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人差教学初探

个人差教学初探

时间:2023-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人差教学初探——结合日语教学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栗 智〔摘要〕“个人差教学”是针对个人差异进行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根据个人差异进行教学的实践,在我国目前的教学框架内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个人差教学,就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个人差教学初探——结合日语教学

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栗 智

〔摘要〕“个人差教学”是针对个人差异进行的教学模式。虽然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究竟什么是个人差教学、需要哪些实现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这些问题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够清晰回答的。笔者就以上问题,结合自身的日语教学体会,对个人差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个人差教学 措施 实现条件

近年来,笔者涉猎了教学法方面的一些理论知识,另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积累了一点个人的经验。笔者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不能轻视个人差的问题。

1.个人差教学

根据个人差进行的指导,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在根据能力差异、学力差异的指导框架中,对后进学生进行指导的一种形态。一直以来,根据个人差异进行教学的实践,在我国目前的教学框架内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此框架内,我们所能考虑的个人差教学,实际上是根据某特定的基准将学习能力用分数表示的方式而已。不过,这在为了方便能力指导所做的组织编排上,却是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但对于个人差的这种理解存在重大失误。其一,学习能力的个人差只是通过某种测试表现出来的一种差异,也是其静的一面,这只不过是个人差异的一部分而已。其二,以个人差教学之名,主要以学习能力的高低为基准,按照不同分数层将学生分组或者分班,然后对这些小组或班级进行统一教学,而实际上并非针对个人的差异进行指导。面对相同的目标,这些小组或者班级也只是进度不同而已。很显然,这不是真正地针对个体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的方式。有人认为个人差异教学是“依据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等质的集团,这样教学指导会变得很顺利,教师也容易开展指导,其负担也会得到减轻。”[1]而这显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的角度出发进行的评价。伊藤博曾指出:“个人差教学不是以真正的个人为对象,而是以小组为对象进行的教学指导方式。”[2]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个人差指导呢?

2.如何理解个人差指导

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提出要“因材施教”,这也便是最初的个人差异教学方式了吧。

所谓个人差教学,就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也提到了针对不同学生对象要进行不同指导的方式。

个人差是由于一个人生来所拥有的素质能力与外部环境的结合而导致的差异,因此是注定因人而异的。个人差异一般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①先天拥有的不同的素质能力

②后天拥有的习得的能力

③针对学习课题所采取的不同处置方式

但仅凭以上的特性进行测定,显然还不能综合地反映出个人的整体性质。知能检查,主要是针对①的知的能力,而作为学力检查的②的知的能力的构成因素尚不明确,而且它们的测定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把①和②假设为现有兵力的话,那么③就可以作为驱动它们的战略。而如果这样的学习战略无法得到充分运用,那么其学习能力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但③的能力的测定实际上很难进行。

总而言之,以个人为对象,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以及特质,并以此为目标进行的教学指导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个人差指导。在这里还要充分考虑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个人差指导偏向任何一方,而是使之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互动。

3.何之谓为“教”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在《论语》中,孔子论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首先明确对方究竟需求的是什么,然后再寻求相应合适的应对,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你的做法和用心无法得到对方理解的话,那么你的行为就没有任何意义。依照对方的渴求进行的行动,这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来应对的创造性行为。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教”不是单纯的教师“讲”,而是在彼此“知”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互相协动与共鸣。在这里,教学活动体现为教师干预与学生学习这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1)教师干预

教师可以干预的项目中,有学习课题、教学方法、学习时间等三个方面。

①学习课题

教师可以决定学习课题的内容,进而实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不过教师并非能够干预所有的学习内容,因为教材的构成及其适当性往往取决于专业体系内所制定的教材本身。

②教学方法

如上所述,教师无法干预所有教学内容,但那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这方面无能为力。在更多时候,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不利条件时,教师可以依靠经验,排除不利因素,来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因素

①适正性

此概念可以扩展到记忆、模仿能力、知能、人格、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的综合个体属性。

②知能指数

在必须学习一门全新的性质不同的外语时,既得的母语的语言习惯会对新的学习构成障碍,而为了克服这种干扰,需要较高的知能。这和在白纸上作画不同,要在否定甚至颠覆已有画像的同时,描述新的图形,还要对这两者进行明确的区分,且在各自的体系内找准位置。在进行这种否定与体系化时,较高的知能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③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作为学习能力的变数之一,约占整个学生学习因素中15%~20%的比重。和知能相比,这是左右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而诱发学习欲望的因素是什么,在这一点上教师的干预是否可行,明确这些问题的意义也是必要的。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欲望的因素有内在与外在两种,内在因素指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否具有成就感等。外在因素指教师的教学是否得法,上课是否生动,是否让学生感觉学有所得等。

4.对个人差所应采取的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四件事。下面结合日语教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①调节学习

即便教学目标、教材与教学方法完全相同,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充分的回答时间。现在笔者任教的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专业选用的教材是首套高职高专教材《实用日语》。该教材虽然注重口语的运用,但是其读解文部分不仅篇幅过长,而且难度较大,课后练习的知识巩固与本文的衔接也不太好。让学生容易感到知识系统性不强,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构成了挑战。教师除了在授课上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外,在讲解时还要注意取舍,并鼓励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发问、发现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部分难度较大的内容,在考试出题时也可以做合理的取舍,并正确引导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

②提供使用日语的机会

尽可能地发问,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回答机会。国内的外语学习者缺乏语言环境,学生日语能力的提高受到制约。所以作为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使用日语的机会。比如,在动漫或者日剧中寻找日本人常用的句子,并使用这些句子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产生互动的欲望。在日本网站上(比如「読売新聞」、NHK等)收集时下的日本热点,让学生通过语言了解日本,再反过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用心整理、归纳以加深对日本语言与文化的理解。

③进行矫正性的或者发展型的指导

在授课时或者课后,设置定期的讨论时间或者进行临时性的补习等。大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很多同学在求知的道路上,很难做到有疑必问,尤其在课堂上众目睽睽之下。所以,这要求教师能够更多地站在学生立场上,除了鼓励大家课堂发问外,还要特意准备一切可以课后发问的方式,比如通过网络、电话或者课后固定时间在办公室答疑等。

④调整指导方法,以真正适合学生

要在心理上真正接纳那些拥有千差万别能力的学生,并关心他们的感受,逐步调整现有的教学方式。现在,不少学生都自尊心强,而忍耐力差。同时,不少学生头脑聪明、表现欲突出,而这些对于外语学习来说,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具体指导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动机,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在讲解时,就要做到深浅、难易有度。真正要把每一次课都上得让所有同学都有所得,教师的作用显然是决定性的。

5.依据个人差教学的必要条件

为了根据个人差来优化教学方式,就必须改变对所有学生都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的理念。

依据个人差所进行的教学指导,其出发点是认可每一位学生自身的价值。现在,对于力图发挥每个学生特色的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大概很少有人怀疑。学生个体是互不相同的,课题研究的原则就是在这些差异中使他们的学习经验个体化,并逐步适应下去。并且,在这种个体化中,至少包含以下两点。

A与集体或班级相比,使学习方式更适应于个人。

B与集体或班级相比,调整个人的学习方式。

这样,依照自身的学习步骤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特征化,就是依据个人差所进行的教学。作为目标,不仅仅是要提高其学习能力,而且要培育出富有个性的人。因此,与这种个人差教学相呼应的教材与指导方式,就需要具备以下特征与内容:

①教材的性质

②指导方式的种类

③学生的特性与指导方法的相互作用及关联

④科目的弹性

⑤群组活动

6.结语

以上,笔者就个人差教学应该具备的姿态进行了论述。实际上,笔者深信现实与理想之间有难以消除的差距。所以在此后的教学中,想把个人差教学的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尚有很多问题不得不去考虑。“教”这种行为不单单是指传授知识。在教的过程中,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激励。为此,以下三个方面的意识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

①学生必须学习什么?

②为了学到这些东西,学生必须做些什么?

③为了让这种学习更加简单而有效,教师能够做些什么?

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个人差教学,就是要充分意识到这些问题,来尽可能追求最佳教学效果。为此,要挖掘学生的潜力,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及意愿等特性,尊重学生的个性。

参考文献

[1]青木昭六『個人差に応じた指導』開隆堂、1974年。

[2]鳥居次好『能力差に応ずる指導』研究社、1970年。

[3]藤田守一監修『学習の能力と個人差』明治図書、1970年。

【注释】

[1]牛島義友監修『教育心理学新辞典』金子書房、1996年、733ページ。

[2]佐藤博著『英語の学力差に応じる指導』開隆堂、1963年、1ペー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