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需求分析

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需求分析

时间:2023-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目前翻译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专门系统论述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需求分析的文献较少,实证研究也有所缺失。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迄今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需求分析的缺失是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

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需求分析

周健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300384)

摘要:本文以一项实证调查为基础,运用外语需求理论对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社会需求和学习需求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表明,学生的翻译能力需求呈明显的集中态势,因此在制定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时以其作为重要依据是切实可行的。调查结果还显示,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翻译能力需求的满足程度还远远不够,改变翻译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边缘化地位势在必行。

关键词:翻译能力;需求分析;教学改革

1 前言

2006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学位,我国翻译专业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大学英语教学范畴内的翻译能力培养也开始受到关注,有学者提出翻译不再是外语专业的专利(蔡基刚,2003),加强翻译教学也是目前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罗选民等,2008),并讨论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宫慧玲,2009)。但目前翻译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专门系统论述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需求分析的文献较少,实证研究也有所缺失。本文以一项实证调查为基础,对当前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需求进行分析,探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 翻译能力和外语需求理论

1)翻译能力

对于翻译能力的本质,Neubert(2000)曾做过七个方面的概括:复杂性(complexity)、异质性(heterogeneity)、接近性(approximation)、开放性(open-endedness)、创造性(creativity)、情境性(situationality)、历史变化性(historicity)。Neubert进而指出,翻译能力包括五个方面,即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转换能力。(Neubert,2000)可见,语言能力仅是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而并非等同于翻译能力,翻译能力本身是听、说、读、写的综合体。

2)外语需求理论

外语教学需求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外语需求的内涵视分析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倪传斌等(2006)归纳总结了外语需求的六大特性(核心性、层次性、可分性、可测性、变化性和多维性),认为需求分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目标场景、目标水平、外语学习和应用困难、学习动机、学习偏好、语言态度、学习目的等。

在教育领域,通常把了解、分析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过程称作“需求分析”(Richards,et al.,1992:304)。“需求”指学生、社会或其他有关方面“指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况之间的距离”(Kemp,et al.,1998:57)。

外语教学的需求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夏纪梅,1999):总体情况分析,即学生情况、教师情况及其他相关的教学情况;学习需求分析,即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需要哪些语言技能、哪种语域,要达到何种水平等;社会(职业)需求分析,即社会(职业)对所需人才在外语方面的要求。

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迄今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需求分析的缺失是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为了解以2007年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方面的实际效果,笔者进行了此次小规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和翻译能力需求分析调查问卷”,旨在直接针对学习者做出“自下而上”的实证调查,并以此作为需求分析的客观依据。

3 需求分析

1)社会需求分析

教育部2007年7月正式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对翻译能力的要求分别为:“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5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汉字。译文通顺达意,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较少。能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和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4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错译、漏译,文字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较少。”可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根本来说是“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即能够进行科技翻译和实用文体翻译。

另外,在我国的庞大翻译市场中,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应用文本翻译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的翻译市场也要求理工科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翻译能力。

2)学习需求分析

(1)调查。

本次调查于2010年6月在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进行,以分层抽样的形式选取了理、工科共80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大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比例为70%,女生比例为30%;所有学生均已参加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40%。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问卷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学习者基本情况”,包括学习者的专业、性别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第二部分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调查”,包括3道小题;第三部分为“学习者翻译能力学习需求”,包括9道小题;第四部分为“学习需求被满足程度调查”,由8道小题组成。每道小题有二至四项选择不等,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选择其中一项。

为保证本次调查的真实有效,笔者特在问卷前附上说明,声明调查与学生的各方面评定无关,只要求学生提供自身的真实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85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

(2)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

①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

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调查显示:60%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和翻译学时安排基本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需要,5%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和翻译学时安排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需要;70%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教学方法基本不能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5%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75%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不能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10%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不能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课程设置方面,翻译不应仅限于专业外语学生学习,而该为广大公外学生开设。但是目前大学英语课仅在前四个学期开设,每学期规定学时为64学时,而且在有限的学时中需要培养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那么各个学期均分后,翻译课时就相当有限了。尽管学校已经开设一些翻译选修课,但课时数少、人数多,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增加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时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压缩纯语言知识性的英语课,而增设实用性课程。英语学习基础阶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加翻译教学环节,渗透基本的翻译观念和翻译技巧,形成听、说、读、写、译完整的语言技能训练模式。英语学习高级阶段通过开设校级公共选修课和辅修课,如:科技翻译、实用笔译、基础口译,帮助学生掌握翻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培养学生实用科技翻译能力。

教学方法方面,目前大学英语中的翻译教学仍旧停留“对答案”的层次上,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增加翻译课的趣味性,加大知识传输量,利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课上课下学习翻译,进行翻译训练。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训练模式要更具实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采取案例教学、翻译工作坊等重实践、重互动、重过程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课堂和课外翻译练习的力度,特别是科技文献翻译实践,培养学生的科技翻译能力。英语学习基础阶段和高级阶段贯穿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翻译工作坊、翻译比赛、翻译讲座、毕业设计摘要翻译、专业文献翻译等实践方式,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翻译能力。

教学内容方面,缺少理工科学生专用的翻译教材,目前理工科院校学生使用的基本是公共英语教材,在综合教程每单元课后只有针对课文内容的单句翻译训练,但几乎没有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系统讲解。没有对翻译技巧的培训,学生的翻译水平很难有所提高。因此,有必要编写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翻译训练教材,建立供学生课堂和课外翻译实践的练习题库和供教师测试和学生自测的题库,帮助学生形成和建立基本的翻译观念,掌握和应用基本的翻译技巧,培养学生实用科技翻译能力,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摘要翻译、专业文献翻译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前三个学期的翻译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注重基本翻译理论的讲解和简单翻译技巧的训练,如翻译标准、汉英双语差异等,第四个学期的翻译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则是按照学生的不同专业来选择的。就我院的院系设置来看,涉及建筑、土木、能源、机械、材料、工程管理、电信、计算机等方面,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外语与其专业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翻译学习对其专业素养养成的重要性。

②学习者翻译能力学习需求统计和分析

对于学习者翻译能力学习需求的调查显示:9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翻译是为了满足就业的需要,8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翻译是为了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75%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翻译是为了满足在课程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需要,7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翻译是为了满足英语等级考试的需要,5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翻译是为了满足考研的需要,2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翻译是为了满足翻译等级考试的需要,1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翻译是为了满足未来从事笔译的需要,5%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翻译是为了满足未来从事口译的需要,5%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翻译是为了满足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调查结果表明,理工科大学生认为学习翻译有助于未来寻找工作和工作表现,也有很多人学习翻译是为了在对各类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较少的人认为今后会从事专职翻译工作。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注意教学内容与就业和各类考试的关系,加强实用性翻译训练。

③学习需求被满足程度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

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习需求被满足程度的调查显示:60%和1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行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基本不能和不能满足其学习需求;65%和5%的被调查者认为现行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基本不能和不能使其达到“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的程度;85%的被调查者认为现行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需要改革;20%、60%、30%、20%和5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行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基本不能培养其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

整体来说,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达不到培养其翻译能力的目的,特别是翻译能力中的语篇能力和转换能力远远不能达到学习者的需求,因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4 启示

1)本次调查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方向的启示

根据Stevick(1971)的研究分析,外语教学只有充分体现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相关性”,同时具备“完整性”(指教学能较完整地包含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有用性”(能让学习者学以致用)、“满意性”(让学习者感觉到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有“优势”来施加对学习者的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纲的制订、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为教学主体的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学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目标的终极实现者,面向学生的首要任务是面向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容易失去学习的“促动力”。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间接地反映社会的需求。社会是走出大学的人才的“试验厂”,其需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是很大的。教育归根结底是“树人”的工作,就其目的而言,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比仅仅教授某门课程要重要得多,因为未来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能力和素质的竞争。

2)本次调查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重点的启示

课程设置方面,英语学习基础阶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加翻译教学环节,英语学习高级阶段通过开设校级公共选修课和辅修课,确保大学英语“四年不断线”,建议设置两方面的课程:一是“语言共核”之上的“对外交流的共核”,或说是“打下扎实语言基础”之后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类翻译基础课程;二是结合学生本专业的“专业英语”类阅读和翻译课程。

教学方法方面,有如此大比例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现状不满,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教学一线教师们的重视和反思,因为我们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最终实践者。如何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指导原则,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应该成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重点。

教学内容方面,抓紧编写适合理工科大学生使用的翻译训练教材以及练习和测试题库,讲解基本的翻译理论,训练简单的翻译技巧,加入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篇章翻译练习。

5 结语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复杂的,需求分析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仅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认清教学需求。外语教学需求是多维的、动态的,有必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认真做好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需求分析,进一步具体搞清理工科大学生在多大程度上需要翻译能力、需要什么样的翻译能力,从而有的放矢,切实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KEMP E,et al.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M].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 – Hall,Inc,1998.

[2]RICHARDS J C,et al.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2.

[3s]STEVICK,E.Adapting and writing language lessons[M].Washington D.C.: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1971.

[4]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

[5]宫慧玲.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09(2).

[6]罗选民,黄勤,张健.大学翻译教学测试改革与翻译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2008(1).

[7]倪传斌,刘治.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8]孙丽.围绕就业构建理工科学生翻译能力新培养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

[9]孙学涛,马新英,王德军.论理工科大学生的翻译能力需求[J].山东外语教学,2010(1).

[10]王斌华,刘辉.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2003(3).

[11]夏纪梅,孔宪辉.外语课程设计的科学初探[J].外语界,19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