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写作思维的界定

写作思维的界定

时间:2023-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写作思维的界定1.什么是写作思维从思维的社会属性理解思维,可以把思维看作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的内心求解活动。这些运用不同符号进行思维的艺术之间也有差异。写作思维是写作的内在设计和构想;写作是思维的物质实现。当我们意识到写作活动是一种“思维的艺术”,也随即发现这一思维过程有别于一般认知思维。

第二节 写作思维的界定

1.什么是写作思维

从思维的社会属性理解思维,可以把思维看作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的内心求解活动。写作面对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写什么?需要认识;怎样写?需要方法。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思维来解决,所以,写作实际上首先是一种思维活动,是运用语言文字表现写作者思想与认识的思维活动。

在写作活动中,思维的主要功能是由写作活动的性质决定的,它服从于这一活动的需要并为这一课题的解决发挥能动的作用。不论是写作材料的搜集,还是写作主题的提炼;不论是写作篇章形式的谋划,表现技法的选择,还是语言风格的确定,整个写作过程都是在写作思维的引导下为了特定的写作任务和课题而展开的。可见,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不是片断、零碎、临时的,而是系统、完整的,思维始终贯穿于写作过程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写作思维虽然也要起到认识的作用,但是主要的还是一个组织、物化纷乱思绪的过程,是寻求发现并创造语言文字表现心理内容的形式和方式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写作活动的性质,人的表现意识决定了思维的方向和性质。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写作思维:

写作思维是在写作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适应写作活动需要的一种表现思维,是为人的心理内容寻求、发现或创造内在语言物化形式的思维过程。

理解写作思维与其他思维的区别,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

1.1.写作思维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思维

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的高级形式,涉及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人的行为、言语、态度等等。思维外化的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如直接行动、绘画、制造各种形态的物品等。写作只是思维外化的一种途径和形式,是以语言文字形式把思维成果外化出来的表现活动。这就决定了写作思维是语言文字符号表现人的心理内容的思维活动,语言文字是写作思维的核心符号。写作思维不同于一般所说的艺术思维,因为一般所说的艺术思维,运用迥异于写作的各类艺术符号,例如绘画就要使用色彩符号与线条符号,音乐就要用音响符号进行思维。这些运用不同符号进行思维的艺术之间也有差异。

1.2.一般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形式,而写作思维则是心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统一

从心理活动的特点来讲,思维可以“心游万仞”、“思接千载”。可以凭借任何符号进行思维;写作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只能凭借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按照实践的形式要求来实现心理活动的物化转移。所以,人人都会思维,却并不是人人都会写作。写作的实践性决定了只有掌握语言文字的人,才能用文字转化思维成果。这就决定了写作思维必然都要受到语言文字深广度的限制和实践能力的限制。写作思维是写作的内在设计和构想;写作是思维的物质实现。离开思维,写作就是痴人说梦;离开写作,思维成果就成为空中楼阁,就无法传播、继承、发扬,人类的文明也就会停滞不前。只有通过思维,写作内容才能实现有序化,才能突出明确的中心,才能形成明确的主题,才能构想出完美的形式;只有通过写作实践,这一切思维过程才能外化为文字篇章。

总起来说,写作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思维,而人的思维围绕写作活动展开,又须服从于写作的目的和任务,这样就又形成了思维特殊的规律和特点,思维与写作互相依存,在实践中结合,构成了写作思维。

当我们意识到写作活动是一种“思维的艺术”,也随即发现这一思维过程有别于一般认知思维。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的:“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10]

表现思维是运用特定的表现符号为人的心理内容创造民族的物化形式的思维过程。由于人的表现活动方式种类繁多,每一种表现活动都有自身独特的表现符号和形式,因而其内在表现思维又各具特点。音乐、美术、舞蹈、戏曲、影视、书法、写作都是人类独具的表现活动,它们都具有表现思维的共同特征,但是由于各自特定的表现符号以及特定的物化形式又决定了各自区别于其他活动方式的内在表现思维特点。例如音乐,这一表现活动是运用音响符号表现心理内容,组织成具有节奏和旋律的音响形式,其内在表现思维必然是在音响与情感交融同化过程中展开并完成的。写作是一项特殊的表现活动,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所运用的表现符号——语言文字比所有其他的表现符号都更为丰富复杂。因为,“言语,包括内部言语,决不仅仅是思想的表现形式,它还是思想的产生方式;不仅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还是构成思想的操作手段……”[11]所以,运用语言文字符号进行表现活动的写作思维比一般表现思维更加复杂,特点也更加突出。

2.写作思维的特点

在写作过程中,思维的运用是为了实现写作目的,思维的主要功能是由写作活动的性质决定的,它不同于其他领域中的思维活动,而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苏联学者A·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一书中说:“任何创作过程都包括两个方面,这就是:第一,个性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舍此,任何创作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对这些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把这项工作的成果用语言表现的形式透射出来。”换句话说,创作过程不是别的,而是双重的变换过程,不论是材料的搜集,还是写作主题的提炼;不论是写作篇章形式的谋划,表现技法的选择,还是语言风格的确定,整个写作过程都是在写作思维的引导下为了特定的写作任务和课题而展开的,并不仅仅是在主题的认识与提炼时才会运用思维。

具体地讲,写作思维是在写作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适应写作活动需要的一种表现思维,也是整合、序化人的心理内容并为其寻求、发现或创造内在语言物化形式的思维过程。

这个定义首先把写作思维定性为表现思维,因为写作这一活动的性质或目的就是表现活动,思维必然以这一性质或目的为内容。

其次,写作思维就是把人的心理活动由繁杂的混乱无序状态加工改造成完整有序的心理内容,形成明确的表现对象和表现意愿。

再次,写作思维具体的任务就是发现——创造语言物化形式,就是用语言文字同化心理内容的过程,因此,写作思维本质上就是语言文字思维。

从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来说,语言文字作为内在图式决定着人的外在及内心的同化范围和内容。所以掌握语言文字越多的人,其写作思维的领域就越宽阔,他同化心理内容的能力就越强。

概括起来,我们把写作思维的特点归结为三级过程性、因体定向性、分割组合性、时空超越性和心理综合性这五大特点。这五大特点是从写作内在思维过程的不同角度总结出来的,在实际写作思维中它们是综合表现在思维过程中的。下面分别阐释。

2.1.写作思维的三级过程性是指写作思维从萌生到完成要经历触发、扩展、定形三个过程

这三级过程是写作思维的完整系统,是在表现思维目的的引导下展开的,整个三级过程实质上是发现和明确表现对象并且创造表现形式的过程。

S·阿瑞提关于创造过程的论述对写作思维来讲极为恰当。他说:“原发过程给艺术家提供了想象力——也就是提供了表象的能力。它能提供基本素材和松散的组织结构,比如像相似形、暗示、不完全的局部呈现。继发过程对言语、图像或者其他形式当中的许多暗示和局部呈现进行筛选和淘汰。最后,第三级过程参与进来。它作为原发过程与继发过程之间的一个‘门闩’或者协调配合,产生同意接受的表示,成了!新的统一体创造出来了!”[12]写作思维的触发、扩展与定形三级过程与阿瑞提的创造三级过程具有相似性。所以,也可以把写作思维三级过程看作是原发思维过程、继发思维过程和完形思维过程。

写作思维是由思维触发引起原初感受开始的。原初感受就是写作主体为了写作的需要在观察、采访、采集过程中对对象产生的初级情感、态度和认识,或者叫“第一印象”、“第一感觉”。没有原初感受,就不会产生要表现对象的欲望,也就不会有写作思维的发生。艾青观海时忽然产生了这样的感受:“终有一天,海水会变成甜甜的!”这成为他创作《海水和泪》一诗的原初感受,没有这一原初感受,就不会有《海水和泪》一诗的文学创作活动。文学创作的原初感受产生于生活中,而实用文写作的原初感受产生于对写作材料的采集与分析之中。原初感受是粗疏、不完整而且没有明确目标和针对性的,但是却极有价值。正如阿瑞提所言,其中包含着“相似形、暗示、不完全的局部”因素,只有经过第二级过程——扩展,才能使之集中明了,产生鲜明的针对性和表现目的。这个过程可能在瞬间完成,也可能完成得艰难而又漫长。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气竭于思虑,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阮瑀据案而制书,祢衡当食而草奏: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不论这一思维过程是快还是慢,都要通过具体的思维方法揭示原初所暗示的生活内容,找出原初感受与某一生活内容的相似性,达到豁然开朗,现出庐山真面目的效果。于是,表现内容明确了,表现形式的寻求与创造便开始了。一般来讲,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的产生基本上是同步完成的。因为形式是内容的形式,内容是形式显现的内容,没有纯粹的形式,也没有不具形式的内容。但是,语言不可能自然地构成完整的形式来表现内容,语言符号在头脑中是零碎、散乱的,因而需要思维的头脑加以组织,使之从无序到有序,从零散到完整,这样,语言文字篇章形式的构造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由此可见,不经过明确的表现内容与完整的语言形式融合的思维过程,写作任务就难以完成。所以,整个第三级思维过程是一定的表现内容被化作一定的语言形式之中的过程,也就是西方美学界所谓形式消灭内容的过程。由于语言形式具有明显的个性特点,因而同一表现内容在不同个体思维作用下就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字篇章。由此也可知,写作风格正是产生于写作思维寻找并创造语言形式的过程之中。

2.2.写作思维的因体定向性特点是在写作表现活动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由于写作应用于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社会领域,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形式体裁,这些体裁是社会需要和社会习惯规定了的,它要求写作个体遵循这种形式规定,违反了体裁规定,社会就会拒绝接受。刘锡庆先生说过:“世界上第一个写‘文章’的人,他的头脑里大约并没有什么‘文体’的概念。他提笔为‘文’,不过是想写下他最想说的话,最急切告诉别人的思想或感情而已。但是,他一旦把这些话写出来了,一旦把这些思想、感情传达出来并使之清楚、完整了,那么,这些‘话’,这些‘思想’、‘感情’也就同时具有了‘形体’,获得了自己的表现‘形式’。所以,只要有‘文章’那文章就必有自己的体裁。”[13]这就是说,在写作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根据写作表现对象的特点和写作的文章性质总结归纳出了一定的写作文体,这些文体形式在主体写作时就约束和规范着写作思维的形式和方向。

当写作思维进入到第三级过程时,以何种语言形式组织表现内容就是首要的问题。因为,特定的文体是由特定的语言形式构成的,而特定的语言形式又是由特定的语言功能应用的结果。所以,写作思维要寻求表现形式就必须首先确定文体,即根据表现内容的特点选择运用相应的语言功能来表现,可以这样说,不同的语言功能在写作思维中的选用就决定了思维的形式。现代语言学家认为,交际过程中的语言起码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主要功能,即:“表白功能”、“认识功能”、“人际功能”、“信息功能”、“指令功能”、“执行功能”、“情感功能”、“美感功能”。概括地说,前四种功能以认识功能为主就产生了抽象思维形式,后四种功能以指令功能为主就形成了形象思维的形式。写作思维进入语言形式构成过程中,语言的各种功能交织在一起,需要思维分辨选择。古文论中说:“……文思之来,苦多纷杂,应机立断,须定一途,若空倦品量,不能取舍,心非其决,功必难成。”[14]这里所谓“须定一途”,即是要确定一种思维方式,应用一定的语言显现对象。确定运用以认识功能为主的语言就必然导致思维由具体上升为一般,沿着抽象性的方向发展,而确定运用以指令与美感功能为主的语言就会使思维沿着具体化的方向前进。所以,明陈洪谟曰:“文莫先于辩体,体正而后意以经之,气以贯之,词以饰之”。“故词人之作也,先看文之大体,随而有心。遵其所失,故能辞成炼窍,动合规矩。”[15]

辩证地看,写作思维一方面因体定向,以社会规范把思维约束在一定的形式之中,另一方面,写作思维又总是不断地因事定体,丰富、完善,或者创造新的表现形式。在思维的限制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写作文体不断更新、丰富,思维也不断完善,文体形式逐步周密。

2.3.写作思维的分割组合性

客观事物反映进我们的意识是一个整体状态,囫囵一团,而语言则是一个一个的语词,是零星的,只能反映具体的部分。要使语言能够具体表现这个整体,就需要对这个整体事物进行分割,只有分割成为最小单位,与语词相对应,才能够实现对事物的具体表现。所以,写作思维是把头脑中的意象分解开来以具体化的言语来造形,把思想分割成最小概念用词来组合的过程。列宁说过:“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糙化,不加以割碎,不使之僵化,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思维对运动的描述,总是粗糙,僵化。不仅思维是这样,而且感觉也是这样,不仅对运动是这样,而且对任何概念也都是这样。”[16]列宁这段话非常准确地表述了人的思维特点,特别适应于写作思维。

第一,对形象的分解。写作主体在表现形象类的对象时,必须要在头脑中构成清晰、完整的形象形式,形象形式在内视觉上呈现出来,形象思维才得以展开。写作的形象思维形式不是单纯的形象运动,它始终伴随着语言描述。这样就产生了零碎的语词与整体的形象不相对应的矛盾。文学创作越是强调形象塑造的具体化、个性化,这种矛盾越突出。形象思维方式的突出特征不是展现完整的形象,而恰恰是对完整形象的分解,对形象分解的越细微,语言描述也才能越具体。所谓“细节描写”、“白描”,都只能在细致入微的形象分解过程中产生。没有形象分解就难以捕捉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特征,也就难以选用精确细微的语言进行描述。由此可知,形象思维作为写作思维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就是要在意识中唤起形象之后,对其进行分解,把视觉对象分解成细小的部分归入词语的概念外延之中,用词语定形为有声有色的言辞符号,这些符号按照接近律互相组合起来就构成了语言形象形式,这个语言形式外化出来又会在读者头脑中转化成相应的视觉形象。

比如:

这是一座规整的四合院。

磨砖对缝的灰色砖墙簇拥着悬山式的门楼,房脊的两端高耸着造型简洁的鸱吻。椽头之上,整齐地镶着一排三角形的滴水。檐下,便是漆成暗红色的大门。厚重的门扇上,镶着一对碗口大小的黄铜门钹,垂着门环。门扇的中心部位,是一幅双钩镌刻的金漆对联:“随珠和璧,明月清风”。门楣上伸出两个门角形的门簪,各嵌着一个字:“博”,“雅”。这些字样,都和人们常见的“长命富贵”、“向阳门第春长在,积善人家庆有余”之类不同,隐隐可见此院主人的志趣。大门两侧,是一对石鼓,高高的门槛,连着五级青石台阶[17]

这是《穆斯林的葬礼》中一段对北京城里四合院的描写,四合院是一个整体形象,作者只有在思维中对整体形象进行分解,分解成一个部分一个部分,才能完成对形象的描述,因此,整个形象思维过程就是分解视觉形象,用语言使之定形的过程。如果没有分解,或者分解得不细,表现出的对象就是抽象的、概括的,因而,也是缺乏意味的。这正是文学家与一般人在形象思维方面的区别所在。

第二,对思想的分割。当我们在写作中要表现某种观点的时候,不能一句话把这个思想观点说出就算完事,因为,写作表现的目的是为了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所以,就必须展示思想形成的过程和根据。这样,写作思维就要对形成的思想进行分割,逐层分割成一个个最小的概念,然后,从最小概念开始,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把它们组织起来,展示出思想的形成历程。

例如,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就是要表现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性质的认识,而这一认识的表现就是逐层分割直到最小概念——商品。从商品开始逐层推导,展示出他的思想认识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有理有据,显示出这种认识是历史的必然,因而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不可抗拒的魅力。

列宁说:“从来造成困难的总是思维,因为思维把现实中连接在一起的一个对象的各个环节彼此分割开来考察。”[18]

由于概念与词语基本对应,所以,只有把笼统的思想分割成具体细小的概念,才能用相应的词语来指代或描述,实现语言对思想的外化。如果没有对思想进行分割,就不会有具体的言词对应表现,就难以把思想融入语言形式之中,即使表现出来,也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

只有在思维过程中善于分割思想,即逐层分割,直至最小单位,然后按逻辑规则重新组合,写作表现才会显示条理性和逻辑性,也才能有理有据的推导出自己的思想观点。

第三,对运动过程的割裂。从哲学的宏观角度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无始无终。一方面,写作要表现客观对象,也只有在对象的运动过程中才能揭示或表现出对象的本质规律,这就需要人的思维对无始无终的运动过程割裂取舍,使物质运动在意识上显示出相对静止状态,构成一个阶段或一个过程,这样才能够描述表现。另一方面,由于写作表现的运动过程并不是模仿客观世界的运动过程,而是主观改造的运动过程,所以,不割断客观运动过程,人的主观的心理内容就难以表现;不打断客观运动过程,人们就难以创造出任何一件完整的表现形式。只有对原有过程的割裂、打碎,才会有创造,才会有新的形式产生,也才会写出独立完整的语言篇章形式。

2.4.写作思维的时空超越性

这一特点古人早就注意到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19]这段话可谓写尽文思时空超越性的现象,但是,问题不在于对现象的描述,而应该明确写作思维超越时空运行的作用。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时空超越在写作思维中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超越时空使人类走出了现实的局限,看到过去和未来,从而产生出人类的理想和虚构出未来的生活和形式,完成合目的性的写作表现。

其次,超越时空思维可以按照主体表现的需要随意组合生活内容,弥补现实材料的不足或缺陷,创造符合美的追求的表现形式。

再次,可以从人类文化和历史的深层意识角度透视写作对象的价值和意义,为孤立的、部分的生活现象寻求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联系。

总之,写作思维的时空超越性特点,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类的写作活动成为最高级的创造性表现活动,“人才变成有能力来进行更复杂的活动和达到更高的目的”[20]

2.5.写作思维的心理综合性

我们知道,在一般认知思维中,思维材料愈客观,思维结果就愈真实,愈准确;而且思维沿着抽象的目的上升,达到理性认识目的,就舍弃感性材料。而在写作思维中,却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即使在科学论文的写作中也不能没有主观感情,可以说在写作思维中,主观的内容愈多,其创造性愈大;同时,写作思维自始至终都只能在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离开了感性材料,写作思维就成为空空洞洞的一团模糊的理念,也可以说,就再不存在写作思维。显而易见,写作思维是不同于一般认知思维的,它包括了最大限度的心理内容。整个写作思维的运行过程实质上就是诸多心理内容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趋于完整统一进入言语模式的过程。概括地说,写作思维包括以下心理内容:意识(包括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情感、感觉、知觉、联想、想象、记忆、表象、个性、气质、意志等等,当然,言语心理和一般思维心理就不一一列示了。

总括起来,我们从过程、形式、方法、内容等几个方面总结出写作思维的五大特点,用意只在揭示写作思维与一般认知思维的区别。只有意识到这种区别,我们才能在写作实践中遵循写作思维规律,有效地运思、完成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