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本书以专题形式,对汉语趋向范畴的相关趋向表述形式进行了跨方言的分析与比较,在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都有一定创新,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第一、尝试运用语义图模型,来深入分析“起”的多功能性及其内在关联与语法化历程。
语义图模型是语言类型学研究的一种基本理论工具,旨在由点及面,从能把握的少数语言出发去发现相关特征及其差异,探求差异背后的语言共性。
我们分析现代汉语趋向词“起”的多项语义、语法功能时,摆脱单一方言研究的局限性,在跨方言比较的类型学视野下,以语法功能为纲,通过绘制基于汉语方言“起”的语义图,深入分析了“起”多项语法功能之间的内在关联、虚化轨迹和蕴涵关系。从“起”的语义图可推测,“起”跨方言演化路径,显示出“簇聚”式(clustering)语法化模式(“多向语法化”与“重复语法化”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
第二、方言类型学视野下的“起来”、“出来”语法化演变链的推导。
我们初步绘制而得的“起”语义图以及对“起来”与“出来”的普(通话)、方(言)、古(汉语)的全面检视,发现它们的隐喻引申途径虽存在一定差异,但语法化途径上同向、平行演化,只是语义上难免也有分离与分化。
第三、承认构式的存在具有理据性。这一前提下,对方言里趋向相关构式的语法化程度作了判断,并推导了其成因、发展倾向及语法化的可能。
我们首先承认构式会经由构式承继等语法化途径,将不可推导义固化为相对固定的构式义,依靠记忆激活,无须再经历一个推导过程。在这一定义下,对方言里趋向构式的语法化程度做了阶段假设。认为它们是语用法的语法化,大多介于语法与修辞构式的连续统的中间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