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词的功能增益和兼类是非范畴化的起点
范畴的分类以原型为基础,判断范畴身份变化的程度以原型为参照点。词类范畴构成一个原型,名词和动词是其中的典型成员,位于连续体的两端,其他词类位于连续体的中间。人们通常认为范畴是一组被认为具有共同特征的物体,其中一些特征可能与其他物体共享,但并不是所有特征都共享。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特征,范畴成员有可能跨越自己的范畴。例如:骡子是马还是驴,很难进行范畴化。这种重新范畴化,也即非范畴化,表明范畴并非是一成不变,水泼不进,针插不进的一块铁板。范畴成员的范畴属性由它所具有的原型属性数量所决定,范畴具有的原型特征越多,原型属性就越高。原型属性具有相对性,可变性和语篇性三个特征。
所有的范畴成员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范畴属性特征,所具有的特征不是有或没有的问题,而是多与少的问题。人们通常所说的范畴差异,往往针对不同范畴的原型处于中立语境时的情况,如在词典中,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是较清楚的。只有不同范畴中的原型成员才能体现出范畴之间的区别性特征,例如:名词“desk”和动词“study”能够体现出名词和动词这两个范畴的对比性差异。范畴属性在语篇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变化,体现出范畴特征的增减和相对性。
任何一类词都有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又是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如果要探究这种“相互转化的根源”,恐怕与事物的多面性有关。如汉语语言社区在认知“鬼”的同时,又获得了“鬼”的“不光明”的一面和“机灵”的一面,于是就有了“老陈那个人真鬼”,“这学生真鬼”之类的说法。普通话和方言里,对“海”的附带属性的不同感受也能说明这一点:普通话里感受到“海之大”,于是有“大”的意思,这样就有了“海碗”、“海量”之说;而某些方言区的人感受到的则是“海水之多”,于是“海”有“多”之意,这样就可说成“广场上的人可海啦!”
事物的多面性导致了人们认知的多面性,因此语言中的一部分词除了具有原先的特征外,又临时获得了另一类词的某些形态特征,这就是本节所说的“词的功能增益”。例如:
(20)那种论证方法不科学。
(21)那小伙子看上去很精神。
(22)做了制片人的杜宪显得更青春了(《文汇报》)。
(23)近来有关部门再度严格了儿童读物的出版(《文汇报》)。
(24)如今老百姓的钱主要花在四个方面:买漂亮、买舒适、买方便、买安静(广播)。
例(20)中的“科学”、例(21)中的“精神”、例(22)中的“青春”原本都是名词,但在例中却获得了形容词的某个形态特征。例(23)中的“严格”虽然还是一个形容词,但它获得了带宾语的功能。例(24)中的“漂亮、舒适、方便、安静”都是形容词,在这里却做了“买”的宾语,而“买”的语义特征则要求其所带的宾语是实体性的,例如:“买书”、“买房子”等。由此可见,“漂亮、舒适、方便、安静”在例(24)中临时获得了名词的个别形态特征。
当类似这些功能增益现象逐渐增多时,就有可能从临时活用转向兼类。如“科学”和“精神”就可看作兼类,也可称作“功能游移”。我们之所以不采用“功能游移”这一术语,并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因为“功能游移”给人的感觉很可能是原有功能的丧失,因此我们采用更加明确的说法“功能增益”,它表示某词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功能,而原有功能并未丧失。
词的功能退化指的是某个或某些词原有功能的逐步丧失。退化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功能增益,其结果往往是,一方面,原有功能逐步退化;另一方面,新的功能逐渐增益。这种退化和增益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即原有功能的消失和新功能的出现。这种转变的结果就是“功能转移”,而“功能转移”和“功能游移”有所不同。汉语中的“思想”、“成就”原先是动词,现在却是名词,功能发生了转移。汉语中的介词多由动词演变而来,介词从动词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普通动词;(2)经常或只出现于次要的动词位置;(3)退化掉普通动词与指示时间信息有关的句法特征而转化为介词。现代汉语中表示体标记的“了”和“着”,原先都是动词,经过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以后,才成了今天的样子。从动词到体标记,其功能发生了很大的转移。据此,我们可以说部分词的功能演变情况大致如图9-1所示:
图9-1
上图的意思是,有些词的功能在转移过程中经过“兼类词”阶段;而有的词则可以由甲类词的功能直接退化而转移到乙类词。“了”从动词到动态助词的转移可能是功能直接退化而成的;而“思想”由动词到名词经过了“兼类”的阶段,这种兼类现象在现代个别文章中还可以见到,例如:“那个时候有的人不如猪狗。这倒不是说真的猪狗不如,而是不允许你思想,更不允许你把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演变过程给予我们启示:不同词类之间不可能泾渭分明,词的功能增益和兼类是词汇非范畴化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