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俗成语的来源
俗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它在词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俗成语是以“两言”、“三言”或“四言”为基本特征,含义比词复杂,大都是具有鲜明的修辞素质的习用性定型词组,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熟语。它源远流长,大量出现在书面和口头语言中,它表意简练,形象生动,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俗成语在语言中的大量出现是语言作为信息工具走向发达的表现。人民运用语言的同时,也在发展语言,丰富语言,改造语言,使之更精练,更形象,更生动。人们在发现某些简短的词语能表达一个复杂的意思时,就会反复使用,以加强语言的传播信息量。久而久之,耳口相传,或从口头到书面,或从书面到口头,俗成语就这样产生了。
当人们发现新事物,遇到新问题,总结了新经验,发展了新思路时,就需要用新字或新词语来表达,因为,旧的词或表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语言要求。另外,由于以英语作为母语及第二语言的国家遍及全球各洲,而各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大有区别,这就必然会出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用语,而这些词汇中不少被逐步收进经典的语言词典中,成为语言的一部分。在创造新词语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新成语。在新造成语中,包括了“俗成语”,即通俗成语:这些成语不是来自历史文献或某个历史文化人的著作,而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口头创造的,是群众智慧的结晶。这些“俗成语”主要来自下面几个方面:
1.口头使用的成语
考察20世纪的语言材料,可以明显地看出,美国英语中大量出现俗成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和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高有直接关系。比较下列例句:
成语 俗成语
to fall into rage(大发雷霆) to scream bloody murder
to leak out something(泄露秘密) to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without sorrow(无忧无虑) in like Flynn
annoyed at(处于困境) up the creek
宋元以来汉族语言中出现大量的俗成语,与之相关的白话小说也大量出现,讲唱文字风靡一时,久盛不衰,民歌、俗曲、杂剧大量出现。由于汉族人民分布在祖国各地,给这些俗成语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地方色彩。如失张失智、三香六臭、出乖弄丑、调情斗口、争光露面、天打雷劈等。
2.其他民族创造出的英汉语俗成语
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除美国以外,还有许多国家把英语作为母语或官方语言。各民族都有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但这并不妨碍讲英语和非英语民族间进行语言文字交流。许多其他讲英语和非英语民族语言中创造了大量的成语,有一些直接在民众中流行,丰富了英语的俗成语。例如:bull point(有利优势)是从英国英语中借用而来的,在俗成语方面,英美两国相互借词;jinkai senjitsu(人海战术)是从日语中借用而来;apre’s ski(滑雪外交)来自法语。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我国民族政策规定,各民族都有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但是,这并不妨碍兄弟民族间进行语言文字交流。许多少数民族语言中创造的大量成语很多直接译成汉语流行在人民群众中,丰富了汉语俗成语。如来自藏族的有,挤蛇出脚、线随针走、就皮割弦、借水还酒等;来自侗族的有,有眼有看、树大益草、脚拐手弯、提只放只等;来自羌族的有,上扭下歪、大灶耗柴、父虎子豹等。
3.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发展不断产生新的成语
这些成语被广泛使用,经过数年,相对固定下来。比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产生了不少:easy meat(易办之事);law and order(维持法治);take a beating(遭到失败)等等。汉语也有许多这方面的俗成语,改天换地、传经送宝、增产节约、修旧利废、糖衣炮弹、土洋结合、脱贫致富。
4.源自报刊和书籍的俗成语
有一些俗成语虽然出自报纸杂志和古典书籍,但在群众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通俗化。或者说这些成语很可能就是民间俗成语被作家、记者及其他文人采用到作品中。如get one’s feet wet(初次开始做新事情)举例:
(120)He had sent his personal aide,Maj.Frank Henry,to serve as McDade’s second-in-command and to keep thing going till McDade could get his feet wet.(U.S News,10/29/90)
他派他的私人助理弗蓝克·亨利去充当麦克达德的副手,以便在他进入并熟悉这个新领域以前,业务可以照常进行。
如put all one’s eggs in one basket(孤注一掷)举例:
(121)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and—watch the basket.(Mark Twain)
把你的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好好守着篮子吧。
这种俗成语很多,如few and far between(不常见);hat in hand(卑躬屈膝);for a song(几乎未付任何代价)等。汉语中的轻描淡写、平分秋色、旧病复发、弱不禁风、千呼万唤、神乎其神就属于这一类。
俗成语来源及发展与文化休戚相关,俗成语的模式有其人文性特点,俗成语的意义演变受文化特征的制约。因此,俗成语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产生,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繁荣。它的基本格式也是受最初的文学影响而形成的,从而使它的形式不可避免地带上人文的痕迹。成语从形式到内容,从产生到发展,无处不体现汉英词义的人文性。俗成语是语言符号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符号,是比较定型的语言表达形式。由于历史的积淀,社会口头的习用,使这些语言符号在形式上、意义上、功能上和使用环境上具有区别于其他类语言符号的特点,它们在形式上是凝固的。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它们所负载的文化内容最丰富,它们所折射的人文世界最精彩,它们所表达的处世道理最深刻,它们所反映的事态人生最直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