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于超越论对转化说的批判
写作“转化说”是国内写作学界提出的一个影响广泛、接受较为普遍的一种写作观。国内学者刘锡庆最早提出了“双重转化说”,随后又出现了“三重转化说”“四重转化说”“双向转化说”等写作本质观。尽管在写作理论研究界很多学者都对“转化说”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批判,但是“转化说”依旧对目前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具有非常广泛和重要的影响。当然,本书并不是要彻底否定“转化说”,只不过任何理论的解释效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运用新的理论予以克服。
(一)“转化说”的形成与影响
苏联文艺学家A·科瓦廖夫在其《文学创作心理学》中提出了言意转换的思想。20世纪8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的刘锡庆出版了《基础写作学》,在这本重要的学术专著中,刘锡庆在借鉴与吸收传统的文学写作理论和苏联学者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重转化说”。“双重转化说”认为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两次转化:一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家头脑)的转化,这是从事物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二是作家的观念、认识、情感向文本的转化,这是从事物到认识的第二重转化。“双重转化说”是国内学者首次从写作活动的过程出发,揭示写作活动的基本规律,因此对国内写作理论研究产生了非常重要和广泛的影响。比如1989年由周姬昌主编的《写作学高级教程》就是持“双重转化说”的观点。
1990—1993年,“转化说”在全国写作理论研究界引起了激烈的学术争论。颜纯钧的“非线性说”、马正平的“知行递变说”、周淼龙的“写作生发论”等观点都对“转化说”进行了批判,批判矛头主要指向“转化说”的线性决定论思想。颜纯钧认为,在写作过程中,“物”“意”“文”,这三个因素是“非线性、非稳态、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56]而且这种非线性的现象是写作活动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因此否定了“转化说”。批判的结果促进了“双重转化说”的改进,学者提出“双重转化说”不应是单向转化,而是“双向转化”,即“物←→意←→文”的转化模式。后来林可夫的“三重转化说”、朱伯石的“三级飞跃说”都以刘锡庆的“双重转化说”为基础并进行改进。如1996年金长明出版的《现代写作学基本原理》中,就持“物←→感←→思←→文”的三重转化观。“转化说”目前在写作理论界依旧产生着重要影响,这说明“转化说”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
同时,“转化说”对中小学作文教学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刘朏朏、高原提出观察、分析和表达三段训练模式,1977年在北京月坛中学实验和推广,在作文教学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三段训练模式认为观察是基础,分析是核心,表达是结果,这与“转化说”的基本思想一致。李吉林的情境作文训练,把作文训练分为创设情境、观察情境、审美体验、开拓思路四步,实际上也遵循写作“观察—内孕—表达”的转化规律。此外,影响更为广泛的文体训练模式、能力训练模式,大体上按照审题、立意、选材、组织、表达、修改程序进行作文教学,这同样也遵循着“观察—内孕—表达”的转化规律。
(二)“转化说”的反思与批判
写作“转化说”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基于“转化说”出现了各种写作教学模式,但都是昙花一现,至今未有哪一种模式被人们广泛认可。究其原因,“转化说”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种种局限。“转化说”是指“物”“意”“文”之间的相互转化,基本模式是“物←→意←→文”,转化的两个环节都是外(物、文)与内(意)之间的转化,即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的转化。在生活作文观察教学阶段,强调的是通过细致观察,尽可能发现事物的细节或现象后的本质。意识(包括感性认识)是内在的精神的东西,需要与外在事物吻合,二者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一个是外在的客观的物质,另一个是内在的精神意识,二者之间截然对立,意识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切中外在的客观事物。在表达阶段,则需要准确地把自己想说的表达出来。因此,在现象学看来,“转化说”实际上是一种外在超越论,具有一定局限性。
1.“转化说”难以解决生活作文的个性化问题
不管是双重转化说还是三重、四重转化说,其哲学基础都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尽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一方面表现在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使客观事物发生改变;另一方面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但是,其关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认识的过程就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无限接近的过程。因此,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转化说”把客观世界—内在意识—文本之间的联系看作是由内向外、再由外向内的转化。在现象学看来,这种由内向外、再由外向内的超越缺乏自明性。当然,写作“转化说”不是为了追求绝对的明见性,但是以符合为目的的认识论显然不能够深入地揭示“意”的形成过程和机制。正如周淼龙认为的那样,“对于在写作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它只回答了写作内容的本源问题。”[57]“转化说”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活作文的本源问题,但其忽视了个体在建构意义世界中的作用,因此难以有效解决生活作文的个性化问题。
意识来源于个体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交往活动,意识内容不仅与外在的、客观的事物有关,也与个体和外在世界的作用方式有关,还与个体的先天知觉能力和后天知识、兴趣、情感、文化、经历等有关。现象学就是从第一人称的视角来看世界,把认识论中外在的客观世界悬置起来,把目光投向意识活动本身。胡塞尔为追求绝对的明见性,不断排除后天的各种因素对知觉活动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能发现共通的先天因素与独特的后天因素都会对意识(包括感性认识)的形成发挥作用。共通的先天因素对意识形成的影响表现为:不同的正常个体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直观同一外在事物,他们形成的经验总会有相同的一部分。比如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会看到月亮从月牙到半月,从半月到满月,从满月再到半月,最后到月牙的变化。但是,个体受后天知识、兴趣、情感、文化、经历、感知方式、感知时空等因素的影响,在经验中总会有不相同的一部分。在古人的眼里,神秘的月亮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白居易)。在现代人的眼里,月亮则是一个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已经到过的荒凉寂静的行星。现象学揭示出自在之物总是以意识的关联物的形式出现。现象学的悬置能够有效克服外在客观世界和已有经验知识对知觉意识的束缚,并促使人们积极主动构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2.“转化说”不能充分解释生活作文的生成性
正是因为自然主义哲学把意识作为一种装在盒子中的精神实体来看待,所以“转化说”就认为写作中首先需要让“物”进入到“意”,然后再把内在的“意”转化为“文”。在“物”进入到“意”的过程中,“物”对“意”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在“意”转化为“文”的过程中,“意”对“文”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审题确定中心成为学生写作中最为核心的环节,围绕确定的主题再去组织各种材料。尽管在写作活动中,存在一些非线性的现象,但无论如何,“意”具有先在的决定作用。
“转化说”的预设观成为当代一些学者对“转化说”批判的靶子。马正平先生的“非构思写作观”,其核心思想就是:在写作过程中,“意”是在赋形思维和路径思维的支配下,从起笔的胚胎信息中不断孕育而成,而非预先构造的。[58]周淼龙提出的“写作生发论”同样认为,在写作的初始阶段,“意”是模糊的、含混的,正是在行文和修改的过程中才逐渐清晰起来。在现象学看来,意识是变动不居的意识流,知觉体验也在不断变化流动。同样,反思也是一种意识活动,在反思中不断指向体验的不同部分,并不断进行当下化改造。因此,写作反思中不存在把原初的经验“意”转化为“文”的问题,而是对已有体验不断生成、不断改造、不断超越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与建构新的经验世界的过程。
3.“转化说”不能揭示生活作文各环节的内在联系
“转化说”认为,作文过程包含两次转化:一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家头脑)的转化;二是作家的观念、认识、情感向文字的转化。“转化说”着眼于写作活动整个过程,因此把“物←→意”(个体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写作活动的起点。尽管后来的“三重转化说”和“四重转化说”对写作过程的揭示更为细致,但是“转化说”的“内化”“意化”“外化”等概念依然不能深入揭示“物”到“意”、“意”到“文”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过程。
许多艺术家在谈论创作过程时,从自己创作的切身感受出发,往往更容易切中文学写作的内在规律。郑板桥的“眼中竹—胸中竹—手中竹”论述,把艺术创作的起点定位在“眼中竹”,就揭示了艺术创作活动中的起点是知觉体验而非外在的客观世界。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深刻地提出“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59]这一著名论点,后来被浓缩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写作原则。这一观点深入地揭示了文学写作活动的本质规律,并指出文学活动具有超越性的特点。但该观点仍然基于自然主义思维去理解“实际生活”,认为“作为观念相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60]。可见在毛泽东那里,“普通的实际生活”是指在“我”生前与死后依旧存在的那个外在的客观“现实世界”。把“知觉体验”与“对象”对立起来,把“知觉体验”作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解的“镜像”,关注内在意识与外在世界的符合度,不能清楚地揭示生活体验在写作过程中具体变化的过程,也不能深入发现“物”、“意”和“文”的内在的连续性和超越性。
(三)生活作文超越论的意义
在超越论看来,写作活动的起点是人与世界的感性相遇活动,写作行文阶段的起点则是在人的知觉中显现出来的主客统一的知觉现象。写作反思就是基于这种主客统一的知觉体验,借助语言使主客统一的直接体验转化为纯粹的内在意识,并在面对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发现和建立不同知觉体验之间的关联,从而重新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因此,从知觉活动到反思活动,从现象学反思到自然反思,从表象性反思到符号性反思,生活作文不同环节之间具有内在的连续性和超越性,因此是一种内在超越活动。
生活作文超越论把生活作文的本质看作一种内在超越的精神建构活动,不仅揭示了生活作文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连续性与一致性,也揭示了各环节之间的超越性和差异性。生活作文超越论对生活作文本质的深入认识,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生活作文,能够发现在其他视角中难以发现的东西,从而为生活写作和生活作文教学提供重要的启示。
首先,生活作文超越论有助于发挥作者的主体性。真实性的生活作文并非只是机械地临摹外部世界,写作行文的起点是主客未分的现象世界,即个体直观的体验世界。在行文的起始阶段,反思指向原初体验世界。反思并不意味着回到原初体验世界本身,而是基于当下的经验对原初体验的不断超越,使生活世界以个性化的、具体的、新颖的样态呈现出来。因此,作为一种精神世界的建构活动,生活作文超越论有助于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自觉地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其次,生活作文超越论有助于作者自觉超越“生活世界”。生活作文真正的起点是个体与自在世界之间的自发性的交往活动(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存在)中的知觉体验。这样一个自发的、非反思的、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是与人的存在联系最为紧密的世界。当然,这样一个世界也是一个被日常文化殖民的世界,因为在日常存在中,文化以一种不触目的方式支配着个体日常存在,而且越是不触目,越是顽强地发挥着支配作用。现象学反思能够揭开“生活世界”的面纱,发现“生活世界”的秘密,为生活作文面对并超越“生活世界”本身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最后,生活作文超越论有助于作者在反思和建构中与“生活世界”保持密切联系。行文本质上是一种生成性建构活动,在行文中反思逐渐把散乱的、非课题的、非语言的日常体验符号化、对象化、主题化、秩序化,而不是把内在之“意”转化为“文”。在行文中,需要通过回忆、想象、选择、分解、重组、连接等反思方法重构体验世界。生活作文超越论强调基于体验世界重构体验世界,在反思中始终要面对“生活世界本身”,从而避免了生活作文远离“生活世界”而丧失写作的意义。
总之,生活作文超越论不像“生长说”“发现说”关注写作活动各环节之间的符合性联系,强调外部世界与意识、意识与文本世界之间的符合性。生活作文超越论认为,“人的存在—知觉体验—现象学反思—自然反思—语言表达”之间具有内在的连续性与超越性。生活作文是从主客统一的体验世界出发,逐步超越日常体验,并最终建立一个与自己存在紧密关联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因此,生活作文超越论更有利于作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更有利于作者不断超越惯常的“生活世界”,更有利于作者在反思和建构中与“生活世界本身”保持紧密联系。
【注释】
[1]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31.
[2]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30.
[3]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67.
[4]李朝东.现象学的学观[J].哲学研究,2009(8):92.
[5]胡塞尔著.黑尔德编.生活世界现象学[M].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42.
[6]胡塞尔著.黑尔德编.生活世界现象学[M].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42.
[7]胡塞尔著.黑尔德编.生活世界现象学[M].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461.
[8]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7-38.
[9]梁家荣.海德格尔“世界”概念的超越论意涵[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3.
[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6:78.
[1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6:50.
[12]梁家荣.海德格尔“世界”概念的超越论意涵[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
[1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6:138.
[14]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79.
[15]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09-410.
[16]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09.
[17]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13.
[18]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13.
[19]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13.
[20]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02.
[2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65.
[22]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65.
[23]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86.
[24]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84.
[25]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85.
[26]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79.
[27]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79.
[28]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350.
[29]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一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80.
[30]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74.
[31]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79.
[32]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05-206.
[33]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67.
[34]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42.
[35]〔韩〕李南麟.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A].杜小真,刘哲.理解梅洛-庞蒂[C].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5.
[36]洛伦S.巴里特,托恩·比克曼,汉斯·布利克,卡雷尔·马尔德.教育的现象学研究手册[M].刘洁,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33.
[37]朱建人.生活作文之研究[J].上海教育科学研究,2004(1):36.
[38]本文来自乐山沫若中学学生的作文。
[39]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6.
[40]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86.
[41]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87.
[42]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7.
[43]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97:17.
[44]许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M].卢岚兰,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1:40,69.
[45]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6:188.
[46]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6.
[47]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学科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6,49.
[48]本部分2~4节已公开发表。参见:胡斌.日常生活作文:个体精神自觉建构之途[J].中国教育学刊,2012(7): 69-72.
[49]周淼龙.现代写作论稿[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8.
[50]周淼龙.现代写作论稿[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0-11.
[51]丹尼尔·丹尼特.意识的解释[M].苏德超,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76.
[52]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9,50.
[53]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
[54]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12.
[55]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76.
[56]颜纯钧.对物意文理论模型的质疑[J].写作,1990(1):3.
[57]周淼龙.现代写作论稿.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4.
[58]马正平.当代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1:9-11.
[59]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
[60]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