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准备
充分有效的准备可以帮助演讲者在准备演讲时有一个顺利的开端,可以使演讲者纵观演讲准备的全过程,合理地安排各部分并审视每一步骤。
一、心理准备
充分的心理准备是指要对自己、听众和环境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
1.了解自己
要客观地评价自己。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爱好、特长等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全面把握演讲的基本内容,充分了解演讲内容可能涉及到的基本知识。
2.了解听众
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听众的有关情况,根据他们普遍关心的内容及他们共同的背景等来确定演讲的主题,调整演讲的内容和语言,确保听众感到确有收益。例如,面对年轻人时,演讲者应特别注意组织的材料应具有新颖性和时代感。面对专业人士时,演讲者最好选用一些专业关联性较强的事实和例子。
3.了解环境
要事先了解演讲地点及其设备,如演讲台、多媒体设备等。要了解演讲的程序、主题演讲的时限、回答问题的时限和即兴演讲、拓展演讲的时段。演讲和回答问题超过规定时间会因不完整而严重影响整体效果。
二、确定演讲目的并选题
演讲的目的包括劝说、说明、议论、鼓动和娱乐。演讲者应根据自身条件、演讲的环境以及听众来确定演讲的目的。以“Thoughts on Educational Change in China”为例,演讲者应根据听众的心理特点明确自己的演讲目的。
当听众不了解中国的教育改革时,演讲者的目的应该是:说明事实。
当听众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信心不足时,演讲者的目的应该是:议论。
当听众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持否定观点时,演讲者的目的应该是:劝说。
演讲者可结合自己对演讲话题的熟悉程度、兴趣、时代特色及听众类型,确定以“中国的教育改革”为中心内容的选题,如:
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
制约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
解决受教育权的问题
普及基础教育的问题
发展网络教育的重要性
终身教育的问题
提高教育质量问题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搜集材料
演讲的目的和选题确定后,演讲者应着手搜集相关材料。首先,演讲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往往听起来更生动有趣、更令人信服。此外,演讲者还需根据演讲的主题,从报刊、图书、国际互联网等资源中搜集各种类型的资料。搜集资料之前,可以先阅读一本与演讲主题有关的代表作,并查看有关参考书目。以此为起点,演讲者可以找到大量有关的参考资料。搜集资料时,要寻找新的研究成果,开辟新的资料来源,以使演讲更加新鲜生动。演讲者还可以进行采访,与熟悉演讲论题的朋友交谈、请教专家,这些可以使演讲者对论题更加熟悉和了解,进而拓展思路。
四、组织材料
在正式撰写演讲稿之前,要对搜集的相关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和梳理,确定分别用于引言、正文(包括分论点)和结论的材料,舍弃无用和不重要的材料。材料组织好后,可以按照以下顺序使用相关材料提出分论点: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话题顺序、因果顺序和问题与解决方案顺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