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其他方言里“V起来”与“V起去”
邢福义(2002)曾对“起去”的方言材料做过简单的调查。他认为至少在江淮官话、西南官话、赣方言和闽方言里有“起去”的说法。不过,他在文中举的例句都是“起去+VP”结构。语义上,例句中“起去”多为“起床(身)”的意思,即“起去”的基本义,也就是说,在有“起去”的方言里,它们表述的更可能是古汉语“起去(起而去)”的遗留。
当然如前所述,不少方言里“起去”也发生了语法化,但只是对应于趋向动词的语法化,即“V+起去”仅可用来表达动作行为的趋向,没有“V起来”的“完成”结果义和“起始”体标记。山西忻州话、湖北武汉话就是这种语言现象。当地方言词典和调查显示,忻州话、武汉话里“V起来”涵盖了普通话里“V起来”的所有义项和用法,可是“V起去”却义项简单,表达动作趋向。
[起来]:
1.表趋向:你扶我坐起来。(武汉)
他一和一会儿就站起来唡。(忻州)
2.表完成:局里把他押起来。(武汉)
把白灰和沙子和搅起来。(忻州)
3.表起始:才起去就忙起来了。(武汉)
他两个嚷吵起來。(忻州)
4.表评价:这句话说起来有点拗口。(武汉)
这种盆子看者去看去挺大,拿起来轻壳。(忻州)
张光明(2004)曾撰文描写、解释了忻州话里的“起去”。他认为,“起去”有时表示一种动作(“起床、起身”),有时表示动作的一种趋向(“V起去”),跟说话人所处的位置有关,跟物体的着落处及其离开的方向也有关。如“扒起去、挂达挂起去”。忻州话里“起去”还可前跟形容词(“AP+起去”),但它仍表达的是趋向,补充说明形容词所表事物性状或程度发展变化的趋向,增强其程度。如“树上哩果子这几天都红起去唡”、“房顶子朝后高起去唡”(张光明,2004)。
武汉话里同样,“起去”一般表达的是基本义(“起床、起身”)或者简单的趋向义。“衣服短了,拉下子又遒抽、收缩起去了。”(《武汉方言词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