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格结构的动力作用
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稳定的心理驱动系统,它体现和解释个体行为之间的差异。根据阿尔波特的理论,人格不仅对刺激信息产生反应而引发行为,而且能够主动引导行为。它驱使人寻求刺激情境,使人的行为具有指向性。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人格特征,所以每个人对环境的经验和反应是不同的。人格特征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这种一致性的效应决定了交际者对环境因素的认知取向。或者说,交际者的人格特征主动引导了外界环境信息与大脑已有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不仅仅是来自外界的环境因素与大脑已有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人格特征的动力作用的结果。
在西方的人格心理学中,特质理论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将人格特征进行了量化,使得人格能够与认知结合起来研究。人格的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元,它是个体以某种特定方式对刺激作出反应或行为的相对稳定的、持久的倾向。特质指个体行为上的规律性和广泛的一致性,所以人格的独特性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特质。阿尔波特(Allport, 1937)指出:特质是个体内在的系统和倾向。它是人格的心理结构、个体的神经特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动力。所以,人格特质促使个体以独特的方式知觉情境,对不同的情境作出相同方式的反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心理学家接受了特质理论的大五特质因素的学说。在这五个特质因素中,神经质(neuroticism)反映个体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和内心体验的倾向性。它依据个体情绪的稳定性和情绪的调节加以评定。神经质低的个体自我调节良好,心平气和,不易出现极端或不良的情绪反应。外倾性(extraversion)反映个体神经系统的强弱和动力特征。这一维度的一端是极度外向,另一端是极度内向。外倾者精力充沛,爱好交际;而内倾者稳健内敛,含蓄文静。开放性(openness)不仅仅是人际意义上的开放性,而且反映个体对经验的开放性、智慧和创造性程度以及探索的态度。构成这一维度的特征有活跃的想像力,对新观念的自发接受,发散性思维和智力方面的好奇。开放性高的个体不拘俗套,善于独立思考;而开放性低的个体比较传统,喜欢怀旧。宜人性(agreeableness)反映个体的人道主义方面和人际取向。宜人性高的个体乐于助人,富于同情心,注重合作,可以信赖;而宜人性低的个体为人多疑,内心多有敌意,注重个人竞争。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反映个体的自我约束能力,取得成就的动机以及责任感。严谨性高的个体严谨、认真、踏实,有责任心;而严谨性低的个体马虎大意,见异思迁。
人格特质的大五因素不仅获得了跨文化一致性的有力证据(McCrae&Costa,1997),而且已经广泛应用于认知研究的各种预测(R.Hogan, et al., 1996)。布罗德本特(Broadbent, 1958)很早就将内外倾和神经质看做认知加工差异的重要来源,并详细阐述了这两个维度对信息加工处理的影响。艾森克等人(H.J.Eysenck,1981,Stelmack et al.,1993)的研究表明,外倾型的个体反应速度比内倾型的个体更迅速,但也更不精确。马修斯等人(Matthews&Harley, 1993)发现,在简单的认知行为中,外倾性越强,认知成绩就越好。陈少华(2002,2005)的研究发现:神经质、外倾性与逻辑推理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开放性与逻辑推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开放性与创造性有较大的正相关,而严谨性则与创造性存在负相关。人格特征与认知行为之间存在相关。那么,个体的人格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的认知?人格的不同特质又是怎样对认知发生作用的?
人格特质既有生理解剖特性,也有心理特性。它对认知的作用也就存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在人格的生理层面,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在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上存在差异,例如,在人格的内倾与外倾、神经质与稳定性的区别两端,个体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就不一样。艾森克(H.J.Eysenck,1967)认为:人格的内外倾维度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强度有关;神经质维度与植物性神经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外倾性和神经质的不同水平和二者不同组合形成的大脑皮层不同唤醒水平在高级神经活动上存在差异。内倾—高神经质个体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高,其兴奋大于抑制;外倾—低神经质个体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低,其抑制大于兴奋。相比之下,前者比后者更容易兴奋,表现为前者往往回避刺激而后者往往寻求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二者的平衡以及转换都直接影响信息加工的结果。可以说,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是人格特质影响认知行为的纽带。
当处于零刺激状态时,内倾者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要比外倾者的高,大脑皮层更容易被激活,进一步增加的唤醒可能导致内倾者的认知效果下降。相反,由于自身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比较低,外倾者往往寻求高强度的刺激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在低唤醒水平或弱刺激的条件下,内倾者的认知效果要高于外倾者;而在高唤醒水平或强刺激的条件下,外倾者的认知效果可能高于内倾者。雷维尔等人(Revelle et al.,1976)的一项关于唤醒与言语操作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在正常条件下,内倾者的大脑皮层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唤醒水平,进一步提高兴奋程度将会降低其操作成绩;相反提高外倾者的兴奋水平则会提高其操作成绩。在一项让内倾者和外倾者一边听耳机里的噪音,一边完成语词记忆的实验中,基恩(Geen, 1984)也发现,高噪音的刺激使得内倾者的成绩下降,而低噪音的刺激使得外倾者的成绩下降。
随着信息加工处理水平的变化,人格特质对认知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心理学家预期,随着认知难度的增加,人格特质对认知的影响将从生理水平逐渐过渡到心理水平,其效应也出现多种人格特质同时影响认知行为(陈少华,2005)。一般说来,在浅层的信息加工中,认知主要受到个体生理状态如大脑皮层唤醒或激活水平的影响。随着信息加工深度的继续,个体的焦虑状态、抑郁程度、冲动性、活动性等特质因素也对认知产生影响。
认知任务不同,人格特质对认知的影响也不同。对于简单的认知任务(例如反应时、Stroop任务),人格特质对认知的影响作用主要来源于高级神经系统的生理特性,例如速度、灵活性、平衡性等(Stelmack etal.,1993);而对于复杂的情境认知(例如推理、问题解决),人格特质对认知的影响作用不仅来源于高级神经系统的解剖特性,而且更多地来源于心理特性,例如情绪的稳定性、思维的创造性等。兴趣作为人格的一个因素,其动力性无疑也会影响到认知行为。
麦克劳弗林和艾森克(McLaughlin&Eysenck,1967)的研究报告显示:在简单任务操作上,内、外倾被试的成绩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在困难作业中,外倾者的成绩优于内倾者,低神经质被试的回忆量多于高神经质被试,内倾—高神经质被试在困难作业中的成绩最差。布劳克等人(Bullock&Gilliland, 1993)的研究表明:在简单反应时任务中,内倾者的成绩要比外倾者的好;而随着任务的复杂性和刺激强度的增加,外倾者的反应速度要比内倾者更快,同时也产生更多的错误。
人格特质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认知行为,也可以间接地作用于信息的加工处理。人格特质的直接作用反映为认知行为的特质一致性效应(trait congruency effect);人格特质的间接作用反映为认知行为的心境一致性效应(mood congruencey effect)。
所谓特质一致性效应指的是个体往往倾向于对与自己人格特质相一致的信息作出认知反应。从信息编码、贮存到信息提取,人格因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陈少华(2005)在“人格特质与选择性加工”的实验中发现,无论是单一刺激条件还是双重刺激条件,无论是单作业任务还是双重操作任务,极端特质被试都倾向于选择与自身特质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认知偏向是极端特质被试的一种普遍特性。从反应时的数据看,高神经质被试表现出对负性词的认知偏向,而低神经质被试则表现出对正性词的认知偏向。内倾性被试对内向词的反应时普遍快于外向词,而外倾性被试则对外向词的反应时快于内向词。从自由回忆成绩分析看,高神经质被试对负性词的回忆,低神经质被试对正性词的回忆,也都表现出明显的认知偏向;内倾性被试对内向词,外倾性被试对外向词,也都表现出回忆偏向。从内外倾被试对特质词判断的正确率的分析看,内倾者对内向词判断的正确率高于外倾者,而外倾者对外向词判断的正确率则明显高于内倾者。爱利斯和富兰克林(Ellis&Franklin, 1983)发现,内控型(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个体往往采用语义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记忆编码,而外控型(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个体则更倾向于对学习材料的知觉特征进行记忆编码。艾森克(M.W.Eysenck, 1977)的研究发现,外倾者的短时记忆比内倾者的短时记忆好,而内倾者的长时记忆要比外倾者的长时记忆好。
所谓心境一致性效应是指个体加工处理与自己当前心境状态一致的信息要比加工处理与自己当前心境状态不一致的信息所取得的认知效果更好。特定的心境状态,例如焦虑或抑郁,愉快或兴奋,都与信息加工的选择性有关(Mathews&Macleod, 1994)。鲍尔的研究(Bower, 1981)发现,如果外界刺激与个体的当前心境一致,情绪唤醒可以促进信息的编码和提取;如果外界刺激与个体的当前心境不一致,情绪唤醒可能导致更糟的信息编码和提取。尼丹索尔和塞特兰德(Niedenthal,Setterlund,1994)也发现:处在良好心境状态的个体倾向于用积极的眼光去知觉和解释刺激;与学习或记忆与自己当前心境状态不一致的刺激相比,个体学习或记忆与自己当前心境状态一致的刺激效果更好。
从现象上看,是个体的心境状态影响了个体的认知偏向;而从本质上看,是个体的人格特质影响了个体的心境状态,并进而影响了个体的认知取向。首先,人格中的大部分成分与情绪有关。人格包含的情绪因素使得个体倾向于体验某种心境状态。例如,外倾性包括冲动性、社会性、激动性、感觉寻求等子维度;神经质包括情绪稳定性、焦虑、抑郁、愤怒性敌意等子维度。它们都与情绪密切相关:外倾者倾向于体验积极的情感,而高神经质个体倾向于体验消极的情感。拉森和凯特拉尔(Larsen,Ketelaar,1989)的研究表明:外倾性和神经质分别与个体对正、负效价情绪的感受性呈现正相关。被试受到情绪性刺激时,外倾性能够较好地预测积极的情感反应,而神经质预测的则是消极的情感反应。与内倾者相比,外倾者不仅冲动性强,喜欢刺激性的情境,而且更容易体验积极的心境状态。外倾性和神经质对情绪性刺激的反应倾向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认知加工的过程中。所以说,心境状态引起的认知取向依赖于个体稳定的人格特质水平。其次,个体的心境状态是其人格特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个体心境状态的因素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从人格特质的角度分析,个体的心境状态取决于人格特质对哪些环境因素作出反应;从环境本身的角度分析,个体的心境状态取决于环境刺激对于人格特质所具有的实际意义。
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强调人格特征对个体的认知行为具有驱动和引导的作用,并不意味着我们否定个体的认知行为对其人格特征的重要作用。人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来自个体的生物遗传基因,另一方面来自个体对生长环境的认知。由于认知行为具有内化外界环境因素的功能,个体在其生长过程中才能不断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人格。但是,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人格特征对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具有怎样的作用,所以着眼点只放在了人格特征对个体的具体认知行为的作用上了。
根据以上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在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中,交际主体的人格结构发挥着两个方面的动力作用。首先,交际主体的人格结构决定或者影响交际者对环境因素的认知取向或偏向。在人格结构的动力作用下,注意机制往往把交际者的认知资源分配给那些与交际者的人格特征相一致的环境因素,或者说,交际者总是倾向于对那些与自己的人格特征相一致的环境因素作出心理认知,而对于那些与自己的人格特征不一致的环境因素则不那么敏感。因此,与交际者的人格特征一致的环境因素就比那些与交际者的人格特征不一致的环境因素更可能参与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再者,交际主体的人格结构决定或者影响交际者对具体的环境因素的认知结果。也就是说,交际者的认知系统对环境因素所进行的信息解读,以及作出的心理反应,都是在人格结构的动力作用下进行和完成的,由此而实现的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也是人格结构的作用结果。
在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中,人格结构引导着交际主体的认知取向,决定着哪些外界的环境因素与交际者的知识结构发生整合作用,从而实现相应的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人格结构在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中的具体作用可以是直接的,即在特质一致性效应的作用下,直接决定外界的环境因素与大脑的知识结构之间发生怎样的相互作用。它的具体作用也可以是间接的,即人格结构对外界的环境因素发生反应,形成交际者的某种心境,然后在心境一致性效应的作用下,外界的环境因素与大脑的知识结构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