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风格说
俗话说,“泉水最清,谚语最精”。在民间文学中,谚语是最短小精悍而又富于哲理性和科学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人民群众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知识、体验的总结,是社会生活的小百科全书。好的谚语,一般都能准确地反映某一事物或某一事物某个方面的客观法则,有群众公认的科学道理。在表述这些“法则’和“道理”时,人民群众总是选择并提炼最适切逼真的形象,以最通俗和谐的语言、最生动活泼的修辞形式,把它们反映出来。这些谚语,不但具有很高的社会认识价值,而且也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价值,因而能在群众中广泛而久远地流传。谚语确是万紫千红的文苑中一枝健美、馥郁、充满生机的艺术奇葩。
分析和研究谚语的修辞艺术,学习谚语的修辞方法,对于我们语言艺术素养和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益处的。本文的目的,是想从风格学的角度,对谚语的修辞艺术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谚语的语体风格
人们常说,“谚语是生活中的盐”,这个比喻很精当。的确,谚语都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科学的观点,观察总结周围事物的经验之谈,是群众智慧的结晶。谚语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群众中广泛地流传着,成为人们处世的秘诀和做人的准则。从这一点来说,谚语是民间的“格言”,但它与一般的格言又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在语体风格上的差异所决定的。
谚语属于口头语体,它的特点是口头创作,口耳相传,浅显易懂,明白如话。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听到谚语,又有谁不能顺口说出几句谚语呢?像“病从口入”、“事在人为”、“无风不起浪”、“天无绝人之路”、“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等这样一些谚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现成语”。即使经过搜集整理,编成书,印成册,谚语仍然带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例如,“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有拐棍儿跌不倒,有商量儿错不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而格言则是属于书面语体的,它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书籍中,一般都有出处。例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一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人们熟知的名言是出自于《尚书·盘庚上》的,“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则出自德国诗人海涅的《西风颂》。
格言一般都是个人的创作,大多出于哲人、文豪、志士、领袖笔下,如警策千古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的名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句。“一滴墨水,足以唤起千百万人的思想”则出自英国大诗人拜伦之手。
与格言不同,谚语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没有具体的出处,作者就是人民群众。它也不像格言那样,一经写在纸上便不再变动。谚语是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经人民群众不断精炼加工、润色提高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由于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说谚人的经历和体验不同,一个谚语往往有不同的说法。例如,“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红楼梦》第一百十回),也有的说作“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毛泽东《党内团结的辩证法》)。“不听老人言,到底不周全”(王常在《谚语手册》),生活中常听人说作“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听老人言,一辈子受艰难”等。
灵活多变,是谚语口语语体的又一个鲜明的特征。经过搜集整理、编成书册的是谚语的书面形式,它的灵活性,要差一些。可以这样说,口头上盛开的是谚语的鲜花,书本上印着的是谚语的标本。
二、谚语的语言风格
在长期的流传中,谚语集中群众艺术才华,经过千锤百炼,语言达到了艺术化的境地,逐步形成了通俗、凝练、形象、和谐的风格特征。它的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在它的通俗性、形象性和音乐性上。
(一)通俗性
谚语来源于群众生活,流传在群众口头上,它的风格基调就是通俗。许多谚语都是字句清浅、明白如话的。例如,“小心没大错”、“水火不留情”、“人心都是肉长的”、“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等。但是通俗浅显并不等于浅淡无味,这些看起来很通俗的话,却有着深刻的内涵,或谈经验,或说规律,都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因此可以说,谚语的语言是通俗的,同时也是凝练的,有人把谚语叫做“炼话”,是再恰当不过的(鲁迅先生把谚语称做“炼话”)。
谚语的通俗性,是由它的口头语体这一特性所决定的。谚语是大家说的,同时也是说给大家听的;大家说的、说给大家听的,总是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通俗是必然的,如果不通俗,也就不成其为谚语了。唯其通俗,大家才爱听爱说,谚语才能广泛地流传;也唯其通俗,谚语才能充分地发挥它应有的教育、规诫、启示作用。
(二)形象性
谚语的语言,是形象化的语言,它经过群众精心的提炼和剪裁,总是用最适切的形象来喻事明理,规诫人们,启示人们。例如,“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就是用生动的类比,形象地说明了在生活中“帮助”对于人们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又如“天下乌鸦一般黑”、“老狼都是吃肉的”,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用于揭露剥削者的本质,深刻而透辟,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另外像“纸里包不住火”、“独木桥难过”、“大河有水小河满”、“乌云遮不住太阳”、“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哪个猫儿不吃腥”“十个指头连着心”等,都是些以形象来喻事说理的好谚语。
由于谚语形象化语言的运用,也使得谚语的语言更加精粹,因而具有很强的概括力。例如,表现自然规律的谚语“一青一黄是一年,一黑一白是一天”,用四种颜色写出由盛至衰、黑夜白昼的交替,从而表达一年一日的流逝变易,形象极了,概括力高超极了。
形象化的语言,使得谚语如虎添翼,力量倍增,越是那些形象鲜明、喻理贴切的谚语,便越能广泛而久远地流传,它的作用也就越大。
(三)音乐性
谚语经过民间长久的流传,精炼爽口,和谐押韵,同诗歌一样具有音乐性,人们常称它为“科学的小诗”、“哲理的小诗”。它与诗歌具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俗话说:“诗贵含蓄谚贵真”,诗歌一般不径言直指,而是以新颖奇巧、生动形象的语句,思与境偕地写景抒情,篇幅比谚语要长。而谚语则音调自然、字句清浅、体裁短俏,不像诗歌那样严格地讲求音韵和平仄,它多半是以凝练顺口的语句,总结出人们以往的实践经验,表达某种人生哲理。例如,“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莫说时候早,一去没处找。”“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支部。”“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公。”“交人交心,浇树浇根。”这几句谚语,语句平实,用韵自然,通俗易懂,又富于音韵之美,说起来顺口,记起来容易,因而也就便于流传。
谚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简短性。从篇幅上来说,它不像诗歌那样洋洋洒洒,总是体裁短俏,三言两语的;从句式上来说,它不像格言那样绵长,往往是口语式的短句,简洁有力。从上文所举例句,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两点。谚语的简短性,是它在流传的过程中千锤百炼、语言高度浓缩的结果,正如高尔基所说:“谚语和歌曲总是简短的,然而在它里面却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来的智慧和感情。”
生活是语言的活的源头,劳动人民的语言总是生动、活泼的。孔夫子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劳动人民是深知这一点的。谚语可以说是他们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总结生活经验的艺术总汇,几乎所有的修辞方式都可以在谚语里找到例证和依据。谚语是一个修辞艺术的宝库。
在众多的修辞方法中,谚语对各种辞格的运用可谓得心应手,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例如,“情是圆的,理是方的”这一谚语设喻新奇,耐人寻味。又如古谚“贼来如梳,兵来如蓖,官来如剃”,比喻与层递综合运用,把旧社会贼、兵、官对人民劫掠、盘剥、官甚于贼的黑暗社会现实,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出来,言简而意赅。再如商谚“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廉,人廉我转”,用的是顶真格,把搞好商业经营的诀窍巧妙而又圆转地告诉给人们,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实在令人赞叹。其他如夸张(“人心齐,泰山移”)、排比(“傲不可长,志不可满,乐不可及”)、对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拟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回环(“富人四季穿衣,穷人衣穿四季”)、拈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照(“雷声大,雨点小”)、借代(“没有泥腿,饿死油嘴”)、反问(“听见狼叫,就不养猪崽了吗?”)等辞格的运用,在谚海中可说是比比皆是,处处典范。
修辞方式的丰富多彩,各种辞格的广泛运用,也是谚语不同于别的语言形式的一个鲜明的风格特征。
另外,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谚语都有着鲜明的、不同的时代风格,不同民族的谚语也必然反映出鲜明的、不同的民族风格。这些都是谚语值得研究的风格问题。
(原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王常在主编《谚语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2]朱德根等主编《中国谚语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3]黎运汉《汉语风格学》课程原始讲稿(2000年2月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