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朗读的对象
朗读者与听者是朗读过程中互相感应的双方,二者缺一不可。一般说来,朗读者朗读文字的过程,就是为了给人听的。即使是自己朗读自己听,也有声音的发出和接收这样一个有读有听的传递过程。闭目吟诵者有,掩耳朗读者无,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早就有人说过,朗读是一种“口耳”之学。这就是说,朗读,既有张口读,又有侧耳听。在这个意义上,朗读不仅是一种语言交流,而且是一种语言宣传(或语言鼓励)。正如毛泽东同志一再指出的:宣传工作一定要“宣传得好,使人愿意接受”,宣传工作不能“不看对象”。
朗读者面前的听者,就是我们宣传的对象。如宣读论文的人面对着专家、学者、同行;教师朗读课文时面前是学生;帮助别人读家信,听者就是收信人;你的孩子、弟弟、妹妹让你读一篇儿童文学作品,他们就是你的宣传对象。我们说,除了有线、无线广播,听者就在朗读者面前,因此,朗读者是看得见听者的,听者的目光、面容总是在告诉我们:他们是听得入了神,受到了感染呢,还是很不耐烦、不感兴趣了?他们在哪个地方最有兴味,在哪个地方像是不甚了然?朗读者从中受到鼓舞,当然最为理想,如果是受到了一些干扰,恐怕就应反躬自问:为什么这里没有朗读好?如何继续朗读下去?怎样才能把下面的内容朗读好?怎样才能吸引住听者?
为了朗读好,为了吸引住听者,满足他们的需要,朗读者除了加深对文字作品的理解,研究表达技巧外,还必须对听者有恰当的估量,对语言交流的规律有熟练运用的能力。这就要掌握对象交流方面的知识。
我们认为,主要应该学会对面前的听者进行质和量的估计和分析,并以此引起朗读者内心的感应。
所谓质的估计和分析,是指听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心理特征、对朗读的要求等方面。对此,朗读者要心中有底、着重把握。
由于朗读者、听者和朗读场合的确定性,为我们对交流对象的估量和分析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以课堂教学为例,朗读者是教师(或学生),听者是学生(或师生),一般在教室(或礼堂)进行,这时,听者是固定的,年龄、文化水平、心理特征、对朗读的要求等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如果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作为朗读对象,因为他们刚刚识字,还没有更多的美感要求,朗读时就要字字清晰、语流缓慢、亲切有趣,给他们思考词语意思的时间。为了加深他们对课文的印象,更应把主要的内容突出出来,把形象的感受鲜明起来。对他们生疏、难懂的词语,尤其要注意表达确切,并且要加以强调。中学学生作为朗读对象,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人生阅历的较为深广,注意力的趋于集中、趋于稳定,思考力强了,自尊心也更强了,朗读者必须在严密的语意和深刻的蕴涵上下工夫,从作品中给他们以启迪,并在鲜明而有分寸的态度、丰富而深切的感情上给他们以感染。如果朗读对象是专业人员,他们只着意于了解论文的论点是否具有真知灼见、论据是否有力,在这种情况下,朗读者当然就没有必要过多地表现创造的热情,更没有必要带上丝毫喜不自胜的色彩。严肃和冷静,含蓄和从容,更有利于使听者采取审慎的态度,进行缜密的思索。
在这里,朗读者特别不要被听者的表面现象所束缚,被听者的个别侧面所左右。如大多数学生学习成绩不够好的班级,似乎文化水平较低,学习热情不高,朗读者却不能因此而降低向他们朗读的兴趣,甚至采取敷衍应付、读完了事的态度。这种态度更会丧失他们的信任,损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善于捕捉朗读对象中蕴藏着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看到还有文化水平较高的学生,看到那些喜欢朗读和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看到通过朗读的诱导、感染,许多学生会把积极性调动起来等,这样估量和分析,这样认识和感受朗读的对象,不是更能激发朗读的愿望,促进对象交流的活跃吗?当然,宣读学术论文的时候,不能想专家、学者会认为自己的论文毫无价值,因为这样想,就会失去信心,觉得当着他们的面宣读,真有点儿“班门弄斧”,于是便草草读来,慌忙结束。这样,宣读成了一种负担,朗读者赧颜退避再三,好像打心眼儿里害怕听者推敲一样。
可见,对朗读对象进行质的估量和分析,要以朗读者能产生更强烈的朗读愿望,从而进行更积极的再创造为目标,而不能相反。即使面对老师、专家、领导,也要努力去吸引他们,以自己的所得明理抒情,希望他们给以更多的帮助和具体的指教。在这方面,是需要朗读者具有深入了解朗读对象心理、深入了解社会生活的深厚积累的。
至于对听者的量的估计和分析,也同样不宜拘泥于表面现象。听者人数多,声音要大些;人数少,声音要小些。这只是一般情况。关键是朗读者要感受和把握同朗读对象的距离。这不只是朗读现场人数多少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需要。一两个听者,可以促膝谈心式地朗读,但在表现喊杀声等语句时,音量显然要放大。但促膝谈心也不是把朗读变成“悄悄话”,把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都装进虚声虚气表达的框子里,就像害怕别人听见一样,那是不利于朗读的。面对几十个人朗读,声音要适当大些,以便使包括坐在后排的每一个听者都能听清楚。即使面对几百人,朗读时也不应大喊大叫,何况往往会有话筒扩音设备呢。作品里的心理描写、自言自语等,需要减小音量朗读,否则使人感到不贴切、聒噪刺耳。总之,无论面对多少朗读对象,都要努力避免声嘶力竭和虚声虚气。
朗读,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是有自己独特的要求的。对朗读对象的质和量的估量和分析,不是朗读现场的简单计算,也没有必要进行听者的心理调查。为了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朗读者必须有自己对朗读对象的设想。这种设想应该是具体可感、生动可见的。设想的对象与现场的实际听者,也许不完全相同,但一定要假定这个或这样的朗读对象就在朗读现场。如给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班级朗读,尽管事实上同学们对朗读普遍不感兴趣,我们却要在认识较积极的一面时,具体设想对朗读很感兴趣的学生就在这个班里,就在朗读现场。这种设想,用在宣读学术论文时,就可以想到对这个学术领域感兴趣但知之不多的人在场。这样的设想、这样的感觉到设想对象的确实存在,对朗读者的创造活力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朗读给假定就在现场的设想对象听,实际在场的人同样会感到的确正在为自己、对自己朗读。因为,这样设想之后,朗读者感到的是设想对象的积极反应,于是朗读起来对现场的一些窃窃私语、东张西望不再理会,而是那样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根本没有松懈、应付、慌乱、草率的样子,这时,那不感兴趣的听者也容易被吸引到作品内容上来了。这种设想,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以一当十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在朗读的进程中,听者的反应(排除消极的干扰)是一直在朗读者心中的,不应时有时无,可以时隐时现。在交流直接、交流明显的时候,听者对朗读的感应比较强烈,朗读者对听者的感应也相当真切。在交流隐约,甚至潜伏的时候,双方的感应虽比直接、明显的交流时弱,但作品中的一切又把双方紧紧地吸引住,双方的感应由此而得到补充,并不觉得联系有什么松脱。
朗读的对象也可以转换。就全篇作品看是固定的,但个别地方、个别时候,却可以转换为特指对象。有的作品,通篇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笔法,中间突然直呼“你”、“你们”,这时就转换为所指的人。这种转换要迅速、真实、明确,不要发生混乱。如《黄桥烧饼》,全文都在向人们叙述陈毅同志和人民群众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情景,当说到“四人帮”对陈毅同志的诬陷时,突然以满腔激愤直斥“四人帮”:“你们泼吧!我们心中的陈毅同志的光辉形象,你们永远泼不黑!”这几句的朗读对象就应该是“四人帮”,当面予以痛斥,而不能再是我们面前的听者。否则,就显得很不恰当、极不和谐了。这些,都是为了使朗读者与朗读对象(主要是听者)共同完成对文字作品的开掘与体味,更好地发挥朗读的作用。
总之,从朗读的准备到朗读进行过程,朗读者一定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也有人”,即使眼睛主要是看作品,也要偷闲或正式向听者扫视,以猎取某种积极的反应,而任何时候,都要“心中有人”,时时处处为听者着想,千方百计地把作品变为有声语言,传到听者的耳边,送到听者的心田。忘记了这一点,就是忘记了朗读的目的,朗读也就茫然无着、不知归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