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思维与思维科学
1.什么是思维
我们今天所享受的高度文明,是一代又一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的智慧来自于思维,智慧是思维的结晶。人是会思维的动物,思维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标志。人类的思维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思维观,认为思维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活动
苏联《简明哲学词典》认为:“思维,是物质——脑——的最高产物,通过表象、概念、判断等等来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能动活动。”我国哲学界给思维下的定义也与此类似:“思维,人脑对现实世界能动地、概括地、间接地反映过程。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是指逻辑思维。”[1]在这里,思维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概括的、间接的,而且全部解释都是对逻辑思维的解释。在此,思维等于逻辑思维,它的作用、功能是反映、认识。
1.2.建立在脑科学基础上的思维观,认为思维是大脑物质的特殊功能
美国脑神经学家斯佩里提出大脑神经回路学说,揭示了人脑的神经网络,他的研究获得了1981年诺贝尔奖。他认为,人脑系统的基本构成是神经细胞或神经元,在重约1 350克的现代人脑中,拥有1 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与其他3万多个神经元联系,构成1014—15个神经结点,分布在人脑皮层,形成庞大的神经网络。一种类似于谷维酸的化学反应形成的电传导,使网络之间接通,就是神经回路,每一回路可能与某思维内容相应,结合大脑区域分布理论,揭示出思维即神经回路的接通,实质上就是语言区、表象区、概念区、感情区的接通。这个庞大的神经网络足以使人适应任何情况。
1.3.建立在数学科学基础上的思维观,认为思维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
数学的新发展给思维主体提供了新的数学方法论工具,提高了研究思维的精确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成为分析、描述思维的有力工具。从这个角度研究思维,形成以下观点:
思维是人接受信息、存贮信息、加工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的全部活动过程,而且是概括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思维又是人在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中的信息增值。
思维对客观存在进行能动反映的过程,是以信息为中介,从客观外界得到能量与信息,使系统从无序转向有序,从低有序度走向高有序度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数学进行描述,形成一定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人类创造了计算机技术。
1.4.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思维观,认为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
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思维”都是指向性思维,它是指一组解决问题的内部活动。因此,有的心理学家把思维定义为“问题的解决”。似乎这个思维定义的内涵要丰富一些,但很不幸的是,心理学家们认为思维要解决的“问题”,还是“认识”或“反映”。北京师范大学等四所高校编写的高校教材《普通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的,对客观解释的对象和现象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2]朱智贤、林崇德教授主编的《思维发展心理学》认为:“思维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反映;思维是心理这种能动反映的高级形式。”[3]汪圣安教授认为:“思维有三个基本特点:1.思维是一种间接的、概括的认知。2.思维是一种过程。3.思维是解决问题行为中的指向,是指向解决问题的。”[4]
1.5.建立在智慧操作应用基础上的思维观,认为思维是意识反映外部世界从而创造新世界的心理操作过程
马正平教授提出:“思维,就是人类在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反映客观现实世界、创构未来理想世界、应变现实环境的(秩序化)意识行为。”苏富忠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控制论、创造论等新兴学科原理,提出了操作思维的观点:“思维是主体以其机体结构,特别是以其中的心理结构为依据,在整体整合和心理相对独立的整合作用下,在其他心理过程的参与下,在自体内外矛盾的推动下,遵循特定的逻辑规律,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操作特定的心理工具、肢体或外物,拓通特定的思路,主动建构一定新成果的操作过程。”[5]
总括人类对于思维研究认识的过程和不同结论,我们可以形成以下认识:
从对思维认识的历史阶段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思维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国外多学科综合研究主要是对思维的内在生理属性进行揭示,侧重于自然属性的研究;而国内侧重于思维的社会联系,是对思维的社会属性进行研究。思维的自然属性由自然科学家去认识,思维的社会属性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关注思维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思维的社会属性、特点、规律予以深入探索,正确理解,以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
人类对思维的认识经历了由思辨到实验,由猜想到模拟的过程,逐渐把思维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思维研究由单学科研究走向综合多学科研究,并成为科学的重要对象。从哲学高度讲,人类认识的主要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思维是当代人关注的主要对象,也是人类未来科学研究所要揭示的神秘黑箱,一旦这一科学取得突破性成就,人类的历史将会重新谱写。思维理论将逐渐由抽象进入到具体和人的具体实践——问题联系起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思维就是人脑对问题的思考和求解的心理活动过程。现代思维科学就是为了使思维能够有效地指导人们进行实践,使人们面对现实生活的问题时能够准确地进行思维,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美国哲学百科全书》对思维做了以下解释:思维作为本质的人类活动,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第一,人们通过思维可以在实然、必然、或然三种水平上获得对事物的认识;第二,人通过思维以决定做或不做某事物。这两种思维形式分别产生了人类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其目的是为了求解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动因。这样理解思维就突出了应用性,而舍弃了抽象性、专业术语性。
结论: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它借助于语言、符号与形象,抽象反映事物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存在,创造性的应对生存问题的复杂生理与心理活动过程。
2.思维科学的发展历程
多少年来,人类一直试图揭示思维之谜,但是18世纪以前,人们只是从哲学意义上探讨人的思维,因而对思维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思维与物质孰先孰后的理论层次上。哲学思辨阶段对思维的认识,是在天赋、神灵与实践、物质反映的唯心与唯物两种观念辩驳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讨论的重点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解决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强调实践对认识,即对思维的决定作用,并把思维提高到理性高度来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思维是人脑这种物质的属性和运动形式。“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形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6]“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7]“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而发展的。”[8]这一系列的论述,构成了唯物主义思维观。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未能对思维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仍然处于思考与辩论的层次上,未能对思维科学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推动。
但是,马克思主义无疑是研究思维问题,建立思维科学的哲学基础,我们只有从人脑这个物质实体出发,才能真正揭示思维的本质规律。只有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才能把思维研究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心理实验才具有物质对象。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成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了心理学实验研究。冯特主要运用自我观察的方法,研究人的感觉、知觉、注意、反应、情感、意志等心理现象,形成了莱比锡学派。从此,人们才开始以科学的手段研究人类思维,揭示思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及其规律,于是,思维理论成为指导人们生活实践的一种有力武器。
运用心理学方法研究思维,贡献最大的首先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他们主要是受康德哲学和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影响,认为人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物自身”,现象反映在人的意识里只能是形式,所以,提出思维是心物同形的过程。
其次是俄国的巴甫洛夫,他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刺激理论与条件反射学说:第一信号系统——感觉表象;第二信号系统——言语。他认为思维是一系列的信号刺激与反应过程,是有内容、有形式的反应过程。巴甫洛夫的贡献就在于揭示了思维内在的表象与言语要素,为后来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皮亚杰提出了适应理论。作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发生认识论专家,他毕生研究儿童的思维活动,他把认知、智力、思维、心理视为同义语。1955年,在日内瓦建立了“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开创了“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认为,个体之所以能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就在于个体具有能够同化这种刺激的某种图式。图式最初来自于先天遗传,一经与外界接触,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就不断地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图式包括:原始观念图式、实验图式、同化与顺应图式。由于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相互作用,推动心理结构或智力活动结构的发展,也就是说,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构成新的水平,如感觉动作图式内化以后就成为表象图式、直觉思维图式,以致到一定年龄阶段,就构成运算思维图式等。
同化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与适应。
皮亚杰认为,智力或思维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又依赖于主体对于客体所产生的动作,认知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思维是机体通过智慧和理性对环境做出的一种适应,是一种最高形式的适应。
后来,思维研究不断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维列鲁学派”的内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思维是人的活动内化的结果。维列鲁学派是以维果斯基、列昂节夫、鲁利亚为代表所形成的心理学派。这一学派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借助于中介工具——语言和符号实现认识的。人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才能在头脑里“默默地进行”。
列昂节夫在《活动,意识,个性》(1975年)中指出“内化”是一种过渡,由于这种过渡的结果,操作外界物质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在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
后来他们把这种“内化”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构成课题的外部表象;二是掌握物质化活动;三是形成大声言语(没有实物或事物的物质描述的依据);四是转为内部不出声的外部言语(言语动作转向智力方面);五是转化为内部言语,智力活动最终形成。这种思维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揭示了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人的实践基础之上的,是由人的外部活动引起、发生、形成。
从心理学实验的历史来看,基本上已经认识到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自身的一种智力,而不是唯心的神灵的启示。
20世纪以后,一大批世界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脑物理学家、化学家、语言学家、信息系统论学者聚集在美国,形成了脑科学研究中心,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类的思维,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成就有大脑两半球学说、神经网络学说、信息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理论等等,特别是计算机三维模拟技术,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对人脑思维进行模拟,极大地推进了人对思维的理解和描述;现在主要是突破逻辑运算,而表象识图及语言运算功能正待突破描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综合研究使人类的思维由玄虚思辨逐步走向实践,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对于思维科学的研究是由形象思维的讨论开始的。1957年,霍松林先生在他的《文艺学概论》中提出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的主要形式,首先从文艺理论的角度提出了有没有形象思维的问题。1959年,美学家李泽厚在《文学评论》第2期上发表了《试论形象思维》一文,从巴甫洛夫的两个信号系统理论出发,肯定了形象思维的存在,系统论述了形象思维的特点及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学界异常激烈的争论。开始,纯粹是学术领域里的大鸣大放,可是后来却变成为政治争论,一度时间,形象思维论者成为批判的对象,似乎谁说形象思维,就是反对唯物主义。郑季翘在《红旗》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形象思维论就是从认识论上修正马克思主义,它的作用就是要在文艺理论中挖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基,使文艺成为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的东西。于是学术上的讨论,成为政治上的斗争,很多学者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没有人再敢涉足思维这个禁区。
直到1978年毛泽东给陈毅的一封信公开发表,信中三处谈到“诗要用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理论才被重新开始研究。
1980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发表钱学森《关于形象思维问题》一文。1981年第1期《自然杂志》又发表钱学森的文章《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现代思维科学的理论体系结构。他在文章中指出:“逻辑学,形象思维学,灵感学都是属于思维科学这一科学技术大部门中的基础科学。至于诸如语言学、文字学、密码学、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等,似乎都可以当作思维科学体系中的应用技术,属工程技术类。”
在此基础上,钱学森又陆续发表了《现代科学的结构》、《关于思维科学》等论文,论述了思维科学研究的方法、途径、应用以及思维科学研究人员队伍的组织等问题。由于钱学森的热心倡导,我国思维科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1984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思维科学讨论会。钱学森在会上指出,思维科学是发展第5代计算机(智能机)的重要理论基础,形象思维是目前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
目前,我国多学科合作研究现代思维科学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在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辩证思维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理论框架已经初步形成。钱学森先生把现代思维科学研究划分为三个层次:
思维基础科学
思维技术科学
思维工程技术[9]
这样,思维科学就有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成为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突破。可以说,思维科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足鼎立的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实用性更为突出。人们已经开始从实用的角度来认识思维了,思维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直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