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关单位内部通报怎么写

机关单位内部通报怎么写

时间:2023-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通知与通报撮要1.通知是各类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公文文种,适用范围宽,涉及内容广,类型较多。通知是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使用极为频繁的公文。(二)通报通报是经济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下行公文,它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情况。

第二节 通知与通报

撮要

1.通知是各类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公文文种,适用范围宽,涉及内容广,类型较多。

2.通知是时间性最强的公文,告知的事项或要求办理的事情,一定要用语准确,绝不可模糊。

3.通报兼用叙述、说明、议论等,措辞要注意分寸,充分估计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一、通知与通报扫描

(一)通知

通知是机关单位向特定的受文对象告知有关事项的晓谕性公文。它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应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知是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使用极为频繁的公文。其主要特点:一是适用范围广泛。它不受发文机关级别高低的限制,且事项无论大小,均可用通知行文;二是晓谕功用明显。通知有所告晓,有所要求,即包括“晓”和“谕”两重功用;三是时效要求突出。在所有的公文中,通知的时间性最强,告知事项或要求办理的事情,往往有很强的时间要求,一般都要求立即办理、执行或知晓;四是种类繁多(详见下文);五是使用频率很高。由于通知的适用范围宽,涉及内容广,种类又多,因而它是目前各类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公文文种,一般要占各级机关收发文总量的一半以上。

根据通知的内容与作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指示性通知。它主要用于上级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和本机关的权限范围,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或与有关单位共同执行的事项。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办法、措施,不宜用命令(令)发布的,也可使用这种通知行文。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和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的通知》。

2.批示性通知。用于发布某些行政法规、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以及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这类通知包括批转性和转发性两种。批转性通知,适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部门的文件加批语下发,批转性通知须在标题中加“批转”两字;转发性通知是“转发”非下级机关的有关文件的通知,亦须在标题中注明“转发”字样。前者如《国务院批转〈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银行存款贷款利率报告〉的通知》,后者如《上海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进行消费基金检查的通知〉的通知》。

3.发布性通知。这是用于发布或印发法规、规章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一种通知。如果是发布重要的法规或规章,发文事由用“颁布”或“发布”;如果是发布一般性的规章,则可用“印发”。被发布的法规、规章应当用书名号括上。例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的通知》。

4.周知性通知。即用于告知某一事项或某些信息的通知,诸如庆祝某节日,成立、调整、合并、撤销某个机构,启用新印章,更改电话,更正文件差错等,都可用这种通知行文。如《××公司关于年终财产清查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成立物价小组的通知》。

5.会议通知。当召开比较重大的会议而不宜用电话或其他形式通知时,可用“会议通知”。这类通知,在行文时不仅要明确会议名称、会议内容、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范围,而且要把会议的目的、要求、会议安排等各项工作交代清楚。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召开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的通知》。

6.任免与聘用通知。即告知有关单位或个人有关人事任免事项的通知。此类通知只需写明何机构(会议、领导人)决定,任命(聘任)何人担任何职务或免去何人何职务即可,不必说明原因。如《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吉××同志免职的通知》。

(二)通报

通报是经济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下行公文,它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情况。通报的特点有三:一是真实性。真实是通报的生命。通报的任何情况、事实都必须真实,不能有差错,更不能编造假情况。对正反方面的事实要认真核实,做到准确无误,没有水分。二是晓谕性。表彰先进的通报,行文目的是告晓有关单位或人员受表彰的情况;批评性通报的目的则是让人们知道错误,吸取教训;交流情况的通报,是让人们了解通报的事项。三是典型性。通报的事情,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或是一般的,都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通报可以起到弘扬正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根据通报的作用和适用范围,可将通报分为以下三类:

1.表彰通报。用来表彰先进的个人和单位,宣传先进事迹,总结成功经验,树立典型及学习榜样,做好本职工作。正文一般由通报事由、总结出来的经验以及表彰决定等部分组成。

2.批评通报。用来批评错误,通报事故或反面典型,归纳教训,以此教育广大干群,引以为戒,改进工作,加强管理,防止类似的事件再度发生。此类通报事项的具体叙述较略,内容以议论为主,突出结论和对受文者的要求。

3.情况通报。主要用来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当前政治、经济、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重要情况或动态,及时传达,沟通消息、互通情报,提请所属单位或有关部门关注重视,使之更好地开展工作。情况通报的目的主要是传递情况,掌握动态。

通报和通知的共同点是两者都具告知性。但两者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为了正确使用这两种公文,要清楚两者的区别。一是行文目的不同。通知是要告知受文单位什么事,做什么,怎样做,何时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等等;而通报的重点是要告知受文单位是什么事,上级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以及怎样评价的。从行文目的来看,前者对受文单位的要求重在执行,而后者重在教育。二是涉及的内容不同。通知所涉及的内容通常为两部分:做什么事,怎样做,受文单位能理解,能认真执行通知的要求就可以了。而通报在涉及告知事项的同时,还要分析其实质、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或危害),但一般不提出非常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实施意见。三是表达方式不同。通知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而通报兼用叙述、说明、议论等,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二、通知与通报写作指要

(一)通知

1.规范选用通知种类

通知使用范围广泛,种类较多,功能不同,使用时不可混淆。如使用转发、批转类通知,可以让一些具有指导性、规范性的公文发布生效,也可以借此扩大公文的影响力,使其在更大范围内发生效用。但要注意,批转类通知所批转的文件只能是下级机关来文,与转发类通知有严格分工,不可混用。又如发布性的通知不能等同于批转或转发性的通知。即使在发布性的通知中,也有发布与印发两种形式。再如对不相隶属的机关只能发知晓性的通知,而不可以提出带有“指示”性的要求。

2.通知内容要有针对性

通知的写作无论是发布规章,还是传达上级的指示,或是阐释方针政策、部署工作等,都是为了回答和解决一些工作、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撰写通知必须从实际出发,使内容具有针对性。首先,要针对特定的受文对象制发通知,要切实解决受文对象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要求要符合受文对象的实际。其次,要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下发通知,反映的情况既符合实际,又带有普遍性,提出的意见要实事求是,解释与回答要合法、合理又合情。

3.通知事项要明确具体

通知的事项,除周知性通知只须受文者了解外,通常都须接受单位和有关人员认真办理。为了便于受文者迅速准确领会其精神,按照要求办理好通知的事项,通知事项的阐述不得有半点含糊。在写作形式上,事项较多的,宜采用分条列项的写法,并注意条款排列的内在逻辑,力求有条有理而又表述周全。

4.行文措辞要准确得体

通知的种类繁多,写法各异,对语言的要求也不相同。如政策法规性通知,措词要严密;指示工作的通知,用语要明确;知照事项的通知,文字要简练。批转转发的通知,其语言的表述与措辞更要注意因文而异。如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使用“批准”或“同意”等词表明其肯定的态度,如果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文件,则既不能表态,也不能评价。执行要求用语也同文而异。发布规章,转发上级公文,印发本单位的工作计划、规章制度等,其结尾用语通常用“遵照执行”、“贯彻执行”、“照此办理”等,语气坚决、肯定,显示出法规政策和上级机关的权威性。批转下级公文,如果批转的文件是政府职能部门请求批转的所辖区域内部门、单位贯彻执行的有关事项的文件,其结尾要求用语也多用“贯彻执行”之类的肯定性词语,表态坚决。如果被批转的文件是向上级上报的经验、情况调查等,其执行要求用语,则一般写“参照执行”、“研究试行”等不完全肯定的用语。

(二)通报

1.通报所反映的情况必须是真实的。通报中所涉及的事例,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绝对可靠的,不允许捏造和虚构。同时,情况的反映要准确,不能夸大或缩小,要实事求是。通报在结尾提出的希望和号召,也必须切合实际,有一定的针对性,使读者能够接受或受到启示。

2.要选准、选好典型事例。不能事无巨细都发通报,要选择对工作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事项来发通报。先进的典型要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能揭示时代的本质,体现时代的精神。反面的典型,应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体现鉴戒的作用。所以,只有选准、选好典型,通报才有普遍意义,才能起到激励教育、推动工作或批评警戒的作用。

3.要注重通报的时效性。制发通报要抓住时机,及时将先进典型和经验向社会宣传推广,对反面典型予以揭露,对某些重大事项和重要情况要及时反映。否则,时过境迁,就会减弱教育意义,失去行文的价值。

4.通报的措辞应注意把握分寸。要充分估计通报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尤其是写批评性通报时,自始至终要牢牢把握“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提希望、指方向时,也应切合实际。

三、通知与通报的结构和写法

(一)通知

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单位、正文、署名和日期几部分组成。以下重点介绍标题和各类通知正文的一般写法。

1.标题。

通知的标题有完全式和省略式两种,完全式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者齐全的标题。省略式则是根据需要省去除文种之外其中的一项或两项。省略式标题有如下三种情况:

(1)省略发文单位。如果标题太长,可省略发文机关。如《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这个标题便省略了发文单位“国务院办公厅”。省略发文机关的通知标题很常见,但文尾部分应署上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简称。如果是两个单位以上联合发文,则发文机关不能省略。

(2)省略多余的“关于”和“通知”字眼。发布性和批转性通知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发布(批转、转发)+被发布文件标题+通知”构成。如被发布、批转、转发公文为法规、规章时,一般应加上书名号。有时由于被批转、转发公文标题中已有“关于”和“通知”字眼,或者被批转、转发的公文标题比较长,这时,通知的标题一般可保留末次发布(批转、转发)文件机关和始发文件机关,省略多余的“关于”和“……通知”字眼。否则,就会出现一个标题中有多个“关于”和“……的通知的通知”的现象,标题显得很长,读起来也拗口。如:××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人事部关于×××同志恢复名誉后享受××级待遇的通知〉的通知》。这个标题有四个层次,用了三个“关于转发”,两个“的通知”,很不顺口。可把这个标题简化为“××县人民政府转发人事部关于×××同志恢复名誉后享受××级待遇的通知”。至于被省、地区等转发过的内容,可在转发意见中交代清楚。

(3)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如果通知发文范围很小,内容简单,甚至张贴都可以,这样的通知标题便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只写文种“通知”二字。

2.正文。

通知的正文主要包括缘由、事项、要求三部分。主体在事项部分。下面分别介绍几种通知正文的写法。

(1)指示性通知的写法。指示性通知的正文,一般文字较多,需要从实际出发,力求高视点,有预见性、针对性。先写发文的缘由、背景、依据,在事项部分,或写发布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办法、措施等,或写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决策性的原则(或指示性意见)、具体工作要求、措施(常用条文式写法)等。内容要具体明确,措词不能含糊、模棱两可,否则下级无法贯彻执行。结尾常用“特此通知”、“请遵照执行”、“上述各条,望认真贯彻执行”等习惯用语。

指示性通知的事项,一般具有影响面较大、比较紧急和有较强政策性的特点。

(2)批示性通知的写法。批转与转发性通知正文写法大体相同。可以把这两种通知称为“批语”,把被批转、转发的文件看做是通知的主体内容。批语的内容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①说明批转的目的或陈述转发的理由;②对受文单位提出贯彻执行的具体要求;③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补充性的规定。

批转、转发性通知正文应准确写明被批转或转发公文的全称(加书名号)和文号(加括号),根据不同情况用“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办理”、“希研究执行”、“请认真贯彻执行”、“望参照执行”或“供参阅”等词语。有些批转、转发性通知在此之后还可根据本地、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说明下发的目的,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或贯彻文件精神的具体方法、步骤、措施等。

(3)发布性通知的写法。发布性通知的正文很简短,写明被发布公文的全称(加书名号)和什么时间由什么机关或会议通过,提出执行要求。必要时可强调该法规的重要性,提出认真贯彻执行的要求,请受文单位予以重视。文字要简短、不必长篇大论。

(4)周知性通知的写法。周知性通知的正文应写明告知事项、背景或依据,写明事项的内容,提出要求。表达应准确,通知中涉及的时间、地点、单位名称、人名和活动内容清楚无误。

(5)会议通知的写法。会议通知的正文主要写清楚会议名称、主持单位、会议内容、起止时间、会议地点、参加人员、报到地点、携带材料以及其他有关事宜,通常采用条文式写法。为了安排会务工作,有的会议通知还附有“回执”,要求与会单位或个人提前报告参加会议人员的名单(包括姓名、职务、性别等)、乘坐的交通工具、到达时间及是否要预订回程票等情况。写好会议通知的正文关键是仔细、周全,不产生歧义。

(二)通报

通报一般由标题、受文机关、正文、落款等四部分组成。

1.标题。

通报的标题通常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个要素构成,有时可省略发文机关。通报标题的关键在于概括好事由,要力求做到文字简洁而意思明确。通报的签署和时间可以放在标题下方,这样则不再落款。

2.受文机关。

通报一般带有普发性,因此,受文的下级机关往往很多,要注意排列的顺序。用于张贴或登报的通报,可以不写受文机关。

3.正文。

(1)表彰性通报的正文一般写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概述发通报的背景、原因、目的或依据,需具体地把先进事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迹、怎么做及结果)叙述清楚;第二部分对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的主要事迹进行分析、评议,并作出具体的表彰、奖励的决定;第三部分对各单位提出希望和要求,或者发出学习的号召等。如果是转发式的表彰通报,正文部分应先对下级机关所发的材料进行评价,加上批语,再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以上三部分内容可以分段写,也可以“篇段合一”全部内容用一个自然段一气呵成。

(2)批评性通报正文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错误事实。对错误事实,应真实、准确、简要、重点突出,要言不烦。第二部分写对错误事实的评议。对错误事实要进行分析、评议,指出其性质的严重性和后果的危害性,使被批评者口服心服。第三部分写处理决定。对犯错误的单位或个人要作出恰当的处分。如果处分决定不是一项的,可以分条开列。第四部分写警戒要求。对各受文机关、单位和干部群众提出引以为戒的要求。

(3)情况通报是基于对情况掌握得确实、全面和充分。它的正文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报情况。如果是通报工作情况的,应该首先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表扬成绩突出的单位,说明取得成绩的原因,使受文单位受到鼓舞和促进。如果是通报错误情况的,应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批评一些问题严重的单位,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引起受文单位的重视,促使这些单位努力去解决问题。如果是通报突发事件、事故的,应该首先把事件、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事情经过和造成的严重后果交代清楚。其次要分析事件、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使受文单位清楚了解情况。第二部分主要是提出要求。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或者突发事件、事故的原因,对受文各单位提出改进工作的要求或应注意的事项。要求不止一点的,可以分条开列,以便于执行。

4.署名和日期。主要是发文机关、印章和成文日期。

四、实用示例

【例文一】

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和

社会集团购买力过快增长的通知(摘要)

国发[××××]××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目前,国家财政支出增长较快,行政事业费支出增势很猛,社会集团消费呈现明显的膨胀势头,特别是八种专控商品的支出增幅更大,其中小轿车和无线通讯设备等商品的支出成倍增长。与此同时,部分地方财政已出现不能正常发放工资的情况,支援农业生产和新产品试制费等重点项目的支出低于预算要求的增长幅度,有的还比去年同期下降。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政策性的增支因素外,主要是一些地区和部门放松了财经管理,预算约束软化,财经纪律松弛。财政支出,特别是社会集团消费的过快增长,不仅会导致国家财政赤字扩大,而且不利于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利于国家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的需要。为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和社会集团购买力过快增长,保证今年国家预算任务的完成,特作如下通知:

一、严格预算管理,地方财政不准打赤字

凡今年预算已安排了赤字或留有支出缺口的地区,要按照《国家预算管理条例》的要求,调整预算,确保收支平衡。

二、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过快增长

要严格控购指标的管理,设备购置要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控购指标,不得突破。凡超过指标的,除相应扣减下年度指标外,还要追究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人的责任。逃避控购的企业和单位,要按照国家规定认真清查,严肃处理。

三、严格控制会议费支出

各地区、各部门的会议经费要在预算基础上压缩20%,各级财政都要按调整后的会议费预算办理拨款。

四、严格控制出国活动

要严格出国团组的审批工作;力戒重复考察,并尽量缩小出国团组的规模。

五、严格控制各种招商办展活动

从现在起,境内招商办展活动要由省政府统一管理。无论境内境外招商办展,都必须注重实效,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力戒过多过滥。

六、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禁止滥发补贴、实物和代币购物券

控制财政支出和社会集团消费,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组织、宣传和动员工作。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恪尽职守,加强监督检查,把工作做深做细。各新闻单位要配合有关部门,宣传本通知精神,在全社会提倡勤俭节约的作风。对严重违反通知要求的主要领导人和责任者,要在调查核实后严肃处理并予以公布。

国务院

××年×月×日

【简析】这是一篇指示性通知,主旨是国务院决定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和社会集团购买力过快增长。全文结构完整,三大部分条理清楚。开头一段交代发通知的缘由、目的;主体部分是有关控制财政支出和社会集团购买力过快增长的六条具体规定;末段是对收文单位的要求。全文语言表达庄重严密,行文语气肯定,多处用全称肯定判断句或带有禁止语气的祈使句,强调了规定的事项,体现了指示性通知的严肃性。在表达方式上,采用了正反对照手法,以强调解决问题的必要。如开头一段,一方面说明财政支出增长过快,“其中小轿车和无线电通讯设备等商品的支出成倍增长”;另一方面讲“与此同时,部分地方财政已出现不能正常发放工资的情况”,对照鲜明,发人深省,有很强的说服力。

【例文二】

××市财政局转发××省财政厅

关于修订《××省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规定》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省财政厅关于修订《××省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规定》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作如下补充,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在县境内出差,不足1天的,可按餐计发补助费,补助标准:中、晚餐××元,早餐××元。

二、工作人员在毗邻乡(镇)之间出差,当天返回的不发出差伙食补助费,因路远或工作需要必须在外就餐的,可实行误餐补助的办法,补助标准:中、晚餐各××元,早餐不补。

××市财政局(公章)

××年×月×日

【简析】上述通知正文首先说明转发的文件,其次写补充的具体要求。全文条理清楚,要求具体,语言简洁,格式规范,可操作性强。这份通知实际上以转发性通知为主,同时含有指示性通知的内容。这种写法在经济工作中常用,值得借鉴。

【例文三】

关于召开商业体制改革座谈会的通知

各县商业局、局直属各公司:

为交流和总结商业体制改革和扭亏增盈的情况及经验,市局决定近期召开商业体制改革座谈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①交流今年以来落实企业自主权、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分等划细健全内部承包责任制以及小型企业租赁等方面的做法、经验和效果;②交流今年以来“双增双节”、扭亏增盈的做法、经验和效果。

二、参加会议人员:各县商业局及局直属各公司主管体制改革工作的局长、经理和办公室负责人各1人。

三、会议时间:六月三日至四日两天,六月二日到市局招待所报到。

四、会议地点:局第8会议室。

请各单位准备好会议材料,按时出席。

××市商业局(公章)

××年×月×日

【简析】会议通知有繁简之分。在本单位、本地召开的时间较短的会议,有的用电话、广播或口头通知即可,如要显庄重正规,则应以书面通知的形式行文。对于一些会期较长、规模较大、内容比较重要的会议,如工作会议、代表会议、学术会议,写作内容则应周全而具体,一般内容应包括会议的名称、目的、主要议题、会议的起止时间、报到时间、地点、与会对象及人数、应携带之物(资料、证件及其他)、交通路线等。该例文包括了会议通知应包括的一般内容,条理清楚,事项明确。

【例文四】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省矿业秩序

治理整顿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近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实施《矿产资源法》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依法整顿矿业秩序,取得了显著成绩。到2000年底,全省17个市矿业秩序达到了国家和省规定的根本好转的8条标准,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检查验收。通过治理整顿矿业秩序,广大干部群众的国土资源法制观念和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观念大大增强,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矿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表彰先进,进一步推动工作,省政府决定,对在实现矿业秩序根本好转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济南等10个市人民政府和章丘等17个县(市、区)人民政府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珍惜荣誉,再接再厉,进一步维护和巩固好矿业秩序治理整顿成果。各级人民政府要深入贯彻实施《矿产资源法》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依法严格管理矿产等国土资源,促进其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提高国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全省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先进单位名单(略)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〇〇一年二月八日

【简析】这是一份内容较完整的表彰通报。正文先概括叙述发文的背景、成绩以及所产生的意义,此为发文的原因,目的句之后,写受表彰通报对象和嘉奖的形式,最后对受表彰单位提出希望,对各级政府提出要求。先进单位名单用附件的形式表现,不但可以节约篇幅,还可以使单位名单更集中、醒目,值得借鉴。

【例文五】

关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大兴煤矿“8·7”透水事故的通报

安监总办字[2005]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神华集团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2005年8月7日13时30分,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黄槐镇大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23名矿工被困井下,事故正在抢救中。大兴煤矿原为地方国有煤矿,1999年破产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由于开采30年,该矿上部老采空区存在大量积水。改制后经有关部门设计留设条带隔水煤柱,对深部煤层进行开采,设计能力3万吨/年。初步判定该矿没有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属非法开采;7月14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罗岗镇福胜煤矿透水事故后,省政府决定煤矿停产整顿,但该矿没有执行,属违法违规开采;初步了解该矿上半年采煤5万吨,严重超能力超强度开采,事故前井下作业人员多达127人,属严重违规违章;事故后不报案,矿主和主要责任人逃匿,属违法行为。

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了重要批示。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被困矿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负责同志在现场协调指导事故抢救。目前,事故矿井已开始排水,逃匿的责任人员已全部缉拿归案,国务院已成立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展开事故调查工作。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广东省梅州市发生了两起特大透水事故,充分暴露出工作上的漏洞,说明对事故查处不严、整顿不力,对安全生产执法不严、工作不实、监管不力,教训极为深刻。

7月1日到8月8日,全国煤矿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46起,其中有27起是应关闭取缔或已责令停产整顿矿井违法生产造成的,约占60%。这表明应关闭的煤矿特别是小煤矿的停产整顿工作没有严格落到实处。广东省梅州市大兴煤矿“8·7”透水事故再次暴露了停产整顿矿井擅自违法组织生产的问题,后果极其严重。

据统计,7月13日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期限到期时,全国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为5 290家;已受理经审核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又有近2 000家,目前这些必须停产整顿的7 000多家煤矿,相当部分并未真正停产整顿,或假停真开、明停暗开,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将成为引发事故吞噬生命的陷阱,就难以有效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的状况。为此提出以下要求:

一、认真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煤矿企业要认真吸取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大兴煤矿“8·7”事故教训,全面开展一次隐患排查,对本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重大项目纳入技术改造,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煤矿监管、监察部门,明确责任,认真组织落实。决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忽视安全,违法、违章组织生产。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监察机构,对辖区内煤矿存在的重大隐患要分别加强日常监管、开展重点监察,有力推进煤矿企业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

二、对停产整顿的煤矿要及时下达指令,明确期限,加强监管、监察。(略)

三、对整顿无望、停而不整、违法生产的矿井依法予以关闭。(略)

四、落实联合执法,依法打击违法生产行为。(略)

五、严肃查处违法生产造成的事故,依法严惩责任人员。(略)

六、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略)

七、主动取得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监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打击煤矿非法开采活动和对停产整顿矿井监管的责任,组织联合执法。要求各市(地)政府向重点产煤县(市)派驻安全督导组,各县区、乡镇政府对所有停产整顿的小煤矿派驻安全监管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各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局接到此通报后,要及时转发到辖区内各类煤矿;建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转发至有关部门、产煤市(地)、县(市)、乡镇政府。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〇〇五年八月十日

【简析】这是一则典型的批评性通报。标题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受文机关较多,排列有序。本文所通报的广东省大兴煤矿的透水重大事故,发文时尚在进行抢救中,事故的有关调查只是初步的,且事件比较单一,故本文开头并未单设概由,而直接交代基本情况,包括对事故所作出的及时反应和紧急处理的结果。鉴于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该事故具有重大的警示作用,所以该通报对事故原因分析并未局限在大兴煤矿这一个案上,而是借此深入分析了全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所在。最后,为了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的状况,提出了七项要求。全文结构严谨,措辞庄重,措施及时、有力,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例文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水利专项资金审计情况的通报

国办发[1999]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1998年,审计署组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 130个地(市)、县水利部门,以及水利部长江、淮河等6个流域水利委员会1996年至1997年度水利专项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在国家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1996年、1997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内水利资金的投入继续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同时,国家建立了水利建设基金,专项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加快水利建设,保障大江大河的安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审计结果看,当前水利专项资金在筹集、管理和使用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现将有关审计情况通报如下:

一、国务院关于建立水利建设基金的决定在一些地方尚未落实。为加快水利建设步伐,提高大江大河防洪抗旱能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国务院决定从1997年1月1日起,建立中央和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专项用于水利建设。根据这一决定,1997年,中央财政足额筹集了水利建设基金26.99亿元。但大多数地方没有按照国务院的决定予以落实到位,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云南、贵州和广东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按照国务院的决定建立水利建设基金;其余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虽已建立水利建设基金,但仅筹集16.03亿元,占应筹集51.74亿元的30.98%。

二、挤占挪用水利专项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弥补行政经费、建房和购买小汽车等问题严重。(略)

三、采取虚报冒领和乱摊派等手法挖挤国家水利建设资金。(略)

四、主管部门滞留、欠拨水利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问题突出。(略)

五、擅自改变项目投资计划,违规将水利投资实行有偿使用。1996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自行调减湖北荆江大堤工程投资计划1 500万元,并将其中的500万元用于本委的职工宿舍建设。松辽、珠江、海河水利委员会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将国家下拨的水利基本建设投资2.13亿元实行有偿使用。1990年以来,松辽水利委员会将无偿改为有偿使用的水利项目共19个,金额1.13亿元,至1997年底,已收取资金占用费670万元,其中,继续用于有偿使用项目的仅159万元,其余511万元全部用于自身的管理费开支和下属公司的开办费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和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今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再一次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搞好水利建设,决不能有丝毫懈怠。水利专项资金审计中发现的上述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各级政府及审计、监察等部门对这次审计查出的水利专项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逐一依法严肃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略)

(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水利建设基金的决定,积极做好基金的筹集和管理工作。(略)

(三)各级财政、水利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水利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特别要针对这次审计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认真汲取教训,决不允许再出现挤占挪用水利专项资金的问题。水利部要带头加强对流域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水利建设计划,确保国家水利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水利 资金 审计 通报

【简析】这是一则情况通报。例文开头写发文的背景、来由,强调指出“当前水利专项资金在筹集、管理和使用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文种承启语后,通报了五个方面存在的“负面”情况。各情况的写法,均采用段旨句概括、领起情况,继而举出例证,予以说明。有观点有材料,相辅相成。接着,例文强调了水利在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警示对水利建设,不能有丝毫懈怠。最后,例文对如何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出了三方面的指导意见和要求。例文有理有据,态度严正,语言庄重、精练,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是一篇写得很好的情况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