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节奏与基调

节奏与基调

时间:2023-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节奏与基调基调作为全篇作品总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作为理解与表达的和谐统一,必须通过节奏更好地显露出来。节奏的类型与转换方法,当然应该符合基调的统一和变化。同时,节奏的情状如何,又会反过来给基调以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说明节奏与基调的密切关系,这里不妨稍微涉及一下“筋肉感觉”的问题。

第五节 节奏与基调

基调作为全篇作品总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作为理解与表达的和谐统一,必须通过节奏更好地显露出来。节奏的类型与转换方法,当然应该符合基调的统一和变化。同时,节奏的情状如何,又会反过来给基调以重大影响。

基调,在朗读的准备、酝酿中已露端倪,节奏只有在朗读进行中才从构思阶段脱胎出来,成为可感的有声语言的现实。而这种现实,恰恰证明着作品朗读基调的存在与作用。如说“基调高了”,并不是说朗读基调只指声音高低,也不是朗读头一两句的“起调”影响了全篇朗读,而不过是说全篇作品朗读过程中“高音”的回环往复过多,起潮类语势过多等。说“基调悲了”,既可以指朗读者思想感情方面的偏颇,又可以指节奏类型的不准确,如轻快型、舒缓型的节奏中,过多地出现了低沉型的渗入句等。

基调和节奏虽然都要通过语气来实现,特别是重点语句的语气来实现,但是侧重点和角度不同。

绘画和建筑虽然是空间艺术,也有基调和节奏的问题,那是静态中含有动态的缘故,那是艺术家独特感受的体现。不同的配色,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多属于基调问题,而不同的构图,不同的容量,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动态,又多属于节奏的问题。北京的天安门与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与列宾的《意外归来》,基调和节奏都有很大的不同。

基调统指思想感情运动状态形成的色彩和分量,节奏专指回环往复的声音形式的表现,在朗读中二者互相依存,又各显其不同的功能。基调的总和性和节奏的技巧性终究不可混同,也是不可相互替代的。

为了更好地说明节奏与基调的密切关系,这里不妨稍微涉及一下“筋肉感觉”的问题。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来看》(《美学拾穗集》)一文里,从美学的角度说明了“筋肉感觉”,他说:“筋肉感觉起作用最大的是音乐、舞蹈和诗歌之类‘时间艺术’。这一类艺术都离不开节奏,而节奏感主要是一种筋肉感或运动感。”他在举了三首诗之后又说:“读这类作品,如果不从筋肉感觉上体会到其中形象的意味,就很难说对作品懂透了。历来在诗文上下工夫的人都要讲究高声朗读,其原因也正是要加强抑扬顿挫所产生的筋肉感觉,从而加深诗文意味体会。”这一番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先从朗读的角度给以补充:

第一,所谓筋肉感觉,属于运动觉,我们朗读理论中称之为筋肉运动感受,必须同其他种感觉相互感应,达到综合感受,进入整体感受,不能孤立地去认识和把握它。

第二,所谓筋肉感觉,理所当然地同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相联系、相吻合。同一种运动觉,如伸手,因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不同,具体感受就不一样,伸手救人,紧张而急切,而伸手嬉水,则轻松而欢快。因此,必须获得具体感受才能准确把握筋肉感觉。

第三,声音的抑扬顿挫,尤其是语流速度,对筋肉感觉的依赖性很大。这中间,除了胸、膈、肋、腹、唇、舌、腭、喉等肌肉群的运动感觉,还应包括耳鼓整体基底膜的振动感觉。这些,自我体味,供人品味,都不可或缺。

第四,对筋肉感觉的强化、弱化、转化,因人而异。不同类型的人、不同修养的人,会有不同的筋肉感觉,对同一筋肉感觉也会发生不同效果。

第五,朗读,主要应引起听者相应的筋肉感觉,不可满足于自我的筋肉感觉,否则,就会大大降低朗读的社会作用和美学价值。

但是,这一段话对我们研究朗读的节奏却有所裨益,特别是在做了上述补充之后。基调的统一与变化、基调的色彩和分量,应该在朗读者身上产生某种筋肉感觉,进而调动具体的思想感情,强化其运动过程,以造成有声语言的节奏,并给听者以回环往复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节奏也可以理解为“松”与“紧”的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交替变换过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从朗读角度看节奏之道,也是一张一弛。我们所划分的节奏类型,“轻快型”、“高亢型”、“紧张型”是“张”,“低沉型”、“舒缓型”、“凝重型”是“弛”。而节奏的转换方式,“抑”、“轻”、“慢”近于“弛”,“高”、“重”、“快”近于“张”。

那么,声音形式与筋肉松紧是不是完全一致的呢?从戏剧表演上看,有一些不一致的典型例子。但在朗读中,一切唯有借助声音形式加以表现,一切都要使人“听”出来,那声音形式与筋肉感觉是不应分道扬镳,完全割裂的。我们所说的“松”与“紧”,是筋肉感觉与声音形式的共同概括,内外结合,互为表里。至于从声音形式里能觉察到多少内心活动的松紧变化,是溢于言表,还是蛛丝马迹,不过是吻合程度的不同;是隐含于本句,还是蕴蓄于前后,不过是体现的范围不同,无论如何,那喜怒哀乐也应该形之于声,而不可能毫无信息。

筋肉感觉,“一张一弛”,虽然是一种技巧,却永远附着于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它不过是内心整体活动、运动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一切,那种只注意“松”与“紧”的声音形式,忽略、轻视内心活动的理论与实践都是错误的。做作的所谓筋肉感觉,就如同“强扭的瓜不甜”那样,徒有其表,毫无甘美之味。

这“一张一弛”究竟怎样构成反映基调的节奏呢?

我们知道,基调的色彩和分量不是抽象的、模糊的,它必须通过朗读中的语气来恰切地表现。它要显示作品的个性,区别于别的作品的基调。但它本身,对每一个语气来说是共性,每一个语气都受它的制约,任何语气都不应脱离基调,而每一语气又有其个性色彩和分量,这才造成了基调的统一和变化。

语气怎样在自身和相互衔接中体现基调呢?就要靠节奏,靠基本语气、基本语势和基本转换的回环往复,这回环往复便是全篇基调的集中反映。一篇作品,一张口朗读,就会逐步展现它的基调,随着节奏的形成和成型,基调便走向明朗化和确定化,走向了理解和表达的和谐统一。这其中,张弛有致的多样转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试以《月光曲》为例,给以简单说明。

《月光曲》有十个段落,除第一段是回叙性的开头以外,九个段落都是循着时间顺序、事件进程叙述的。它的基调是深挚亲切、轻柔舒展的,节奏属舒缓型。

《月光曲》以贝多芬的爱怜为精髓,盲姑娘的敬佩为血脉,月夜弹奏为体态。朗读者必须获得这独特的形象感受才能把握基调。这独特的形象感受,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土壤和源泉,是有声语言的依据和动力。

贝多芬的心境,在本篇中以“爱穷人”为主要色彩;盲姑娘酷爱他的作品,更使他受到了鼓舞。像贝多芬“走近茅房”,“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以及第八段,都是直接表露贝多芬心境的地方。盲姑娘是那样向往亲耳听到贝多芬弹奏乐曲,在如此穷困的家境中仍执著追求,一往情深,并十分体贴哥哥的苦衷,多么纯洁、善良!

月光,有两种,现实中的月光,使茅房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想象中的月光,伴随着大海、大风和巨浪。这是第一层。盲姑娘的神情,由哥哥的眼睛看出,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是第二层。第三层是贝多芬的心境,由前两层,由乐曲触发起来的哥哥和盲姑娘的心境映衬出来。于是,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诞生了。这里,“月光”有多么深邃的意境啊!

这里,不但有语气、语势和转换的具体制约,而且有回环往复的贯穿,不但有基调的综合体现,更有节奏的声音流动。

试看: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这里那舒缓、深挚的语气,在全篇朗读中时隐时现,句尾的轻柔徐缓,自然下行,构成了基本语气、基本语势,以及抑转扬、实转虚的基本转换。由此,回环往复的舒缓节奏得以成型,基调的总色彩、总分量也就整体显露出来。

从以上的简单说明可以看出,全篇里那种息息相通的幸福感、宁静感,那松弛的筋肉感觉,是朗读者应该主要体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较为紧张的筋肉感觉,如琴声忽停、殷切盼望、询问让座、激动、风浪、奔回客店等处,都有张弛的转换、变化。这样,一张一弛相映成趣,节奏显出了婀娜多姿,基调便也展现得丰富多彩。

至此,基调、语气、节奏便在内外统一、情声并茂中浑然融为一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