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邮政世界网)

(德国邮政世界网)

时间:2023-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_交通应用文第七章 物流文化第一节 古代物流发展史古代的“物流”,其含义自然和今天的物流概念不同,但物的流动确实存在,而且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物流的管理世代相传,延续几千年。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陆上物流网络就是汉朝时开辟的“丝绸之路”。郑和完成第七次航海后,明王朝很快就强制推行闭关政策,使有组织、大规模的航海事业终止了。在民间,偷偷地海上物资活动越来越频繁,来自中国社会基层的物流交流活动开

第七章 物流文化

第一节 古代物流发展史

古代的“物流”,其含义自然和今天的物流概念不同,但物的流动确实存在,而且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物流的管理世代相传,延续几千年。

一、古代的物流

(一)古代仓储

现代物流的仓储系统可以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蛛丝马迹仓储制度自夏朝开始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仓”是存粮之所,贮粮以备不时之需,被视为“天下之大命”。西周时期,《礼记•王制》中论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春秋时期的管仲精辟地论述了建立国家仓储之制的重要性、必要性:“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

古代仓储模型

基本上,我国古代仓库的基本用途有:储存、储备两大功能。储存是将漕运来的粮食保管起来,供皇室、吏官及人民日常消费;储备是为应付战争、灾荒及突发事件。同时,仓储还有平抑物价之功能。粮丰时收进入仓,粮欠时出仓籴粮赈灾,不至于市场价格飞涨,影响社会稳定。汉初营建新都长安,首批重点建设工程就包括了太仓。中国最大的古代粮仓——洛阳含嘉仓,建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在唐人杜佑所撰的《通典》中就提及:“隋氏资储遍于天下,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

关于仓储管理思想,秦代就有专门的仓律,汉代倡立的常平仓制度,设有专门的会计簿册,详细记录仓储谷物数量、品种、出入、经手人、核验等,成为后世封建王朝沿用的主要仓储制度。宋代以后,有关仓储的规章更多、更细、更严。我国古代仓储系统最发达和最完善的清代,仓京师有15个,其中通州2库,德州、临清、淮安、徐州各1库,凤阳2库,以上为国家级仓库,省、府、州、县也各设仓库。

中国人民在古代已经意识到了仓储能够起到调节供需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大环境的影响下,仓储更重要的是承担了社会救济和保障的功能。

(二)古代物流标准化

关于物流标准化的思想在中国最早见于《礼记•中庸》,书中记载:“书同文,车同轨”,可见在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标准化对于贸易活动和信息传递的影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采用“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统一了六国的货币、文字、度量衡,甚至规定了造车、制造兵器、采矿、耕种的标准,从而使中国的各个民族进一步的融合,对当时的经贸活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物流工具——车

独辕车

“车同轨”、“书同文”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举措,但在今天仍有借鉴启发作用。比如,国内铁路的宽轨,不能跟国际的标准轨“接轨”,就得更换轮子;集装箱运输时,尺寸大小没有按一定的统一标准,为了让货物顺利到达目的地,就需不断更换运载工具,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标准化思想对降低物流成本的影响。

(三)古代物流网络

古代物流网络系统最初和城市道路的规划布局有关,据《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物流网络从城市扩展到全国,秦岭地区开辟的著名“金牛道”是现存最早的道路,也是当时物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进行的第一次跨地域的大规模物资文化交流是在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反击匈奴,决定与匈奴的死敌月氏国结盟,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走时带了一百多人,离开汉朝十三年,最后只有两个人活着回来。虽然他没有为汉王朝完成政治任务,但他却在陆路开辟出了东亚与中、西亚贸易的通道。《资治通鉴》记载,“博望侯(张骞)既以通西域尊贵,其吏士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当时汉王朝出于政治需要的考虑,鼓励有志建功立业的人,不分高低贵贱都可以出使遥远的西域诸国,致使张骞身后出现了一大批期望借出使西域而得到显贵的人。据史料记载,当时的使者在中亚已经见到了辗转从印度贸易来的蜀地竹杖和细布。由此可见,发生在公元前二世纪的这次大交流历时之久、规模之大,以及对当时的东亚、中亚和西亚社会产生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在物资交流过程中,每件贸易的物品上蕴涵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这些贸易物品背后涌动着强大的文化巨流,正是这一次货物贸易为中国乃至世界下一次更大的文化交流做好了准备。这次大交流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形成,也为佛教传入中国提供了可能。

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陆上物流网络就是汉朝时开辟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起始于古都长安,在新疆按其路线分为南、中、北三道。“丝绸之路”之称,是1872年由德国人李希霍芬提出的,从物流的角度来观察,我们应当看到,丝及其制品主要产自中原内地,以丝绸为主要货品向西与西域、中亚地区的贸易,实际主要是我国中原地区的对外贸易,也就是一种国际物流。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寻到商周甚至更早,其鼎盛时期是在汉唐时期,“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汉书•西域传》)。

古代运输道路——丝绸之路

到了明代,郑和率领一支62艘大船的船队,载27000多人纵横印度洋上。郑和最初的航程仅限于亚洲,从第四次航海起,他的航线开始延伸到非洲海岸。庞大的舰队所包含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是一座活动的科技展览馆,船上载的使用物品和交流物品更是一座博物馆,中国文化第一次在海上进行了大展示。郑和在把这些中华文化介绍到海外的同时,他也把地理、海洋和丰富的异域政治、经济、民俗资料,以及货物、物种带回了中国。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郑和下西洋”除了肩负当时明王朝的政治使命,实际也是中国的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国际物流过程。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郑和下西洋舰队

郑和七次下西洋,和张骞通西域一样,都为中国打开了未知而广阔的天地。郑和完成第七次航海后,明王朝很快就强制推行闭关政策,使有组织、大规模的航海事业终止了。但是,这次历时近30年的海上交流行动给当时的沿海居民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而深远的。在民间,偷偷地海上物资活动越来越频繁,来自中国社会基层的物流交流活动开始萌发。

(四)古代物流载体

我国古代物流的运输载体包括舟和车,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舟字,诗经《国风•河广》篇云:“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说明西周已出现了水上运输。历史记载的殷盘庚涉河迁都,武丁入河,更表明当时水运有了一定的规模。据《左传》记载,夏朝薛部落(今山东枣庄)以造车闻名于世。薛部落的奚仲担任夏朝的“车正”官职,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是我国官办物流运输最早的记载。

1700多年前,三国时蜀汉丞相、军师诸葛亮(181—234)与曹魏作战时,需要从四川盆地向北边的汉中等地运送大量军粮,但要通过艰险的秦岭,一般畜挽车根本不能通行,于是他设计了“木牛流马”运输军粮以解决问题。据《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

中国古代物流载体首推漕运。物流网络的水上通道肇始于秦朝之凿灵渠,成为古代中原到岭南的最便捷的通道后,全国水运渐趋成熟。春秋吴国开邗沟,至隋代完成的大运河,将南北五大水系,连成了统一的网络,维系着国家的命脉。漕运的起点往往是产粮区,终点往往是京师,因为京师人多,消耗多,当地的粮食不足供应。宋代之前,京师多在西安、咸阳、洛阳,巴蜀粮食由关中、河北和山东粮食由黄河运至京师。宋代京师在汴,陕西粮食由惠民河转汴河入京江淮粮食由淮水转汴水入京,山东粮食由五丈河入京。明代京师大部分时间在北京,粮食通过运河送达北京,并延续至清代。

古代“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

与此同时,历代政府还通过近海航运,将江南粮食经海路到海河,至京师。自元代开近海漕运,最远的航程达13000多里。史载:宋至道初,每年汴河运来300万石,广济河运粟12万石,黄河运粟50万石……计550万石至京师。而到了大中祥符初年,京师已需粮700万石。除此之外还有金帛、缗钱23万贯,珠宝香药27万斤,薪炭1713万斤等。

二、世界物流发展历程

世界物流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

1927年美国《流通时代》一文中首次用Logistics称呼物流。1941—1945年,美国军事后勤活动的组织为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1946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全美输送物流协会,这是美国第一个关于对专业输送者进行考查和认证的组织。日本自1956年从美国引入物流概念以来,在对国内物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物流改称为“物的流通”。至1965年,物流一词正式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全面接受。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加强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还比较重视有关车站、码头装卸运作的研究和实践。此时欧洲各国为降低产品成本,开始重视工厂范围内物流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对传统的物料搬运进行变革,对厂内的物流进行必要的规划,以寻求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二)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这一阶段是物流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物流设施和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建立了配送中心,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出现了立体无人仓库。一些国家建立了本国的物流标准化体系,物流系统的改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物流初露头角。

在美国,由于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使企业意识到顾客满意是实现企业利润的唯一手段,为顾客服务成为经营管理的核心要素,物流(特别是配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60年,美国的雷声公司建立了最早的配送中心。1963年,美国成立国家实物配送管理委员会。1976年,美国国家物流管理委员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销售情报、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销售、零配件供应、工厂及仓库的选址、物资采购、包装、退还货物、废物利用及处置、运输及仓储等”。

日本政府在1965年的《中期5年经济计划》中,强调了要实现物流的现代化。作为一项具体措施,日本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速道路网、港口设施、流通聚集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70年代是欧洲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多个工厂联合的企业集团和大公司的出现,成组技术(GT)的广泛采用,客户的期望已变成同一周供货或服务,工厂内部的物流已不能满足企业集团对物流的要求,因而形成了基于工厂集成的物流。这个时期信息交换采用电话方式,通过产品本身的标记实现产品的跟踪,进行信息处理的硬件平台是小型计算机,企业(工厂)一般都使用自己开发的软件。

(三)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这一时期物流管理的内容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物流管理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对物流的战略研究上。国际物流的突出特点是在物流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出现了“精细物流”,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所提高。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往来的扩大,物流国际化趋势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共同问题,同时伴随着新时代人们需求观念的变化,全球采购和全球零售开始萌动。

198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存储的效率和效益,并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现实)和控制的过程。”企业内部逐步改变了传统的财务、采购、销售、市场、研发等企业分解式管理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以系统整合的思想。这表明物流协作化与专业化已成为今后物流发展的主方向。

在这一阶段,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并进入了以消费为主导的时代。虽然物流量大大增加,但由于成本的增加使企业利润并没有得到期望的提高,因此,降低经营成本,特别是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经营战略中的重要特征。这一时期也称物流合理化时代。此时,在企业内部开始出现了专业物流部门,用系统的观点开展降低物流成本的活动,同时物流子公司也开始兴起。日本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联网也在蓬勃发展,其宗旨是推动订货、发货等业务的快捷化,削减物流人员,降低劳动力成本。

由于流通渠道中各经济主体都拥有不同的物流系统,必然会在经济主体的连接点处产生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80年代欧洲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联盟型或合作式的物流新体系,即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它的目的是实现最终消费者和最初供应商之间的物流与信息流的综合。这一时期,欧洲的制造业已采用准时生产模式,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已发展到同一天供货或服务,因此,综合物流的供应链管理进一步得到加强,如组织好港站库的交叉与衔接、零售商管理控制总库存量、产品物流总量的分配、实现供应的合理化等。这一时期物流需求的信息直接从仓库出货获取,通过传真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产品跟踪采用条形码扫描,信息处理的软硬件平台是客户/服务器模式和购买商品化的软件包。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欧洲第三方物流开始兴起。

(四)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更加认识到物流体系的重要,国际物流得到各国政府和外贸部门的普遍接受。电子商务带来的交易方式的变革,使物流向信息化并进一步向网络化发展。此外,智能化物流、全球化物流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以美国为例,电子商务交易额中80%是商家对商家交易。据统计,1999年美国电子商务物流的营业额达到80亿美元以上,电子商务带来的交易方式的变革,使物流向信息化并进一步向网络化发展。此外,专家系统的推广使美国物流管理实现了智能化,提高了整体效果。

日本在进入80年代中期后,物流合理化的观念面临着进一步变革的要求,尤其是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使以前那种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生产经营体系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大纲中提出了日本物流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具体保障措施,其中特别强调了物流系统要实现信息化、标准化以及实施无纸贸易。

这一时期,欧洲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特别是在劳动力比较低廉的亚洲地区建立生产基地。欧洲物流企业的需求信息直接从顾客消费地获取,采用在运输链上实现组装的方式,使库存量实现极小化。信息交换采用EDI系统,产品跟踪应用了射频标识技术,信息处理广泛应用了互联网和物流服务方提供的软件。目前,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电子物流正在欧洲兴起,以满足客户越来越苛刻的物流需求。

第二节 中国物流业发展

一、中国物流发展历程

我国物流的发展,除了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技术发展状况有关外,还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直接关系。因此,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物流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50年:开始创建阶段)

这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成立不久,才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科学技术也很落后,有些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逐步在恢复和建设。人民购买力很低,商业也不景气,这些都影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在大部分流通部门,只根据物流业务的需要,修建一些仓库或租用民房储存商品,购置一部分车辆搞运输。在一些企业里建立了储运部、汽车队等。在行政部门设置了储运局、储运处、科,来管理这项工作。同时,在各大区和一些省、市的商业、物资、粮食、外贸等流通系统还建立了少数仓储公司或储运公司,它就是我国早期创建的专业性的物流企业。不过,这种独立经营的物流企业不多,而绝大多数是附属于各专业公司或批发站的仓库和汽车队。至于工业生产部门,这时物流问题尚未摆上议事日程。

(二)第二阶段(1955—1965年:初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已开始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在恢复的基础上有了较快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增长很大,交通运输建设进展较快,城乡物资交流日益兴旺,社会商品流通也不断扩大。因此,我国物流业也得到了相应地发展。特别在商业、物资、粮食、外贸等流通部门,相继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储运公司、仓储公司、外运公司等“商物分离型”、专业性的大中型物流企业;以及附属于各专业公司、批发站的储运部、中转站、仓库等“商物合一型”的小型物流企业。这样,以国营大中型物流企业为主,小型物流企业为辅,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互相联系,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在交通部门大力支持和密切协作下,这些物流企业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主要担负着我国的物流任务。这些早期的物流企业和第一代物流人,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第三阶段(1966—1976年:不景气“停滞”阶段)

众所周知,这是十年“文革”动乱时期,是中华民族的一场大灾难。社会秩序非常混乱,经济发展遭到破坏。当然,物流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只能维持原状或陷于停滞状态。

(四)第四阶段(1977—1992年:改革开放阶段)

这一阶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并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加快了步伐。特别在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施第六、第七个五年计划,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交通运输也加快了建设。同时,随着国内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我国物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除各流通部门专业性的物流企业不断增加外,在生产部门也开始重视物流问题,并设置了物流研究室、物流技术部等。此外,不仅加强了国营物流企业,还发展了集体和个体物流企业。这时,出现了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大、中、小并举,社会兴办物流业的大好形势。在交通运输方面,新增建了铁路、公路、港口、码头,增加了车辆,改进了技术,提高了车速,部分区段实现了电气化、高速化。开展了集装箱运输、散装运输和联合运输等,这都为物流业的发展,推行物流合理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物流业本身也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坚持开放搞活,加强横向联合,逐步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五)第五阶段(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1993年11月,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正实施“八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有了高速的增长。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带动了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流通产业的改革和变化。特别在国内深入开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对外进一步开放、引进外资,开办外资、中外合资企业等,这都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对一些老储运企业进行改革、改造、重组等,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积极建设一些现代物流企业,以迎接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因此,这一阶段,在市场经济机制的推动下,中国物流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局面。除公有制的物流企业外,非公有制的物流企业迅速增加,外资和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也逐渐多起来。这对我国物流业来说,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通过经济改革,中国的对外贸易以一个飞快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出口额达到了三倍的增长,从1990年的630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840亿美元又增加到2004年的5930亿美元。中国的进口也达到了四倍的增长,从1998年的1400亿美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5610亿美元。根据WTO数据,在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中国商品的出口商达到了18%的年增长率,进口商达到了17%的年增长率。2005年,中国占世界商品贸易总额的6. 9%,居世界第三。伴随着进出口贸易的迅猛增长,1999年,中国的物流业的年增长率是31%,2000年是35%,2001年是55%。在1992年到2009年之间,中国物流业的平均年增长率是22. 2%,物流业开销占GDP的21. 8%。

(一)物流业市场发展迅速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数据表明,2010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社会物流容量总计91. 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6. 8%。增长速度同比增加了9. 9个百分点。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是4. 8182万亿人民币,增长14. 9%,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比例占GDP的17. 9%,下降了0. 1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的买入价格增加了9. 8%。由于运输需求和运费的增加,前三个季度的运输成本是2. 5495万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加15. 5%。是整个社会物流花费的52. 9%。货物运输量增加了14. 5%,货物周转量增加了14. 6%。物流业前三个季度净增值19. 007万亿元,同比增加14. 6%。其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长快4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快5. 1个百分点,占GDP总值的7. 1%。与2009年同时期的水平相当,占第三产业总值的16. 7%,比上一年增加0. 3个百分点。主要物流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09年的前八个月公司的营业收入下降了18. 4%,2010年的前八个月增加了41%。主要交易从下滑17%到上升44. 8%。在2010年的第四季度中国物流行业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发展,总体社会物流规模在2010年增长16. 5%,总体物流成本增加12%,物流增值行业增加12%,并且保持9%的经济增长势头。

根据最新的“2013中国物流市场展望”,中国物流行业过去数年在工业区发展、消费者需求增加以及经济增长方面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政府对基础设施、贸易的投资致使2013年中国物流行业的增长预计达到135. 7万亿元,使得2011 - 2013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

我国原有物流服务的概念仅限于运输服务,仓储、分配管理等业务都由生产服务部门自己提供。但是,在过去几年中,政府与物流公司均致力于采取措施以吸引投资,提高业绩水平。自由经济适应了当前的政策,使得该行业呈指数倍的增长。现行的分析表明,随着对环保的关注增加,中国物流公司正逐步向绿色物流转型;外包物流设施紧随高科技物流设施需求,正日益受到关注。这些趋势都预示着未来物流行业发展中大量未开发的机会。此外,对中国物流行业来说,对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的投资正日益增加。

(二)物流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2008全球经济危机后,中国总体上实行了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抵御措施,保持了长时期对国际贸易和FDI的开放。中国政府通过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部门投资以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实行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比上年增加了11. 9%,固定总资本形成达到25. 6%,表明了刺激计划的成果。刺激计划也让人们担心与2008年的经济低迷相比,2010年的经济是否过热。随着中央政府对经济的介入,政府对房地产部门实行了更严格的控制,2008和2009年基础设施行业过快的增长将在2010年起减速。2010年,实际基础设施价值增长为25%,达到11330亿元,这与2009年49%的增长相比大为逊色。虽然2014年基础设施价值预计将达到17990亿元,但是平均年增长率将更加平缓,达到13%。

衡量基础设施的发展过程最好的向导是大型基础设施建筑商。国有大型企业,如中国交通建筑公司,中国铁路建筑公司,在增加的基础设施建造中利润猛增。据上海股票交易所数据显示,中国铁路建筑公司2010年第一季度净收入比上年增加了47%,达到了14亿元。且该季度之外的新订单达到1280亿元,其中92%是为中国建造,剩余为海外建造。作为中国两大铁路建筑公司之一的中国铁路建筑公司,会继续成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焦点。政府已于2010年1月宣布将在2011年开始增加铁路建设投资。中国铁路建设正大踏步向其2020年建设120000公里铁路的目标迈进。

(三)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长三角流域物流业发展速度快。作为中国主要的国际门户,上海远远领先于其他中国城市,并将继续成为国际物流运营商与发展商进入中国的有利场所。国际仓储发展商,如PROLOGIS、AMB和Map1etree都来到了上海。苏州由于当地的外国制造商,是长三角地区的第二物流枢纽。宁波港名列中国海运第二大港。

渤海湾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物流业发展有后来居上的趋势。这一地区拥有高物流需求和海陆运输,山东省的海运量居全国第一。天津由于其港口和制造业而成为未来五年计划中中国北方的中心。此外,北京物流市场将继续支持当地消费者市场。同时,大连市将成为东北商品进入渤海的门户。

内陆地区物流业发展潜力大。短期内,沿海区域仍将是物流活动的主要中心。成都,杭州和上海拥有强劲的消费者市场,而西安,重庆,南京,哈尔滨,长春和郑州将成为快速扩张的国内市场的工业中心。不同于沿海物流枢纽地区,进出口是这些城市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内地物流市场主要由当地经济拉动。他们拥有较低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优势。

(四)物流园区高速发展

目前,中国物流园区高速发展。近几年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一方面,从分配角度来说,中国物流园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发展水平不一,物流园区主要形成于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珠三角集聚地,并快速延伸至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从建设模式角度来说,中国物流园区的建设模式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中国式园区特色。在中国,物流园区设计总体上有三种模式:政府中央设计投资的政府式模式;政府指导,公司投资设计,政府与公司共同发展的模式;商业模式。物流园区建设的政府与公司合作,导致了物流园区的政府性很强。但是,随着中国入世,外国物流大鳄(如PROLOGIS)的进入,为中国物流市场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

(五)外国公司快速进入中国物流市场

跨国物流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初创阶段(1984—1996年):1984年4月,FedEx入驻中国,开始代理快递服务,掀开了跨国物流公司进入中国的序幕。该阶段多采用合资方式。

最初发展阶段(1997—2002年):随着中国入世,大量跨国物流公司进入中国。从1997年开始,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和其他中国的主要城市,英国和其他国家的物流公司就开设了机构和海运物流网络,建立了办事处,分支机构,合资企业,以建立物流公司。目前,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的跨国物流公司增加至31家,包括5个快递公司,10家海运公司和16家集成物流公司,在中国的主要城市设立了309家分支机构和办事处。这6年,外资物流企业与中国本土物流企业的竞争愈演愈烈。

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2002年,中国政府首先在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天津,重庆,深圳和其他八省和省会城市开展外资投资物流业的试点工作。2004年12月11日,中国开始实施入世承诺,开放陆路运输,仓储,海运,运输代理商和空运等,放宽进入条件,中国的物流行业进入了有序开放的国际化时代。

第三节 世界著名物流企业

一、UPS(美国联合包裹)

UPS是全球最大的速递机构,全球最大的包裹递送公司,同时也是全球主要的专业运输和物流服务提供商之一。每个工作日,该公司为180万家客户送邮包,收件人数目高达600万。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在美国国内并遍及其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已经建立规模庞大、可信度高的全球运输基础设施,开发出全面、富有竞争力并且有担保的服务组合,并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支持这些服务。该公司提供物流服务,其中包括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

UPS的业务收入按照地区和运输方式来划分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从地区来看,美国国内业务占总收入的89%,欧洲及亚洲业务占11%。从运输方式来看,国内陆上运输占54%,国内空运占19%,国内延迟运输占10%,对外运输占9%,非包裹业务占4%。

UPS公司图标

2000年11月28日,UPS公司将其每周的环球飞行从3次增加到5次,以应付日渐增多的跨国运输业务。2001年1月10日,UPS以发行价值4. 33亿美元新股的方式收购了Fritz集团公司旗下的加利福尼亚物流公司,并将该公司并入UPS不断拓展的物流业务之中,使其成为更大规模的运输集团。

二、FedEx(美国联邦快递)

FedEx公司的前身为FDX公司,是一家环球运输、物流、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商。该公司通过各子公司的独立网络,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业务解决方案。其子公司包括FedEx Express(经营速递业务)、FedEx Ground(经营包装与地面送货服务)、FedEx Custom Critica1(经营高速运输投递服务)、FedEx G1oba1(经营综合性的物流、技术和运输服务)以及Viking Freight(美国西部的小型运输公司)。

从地区来看,美国业务占总收入的76%,国际业务占24%。从运输方式来看,空运业务占总收入的83%,公路占11%,其他占6%。

FedEx公司图标

三、DPWN(德国邮政世界网)

德国邮政是德国国家邮政局,是欧洲地区领先的物流公司。近期更名为Dertsche Post Wor1d Net,简称(DPWN)。DPWN划分为四个自主运营的部门,即邮政、物流、速递和金融服务。

DPWN公司图标

邮政部门由邮政、市场直销和出版物发放业务组成,建有最高水准的作业网络,由遍及德国的83家标准化分检中心组成,并越来越重视高成长的市场直销业务,Euro Express Germany和Euro Express Europe的全球邮政和国际邮政业务部门提供覆盖欧洲的快递业务并通过与DHL(德国邮政世界网拥有其25%的股权)的合作提供全球业务。通过几次收购DANZAS品牌下的公司,DPWN于1999年成立了物流部门。该部门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并提供整个物流链各个环节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全球航空、海运、欧洲陆运服务和客户定制的物流解决方案。

从净收入来看,DPWN的四大业务邮政、快递、物流和金融分别占49%、21%、18%和12%。特别是对于物流业务在地域上的分布来说(从净收入看),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分别占23%、17%、8%和23%,斯堪的纳维亚、美洲、远东澳洲分别占12%、11% 和6%。

四、MAERSK(丹麦马士基物流)

Maersk Sea1and是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公司,拥有250艘船舶,其中包括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供给和特殊用途船舶、油轮等,该集团还拥有大量的装卸码头,并提供物流服务。Moe11er的附属公司同时还在挪威、委内瑞拉和其他国家进行石油和天然气的钻探。另外,该集团还从事船舶和联运集装箱的制造,药品生产,并经营一家国内航空公司Maersk Air和提供信息服务。另外,该公司还拥有丹麦第二大连锁超级市场。

MAERSK公司图标

五、Nippon Express(日本通运)

日本通运的业务主要分为汽车运输、空运、仓库及其他,分别占44%、16%、5%及25%。从地域上看,其经营收入有93%来自于日本。其客户

主要分布在电子、化学、汽车、零售和科技行业。

Nippon Express公司图标

六、RYDER(美国莱德)

Ryder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一系列的技术领先的物流、供应链和运输管理服务。该公司提供的产品范围包括全面服务租赁、商业租赁、机动车的维修以及一体化服务。此外还提供全面性的供应链方案、前沿的物流管理服务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从输入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的配送,致力于支援客户的整条供应链。

RYDER运输

从地区来看,美国业务占总收入的82%,国际业务占18%。从业务板块来看,运输服务占57%,物流占32%,其他占11%。

2000年11月20日,Ryder系统公司与丰田(美洲)公司及其日本母公司丰田集团共同组建了一家名为TTR物流公司的合资企业。新的实体由Ryder公司和丰田公司持有相同的股份,将主要集中留意与丰田以及其他在北美地区的日本汽车公司相关的运输与物流业务机会。2000年11月14日,Ryder公司和From2 G1oba1 So1utions公司(全球各大公司国际物流技术和贸易智能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宣布达成策略性联盟关系。Ryder系统公司将利用From2公司的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向其顾客提供具体的国际贸易服务。

七、TNT Post Group(荷兰天地快运)

TPG在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邮递、速递及物流服务,并拥有Postkantoren(经营荷兰各邮局的机构)50%的股权。TPG利用TNT品牌提供速递发送及物流服务(TNT的物流业务主要集中在汽车、高科技以及泛欧洲领域),其物流领域现有137间仓库,共占地155万平方米。

按业务类型来看,TPG的三大业务邮递、速递和物流(净收入)分别占42%、41%及17%,而从地域表现来看(净收入),欧洲占85%,澳洲、北美、亚洲及其他地区分别占6%、4%、2%、3%。如果从运营利润来看,邮递、速递和物流分别占76%、15%和9%。

TNT公司图标

八、Expeditors(美国劲达)

该公司注册地为美国,是一家提供全球物流服务的公司,向客户提供了一个无缝的国际性网络,以支持商品的运输及策略性安置。公司的服务内容包括空运、海运(拼货服务)及货代业务。在美国的每个办事处以及许多海外办事处都提供报关服务,另外还提供包括配送管理、拼货、货物保险、订单管理以及客户为中心的物流信息服务。

从业务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空运、海运和货代方面,按照收入划分分别占63%、25%和12%。而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远东,占56%,在美国、欧洲和中东、南美、澳大利亚的收入分别占25%、15%、2%、1%。

Expeditors公司图标

九、Pana1pina(瑞士泛亚班拿)

Pana1pina是世界上最大的货运和物流集团之一,在65个国家地区拥有312个分支机构。Pana1pina的核心业务是综合运输业务,所提供的服务是一体化、适合客户的解决方案。通过一体化货运服务,将自身定位于标准化运输解决方案和传统托运公司之间。除了处理传统货运以外,该集团还专长于提供物流服务予跨国公司,尤其是汽车、电子、电信、石油及能源、化学制品等领域的公司。

Air Sea Broker是Pana1pina集团的全球性货运“批发商”,同时它也协调Pana1pina集团的海运系统与世界各地的定期联系,同时还为联合运输提供新型服务。Air Sea Broker下分三个业务部门:海运处、西非处、租船和重型起重处。

从总利润来看,Pana1pina的四大业务即空运、海运、物流 及其他分别占44. 9%、31. 3%、20. 3%及3. 5%。而在地域上又分布为欧洲/非洲占52. 7%,美洲占33. 9%,亚太占13. 4%。

Pana1pina公司标志

十、Exe1(英运物流)

Exe1货运

2000年7月26日,Ocean Group与NFC公司合并后更名为“Exe1”。Exe1分为5大业务部门:(消费品/零售/医疗)欧洲部、(消费品/零售/医疗)美洲部、开发和自动化部、技术和全球管理部以及亚太部。该公司全球网点达到1300个,50000多名员工。目前该公司三家主要运营子公司为Exe1(旧的NFC)、Msas全球物流公司和Cory Environmenta1。Msas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货代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多式联运、地区配送、库存控制、增值物流、信息技术和供应链解决方案等各项服务。Cory Environmenta1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废品处理公司之一。Exe1在地面运输供应链服务方面占有很强的市场地位,所提供的服务包括仓储和配送、运输管理服务、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JIT服务和全球售后市场物流服务。(目前已经被DPWN并购)

从业务种类来看,Exe1主要集中在配送、运输管理和环境服务三个方面,按照净收入划分分别占58%、39%和3%,如果按照运营利润划分分别占62%、28%、10%。从地理分布来看,业务主要集中在英国与爱尔兰,同时遍及美洲、欧洲大陆和非洲以及亚太地区,按照净收入划分分别占39%、30%、21%和10%,如果按照运营利润划分则分别占54%、27%、10%和9%。

十一、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物流)成立于2002年1月8日,是中国远洋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规模和实力市场领先地位的现代物流企业,是我国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COSCO公司图标

中远物流定位于“整合的物流服务供应商”,以“做最强的物流服务商,做最好的船务代理人”为目标,秉承着服务客户最优,回报股东最大”的经营理念,在家电和电子物流、航空物流、化工物流、会展物流、电力物流、供应链等业务领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程物流解决方案,提升供应链管理品质,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以“PENAVICO”品牌经营的船代业务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货代业务包括海运货代和空运货代。

十二、中铁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物流集团”或“中铁快运”),创立于1993年,前身为“北京中铁快运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迄今,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集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力于一体的全国性物流网络,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物流人才。

ZTKY公司图标

截至2009年4月,业务涵盖一体化物流、快运、仓储管理、速递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领域。员工总数达到4000人,自有车辆近1000台,整合社会车辆2500余台。2009年初,为适应不断壮大机构规模,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重组,正式成立中铁物流集团,对内部工作流程、业务发展方向、人才配置进行调整,管理体系得到根本的优化,跻身国内民营物流企业第一阵营。

十三、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邮物流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18日,隶属于中国邮政集团,是专业经营和管理邮政物流业务的大型国有企业,注册资本3. 7亿元人民币。公司下设31个省级子公司,是一家集仓储、封装、配送、加工、理货、运输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物流企业。

CNPL公司图标

公司以一体化精益物流、区域配送、货运代理、分销与邮购等四大板块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依托和发挥中国邮政“两网 三流”的资源优势和“百年邮政”的良好信誉,坚持“至诚至信,精益求精”的经营理念,采用先进物流运作模式和技术手段,努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量体裁衣的各类完善的物流解决方案。

十四、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

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是具有40多年历史的专业物流企业,拥有国内最大的仓储占地、先进的物流设施、完善的服务功能和各类物流专业人才,是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的会长单位。依托通达全国的仓储实体网络,中储可为各界客户提供全过程物流解决方案、组织全国性及区域性仓储、运输、配送、多式联运、国际货代、物流设计、质押融资、现货市场、内外贸易、加工制造、科技开发、电子商务等综合物流服务。

十五、德邦物流公司

德邦物流是国家“AAAAA”级物流企业,主营国内公路零担运输业务,创始于1996年。近年来,德邦以60%的速度稳健发展,截止2012年4月,德邦已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开设直营网点2000余家,服务网络遍及国内550多个城市和地区,自有营运车辆4700余台,全国转运中心总面积超过75万平方米。

德邦始终以客户为中心随时候命、持续创新,始终坚持自建营业网点、自购进口车辆、搭建最优线路,优化运力成本,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便捷及时、安全可靠的服务体验,助力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

德邦公司图标

十六、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

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于1993年成立,总部设在深圳,是一家主要经营国内、国际快递及相关业务的服务性企业。

顺丰公司图标

自成立以来,顺丰始终专注于服务质量的提升,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大中华地区(包括港、澳、台地区)建立了庞大的信息采集、市场开发、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业务机构,建立服务客户的全国性网络,同时,也积极拓展国际件服务,目前已开通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日本及美国业务。

长期以来,顺丰不断投入资金加强公司的基础建设,积极研发和引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信息技术与设备,不断提升 作业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对快件流转全过程、全环节的信息监控、跟踪、查询及资源调度工作,促进了快递网络的不断优化,确保了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奠定了业内客户服务满意度的领先地位。

自测题

1.简述中国古代物流载体。

2.浅谈世界物流业发展。

3.思考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问题?

4.简述世界著名物流企业UPS(美国联合包裹)的业务类型及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