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口才的特点

口才的特点

时间:2023-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口才概述第一节 口才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有口才未必是人才,是人才则一定要有口才,优秀的口才已被列为现代创造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拥有出色口才的人可以轻松地实现沟通的目的,反之,效果会大打折扣。借“九鼎之宝”,“百万之师”的比喻,揭示了口才巨大的社会作用。

第一章 口才概述

第一节 口才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有口才未必是人才,是人才则一定要有口才,优秀的口才已被列为现代创造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因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一个人的适应力、沟通力、竞争力、推销力等无一不是以口才来展示的,口才的欠缺足以构成对自身生存发展的障碍。

口才是基于人际沟通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我们就是通过说话达到沟通或者说服的目的。可以说,说话的水平决定了沟通的成败。拥有出色口才的人可以轻松地实现沟通的目的,反之,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学会说话是生活中相当要紧的一件事,几乎对各行各业的成功都很重要。

古今中外富有远见卓识的人对口才都寄予了高度的重视。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把国之兴亡与舌辩的力量紧密联系起来。借“九鼎之宝”,“百万之师”的比喻,揭示了口才巨大的社会作用。古往今来,中国人在成就事业时都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中最难得、最重要的是“人和”,而好的口才与沟通能力是创造“人和”的至关重要的条件。

20世纪中叶,美国人把“舌头、美元、电脑”视为竞争和发展的三大战略武器,这让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都清醒地认识到口才的重要性——关涉到个人的前途、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戴尔•卡耐基则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则靠处世技巧和人际关系。

21世纪,口才能力成为考核和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美国国务院规定报考外交官要通过45分钟的考试,以判断其说话与写作能力。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规定,政府工作人员必须经过3个月到半年的演讲训练,才能从事工作。在我国,随着双向选择就业形势的发展,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都将求职者面试时的口才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因为口才能力不仅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关系到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公关形象。

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不仅需要一身过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社交能力,还应具备优秀的口才。正如克莱斯勒的前任总裁李•亚柯卡所说:“你可以有聪明的想法,但如果你无法让别人明白你的想法,那你的大脑就不会让你有任何成果。”“慧于心而秀于口”才能在竞争中抓住机遇,成功人生。

时代召唤人才,人才需要口才。

第二节 口才的内涵

一、口才含义

口才是在口语交际中展现出来的,口语交际是具有特定目的的人,在特定的环境里,选择适当的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递的一种语言活动,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介绍、交谈、解说、演讲和辩论。

口才,是口语表达的才能,它是一个人素养、能力、智慧的一种综合反映。

二、口才条件

好口才应当符合以下一些条件:

(一)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首先要求口音规范,说好普通话。生活中不少人存在着气息过浅、喉头过紧、声音难以持久等不良的发声习惯,这些都需要加以纠正。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核心是其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一个人如果音色不够漂亮,或者口齿有点不清楚,或者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也未必不能拥有好的口才。但作为一名学习者,应当“高标准、严要求”,克服不足,稳步提高自身水平。

(二)听话能力

说话是传播,听话是接收,一个为信息输出,一个为信息输入,听和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想说好,首先必须听好,听是说的基础,练口才的同时不忘练“耳才”,才是最聪明的做法。著名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说法是:“给予说话人恰当的颂扬,并尽量倾听说话人嘴中说得最多的话,而不加以反驳。”他认为这是人际交往中获得知己朋友的最有效的方法。美国传播学家理查德•L•威瓦尔把普通人的一天的传播活动列了一张比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人们用于倾听的时间多于其他任何一项活动。因此,在交谈中,要学会听,听可以了解对手,可以搜集信息,可以准备发表意见,还可以赢得尊重。因此,无论是获得知识、获得信息,还是与人相处以及实际的生活状况,都离不开倾听。

(三)语境认识

我们在交际中应始终具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和语境意识。如果不顾场合,不看对象,夸夸其谈,滔滔不绝,这种“能说会道”的行为只会引人反感甚至厌烦,也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称之为有口才。

20世纪60年代,我国外交部部长陈毅同志访问亚洲某国。在当地的公众集会上,一位宗教界的长老,代表万名僧众向陈毅外长赠献佛像。这事立即引起万众瞩目。只见陈毅同志虔诚而十分高兴地捧过佛像,并大声地说:“靠老佛爷保佑,从此我再也不怕帝国主义了。”语音刚落,全场大笑,气氛十分活跃。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不信佛,但这是一个外交场合,又身处一个佛教国家,这一场合的特殊性决定了陈毅同志运用了上述语言表达形式,把对于该国人民信仰的尊重和共产党人不忘自己信仰的宗旨这两层意思融为一体,并以诙谐、幽默的形式表达出来,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再比如,著名的歌唱家关牧村出国献艺,在英国某市的一次酒会上,主人风趣地说:“关牧村小姐的歌喉太迷人了,建议用我们的市长来交换她。”这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也会叫不善辞令的人很难应付。若肯定地说:“谢谢,这样的交换使我深感荣幸!”那是准备留下来不走了?而且人家的市长真的就要被“交换”到中国去?把一句玩笑话如此“落实”,是很笨拙和不合时宜的。而若否定地说:“不,我是一定要回国的!”如此认真而僵硬地回答一句玩笑话,也未免大煞风景。如果什么也不回答,那又显得窘态毕露,并且很不礼貌。而关牧村则轻巧地避开了这种容易落入窘境的答复,机敏地以玩笑对待玩笑,即兴说道:“实在对不起,我只能把歌声留给你们,因为临来时,我把心留在祖国了。”一句话语惊四座,赢来了一片掌声和欢笑声,全场友情融融,关牧村也给人们留下了“身处异地,心系祖国”,说话得体而切境的良好印象。

口才艺术的发挥,是讲话者良好的道德情操、深厚的文化素养、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才能在瞬间撞击出的灵感火花,它能产生令人拍案称奇的表达效果。

(四)领悟能力

在口语交际中,说话者不仅要表达,还要领悟对方话语或表情动作等所蕴含的意思。

20世纪50年代初期,某大学校长马老访问西欧,有位资产阶级政客曾这样问道:“听说你们国家青年男女结婚之前没有见过面,是吗?”马老听了觉察出是别有用心,于是回答说:“是的,我们国家青年男女结婚之前大多未见过面(当时农村还有包办婚姻),可是结婚后是天天见面;你们国家呢?结婚前是天天见面,结婚后却是天天不见面,是不是呀?”马老的回答既巧妙,又准确,简直是无懈可击。因为那个政客的问话,表面上是信息性语言——核实这条消息是否准确,而实际上包含着评价性语言——多么愚昧的婚恋状况啊。而这评价性语言则是其问话的真实意图,因此马老不卑不亢,反唇相讥。这说明领悟应注意辨析话语的真实意图。言外之意的领悟是一种高智力的表现,具有这种高智力,才能在个人生活,工作乃至商贸、外交、政治活动中取得成功。

(五)反馈能力

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反馈,是接受者领悟理解表达者所传输的信息之后,根据特定语境和交际目的所作出的一种言语表达行为,是对表达者话语的一种回应。

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给吴仪部长提出一个尴尬的问题:“请问吴仪部长,为何至今还是独身一人?”对此,部长是无可奉告,还是避实就虚含糊了事?人们揣测着可能出现的回答方式。然而,吴仪的回答大出众人的意料,她既不回避,也不闪烁其词。

她说:“我不信奉独身主义。之所以打单身,和年轻时的片面有关。一是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心里有个标准的男子汉形象,而这种人现实生活中没有;二是总觉得要先立业后成家,而这个业总觉得没有立起来。然后就是在山沟里一呆20年,接触范围有限。等到走出山沟,年龄也大了,工作又忙,就算了吧。”

这一席坦率的回答使众人感到吃惊,同时也使众人大为感动。正是这种坦诚直率的风格才使吴仪成为对外贸易谈判中辩才无敌的杰出女性。

在口语交际时,说话者不仅要表达,而且还要接受,即领悟对方话语或表情动作等体态语所蕴含的意思,同时还要作出有针对性的反馈。例如:

1969年9月,基辛格就越战问题与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举行了会谈。正当发言时,尼克松总统打来电话,谈了几分钟之后,基辛格对多勃雷宁说:“总统刚才在电话里对我说,关于越南问题,‘列车刚刚开出车站’,现在正在轨道上行驶”。老练的多勃雷宁试图缓和一下气氛,接过话头说:“我希望是架飞机而不是火车,因为飞机中途还能改变航向。”基辛格立即回答说:“总统是非常注意措辞的,我相信他说一不二,他说的是火车”。

在这段话中基辛格从坚持自己的立场的原则出发,不仅明确的理解多勃雷宁变“火车”为“飞机”的用意,而且采取“借言”的方式维护了自己的观点,显示出机智的外交家风采。

由此可见,准确地听解交际对象的话语,明确其交际意图,是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应答、论辩、还击的根本前提,也是具有口才、发挥口才艺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第三节 口才的特点

一、明确的目的性

口语交际是一种有明确意图的言语活动,无论是交谈、闲聊,还是作演讲、论辩,也无论是内容广泛的随意而发,还是主题单一的专项表述,表达者都是为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进行的。

口语交际中表达者说话的目的虽然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明了

即让听者懂得所传递的信息,或明确理解他所不知晓不了解的事情。

(二)说服

即让听者在弄懂思想观点、立场看法的基础上接受并信服,同时产生相应的行动。

(三)感动

即让听者随着讲话者的表达而产生情感、心境的变化,同喜同悲,同忧同乐,产生心灵相通、精神共鸣效应。

(四)拒绝

即让听者明白其观点、看法、要求不被接受。拒绝是一种逆向交流,尤其注意讲究方式与技巧。

(五)反驳

即指出对方观点、要求的不合理乃至荒谬。

(六)赞许

即认为对方正确而加以称赞。无论何种目的,都要做到话随旨遣。如果目的不明确,就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东扯西拉乱放炮,根本不可能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

2002年中央电视台《交通在线》栏目推出了“交通在线西部行”大型系列报道,记者在采访西藏交通厅厅长加措时问道:“你觉得在西藏要建设好公路最重要的是什么?”加措说:“人才。建设一支好的人才队伍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特别强调以人为本,要大量培养、造就有素质的干部队伍。四年前,交通厅用一千万搞了一个人才基金。我们动员原来没有上过学的上学,中专毕业的让他读大学,大专毕业的让他读本科,本科毕业的让他读研究生。只要你考上,我们让你去。学费我们拿,来回两张飞机票我们拿。住在学校的房钱我们也拿。然后还给你发工资,三年以后你回来,我们把工资全部结给你。但是你必须达到每门功课80分以上的分数。光2002年一年上重点大学的就有242名,研究生23名。这四年培养了890多人,其中560多人是本科,在职人员现在都在发挥着作用”。记者又问:“你不担心他们不回来吗?”加措说:“不怕,有合同,你毕业后至少给我干五年,五年以后你怎么走我不管,人是流动的。人到哪个地方只要他发挥最大的优势,这就是最大的效益。”

记者进一步追问:“这些人学成回来以后,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是真的有用?”加措回答说:“思维观念都不一样。过去我们是井底里面的蛙,只能看到这么大的一个天。但是这些人回来以后,对于一些决策起到了一个很大作用。所以跳出交通看交通,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口号。”

记者问的简单,加措答得明确,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二、高度的切合性

在口语交际时,情形往往较为复杂,表达者为实现特定的目的,在因人、因事、因物、因景而进行的讲述中,必然会灵活机智地选用特定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以切合言语内容,切合特定语境,切合自己的身份和交际对象的特点。只有具有高度切合性的表达,才能创造出效果良好的口才成品来。

一辆公交车上人很多,这时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售票员对乘客说:“哪位同志给抱小孩的女同志让个座?”没想到她连喊两次,无人响应。售票员站起来,用期待的目光看了看靠在窗口处的几位青年乘客,提高嗓音说:“抱小孩的女同志,请你往里走,靠窗口的几位小伙子都想给您让座儿,可就是没看见您。”话音刚落,“呼啦”一声,几位小伙子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让座。这位女同志坐下之后,只顾喘气定神,忘记对让座的小伙子道谢,小青年面有冷色。售票员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她边逗小孩边说:“小朋友,叔叔给你让个座儿,你还不谢谢叔叔?”一语提醒了那位妇女,她连忙拉着孩子说:“快,谢谢叔叔。”那位小青年听到小孩道谢时,脸色由冷变喜,连声说:“不客气。”

三、全面的综合性

口语表达具有易逝性特征。“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此语用来形容话一出口就不容易收回、不容易修改,再恰当不过了。一个人将自身素质和能力综合成一种文化储备,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想象和联想,发挥和创造,取得所需语言和材料,实现口语表达的目的。所以从根本上讲,好的口才,是表达者学识、素养、能力的综合表现。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是一位政治理论教员,他的课总是讲得妙趣横生,让听者兴趣盎然。比如,当他讲到“和谐”时,用了一个拆字游戏作为开场白:“‘和’——左边是‘禾’,右边是‘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谐’——左边是‘言’,右边是‘皆’,意思是人人都讲话。和谐社会,就是生活丰衣足食,政治高度民主。大家说,这样的好日子谁不想过啊?”大道理人人都会讲,但讲得如此入脑入心却并非易事,靠的是讲话者高强的综合素质。

四、完美的人格性

人格是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学识修养、风度气质、性格能力的集中体现。学生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以外,还要学习做人,不断完善自我。言为心声,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练口才不可只注重外在形式,练些花拳绣腿,更要注重练“内功”,只有这样,你的口才才会日趋完善,直至无敌天下。

某地方政府见当地驻军领导的住房条件太差,就决定给部队8名常委会成员每人一套经济适用房的购房指标。这些房子地理位置优越,价格便宜,每套还不到20万元。部队领导现在住的房子,狭小而陈旧,现实利益的考验摆在领导班子面前,到底怎么办呢?司令员经过慎重考虑,权衡了各种利害关系,在常委会上坚决地说:“这8个购房指标,我们绝对不能要,要了,我们就没有资格站在官兵面前讲话!领导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次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牟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不要因为我们比别人多奋斗了几年,就认为这是理所应得的,有什么好处就赶紧往自己口袋里划拉。大家不要忘了,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是谁的功劳?是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是老百姓的血汗供养,是广大官兵的无私奉献!我们8个人的住房条件改善了,可同时就有8户当地居民还要挤在棚户区!我们是官兵的一面镜子,常擦才能常亮!风气好不好,关键在领导;领导讲正气,官兵才服气。我们只有从自身做起,廉洁自律,才能形成一个认真负责、弘扬正气、创新发展的领导班子!”

司令员的讲话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最后一致认为那8个购房指标不能要,为官兵树立了好榜样。

第四节 口才的构成基础

口语表达的过程,实质上是以语言为载体,表达对事物、社会生活等内容的思维过程。因此一席交谈,一次演讲,一场辩论,都可以说是表达者思想品德、思维能力、知识学问、智力才识、言语能力和气质风度在某个范畴、某种程度上的综合体现。有人将形成口才的智能结构比喻成一座“金字塔”:又宽又厚的塔底是知识积累,它包括知识结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素质等;塔身是思维能力,它包括思辨能力、想象和联想能力;塔顶则是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三个层次中,知识积累、思维能力属内在的素质修养,须借助口头表达能力得以外现;而口头能力的提高,必须从素质修养入手。三个方面相互配合,才能达到“锦心绣口”,相得益彰。

一、品德修养

品德是指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幸福观、使命感、责任感等内容。品德修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崇高的理想信念

即树立了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具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在当今时代,一个人无论树立什么样的个人理想,只有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行为与态度,并且能够将崇高的理想化为具体的行动。

一位青年学生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忠勇为爱国之本,孝顺为齐家之本,助人为快乐之本……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维持着宇宙的秩序,并赋予人生的意义。四海之内皆兄弟,各人有彼此照顾的责任。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价值权利,助人为快乐之本,无需过多计较报酬……

也许是社会开放的脚步越快,每一个人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利益,常常忽略了尊重别人,让我们的社会乱象万生。有的人,为了自己,一事当先,处心积虑地为自己着想,损人利己,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有的人见钱眼开,拾金而昧,这也许会给他带来物质上的享受,但却出卖了他自己的灵魂,当然谈不上快乐;有的人,见义不为,也许这会带来一时的平安,但这只是暂时的,他抛弃社会,必将要遭到社会的抛弃……

作为班上的一名不起眼的干部,我早已把‘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我对同学们奉献的承诺。每一次活动,无论是小型的还是大型的,从开始前的场地布置到曲终人散后的打扫清理,哪一次我都会争先恐后地动手。每当专题讨论令大家聚精会神眉飞色舞时,每当大家在教室品尝着从快餐店里带来的美味佳肴时……我总会想到该为他们做点什么,那个时候,我真的从内心由衷地感到充实和满足——这也许就是我所认为的快乐之源……”

(二)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是领先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和典范教育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口语表达中,个体道德行为的善恶,对其人际吸引的程度和语言效能的实现有着直接影响。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威望,才能得到听众的信任和尊重,其议论都会在听众中产生积极的效果。对大学生来说,具有热情真挚、认真踏实、与人为善、先人后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坚韧顽强、虚心好学等优秀品质,就会取得人际交往的成功,同时也为口才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

伯安和仲鹏是老乡加同学,大学毕业后,他们一同到一家建筑公司应聘——这家公司要招聘一名工程设计人员。

两人以并列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笔试。见他俩笔试成绩相同,公司老板决定亲自考核他们——让他俩为一拟建工程设计图纸。

图纸出来后,老板对他俩的图纸研究了好长时间,一时很难确定孰优孰劣,最后抬眼瞅瞅他俩说:“满分为10分,请你们分别为对方的设计打分并写出各自对对方作品的书面评语。”

原来兄弟似的两个人忽然间都感到了尴尬——夸张一点讲,老板简直将他俩推入了古罗马的斗兽场!望着仲鹏的图纸,伯安久久不能平静:在仲鹏的设计中有着自己熟悉的风格——多年在一起的学习和实践,已经使他们相互渗透得很深很深!还想什么呢?——否定仲鹏就等于否定自己!于是伯安毫不犹豫地在仲鹏的图纸上打了个9分……

仲鹏也给伯安打了9分,当彼此知道了对方给自己打的分数后,仲鹏和伯安流泪了,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像一对患难后重逢的亲兄弟。见此情景,老板也异常动情,拉住他们的手说:“从你们的设计作品中,我看出了你们的才华和工作能力;而从你们给对方作品打的分数上,我看出了你们纯净高尚的心灵和正确的竞争观。像你们这种既有工作能力,又有美好心灵的人,我们公司永远不嫌多——你们俩人我都要了!”

谋生固然重要,而做人比谋生更重要。仲鹏和伯安在面对“二留一”的考验时,却能坚持操守、见利不忘义,见“义”不忘“谊”,客观的评价对方,友好的对待对方——这样在利益面前仍能保持操守的求职者,自然会对单位有较高的忠诚度,所以最后实现双赢也就在情理之中。

(三)有优良的心理素质

优良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是:热烈的情感,谦和稳重的性格,坚毅的意志。有了热烈的情感,就会激励自己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更加执著地去开拓未来的生活与事业;有了谦和稳重的性格,就会遇事不急不躁,分析客观公正,从而产生人格吸引力;有了坚毅的意志,就会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实现预定的目标,从而领略成功的喜悦。

朱镕基任国务院总理时,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问:“请问总理先生,无论下一届总理是谁,你认为他哪些方面应该向你学习,哪些方面不应该向你学习?”朱镕基答:“关于我本人,除了埋头苦干外,我没有什么优点。我不希望别人学习我。”接着,他话锋一转,说:“前不久,香港某家报纸说我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凳、瞪眼睛,那就更不要学习我了,但是,这家报纸说得不对!桌子是拍过,眼睛是瞪过。不瞪眼睛不就成植物人了吗?(掌声)板凳是绝对没捶过,那捶起来是很疼的。(笑声)至于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老百姓,我想很少有人相信这种说法。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掌声)”

这位记者的提问十分刁钻,企图让朱镕基对自己的政绩及优缺点作一番评价。朱镕基的回答非常巧妙:他不被记者牵着走,除用“埋头苦干”四个字肯定自己之外,避而不讲自己的政绩,非常谦和明智。他很幽默,但真诚坦荡,爱憎分明,善待媒体,智止流言。这段话赢得在场记者的多次掌声和笑声,这掌声和笑声正是对朱镕基的凛然正气,对他高超的说话技巧的赞赏。

(四)有美好的仪表风度

仪表是人的容貌、姿态、发型、服饰等形成的综合印象;风度则是人的精神状态、个性气质、品德情趣、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的外在表现。具有美好的仪表风度,就会增添言语魅力。譬如自然潇洒的举止,使人觉得轻盈舒畅;稳重大方的姿态,显得真实可信;风趣含蓄的言谈,产生机灵巧智、平易近人的交际效果;衣着整洁得体,会令人敬重和喜爱。所有这些,都会为口语表达创造良好的氛围,产生较强的感染力。

二、知识结构

人的才能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由知识转化而来的。才能是知识的产物,是知识的结晶。一个人口才的优劣,首先取决于知识的多寡、深浅和完善程度。“知识就是力量。”口才的魅力深深扎根于知识的土壤中,拥有了比较丰富的知识,才能信手拈来,即兴发挥,使谈吐更高雅、更可信、论辩更精彩、更能服众。但知识是无限的,而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极为有限,因此,为培养口才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只能根据个人需要有针对性的建构起最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

(一)专业知识包括理论指导方法和专业理论知识两个层面

理论指导方法主要是指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会全面、深入、发展地看问题,防止片面性、主观性和简单化;要学会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事物等。也就是说,好的口才要求表达者要有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是非判断标准。专业理论知识是行业性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俗话说:“干啥的吆喝啥”、“隔行如隔山”,作为一名优秀的口才家要扎实熟练地掌握所从事专业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系统的而不是杂乱的知识,做一个专业上的“内行”人。最重要的是对专业知识能形成自己消化后的理论体系,这样在表达时才会做到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纵横捭阖,卓有见地。

(二)社会知识

社会经验、生活学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乡土人情、风俗习惯,名人名言、成语典故,名篇习作、轶闻趣事、街谈巷议等等,都可以成为思维过程中精彩的闪光点,从而丰富口语的表达内容,使言谈产生神奇的魅力,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缺乏社会常识,口语表达就会变得单调、乏味。

按中国传统观念,下雨天举行婚礼不那么吉祥,但由于主持人巧妙地将下雨的消极意义转化为积极意义,于是获得了满堂喝彩,整个婚礼主持得诙谐活泼、喜气洋洋,在随机应变、调侃逗趣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主持者丰富的社会知识,请听:

朋友们!来宾们!大家好!今天是个黄道吉日,好;老天爷下的这场大雨,更是好上加好!真乃一场及时雨啊!

静波与梨花七年苦恋,今日方得喜缔鸳盟,共结连理。七年了,你们辛苦了!你们的精诚至爱,感动了老天爷,特在这大喜之日,降下这滴滴甘露,为你们洗去爱情路上的仆仆风尘,好让你们身心俱爽、精神焕发地投入新的旅程!

饮今日之幸福酒,思往昔之父母恩。我不由想起这样两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说,父母对儿女的爱,就像阳光对小草的奉献一样:无私、无限。其实,父母的爱又何尝不像这雨水一样,绵绵密密,无微不至;需时即落,润物无声!静波,梨花,请向四位老人深深鞠躬!对老人们的感激之情,拳拳孝养之意,尽在一声亲切的称呼中。

这二鞠躬嘛,不用说,献给今天光临的诸位亲朋,还有我。感谢他们在过去的日子里,对你们美好爱情的大力促合;感谢他们在这飘雨的日子里,为你们的婚礼“保驾护航”;感谢他们,也相信他们在未来的岁月中,会和你们的小家庭风雨同舟!好,把饱含谢意的鞠躬献给他们!

静波,你看起来平静,波澜不惊,但我相信,你的内心一定波涛汹涌,很不宁静呢!梨花,现在是你最美丽的时刻,恰如“梨花一枝春带雨”。愿你们记住这个美丽的日子,珍惜这在“情缘酒家”缔结的一世情缘。今天你们结为人生伴侣,明天漫漫人生路上,你们就是生死不渝、白头与共的人生伴侣、风雨无阻、风雨兼程!好,夫妻对拜!

(三)人的知识

口语交际的对象是人,表达者应了解有关人的诸如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人际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懂得各类人的情感、气质、性格等特征,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律,从而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

有位青年人叫刘波,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贸公司当业务助理。刘波的上司是40多岁的业务主管老张,有着丰富的营销经验。由于资历较老,老张总是显得傲气十足,甚至有些骄横跋扈。他经常炫耀自己的辉煌业绩并用鄙夷的口气训斥他人,丝毫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同部门的其他同事背地里总是抱怨老张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但毕竟老张是老员工,大家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尽量远离他。

刘波来到单位后也没少遭到老张的训斥,但是刘波暗自琢磨:老张之所以能居功自傲、盛气凌人,是因为他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经验极为丰富,才拥有骄傲的“资本”。如果能把这些经验学来,必将受益无穷。于是他主动邀请老张吃饭,推杯换盏之时他大力称赞老张多年营销的功绩,并表示一定以老张为榜样,努力向他学习业务。老张听到这些话心里十分高兴,拍着刘波的肩膀说:“小伙子,你要学的真的很多,以后有什么不明白的多问我,我保证把你培养出来!”刘波听到此话便向他虚心请教拓展业务的方法。老张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商场上的经历,并将自己总结的经验告诉他。此后,每当刘波向老张请教的时候,他总是热心回答。很快,刘波的业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我们身边的同事形形色色,对于难以相处的同事,对抗和逃避都不是和他们相处的最好办法。只有积极尝试着与他们更多地沟通交往,分析他们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人,再采用适当的方式与之交往,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知识素养主要是通过学习积累而成的,只要我们抓住有利时机,系统地读书,不仅“精读”,而且“泛览”,就可以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同时,向社会、向生活学习,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知识宝库就会越来越丰富,视野和胸襟就会愈来愈开阔。

三、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心理学家认为,口头表达是受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制约的。思维是口头表达的内容,口语表达是思维的形式,没有思维这一内容,就没有口语表达这一形式。因此,特别要求思维的敏捷和灵活。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首先必须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灵感思维能力。

以概念为元素进行的思维称为逻辑思维,这是一种理性思维。它主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从已知到未知,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逻辑思维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源于概念的明确、判断的准确和推理的正确。

以表象为元素进行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它是以意象为主要材料,用生动丰满的形象来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联想和想象是进行思维的基本手段,因此,所谓形象思维,实际上就是联想和想象的思维。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能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凸现形象、丰富口语表达的内容、增强反映生活的深广度。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联想和想象往往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如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在辩论中,反方复旦大学队的第一场一辩的陈词:“雨果说过,‘善良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生命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类之路;道德是路,引我们走向灿烂的明天。”这里,由“石”而“火”而“灯”而“路”,想象一路进行,连串展开,它挥洒出一串贴切而生动的比喻,而联想,接通了这些性质相似的比喻。

想象不仅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还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正如马丁•路德•金自己指出的:这“梦想”是“从绝望的深山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梦想”,我们就能把我们的国家不协调的刺耳声变成一首亲兄弟似的交响曲。

灵感是人们在探求新知识过程中的一种顿悟现象,是积极的状态、外物的刺激和触发,丰富的知识存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话、辩论中的随机应变、巧妙对答,演讲中的临场发挥、适时调控都离不开灵活思维的参与。请看下面这段对话:

青年:扬州大明寺有尊大肚佛,两侧有副对联。上联是“大腹难忍忍人间难忍之事”,下联是“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你能做到吗?

刘吉:我如果能做到,我不就成佛了吗?

青年:你谈的问题都挺新,看来,你主张“喜新厌旧”。

刘吉:是这样。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说:“除了对自己的爱人和文物之外,对什么都应喜新厌旧,否则社会就不能发展。”

青年:有人说你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五官科——摆官架子;口腔科——耍嘴皮子;小儿科——骗小孩子。你认为恰如其分吗?

刘吉: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我认为是理疗科——以理服人,能医百病、潜移默化。增进健康,请你放心。

刘吉的回答,闪射出灵感思维的智慧火花。正是灵感思维的参与,使刘吉同志在瞬间即把发问者的敌视或不满情绪化为乌有,让听众在愉快幽默的气氛中,有所感有所思,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灵感思维是智力修养的高级阶段。有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等特点,但不可忽视的是它的创造性。如果没有平时的长期积累,不认真“修炼”,临场之际思想涣散、心不在焉,那就根本不可能产生灵感。

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能力。这两种思维能力时常经纬交织、相辅相成地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以满足人类认识客观现实、反映客观规律的种种需要。此外,灵感思维的参与又使思想具有敏捷性,这对口语表达无疑是极有助益的。

因此,要对各种思维能力认真研究,自觉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使口语表达呈现出条理性、敏捷性和逻辑性,这是提高自己口语水平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四、语言素养

口语表达出色的关键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语言素养,才有可能表现出较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素养主要从以下三种途径获得。

第一,系统学习语法、修辞和逻辑方面的知识、法则,以提高口语表达的正确性、生动性和严谨性。交际语法讲究根据不同的表达要求运用恰当的词语和选择恰当的句式,修辞讲究适情应景,准确地选择运用得体灵巧的表达方式和技法,逻辑则讲究思维的严密性,使言谈具有征服力和雄辩力。语法、修辞和逻辑学科较为系统的知识,是语言素养的三大基石。

第二,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副语言的特征和体态语等方面的知识,以更好地展现表达者自己的精神面貌、情绪感受和个性特征。副语言特征如音质、音强、音色、语气、语调、语速、节奏,以及表情、神态、动作、身姿等体态语,经过自觉培养和积极训练,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示出口语表达者的语言素养。

第三,日积月累地坚持汲取良好的语言养料,是提高语言素养永不枯竭的源泉。这主要包括: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活的、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语言;善于汲取古语、外语中的精华;善于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各种材料,尤其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材料。有了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宝库,运用语言就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并可以自觉地发挥。毛泽东、周恩来、鲁迅、郭沫若、丘吉尔、林肯等著名雄辩家、演说家,正是因为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才成为名垂千古的语言大师。

第五节 口才训练的方法

一、口才是磨炼出来的

口才不是天生的。人生来就有发声器官,具备了说话的生理条件,但这并不等于就具备了说话的能力。说话能力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如果你自己认为没有演说天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口才本来就不是与生俱来的。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卓越的口才来自勤学苦练。

古希腊“十大演说家”之一的德摩西尼第一次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时,听众没有注意他的讲话内容,而是对他的声音、瘦弱的身体和笨拙的动作发出一阵阵嘲讽。

在首次演说以失败和耻辱告终后,他并没有放弃对口才的追求,而是从此发奋苦练。他构筑了一个地下室,安装了一面大镜子,每天在里面练习发音和矫正动作。为了安心练习,不随便走动,他剃了个阴阳头;当他觉察到自己有爱耸肩膀的毛病,为使双肩端庄平稳,他把两柄利剑悬在双肩的上面;为了嗓音高亢洪亮,他经常顶风冒雨爬到高高的山崖或是到海边放声高呼;为使发音变得清晰,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练习……当他再次回到演说台上时,他的吐字发音清晰而明快,动作姿态雄健而果断,面部表情自然而丰富,他的演讲感情充沛,慷慨陈词,使在场听众无不动容,他的辩论义正词严,据理力争,赢得了听众广泛的支持和拥护。他最终成为一代杰出的雄辩家、演讲家,他的演说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后人尊称为古希腊演讲的鼻祖。

被誉为“世纪演说家”的丘吉尔,原先讲话结结巴巴,口齿不清,根本就不是当演说家的料。他没受过大学教育,外表与音色也不佳,那他是何以获得举世皆知的雄辩口才呢?他的成功秘诀同样也是一个字“练!”除了刻苦、勤奋、坚持不懈地努力练习外,别无他法。丘吉尔的儿子说:“我的父亲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都花在写演讲稿和背演讲稿上了。”

二、口才训练的基本方法

(一)敢说

要敢说,想说,乐意说,主动说,抓住一切机会说。也就是说,你首先要做的是调整好心态,改变你自己,让说话成为生活中第一要务。

拿出勇气说出来,敞开心扉说出来。不管是日常生活的非正式场合,还是正规场合,不管是一个听众还是一大批听众,只要有机会,就去说。放下心理负担,克服心理障碍,鼓起说的欲望,享受说的乐趣,把说话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与人说话,可以学到新知,可以结识新友,可以排解郁闷,可以消磨时光,可以自娱自乐,又可以锻炼口才。如此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不要怕说错话,不要怕出丑。失败乃成功之母。拙于言辞的人,经过公开说话的经验积累,胆子就大了起来,信心也足了起来,便能逐渐进步到说话流畅、辩才无碍的境界。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现在许多演艺圈的明星原本没有什么名气,突然一夜成名,从早到晚媒体追着跑。在此之前,他们完全没有在大众面前说话的经验,所以开始常常会说错话,饱受抨击;日子久了,不少人也会摸到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诀窍,自然而然就善于言辞了,碰到再刁钻的记者也能对答如流。

(二)勤说

口才是练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口才也是这样,最重要的是不断地演练。如果你不跳到水里去游,那你永远也学不会游泳,而且你要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巩固。马拉松运动员要能跑完42. 195公里的全程,平时就要不断练习去跑这样的一个距离。美国前总统林肯的《在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总共只有10句话,但林肯却整整准备了两个多星期,甚至在马背上的时间也不放过。直到演讲前夕的后半夜,他还在斟酌演讲的内容,并到秘书的房间,高声试讲,征求意见。第二天早饭后,他仍然继续斟酌,在去公墓参加典礼的路上,还抓紧最后时刻温习那只有10句,然而却是永放光彩的演讲词。当时的林肯早已享有演讲家盛名,在公墓典礼上说几句话,不要说准备了两个星期,即便毫无准备、即席演讲,也并不困难。然而他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抓紧一切时间,一丝不苟、刻苦地准备,终于使这篇感情深厚真挚、文采朴实优雅的演讲,轰动全国,享誉世界,成为不容置疑的演讲名篇。现在这篇仅有600字的演讲词,被铸成金字放在牛津大学,作为英语演讲的最高典范为世人瞻仰。

除了参加专门的培训以外,生活中处处都有练习的机会。例如:每天向你自己、你的镜子、你的录音机、你的家人朋友完成一定量的朗读、演讲;

参与同事、朋友关于某个问题的讨论、争论;

参加学校的一些公益性的集会、志愿者活动;

帮助人们调解纠纷;

参加各种演讲、辩论比赛或是参加学生会的竞选。

(三)多听、多看、多模仿

听,是学习说话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最初学会说话,就是听大人们说话,然后模仿他们。为了练好口才,你需要向他人取经,多听多看他人的演讲,总结他人的经验,模仿他人,把好的经验方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取经的机会到处都有。大学里常常有许多讲座,社会上经常举办各类演讲会和报告会,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国际大专辩论赛也定期举行,这些都是我们从他人身上学习的好机会。看电视的时候,多看看谈话类节目,看看优秀主持人的表现。

(四)多读书,多积累

从现在开始积累,扩大视野,拓展阅读面,使自己成为一个兴趣广泛的人。

个人的知识、经验、观察力对于口才都有影响,一个口才好的人往往也是一个博学的人。因此你一定要充实自己。只有这样,你的话题才会多,你的见解才会独到深刻,你的观点才会新颖有创造性,你的意见才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在辩论中,你的知识面愈广,见闻愈多,材料也就愈丰富,辩驳起来自然也就更顺利。因为事实的真相,需要用各方面的证据来证实,你的知识领域狭小,那么你一定强于应付,这就很容易流于意气之争。

任何人的知识经验都是有限的,因此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就显得非常重要。拓展知识面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从生活中学习,从书本上学习,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大学生,具有最优越的学习条件和环境。首先把自己的课程学好,然后可以去其他专业、院系听课,补充知识结构的不足。其次,在课余多多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收集信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寻找资料提供了丰富的途径和多种可能性。传统的信息来源包括:书籍、期刊、报纸(可以从图书馆、书店、报摊等地方找到)。电子信息来源包括: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因特网等。你还可以通过采访、社会调查、参与课题研究、听讲座、看电视等方式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所有的知识信息,都必须以可靠的存储方式(笔记本、文摘卡、U盘、移动硬盘等等)保存起来,以备需要的时候能够很方便地找到。

(五)持久作战

口才的训练和其他所有的学习活动一样,是有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习一项技能,比如学习外语、学习打网球,从来不可能一帆风顺、稳定进步,期间往往会出现反复波动。因此,在开始之前我们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口才训练的漫长性。当然,这一过程到底有多漫长,取决于你到底想走多远。一般来说,专门的训练短的几个月、长的也不过几年功夫可以完成。之后,就主要靠自己了。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专门的口才训练培训往往只是给予专业的指点,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口才水平最终能达到怎样的境界,还是要靠说话者自己长期坚持良好的习惯,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提高。

因此,你要准备好打持久战。所幸这场战争并不枯燥,不时地会出现可喜的阶段性的成功来激励你迈向更大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