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材料工作的四个环节

材料工作的四个环节

时间:2023-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要重视材料工作的各个环节,认真做好材料的占有、鉴别、选择和使用工作。这四项系列性工作,通常被称为材料工作的四个环节。占有材料,必须突出一个“多”字。

第三章 材 料

第一节 材料的概念及作用

一、材料的概念

材料是应用文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的而搜集、摄取、积累以及写入文章,用以表达主旨的一系列现象、事实或思想、观念、理论。

材料有素材与题材之分。素材是作者从生活中搜集和积累起来的,未经任何加工整理的,分散、零碎、不系统的感性原始材料;题材则是从素材中经过选择、加工、提炼,集中写入文章,用来表达主旨的材料。在文艺作品中,题材是指构成一篇(或一部)叙事性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它一般包括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在应用文中,它包括为主旨和作者意图服务的各类信息、情报、数据、图表、人物、事件及其他例证,还包括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公理、法则、知识等等。区分素材与题材概念的实质意义,在于促进作者完成从素材到题材的转化这一艰巨任务。

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有直接实用价值的应用文更要显示以材料取胜,靠材料说话的特点。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就是材料,没有“米”,就做不成饭,也难以表现“巧妇”之“巧”。没有材料,再高明的大手笔也无法施展才能。一切真正有科学价值的好文章,都是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马克思以四十年的心血完成了《资本论》的写作。他在收集材料上花了很大气力,曾阅读了1500多种书籍,写了100多本摘要和记录,仅1861年至l863年两年内,在大英博物馆摘记的材料就有23本。

参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为写出一份议案或建议,会前常常要走访许多地方,实地调查许多人和事,力求言之有故,持之有据。

在日常使用的应用文中,无论是汇报情况,反映问题,还是评价工作,预测趋势,都要以充实的材料为基础。而且由于应用文文风尚实,注重以内容取胜,比之文艺作品,材料在其中尤其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

二、材料在应用文中的作用

第一,材料是提出问题的依据。

应用文的一大用途,就是根据工作实际,及时、准确地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就是矛盾。提出问题,就是抓住需要解决的矛盾。那么,根据什么提出问题呢?就要依靠我们掌握的材料。比如,某厂设备陈旧,影响企业发展,产品质量、产值、利润都受到严重制约。该厂向上级主管部门呈交一份关于引进某种先进设备的请示,即是向上级提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请示中就要根据掌握的材料说明现有设备的实际状况及对生产的影响,还要根据材料说明需要引进的设备概况,引进后会带来什么好的效果,包括产量、质量、品种、消耗、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方面的改观预计等,有了这些依据,提出的问题就显得有实在的理由和根基,有了明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容易得到批准。再如,某单位在资金管理上存在漏洞,某管理人员向领导提出加强资金管理的建议,他就需要先根据自己调查了解的材料列出种种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不良表现,诸如私设小金库,套用现金,白条报销和无发票付款等。有了这些材料,才能使单位主管领导感到他提出的是一个确实需要解决的严重问题。如果以上两个例子中的作者,没有充分可靠的材料作为依据,只是抽象、笼统地提要求,讲道理,他们所提的问题就很难列入议事日程,也就谈不上解决了。

第二,材料是确定观点的基础。

观点(主旨)是从材料中形成的。材料积累多了,对材料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就能引出见解与结论来。

观点,就应用文而言,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或者是为解决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意见、办法、主张、建议等。要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正确地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即形成正确的观点,就既不能凭我们的主观臆想,也不能根据道听途说或人云亦云,必须根据我们掌握的大量素材,经过加工、分析、整理、提炼,从表面现象看到实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离开了大量、充分的材料基础,观点就成了空中楼阁。

第三,材料是观点的佐证。

材料是表达观点的物质内容。写作前,正确的观点是从大量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写作时,正确的观点又需要准确、翔实的材料作为佐证。只有观点,没有材料,观点就成了抽象、空洞、笼统的概念,这样的观点就立不起来,即使勉强立起来,也是软弱无力、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的。因此,要使观点确立,必须依靠有说服力的、典型的、有普通意义的材料来加以支持、说明和印证。

德国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根纳1915年发表了《大陆的起源》一书,提出了大约在三亿年前,地球表面只有一个统一的大陆,大陆周围都是海洋的见解,创立了“大陆漂移说”。他用大量的事实材料为论据加以论证: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轮廓极为相似,几乎可以拼合在一起;两岸岩石具有相同的年龄、岩相,甚至岩石的纹理也能吻合,两岸的沉积物和熔岩的层序几乎完全相同;两岸岩层中有相同的动植物化石;两岸的山系、矿产、古气候都极为相似等。魏根纳据此提出了由于太阳和月亮运行造成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原始大陆分裂,并且作水平漂移,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面貌的科学设想。这些具体、充分的事实,有力地论证了“大陆漂移说”的科学创见。

另外,从应用文写作受体的角度讲,作者的观点、意见、主张、办法,只有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发挥应用文指导、规范、约束人们行为、影响社会生活的作用。这就要求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意见、主张、办法等运用充分的材料加以深入阐述。使人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清楚要办什么事,为什么办,如何去办。否则,缺乏翔实的事实和充分的理由材料,其主张难以使人信服,也无法付诸实施。

第二节 材料工作的四个环节

一篇文章的完成,从搜集素材始,到用题材表现终,作者的大部分精力时间都投入到材料工作中。一些人写作的失败,其实并非失败在撰写上,而是失败在材料工作的欠缺上。因此,要重视材料工作的各个环节,认真做好材料的占有、鉴别、选择和使用工作。这四项系列性工作,通常被称为材料工作的四个环节。

一、材料的占有

占有材料是写作的起点与基础,也是写作能力培养的一项基本功。

占有材料,必须突出一个“多”字。“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刘勰《文心雕龙》)材料积累得多了,用起来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写成的文章也丰满、充实,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材料积累不多,用起来捉襟见肘,左右为难,勉强成文,也难免有单薄空泛之感,而且容易出现片面性,更谈不上有吸引力、说服力了。

再说,数量和质量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数量便没有质量。材料占有得多,通过比较,鉴别,就可以从中选取高质量的事实和理论论据。材料越多,挑选的余地越大,质量相对就越高。另外,材料也是提炼主旨的基础,材料积累得越多,作者的思想也就越活跃,越能形成好的立意。占有材料,在“多”的原则下,还应力求“全”和“详”。“全”,指搜集、积累资料要全面。不仅要有直接材料,还要有间接材料;不仅有现实材料,还有历史材料;不仅有正面材料,还有反面、侧面材料;不仅有核心材料,还有背景材料;不仅有死材料,还有活材料,尽可能丰富全面。“详”,即具体详尽。写作时使用的材料,有具体材料,也有概括性材料。而概括性材料是作者对具体材料加工之后形成的,为使概括准确,搜集、积累素材应尽可能详细,以便给后期的鉴别、剪裁、提炼和使用留下余地。

占有材料的途径主要有观察体验、调查研究和阅读集录等数种。

(一)观察体验

所谓“观察”,是指通过感官(主要是听觉与视觉)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它往往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进行的,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占有材料的行为。在日常工作中,这种方法经常使用。例如,实地观察现场工人的工作,了解其劳动量,以便为某一工种制订定额;观察某道路交叉口的车流量、人流量,为设计立交桥提供依据;观察商店中人们购买某一商品的情况,统计其数量,倾听其意见,为改进商品质量收集资料等。

客观和真实是对观察的基本要求。在观察中,不可片面偏颇,不可记录讹误,要排除主观评价,客观而真实地记录所观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观察的深度,不可仅仅满足于观察事物的表象,还应注意观察事物的全貌、全过程,观察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

观察的方法,常见的有:

(1)点面结合观察法。把对事物整体的全面观察与局部的细致观察相结合,以求观察的深入。

(2)多角度观察法。变换角度,力求全方位观察,防止片面性,把握事物的复杂特征。

(3)比较观察法。通过比较观察,辨别事物的差异,抓住事物的特征。比较可以是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纵向比较,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同类事物在不同环境(地区)中的横向比较。

(4)动态观察法。指对同一事物进行不间断的多次观察。这种方法可以积累系统的资料,有利于认识事物的趋势和规律,也有利于克服偶然性因素,增强观察的准确性。

体验:指人们通过对外界客观现实的直接接触,获得一定的感受,即感性认识。体验是取得直接材料的一种途径,我们所积累的经验就是从体验开始的。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平时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把包括体验在内的各类资料积累起来,一则可以逐渐形成见解,二则可以积累储备资料,以免需要时“临时抱佛脚”,手忙脚乱。

(二)调查研究

调查,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实践中考察、了解而获取材料的一种方法和途径,这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通过调查可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有了丰富资料的坚实基础,才可能产生优秀的文章,古今中外许多典型实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司马迁作《史记》,除了博览群书获取第二手资料外,他曾两度漫游大江南北,历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古城重镇,游踪所至有大半个中国,广泛考察了各地区,包括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实地搜集了各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大量史料,特别是采集了汉初刘邦统治集团的重要人物,如萧何、韩信、张良、樊哙及对立面项羽等人的许多活资料。得益于这些丰富材料,司马迁终于写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笔鸿著《史记》(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郦道元作《水经注》,除参阅各类书籍地图外,还跋山涉水,亲自到各地考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水经注》里记载了1252条大小河流,并对其流域内的地理、气候、物产,名胜以及民俗、城邑兴衰,神话传说都作了综合描写,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李时珍踏遍青山,采撷百草,访问了成千上万的人,花了整整27年时间,写出了《本草纲目》54卷,共190多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并附有动植物插图1110幅,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才完成这一伟大的药学巨著。

今天的应用文,许多文体直接以调查研究为写作内容,例如调查报告,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报告、简报、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也有不少文体以调查研究为前提条件,例如市场预测报告、总结、计划、通报,甚至广告等。国家每一次重大政策的出台和重大举措的施行,无不以大量的调查工作为基础。

做好调查必须讲究调查方法,目前所使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普通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其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开调查会。可以有目的选择了解情况或有代表性的人员参加,通过口问手录、讨论征询来采集获取材料。

(2)召开汇报会。

(3)问卷调查。

(4)个别采访。

以上方法各有利弊,可以结合使用,以便使调查结果更为真实准确。

为收到比较理想的调查结果,有三点应予注意: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调查的根本态度和原则。为提高调查工作效率,调查前,一般都要订一个调查计划,列一个提纲,但绝不允许把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前。如果先入为主,带着结论去找例证,按图索骥,合则留,不合则去,这就从根本上违反了调查研究的本意。也不能人为地夸大、缩小或隐瞒、歪曲事实,无论结论如何,都应实事求是地对待。

第二,态度诚恳、谦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查中,调查者要诚恳待人,虚心求教,力求做到“六勤”,即腿勤、口勤、眼勤、手勤、耳勤、脑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多跑、多问、多看、多记、多听,多思。边问边听,边听边记,边记边思,还要注意把询问、启发和讨论相结合,提高调查质量。

第三,调查不可浅尝辄止,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材料。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调查,所得材料有限,既难从中提炼出精彩深刻的思想、观点,也不可能有力地说明问题。

因此,调查决不可浅尝辄止。这其中的含义包括:一是数量上尽可能多;二是类型上尽可能广,正面的、反面的、现在的、历史的、具体的、概括的,还要搜集一些可比性材料;三是质量尽可能高,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要重点搜集,尽可能详细、准确。

(三)阅读集录

阅读集录,是从各类书籍、文献、资料、网络中搜集、积累间接材料的一种重要途径。从文字资料中吸取间接经验,了解和认识社会,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放弃前人、他人创造的知识基础而事事从头做起。

当今社会是信息量急剧膨胀的社会。仅以科学期刊为例,据美国科技史家德里克·普赖斯统计:1750年全世界仅有10种左右的科学期刊,19世纪初期达到100种左右,1865年突破1000种,即每50年增加10倍;现在正以每年增加1500种新期刊的速度发展着。他预计每隔10~15年增加一倍。另据19世纪70年代初统计,全世界每年出版各类科技书籍50万种,科技杂志4万种,发表科技论文300万篇。互联网的建立和发展,更使难以计量的信息以光纤的速度在全世界传送。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就要求我们在收集、传递、整理、使用时要及时、迅速,做个有心人,随时注意收集和接纳。

今天我们应用文中使用的材料,许多来自现成的文字资料,诸如年鉴、统计报表、计划总结、简报、科技报告、会议纪要,各类书籍等。通过阅读、集录、整理、加工后又再次被使用。我们的领导机关、尤其是中高级机关或部门的一部分同志,专门从事各类信息资料的阅读、集录、分类整理和筛选工作,以备各部门使用。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每天收到的简报、资料达上百种,约几十万字之多,此外还有电报、传真、会议、信访、文件、报刊、网络等涌来的各种信息。经过有关人员阅读集录、加工整理后被分门别类派上用场,其中一部分又成为新的应用文的使用材料。

阅读、集录是一项经常性工作,需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动力,每个有事业心的人都要养成积累材料的好习惯,随时搜集记录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材料,与自己的工作和研究课题联系紧密的材料,更应重点收集,这即是梁启超所说的“积铢累寸”。具体方法,可以根据对材料的详略需求、篇幅大小及使用要求分别采取编目、提要、摘录、下载、复印等方式,还可以融进自已阅读后的心得和启发,写成读书笔记。

二、材料的鉴别

鉴别是材料工作的第二环节。作者从不同途径获取大量资料,为应用文制作准备了物质基础。但哪些材料可以使用,还需要鉴别,鉴别是选材的基础。同时,鉴别可以把我们占有素材时那种对材料初步、表面、感性的认识,提高一步,加深对材料的理解,所以说,鉴别是对材料的再认识。

鉴别,要突出一个“精”字。要求作者以科学的态度、辨证的方法,根据应用文的目的要求,从材料的本质上区分优劣高低。

(一)确定性质

作者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途径获得的材料是各种各样的,其性质纷呈、蕴意有别。有些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几方面的问题,有的材料相互游离,缺乏联系,孤立地存在于作者的记忆中。然而从本质上讲,一定的材料,只能表现一定的思想。鉴别就要首先搞清楚某一材料能说明什么问题,能从中提炼或引出什么思想、观点和结论,即确定其性质。

主旨是确定材料性质的依据。凡与主旨联系紧密,能表达同一主旨的材料,就被视为同一性质,具有候选资格。凡不能表达同一主旨的材料,即使再生动、再新颖,也不能纳入以特定主旨为凝聚点的文章系列,否则,会破坏文章的和谐,影响主旨的表达。

在鉴别材料性质时应注意,相反和对立也是一种联系。与主旨相反、对立的材料,在文中可以起到反衬、对比、强化主旨的作用。恰当使用,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不应将此类材料混同于其他不同性质的材料。

(二)辨别真伪

辨别真伪,旨在确定材料的真实可靠性。真实是实用性文章的生命,因此,它非常强调材料的真实可靠性,文学作品的材料,往往只要求反映事物的本质真实。因而允许虚构、夸张、集中,允许用典型化的手法反映生活。而应用文的材料,要求既符合客观的真实,也符合本质的真实,它们是在“真”、“准”的前提下经筛选、取舍而获得的绝对真实的材料。

辨别真伪,首先要辨别材料的客观真实性,要求材料客观存在,无伪无误。鉴别中要认真核对、查证所取事实、例证、数据,及其时间、地点、涉及的人员等的真实程度。既不能根据需要主观臆造,也不允许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还不允许夸张、缩小、扭曲。要首先保证应用文材料的客观真实性。

郭沫若在论及史学研究的材料鉴定时说:“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危险。因为缺乏材料,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为有害。”(《十批判书》)这段话同样适用于一般的应用文。

有时我们会碰到这样一些材料,从全局看,它是偶然的、个别的材料;从局部看,它确实存在于客观实际中,是真实的,但它却不能反映事务的整体面貌和本质。鉴别材料,就要剔除那些个别的、偶然的、不能反映事务本质的虚假材料,防止以偏概全,以个别代替一般的错误发生。列宁曾强调说:“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机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统计学和社会学》,《列宁全集》第23卷)

(三)衡量价值

衡量材料的价值,旨在明确材料对表现主旨的效用的大小。材料的价值如何,在于它能否说明主旨和说明的程度,不同的材料自然会在说明主旨的价值上形成差异。

通过鉴别,我们应明确哪些材料是有用的,哪些材料是无用的。哪些材料说明问题充分有力,价值大,使用时可以做为重点;哪材料价值小,使用时只能做为次要、辅助的材料等等。经过对材料价值的衡量,便对材料份量的轻重,使用的取舍、主次、先后等,有了基本把握。因此,材料的鉴别直接关系到选材与使用环节的质量。

三、材料的选择

人们强调要“言之有物”,但尽管如此,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收集到的材料都写入文章。应用文强调效用,要精练,要求撰写快、传送快、实施快。精练,也表现在材料的精练上。因此必须认真选材。

选择材料,要突出一个“严”字。大凡内涵深刻,底蕴雄厚的文章,大都是在浩繁如沙的材料中严加筛选,淘洗出如金的材料来表现主旨的。优秀通讯《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30多人采访60天,收集了上百万字的素材,而最后使用的仅仅1万字。

历史巨著《第三帝国的兴亡》,是作者威廉·夏伊勒利用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和大战期间在德国采访时积累起来的大量材料写成的。全书共计130万字,看去为数不少,然而作者看过的档案资料就有几吨重。

占有材料,如韩信点兵,要“多多益善”;选用材料,如岳飞打仗,要“以少胜多”。占有、选择材料中的“多”与“少”,显然包含着“质”与“量”的深刻辩证法。这就是说,在经过“严选”而见诸于文字的材料背后,有许多没有写出来但作为它的支持和后盾存在的诸多材料。它们潜在于字里行间,显示着无形的“底力”。材料越多,“后盾”越强,“底力”也就越强。所以,选材中的舍弃,决非消极的舍弃,而是积极的“扬弃”。

从应用文写作的角度来看,选择材料的原则和要求是:

(一)围绕主旨选择

应用文材料的选择,要紧紧围绕主旨和中心内容进行,凡写进文章的材料,都应该成为表达主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主旨的有力支持。游离于主旨之外,或与主旨关系不密切,不能互相呼应、勾通、交融的材料,都应坚决舍弃;凡能说明和表现主旨的材料,则可使用。所以,所选材料必须切题,必须有针对性,能紧扣写作主旨;有实用性,能具体显示或说明主旨。材料是否切题的实质是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我们应当做到观点统率材料、材料表现观点。材料与观点分离是应用文写作的大忌。

选材时,有两种材料需要注意:一是有的材料虽然与主旨关系不密切,但材料本身新颖、生动;二是自己经过一番艰辛调查,很不容易才收集到的材料。面对这两种材料,有的人往往不忍割爱,千方百计写入文中。这样势必影响应用文的整体效果。对材料坚持严选、精选,是提高应用文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选真实准确的材料

真实、准确,即是确凿,是指写进应用文里的材料必须做到一真二准、确凿无误。这是应用文选择材料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

真实是实用性文章的生命,写进应用文的材料必须绝对真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事理。这是应用文写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职业道德、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真实才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考验,也才有雄辩的内在力量。

要做到真实准确,就要求我们以科学求实的精神,认真仔细审析和选择材料,保证应用文使用的每一个事实、数据以至人名、地点、时间、引言等都确凿无误,每一句阐述、概括、评价都准确科学,绝不可夸大、缩小、歪曲和虚构事实。要以实为本,言之有据,实事求是。尤其是信息情报、调查研究、决策计划、指挥管理之类的应用文,更要强调材料的真实准确性。否则,将会给实际工作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最常见的材料失实情况有两类,一是以情害义,以主观欲望代替客观现实,这主要是由于主观认识的问题导致的;二是由于工作作风马虎、粗心大意,或知识局限、不求甚解导致的。但无论哪种情况,都于工作无益,都应克服改进。

(三)选典型而富有说明力的材料

写应用文,仅有真实准确的材料是不够的,这只达到了一般要求,还需要选用典型材料。所谓“典型”材料,是指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深刻说服力的材料。有的应用文主旨正确,却文章平平,多是材料不典型,缺乏说服力的缘故。使用典型材料,可以收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它能增强应用文的说服力度。如据《文汇报》报道,复旦大学于2005年6月在进行的每年一度的汉语言文字大赛中爆出意外,夺魁者竟是该校的留学生队。这一结果令人“尴尬”。这说明,中国学生对母语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普遍有限,对母语的运用能力堪忧。又如新华社记者的文章《奔向二○○○》举的一个例子,1901年2月3日,入侵我国的“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呈了一个“奏议”,其中有这样几句话:“(中国)武备之虚弱,财源之衰竭,政象之纷乱,实为一个千载难逢之实行瓜分之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铁的事实,一个非常典型的反面材料,它有力地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不发奋图强,虚弱、衰败、动乱,就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可见,一个典型事例的恰当使用,马上就会使文章振作起来,给读者以强烈影响。

典型的材料能以一当十,令人注目,起到有力支撑观点的作用。

(四)选新颖、生动的材料

新颖,是指写进应用文里的材料,必须有强烈的时代感,能够表现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反映客观事物的最新面貌,以及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那些新人、新事、新思想、新成果和新问题。

应用文虽然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有生动的表现手法,有曲折动人的情节和优美的景物描写,但并不排斥生动。应用文的生动主要表现在材料本身的新颖和生动上。新颖、生动的材料,其本身就有发人深思的力量,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号召力,能够深刻地说明观点和回答问题,看后使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同时新颖生动的材料,也便于表现新思想、新主题,使文章生动活泼、充满朝气。

有时候,一些“旧闻”因发生了新的变化或发现了新的情况而被激活,也成为引人关注的新颖材料。如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彭加木于1980年6月17日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而在时隔26年之后,2006年4月在罗布泊发现了一具干尸,疑是彭加木的遗体,《光明日报》以《彭加木:魂归罗布泊》为题对80年代至今的相关情况全面报道,使“旧闻”变为“新闻”。又如,2005年9月据《中国新闻周刊》载,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曾准确预报,但当时未受重视,造成24万人死亡,作家张庆洲29年后揭开真相,各报刊连连转载,使旧闻变为新闻。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变化,作为直接取材于现实、作用于现实的应用文,理应用新人物、新事例、新情况、新成果、新道理等新颖材料来反映社会现实。象新闻报道、工作总结、调查报告、市场预测、会议纪要等应用文,不但要求事例新,而且要求观点新,提出的问题要新,分析说明问题的角度也要新,这样写成的文章才能吸引人,给人以新的启示。如若所用的材料无一新意、陈陈相因,再好的立意,也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为了搜集选用新颖生动的材料,写作者要跟上时代步伐,进行科学思维,用新的眼光考察各种现象,以高度的敏感发现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处处作个有心人。

四、材料的使用

材料的占有、鉴定、选择完成之后,材料工作就进入最后的实质性环节——使用环节。材料的使用与文章的结构、表达是密不可分、同时进行的,所以要融汇到结构、表达中去讲述。在这里只谈谈材料的剪裁、详略的处理和合理使用的方法。

经过鉴定选择的待用材料,从总体上看,它们都能够表现主旨。但如果进一步做具体分析,就会发现,一个材料,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并存,有用与无用同在。最终表现主旨的,常常不是整个材料,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使用时,就不能原封不动地搬进文章,而必须根据主旨的需要和体裁的要求做合理的删剪。要删掉与表达主旨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枝叉蔓节,减略它们自身冗长而无关紧要的发展过程,截取它们最能说明主旨的精要、核心部分,这样才能集中有效地表达主旨。

确定材料的详略和主次,应以与主旨的关系远近、材料的价值高低和特点为准,一般来说,对主旨表达价值越高的材料越应详尽,反之,则应略写;处于主体地位的材料应详,处于从属地位,只起过渡、铺垫作用的材料要略。同其他入选材料相比,彼此间的相异处要详,相同处要略;就材料本身而言,显示其个性的部分要详,反映其共性部分的要略;新颖的,鲜为人知的材料要详,一般性材料要略。总之,材料的剪裁和详略处理,就文章整体来看,应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疏密有致;就材料自身来看,或淋漓尽致,或点到为止,物尽其用,各得其所。

合理使用材料,是指在应用文写作中,要根据表现主旨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合乎逻辑地、和谐地组织材料,使材料与观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说明主旨的目的。

应用文写作使用材料的方法主要有:

1.先亮观点,后举材料

这是先用层、段、条概括出观点,然后列举事实材料或理论材料来陈述观点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的优点是观点鲜明,引人注目。

2.先举材料,后亮观点

这是先举事实、列数字或说明根据,然后推导出结论、归纳出观点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由事到理,说服力强。叙事性应用文或文中叙事性较强的片断常用此法写作。

3.边举材料,边亮观点

这是边举材料,边亮观点的夹叙夹议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既摆事实又讲道理,行文层层深入,便于理解。应用文中叙事说理性较强的部分常用此法写作。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素材?什么是题材?明确其概念的意义何在?

2.材料在文章中的作用?

3.搜集材料和选择材料的原则各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

4.如何确定材料的详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