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in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想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面向实际,解决社会实际问题。50年代初期,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教授S.H.Corey和H.Taba倡导在教育领域进行行动研究。他们指出:遵循某种科学方法的正规研究对于教育实践往往影响甚微,借助行动研究,可以看到教育实践领域中的诸多变化(李静纯 2000)。专家们一致认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行动研究是实现这种结合的最有效方法。没有行动的研究,研究可能只是一句空话;没有研究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http://wenku.baidu.com/link?url5W_pb8bQ-2wJ)。
Richards和Farrell(2005)对行动研究所下的定义为:“由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而开展的、旨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他们认为,“行动研究”包括两个维度:其中“研究”强调围绕某个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抱着改进教学的目的去采取一系列系统的有计划的方法展开调查并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而“行动”一词强调教师根据所掌握的调查信息和数据所采取的能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行动研究一般发生在教师自己的课堂中,往往是一个不断循环和螺旋上升的过程(见图2-2),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发现问题并制订行动计划;②收集跟此问题有关的信息;③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学中采取行动即干预;④观察并评价效果(包括进一步收集并分析数据),对结果进行反思(如果在第一轮中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则需要开展第二轮甚至第三轮行动研究)。
图2-2 行动研究的螺旋式循环过程(引自:Richards & Farrell 2005:183)
通过行动研究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共同提高(Richards & Farrell 2005;Pollard 2008;Nunan & Bailey 2009;Wallace 1998)。Pollard(2008:10)提出的教学反思的过程图(见图2-3)也较好地体现了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特点,他把反思教学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王蔷(2002:15)认为,这种反思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反思”。笔者认为,Richard和Farrell(2005)提出的行动研究过程图从纵向的角度展示了行动研究发展的特点,而Pollard(2008)的教学反思过程图则较好地从横向的角度体现了行动研究的特点。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开展的听力和口语行动研究的主要行动原则和步骤重点参考Richard和Farrell(2005)以及Pollard(2008)的行动研究和反思性教学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也较好地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体现了语言教师行动研究的特点。
图2-3 行动研究中的教学反思过程(引自Pollard 2008:10)
综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文献(Wallace 1998;张正东 2001;王蔷2002;Richards & Farrell 2005;Pollard 2008;Nunan & Bailey 2009;Ellis 2012等),行动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主要目标是促进学校和课堂中的教与学,一般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对象限于教师自己的学生或自己的活动(context-specifi c;situational),一般不挑选被试。
(2)行动研究规模一般比较小,研究重点通常并不在于探寻普遍的规律,而往往着眼于研究者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具体实际问题,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3)行动研究可以由单个教师开展,也可以和其他教师合作开展。研究者一般就是研究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估者。
(4)研究方法主要属于内省、反思和准实验法。
(5)行动研究是系统的(systematic)和循环的(cyclical)。
虽然行动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开展起来比较费时(time-consuming)、一线教师可能缺乏专业技能或知识(expertise)开展行动研究、学生也可能不乐意参加等问题,但是行动研究因为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Ellis 2012:29)。
有研究者如David Nunan(1992:18)认为,行动研究不必考虑太多的外部效度,因为做行动研究时,教师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通过研究总结或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概括性比较强的(generalizable)知识或经验,而是为了解决自己教学中面临的比较紧迫的问题。所以,行动研究这种教学环境的个性化和具体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开展行动研究时可以基本忽略外部效度这个方面。
综上所述,教师行动研究法对于想在教学第一线进行关于教学方面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合适且有效的研究方法。它可以较完美地把教学和科研结合在一起,使教师在教学中提高科研水平,在科研中增强教学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