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的民族风格
谚语是人们传承认知成果的一种言语艺术。它风格通俗,结构凝练,语感生动,寓意深刻,以口碑的形式在世代的传诵中千锤百炼,成为民族语言的精华。
谚语是全人类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几乎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都有这种富含哲理的“现成话”。即使在已经被历史湮灭了的西夏语言中,我们也发现了诸如“山中积雪者高,人中德有者尊”这样的遗存[1]。
谚语起源久远,与人类社会同步发展,融会了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被称为“历史的档案”,它涵盖广阔,凝聚着民族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有认知领域的成果。从语言风格学的角度来说,谚语是民族文化的浓缩,集中地体现着言语的民族风格,是言语民族风格的样板。
由于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世界的相同性,社会发展经历的共同性,人类思维方式和思想情感的共通性,使得世界上各民族在用谚语表述认知时,常常出现殊途同归的情况,这就是谚语的趋同现象。例如,汉语里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谚语,藏语里也有“上首如赤膊,下属必裸体”的谚语,英语里同样有“父母不正视,孩子也会变斜眼”的谚语。[2]各自不同的喻体,提炼出了相同的哲理。另外像“有志者事竟成”、“玩火者必自焚”、“闪烁的东西未必都是金子”、“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等这样一些常见的谚语,不仅汉、英、德、法、俄、日六种语言有趋同的现象[3],就是在更大范围内,谚语的趋同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谚语的趋同现象,是由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缘故,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趋同使然。如果说表达认知陈述事理是各民族谚语的共性,那么,如何陈述,怎样表达,则体现出谚语的个性。这个个性,就是谚语语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风格,它是由不同民族的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设定的。
言语风格是语言运用中表现出的一种言语气氛和格调,它是由一系列的言语特征组合而成的,这些言语特征我们称之为“风格要素”和“风格手段”。有的学者把这二者合称为“格素”,认为“格素是言语格调气氛的载体”。[4]谚语的民族风格,就是由诸多与民族特征相关联的格素体现出来的。体现民族风格最主要的有文化传统、风尚习俗、地理环境、自然风光等格素。
当然,谚语的民族风格是相对而言的。谚语的民族风格是在相互比较中显示出来的。本文拟通过文化差异的比较来论述谚语的民族风格。
一、汉谚的农业文化气息
汉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有着灿若星河的汉谚。就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类型而言,实际上是一部以炎黄为原点向整个华夏大地辐射的农耕历史,汉文化是以“男耕女织”为生活模式的农业文化。因而,尽管汉谚包罗万象,仪态万方,但与其他民族的谚语相比,让人感受最深的还是他那浓郁的农业文化气息。
汉谚云:“宁爱本国一抔土,不恋他邦万两金。”[5]热爱家乡,留念故土,是人类共有的情结。英谚也说:“家乡的干面包,比异乡的烤肉香。”哈萨克谚语则说:“马儿东转西转,离不开拴马桩;男儿走南闯北,迟早要回家乡。”同一难解的情结,同一寓意的谚语,但在具体表达上却迥然有别,各异其趣,表现出不同的言语风格。哈萨克号称“马上的民族”,马是他们最熟悉、最看重的事物,以马为喻体来表达他们热爱家乡、留恋故土这一朴素情感,是他们游牧生活积成的言语习惯,是游牧文化心理在语言表现上的自然流露。面包和烤肉是英国人的主食,不管他乡有没有“烤肉”这样的食谱,他们都会觉得“家乡的干面包,比异乡的烤肉香”。语言的选择,烙有深深的民族印记。对于农耕民族的汉族人民来说,没有比土地更重要的了,“农是百行本,万物土中生”,谚语中这“一抔土”,就是家乡故土的象征,“土”与“金”的超常的价值比较,使以农为本的汉人意识在这句谚语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土地原本就是农业文化的图腾,“土”的意象的重用,是农业文化心理在语言选择上的外显。文化语言学理论认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和言语习惯,言语民族风格的形成是言语环境影响的必然。
有关生产活动的谚语,在各民族的谚语中都占有很大比重,它们反映着一个民族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而经济形态正是文化模式的基础。汉谚中像“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冬耕不如秋耕,春耕不如冬耕”、“地犁三尺深,黄土变成金”、“科学种田,越种越甜”等这样一些农谚,几乎占了汉谚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谚语都是农业文化的结晶,它们从“量”上昭示着汉谚的农业文化风格。
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和以农为本的民族意识,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汉民族的经济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汉民族的文化发展。这一总体的社会格局使得汉民族的言语艺术始终散发着黄土地的馥郁浓烈的芳香,汉语的谚语就是这片农业文化原野上的一朵奇葩。
二、英谚的海洋文化景观
英国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历史上航海捕鱼业比较发达,海运和渔业是英格兰民族主要的经济活动。人们的经济活动怎样,人们的思想意识就怎样,文化模式主要是经济生活的映象,人们的言语交际和言语创作必然受到经济生活的影响与制约。因而,英谚陈情述理,多涉海事,言语之间,一派海洋文化景观,彰显着一个海洋民族应有的风采。像“大海有鱼,人人可得”、“不愿担风险,不应来海上”、“风暴临头不择港”、“让别人的沉船做你的航标”、“平静的海洋里练不出优秀的航海家”等这样一些谚语[6],都体现出一种大海的气韵,一种海洋民族的情致,简直就是英谚海洋文化风格的标签。
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会形成不同的语言价值取向与表达习惯,这些都会在谚语这个文化精灵的身上有所表现。例如,汉谚说:“三百六十行,种田是上行”,认为“锄头底下减旱情,镰刀口上出黄金”;英国人则认为:“know the Ropes”(英谚:熟悉绳索)是最好的技艺,并且认为“平静的海洋里练不出优秀的航海家”。比较可以看出,与汉民族以农为本的农耕文化意识不同,英吉利民族的海洋文化价值观,在他们这些谚语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再比较一下告诫类的谚语,汉谚警示人们:“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英谚则提醒大家:“小漏沉大船。”汉谚云:“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英谚则曰:“让别人的沉船做你的航标。”显而易见,同样寓意的谚语,与汉谚的语言选择不同,英谚总是爱用与海洋有关的物象与意象来表述,形成了系列的特征,从而表现出明显的海洋文化倾向。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是不同的文化心理使然。“语言中的文化心理指的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群体或个人从事语言价值判断和语言选择的心理机制。心理机制一般是隐蔽的,而选择的结果则是外显的。”[7]
英谚中诸多体现海洋民族特征的格素,正是它海洋文化风格的载体。
三、哈谚的牧业文化色彩
哈萨克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以游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们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牧业文化。而这些都被形象地浓缩在他们的谚语中,从而使哈萨克谚语染上了浓重的牧业文化色彩。
“人们靠牲畜活着,牲畜靠人们活着”这则谚语[8],用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表现了牧人与牲畜之间的依存关系,充分说明了牧业在哈萨克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汉谚的“人养地,地养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反映了本民族的经济生活模式。
“哈萨克”有“游牧者”的意思。为了适应放牧生活,他们总是逐水草而居,并且先选择草场,再考虑住房,尽量把自己的毡房安扎在水草丰美、适于放牧的地方。他们说:“牲畜是孩子,草原是母亲。”这一比喻,生动地概括了牲畜与草场的关系及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基本前提这个朴素真理。在这里,体现游牧民族特征的格素是天然的,风格是鲜活的。
即使是生活中的一些常理,哈萨克人也爱用牲畜作比来说明。例如,“无棚受冻的牲畜长不好,众人插手的事情办不好”、“茬子地里,马饿不死;有熟人的地方,人困不死”、“马的优劣,奔驰时才能看出;人的好坏,危机时才能知晓”等这些富含哲理的谚语,都展示着牧业文化的精彩。
哈萨克谚语中有“马是人的翅膀”的说法,马是他们的第二生命,在他们的游牧生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哈萨克人都以善骑骏马为荣耀,以“马上的民族”而自豪。因而,在哈萨克谚语中,关于马和以马为意象的谚语就特别多,形成了丰富的“马谚”,许多事理都通过马的形象来表达。例如,“即使失去了马,也不要失掉鞍具”,与汉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寓意相类,告诫人们要具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信念。“千里马跑着长大,雄鹰飞着长大”,形象地说明真正的才干是在长期艰苦的实践中磨炼出来的,正如汉谚说的,“人在事中练,刀在石上磨”。“莫夸你的银马掌,说说你的马走相”,讲的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说明看问题要抓住实质,本末倒置是不可取的,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正是充溢在哈萨克谚语中的那种游牧民族风情和牧业文化意蕴,使得这些充满经验和智慧的言语作品放射出异彩,让人领略到一种别样的风采。
语言是民族的构成要素,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作为传承认知成果的言语艺术,谚语以其鲜明的个性,诠释着各自民族的文化内涵,展示着不同的表达趣向。纵观各民族谚语,还有藏谚那雪域文明的神采,蒙谚中的草原文化风光,回族谚语“中国化”的伊斯兰文化意蕴,甚至西夏谚语中古代西域党项人的文化面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都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美丽符号,都以独特的语言魅力体现着各自的语言文化价值。谚语的民族风格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语言折光,是不同民族的言语艺术的彩虹。
(原载《修辞学习》2003年第3期)
【注释】
[1]载1176~1187年西夏语言文字学家梁德养、王仁持编《新集锌合辞》。这是一部专门记载西夏谚语的书籍,后被考古发现。
[2]以上例句引自华侃、邓光喻《散论成语和谚语在汉、藏、英语中的趋同现象》,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3]见《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1期,扬亥洲《六种语言的成语、谚语趋同现象》。
[4]中国修辞学会编《迈向21世纪的修辞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版,第404页。
[5]汉语谚语例句引自《中国谚语选》及武占坤《中华谣谚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6]英语谚语例句引自《英语谚语词典》,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7]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75页。
[8]哈萨克谚语均引自黄中祥《哈萨克诊语及其畜牧文化特征》,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