔者认为,既然认知语篇分析是在认知语法的理论框中进行的,和认知语法分析一样,认知语篇分析也是解释性的,也是溯因分析,即从现成语篇结构及其表达的意义出发,分析语篇结构及其表达的意义的成因,即分析作者或人物在语言生成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这种分析方法对分析小说人物的思维方式特别有效,因为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活动。另外,小说人物的塑造(阅读小说时描述人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是阅读者与语篇之间的互动,是阅读者自身经验和知识与语篇提供的信息之间的互动。以上这些分析,有助于人们理解认知语言学的原理,它为阐述认知语言学理论提供了例证。但是,这种分析(除思维方式分析外)不像传统语篇分析那样,能帮助读者理解语篇的主题思想、写作技巧、深刻含义、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背景、社会功能和美学效果之类的内容。譬如,任绍曾文章中的主题思想——存在主义观点——和语篇连贯性的发现并不是认知语篇分析的效果,而是已经知道这些内容以后,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特别是隐喻理论,做出的解释。而语篇的主题思想、写作技巧、深刻含义、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背景、社会功能和美学效果等正是作家、批评家和一般读者的兴趣和追求。
因此,笔者认为,用认知语言理论进行语法和语篇分析是认知语言学研究者为了研究和说明认知语言学理论所做的工作,不是一般阅读者要做的事。如果勉强去做,就会出现王寅教授所说的情况:“本来就很简单的语篇,一看就明白的,有必要分析得这么复杂吗?”
申丹(2006)在“及物系统与深层象征意义——休斯《在路上》的文体分析”一文中指出的就是类似情况。她说:“近年来,认知文体学发展势头旺盛,但不少认知文体学家的目的不是为了提供对作品新的阐释,而只是为了说明读者在阐释文本时共享的认知机制、认知结构或认知过程。”在《认知文体学》一书的序言里,Semino &Culeper明确声明:本书大部分章节的一个共同目标是解释(以往的)阐述是如何产生的,而不是对作品做出新的阐释,认知文体学家也往往致力于从认知的角度解释先前的读者如何会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反映。也就是说,涉及的依然是已知的阐释,没有做出新的阐释。斯托克韦尔试图在某种意义上超越这一框架,但并不成功,因为他的“认知诗学分析”同样聚焦于读者共享的基本阅读机制,而非旨在对作品做出新的解读。——认知文体学揭示了很多以往被忽略的大脑反映机制,说明了读者和文本如何在阅读过程中相互作用,可是对文学批评而言,最重要的是读出新意,读出深度。
6.2.4.4 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在语法、语篇分析上存在差别的根本原因
要了解认知语篇分析与传统语篇分析存在差别的根本原因,还要从这两种语言学所属的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哲学思想、符号学派和语言学类别说起。
认知语言学属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英美分析语言哲学、皮尔斯符号学和从生物体内部角度研究语言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语言学。它在理论上属于皮尔斯符号学,它和皮尔斯符号学一样,在哲学上都是经验主义和生物行为主义;在方法论上,都是“解释论”、“范畴论”、“完型论”、“符号活动与认知过程一致论”,认知方式是皮尔斯符号学的三种方式(通过事物共同性、因果关系和社会约定认识事物)之一(通过共同性);在应用范围上,它研究语言的认知(思维)方面。它的突出特点是:科学主义倾向、生物个体性、认知(思维)性和互动性。(详情见6.1.2认知语言学符号学分析)因此,认知语篇分析是认知性的,即解释语篇的成因和心理活动过程;它研究作为生物个体的人的心理活动,因此无法分析语言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它认为语言的词素、词、句和语篇是一个连续统,不分层次,自然不能进行语言各层次的分析。
另一方面,传统语言学(结构功能语言学)属于西方现代哲学的人本主义思潮、欧洲大陆哲学、索绪尔语言符号学派和从生物体之间的角度研究语言的社会属性的语言学,在理论上,属于索绪尔语言符号学;在哲学上,是以康德先验主义哲学和结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在方法论上,意义是客观世界反映论(实质上是先验论),形式与内容可分论,语言层次论;在应用范围上,主要用于语言符号的表达(交流)方面。它的突出特点是它的人本主义倾向、社会性、表达(交流)性和结构(系统)性。因此,在语篇分析上,它的主要功能是表达(交流),分析语言结构与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分析各层次语言对整体意义的贡献,便于进行旨在表达(交流)的语篇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