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sage B 电影的简介
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
好莱坞电影
好莱坞(Hollywood),本意上是一个地名的概念,港译“荷里活”,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市区西北郊,是洛杉矶的邻近地区,约有30万居民。现“好莱坞”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美国加州南部的电影工业。不过电影制片厂分布的范围早已不局限在好莱坞一隅,好莱坞与其周边的伯班克等市共同构成了美国影视工业的中心地区。而现今好莱坞电影更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好莱坞电影的发展总体来说可以分为经典好莱坞和新好莱坞电影时期两个阶段。
经典好莱坞电影基本成型于20世纪头十年。当时观众的欣赏口味偏向于古典叙事风格,有声技术的运用也使电影中复杂的叙事与流畅的对话成为可能,这一切促成了经典好莱坞电影浓重的戏剧化风格。同时,这种风格也符合当时的制片厂制度。由好莱坞巨鳄麦克•塞纳特创造的制片厂制度客观上要求电影必须以迎合最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为目标,而传统的被大众所熟悉的戏剧化美学观显然是最好的选择。类型电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些被克拉考尔称为迎合观众“深层集体心理”的影片,通过程式化的情节、类型化的人物,迅速占据了观众的视野,科幻、歌舞、犯罪等形式的类型片得以在世界影院中大行其道。西部片作为最“美国化”的类型片在经典好莱坞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西部片颂扬、推崇那种粗犷的个人主义和适者生存的精神,体现着善必胜恶的道德理想,因而在美国影坛长盛不衰。弗雷德·金尼曼拍摄于1952年的《正午》就在很多方面体现了西部片的特征,或者说是体现了经典好莱坞时期影片的特征。
新好莱坞电影时期,商业电影艺术化、艺术电影商业化成为这一时期电影发展的一个趋势,许多欧洲艺术电影的处理方法被用于好莱坞电影中。《美国美人》对于镜头、色彩、光线等细节的处理精彩而独特,颇具作者电影的风采。而影片中传达出的对于社会的关注也传承了新现实主义和新浪潮的血液。
世界电影节(World Festivals)
全世界到底有多少个“国际电影节”?这几乎是说不清的。据粗略统计,全世界六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单独举办或轮流举办的各种名目的国际电影节已超过300个。欧洲是国际电影节的发源地,现有24个国家,先后举办过144个电影节。其中意大利27个,法国26个,西班牙23个;三个国家共76个,占欧洲总数的一半左右。提起国际电影节,也许不少人会以为“奥斯卡金像奖”就是最大的国际电影节。其实“奥斯卡”只是美国本国的电影奖而已。为了增加一点国际性,奥斯卡奖从1948年起又增设了一个“最佳外语片奖”。从20世纪70年代起,每年颁奖仪式都由通讯卫星向全世界作实况转播,“奥斯卡金像奖”就更具全球性的影响了。
下面着重介绍一些在世界具有影响的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节之父
最权威的国际电影节之——戛纳国际电影节
东西方电影对话的桥梁——柏林国际电影节
电影节的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
为了和平与友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北美洲的电影节——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
中国影片获奖最多的电影节——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
电影节详细介绍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奖,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纪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资源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于1985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是当今世界9大A级电影节之一。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电影节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旨在发掘新人和奖励青年导演,要求正式参赛片导演的作品不能超过三部,因而入围导演多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著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柏林国际电影节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 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Golden Bear)和“银熊奖”(Silver Bear)。“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20世纪80年代,每年有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
柏林电影节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柏林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戛纳电影节 (Festival De Cannes)
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之后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引发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后的影展活动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
在短短两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由其中一名担任电影节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分,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分,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于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征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分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24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
上海国际电影节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在中国有很高的地位。每年6月上旬在中国上海举行。
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国际大型活动办公室承办。电影节在1993年首次举办,每两年一届。1994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成为中国唯一的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从2001年第五届起每年举办一次。最高奖名称为“金爵奖”,下设八个奖项,都由来自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
上海国际电影节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包括竞赛部分金爵奖评选、国际电影展览放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暨亚洲新人奖评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