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用结构手法的文章

运用结构手法的文章

时间:2023-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结构的原则文章的结构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却有基本的章法可循。所以,写文章安排结构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抒情性文体是按照人物感情、心理变化规律和特点来安排结构的。总之,文章结构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否则就容易造成逻辑混乱,条理不清。

第二节 结构的原则

文章的结构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却有基本的章法可循。所谓“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指一成不变的体制和结构方式是没有的,然而文章的大体框架还是有的。所以,写文章安排结构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

一、结构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及内在联系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结构只有反映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文章内容才能符合逻辑,井然有序。作家孙犁在《谈结构》中提到:“作品的结构不单是一个形式的问题,也是内容的问题。因此一篇作品既然是描写一个事件,那事件本身就具备一个进行的规律,一个存在的规律。作者抓住这个规律,写出这个规律,使它鲜明,便是作品的基本结构。”可见,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谋篇布局最基本的依据,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并不是浮现于事物的表面,而是要经过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才能把握。作者一旦准确把握了事物的规律和联系,就能迅速梳通思路,找到合适的结构。

记叙性文体,以写人叙事为主。写人的文章,可以根据人物活动的时间先后、空间变化以及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来安排结构。叙事类的文章可根据一般事物发展规律,即根据事物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来安排结构。有些文章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使行文跌宕多姿,结构富于变化。

议论性文体可以根据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先提出具体问题,然后从各个层面进行剖析,最后得出结论,即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这种结构,正符合人们认识问题的思维规律,因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也就成为议论文展开论述的顺序。但是,具体写作中作者经常突破这种结构形态,在不违背认识规律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独特的思路创建结构。

抒情性文体是按照人物感情、心理变化规律和特点来安排结构的。

总之,文章结构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否则就容易造成逻辑混乱,条理不清。

二、结构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反映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看法及思想倾向。因此,结构不仅仅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还应该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进行精心安排。

“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术也。”(12)刘勰这里强调的是,无论写多复杂的文章,只要抓住主题,以主题为中心安排结构,就可以使文章前后连贯,条理一致。

组织材料、安排结构、选择表达方式等都要围绕着主题,为表达主题服务。因此,怎样划分层次、段落,如何安排过渡和照应,何处详写,何处略写,怎样开头,如何结尾等,都要从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考虑。否则,文章的结构、布局就失去了准绳。

三、结构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

文章结构要受文体的制约。各种文体的文章在结构上总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安排结构要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

首先从外部构造上看,不同文体的文章具有不同的结构形态。如诗歌有行和节之分;戏剧有幕和场之分;新闻则由导语、主体、结语等构成;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的结构又常分为概况、成绩、经验、结论等几部分。

其次从结构的内容上看,着重点不同。一般的记叙文,要注意叙述的顺序,层次、段落的安排,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一般的议论文,以议论说理为主,在安排议论文结构时,就应考虑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论点和论据的关系等。

体式一旦被固定下来,就影响着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因此在写作中,要熟悉文章体式的特点和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内容、安排结构。当然,有时候不同的文体在结构上也可以相互沟通。比如报告文学可以采用电影、电视中的蒙太奇手法,影视文学、小说可以采用散文化的结构。

四、考虑读者接受心理

写文章要求作者有清醒的自觉的读者意识,了解读者在接受心理上对各种结构方式的适应性问题。

为了适应读者的接受心理,就要注意结构完整、严谨、匀称、灵活,但是有时也会有所不同。比方说,儿童读物,结构宜单纯,而且力求开头就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可多采用对话等;以成年人为读者群的文章,结构可以相对复杂些,比如双线或三线甚至多线并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的“期待视野”(即由读者的阅读经验形成的思维、心理定势或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安排结构一方面要考虑读者接受文章结构时的心理习惯或“惰性”,另一方面又要随时以新的结构观念和形态提高和改变读者的接受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