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感思维状态

灵感思维状态

时间:2023-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灵感思维状态1.灵感思维状态的含义古希腊哲人柏拉图认为,灵感是一种神力凭附状态。概而言之,灵感思维状态是指文艺创作和科学研究过程中,进行长时期思索借助直觉启示,使问题得到突然顿悟或理解而出现的思维高度兴奋状态。从另一个角度讲,灵感思维是得到休息,恢复思维弹性后获得的一种结果。

第二节 灵感思维状态

1.灵感思维状态的含义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认为,灵感是一种神力凭附状态。此时,神夺去诗人的平常理智,让他们做自己的代言人,于是,诗人便在不知不觉中说出许多珍贵的词句,唱出人间最美妙的诗歌。郭沫若根据自己的创造实践,指出灵感“这种现象并不是灵魂附了体,或是所谓‘神来’,而是一种新鲜的观念突然使意识强度集中了,或者先有强度的意识集中因而获得了一种新鲜而又累计地增强着意识的集中度的那种现象。”[3]这实际上就是说,灵感与人的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普希金也曾经说过:“灵感吗?它是一种心灵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文学创作最理想的状态,它能使作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平时难以想象的作品。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多次谈到灵感思维问题,他说:“所谓灵感,恐怕是人脑有那么一部分对于这些信息再加工,但是人并没有意识到,这在国外也称为‘多个自我’,即人不光是一个自我,而是好几个,一个是自己已意识到的,还有没意识到的,但它也在那里工作。那么,假设一个很难的问题,在这些潜意识里加工来加工去,得到结果了,这时可能与我们的显意识沟通了,一下得到了答案。整个的加工过程,我们可能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灵感。”[4]这种认识就为我们理解灵感思维奠定了基础。

我们认为,灵感思维即顿悟思维,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对某一问题进行冥思苦想的紧张阶段,因受到有关事物的启发,思想忽然开朗,问题获得解决的心理活动现象或思维状态。清代著名诗人袁枚《随园诗话》中所说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地描述了这种人们反复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但却在无意之间问题突然得到解决的心理状态。

有人称灵感思维是一种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发生的特殊思维形式,有很多论著把灵感思维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并列,作为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我们认为,灵感思维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不同,它没有严格的可以描述的形式结构,而且经常出现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过程中,所以,它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而是一种思维状态。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长期研究“同一种源繁衍的机体在变异过程中有趋异倾向”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的思想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突然开朗,问题得到解决。后来他回忆这件往事时说:“我能记得路上的那个地方,当时我坐在马车里,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高兴极了。”(王极盛《智力ABC》)这就是一种顿悟,就是灵感思维状态的表现。

概而言之,灵感思维状态是指文艺创作和科学研究过程中,进行长时期思索借助直觉启示,使问题得到突然顿悟或理解而出现的思维高度兴奋状态。

郭沫若谈到他创作《凤凰涅槃》的经历时说:“《凤凰涅槃》那首长诗是在一天之中分成两个时期写出来的。上半天在学校的课堂里听讲的时候,突然有诗意袭来,便在抄本上东鳞西爪地写出了那诗的前半。在晚上行将就寝的时候,诗的后半意趣又袭来了,伏在枕上用着铅笔只是火速地写,全身都有点作寒作冷,连牙关都在打战,就那样把那首奇怪的诗也写了出来。”[5]

2.灵感产生的内在机制

从人脑中有潜意识存在的观点来看,灵感产生的心理机制可能大体上是这样:当一个人长时间思考某个复杂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去干别的事情的时候,特别是去从事某项轻松愉快的活动时,这时人的显思维不再去想这个问题了,但潜思维却仍在那里继续想(或这个时候潜思维才把问题接过去思考)。潜思维能从比“显意识信息库”信息量大得多的“潜意识信息库”中,不厌其烦、不知疲倦地反复检索和提取有关的信息;能以极高的速度一遍又一遍地尝试进行各式各样的信息组合,因而它常常能获得显思维所不能获得的思维成果(潜思维自然也不会是万能的。尽管它能高速度地这样尝试那样尝试,在不少情况下它所获甚微或一无所获)。当潜思维对问题的思考有了一定结果后,便立即与显思维沟通,立即将结果输送给显思维,这时思维主体就突然获得了灵感。

把灵感产生的心理机制归结为潜思维输送成果给显思维,或者潜思维转化为显思维,这一带有科学假设性质的观点,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接受。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早就说过:“灵感是在潜意识中酝酿而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灵感是在潜意识中工作,在意识中收获。”钱学森也曾多次明确指出:“灵感实际上是潜思维。它无非是潜在意识的表现。”[6]

苏联曾有学者提出过“优势灶理论”来解释灵感的心理机制问题。他们认为,人们经过一段时间对某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虽然没有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但由于收集了各种相关的信息,并进行了一些解题的尝试,就会在心理上形成一个“优势灶”。它一旦受到激发,就有可能产生灵感。他们认为思考问题的“优势灶”的形成,是灵感产生的心理基础。

灵感思维的实质,在于知识的重新组合。从生理机制方面看,就是大脑皮层的细胞建立起新的联系。按照巴甫洛夫所揭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长期紧张工作所形成的优势兴奋中心区一旦被抑制,就会自发地引起这个中心区外围皮层细胞的兴奋,这时常规思路外围的知识和经验就可能被激发出来,从而打破常规思维。因为某些创造性课题的答案本来就不在常规思路的范围之内,因而打破了常规思维的信息的闪现,就有可能恰好把思路引向问题的答案。

从另一个角度讲,灵感思维是得到休息,恢复思维弹性后获得的一种结果。一个人长时间思考某个问题,会使大脑中的血液缺氧,使思维变得迟钝,这时停止思考而让大脑轻松一下,或使思考转到另外的问题上,大脑血液中的含氧量就会增加,思维就会随之变得清醒敏捷,因而容易产生灵感。

3.灵感思维状态的特点

灵感是潜思维状态,是潜思维成果通过某种渠道突然显示在人的显意识中来,这种状态是始料不及的,也是没有明显轨迹的。所以,我们只能根据灵感的表现归纳几种主要特征。

第一,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因思想高度集中和活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受到有关事物的启发,促使探索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种顿悟就是灵感的突发性。不期而至,突如其来。灵感是在人对问题的思考得不到答案时,已经不再思考这个问题了,有时候甚至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几乎对问题已经遗忘了,这时候突然一个答案出现在思考者的意识中。

第二,灵感思维是激情化的。灵感产生的时候,必然伴随着强烈的情感,这是因为问题的突然迎刃而解产生的内心激动造成的。

第三,灵感思维是无法控制的。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人的意识不能控制灵感的出现。灵感的出现是以某种概念或者某种语词的形式闪现在思考者的头脑中的,直接就是结果,中间没有逻辑思考的链条,不是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产生出来的。越是想得到灵感,灵感越是不会出现,只有放弃控制,使人身心处于放松状态,才有可能产生灵感。

灵感在人们脑子里的表现往往是变化多端,出没无常,突如其来,稍纵即逝的。它是人们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智慧火花,停留的时间极其短暂,如果我们善于捕捉并利用它,火花便会燃起熊熊大火,如果我们忽视、放弃它,灵感便会变得无影无踪;使我们失去创造的良机。因此,写作思维主体,必须提高思维的敏锐性,增强迅速捕捉灵感,利用灵感的能力。这就是说,灵感的出现是一刹那间的事情,就像是电光一闪,一下子照亮了人的思想,把矛盾的症结一下子全部展现了出来,此时主体必须及时将其捕捉。

第四,灵感思维具有不完整性的特点。灵感对问题的解决是不完整的,只是一个判断,一个片段,但是往往是关键性的判断和片段。它需要思考者去进一步完善、发展,把判断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思想认识或者理论体系;把片段演绎成为完整的过程,使之成为艺术形象或者艺术意境。

第五,灵感思维具有非再现性的特点。灵感是特殊情境下遇到特殊的条件出现的,一般来说,这种情景是不可再现的,因为一般不会再次遇到那种特殊的条件。

总之,灵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灵感不是一般思维过程的再现,也不是已有思维成果的重复。它是一种全新的思维状态,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状态。在人们的一切创造活动中,都有灵感的活动和参与。在这种活动中,科学家长久探索而未解决的问题,会突然有所发现;文学家写作思路的阻塞,会突然通畅。这就是灵感所具有的创造性。

4.激发灵感思维的主观条件

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呢?灵感并不是少数“天才”所独有的。灵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艰苦实践的结果。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说过:“灵感是在人们不断的工作中产生的。”俄国著名画家列宾也说过:“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人们在长期刻苦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接收各种信息。有的信息未被完全理解,有的还来不及梳理而未留下系统、明确、深刻的印象,形成所谓的潜意识储存于大脑中,当受到某一动因的触发时,一些有用的隐伏信息,突然明朗起来,成为解决问题的动力,使问题迎刃而解。这说明灵感的产生,一要有丰富的信息积累,二要勤于思考。对问题研究探索越深入,积累的知识与经验越丰富,产生灵感的机遇就越多,速度也就越快。具体来说:

第一,进行创新思考,激发灵感,需要给自己提出某个任务,或难以解决的课题。

思考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思考,自然也就不会产生灵感。需要进行创新思考的课题,或者来自思考者主观上的某种好奇心、求知欲,或者来自客观上的某一实践需要。一般来说,创新思考课题都是客观的实践需要和主观的探索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创新思考课题是灵感的“种子”。不播下创新思考课题之“种”就不可能收获创新灵感之“果”。笛卡儿如果头脑里不存在希望将几何与代数结合在一起的创新课题,怎么可能望着天花板上的苍蝇就产生了灵感呢?

有了需要解决的课题,就会在写作主体的意识里产生某种内在动力,促使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努力,即使在意识放弃努力的情况下,潜意识仍然积极工作,最终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这时候,就是灵感到了。

第二,相关经验和知识积累越丰富,灵感产生的机遇就越大。经常性的坚持写作,就会积累写作经验和知识,有助于培养灵感思维。

如果说,有某个需要创新的课题是灵感的种子;那么,一定的相关经验和知识则是灵感产生的土壤。灵感什么时候在头脑中出现是偶然的,但它产生的原因却具有必然性。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是灵感产生的基础。一般地说,思考者所拥有的经验和知识的丰富程度,同它获得灵感的可能性以及内容和水平是相对应的,有时甚至是成正比的。一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越丰富,思考问题时产生灵感的可能性就越大,质量也会越高。正因为笛卡儿拥有渊博、深厚的哲学知识和数学知识,他才可能获得最终产生创立解析几何学的灵感。

同时,思考者头脑中的经验与知识结构,同所产生的灵感的内容也是密切联系的。有了某种类型的经验与知识结构,才可能激发出相应的灵感来。比如,只熟悉科学技术,对文艺毫无兴趣的人,绝不会经常迸发出“艺术灵感”;反过来也一样,只热爱文学艺术,对科技知识一窍不通的人,也绝不会常常冒出“科技灵感”。所以,要能如愿地激发出所需要的灵感来,除了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面作基础,还得在具有相应的知识结构上好好下一番工夫。

如果面对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采用读书总结法,通过学习知识激发诱导灵感产生。在阅读别人文章(作品或论著)时,一边读一边总有许多“想法”,或赞赏,或接受,或不以为然,或极其反感,各种“意念”相当活跃,读完之后,褒贬之感或清晰、或朦胧地已浮在脑际,这时如能有意识的进行“总结”,也会产生新思想。因此,当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去读一些有关的资料或者书籍,有意识地用别人书中的思想去触动你的思想,触动你的灵感,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自己的思维陷入困境时,不要独自一人苦思冥想,改变一下环境,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或者召集一些朋友搞个大聚会,在大家海阔天空的讨论切磋中,不同意见的相互撞击,逻辑严谨的激烈论辩,往往能刺激思想“火花”的闪现,使富有新意的思想得以“偶然得之”;思维是相互联系的,人的内在大脑细胞也是相互联系的,外界的刺激会使原来隔断的联系程序连接起来,别人的思维会触动自己的思维,促使灵感闪现出来。

第三,要对问题作较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培养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把灵感逼出来。

“不思而至”,这是灵感出现时往往会具有的一种假象。实际上,没有一定时间的反复思考作前提,灵感绝对不会光临。灵感是辛勤劳动的结晶。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说的“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我国古语也说过:“人工不竭,天巧不传”,“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它们都表达了人们在这方面共同的深切体会。

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彭加勒则更深入地指出:这些出人意表的灵感,只是经过了一些日子仿佛纯粹是无效的有意识的努力后才产生的。在做出这些努力的时候,你往往以为没有做出任何有益的事情,似乎觉得选择了完全错误的道路。其实正相反,这些努力并不像原来认为的那样是无益的,它们推动了无意识的机器。没有它们,机器不会开动,也不会产生出任何东西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十分风趣地嘲讽过那些以为可以不经艰苦思索就能获得灵感的人,说他们像诗人马特尔一样坐在地窖里面对着六千瓶香槟酒,可就是产生不出诗的灵感来。所以,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这就说明,天才是勤奋的产物,灵感是对勤奋的奖励。

灵感是一位高傲而又古怪的客人。说他高傲,是因为,如果你缺乏欢迎的诚意,没做好必须做的准备工作,即使你再三恳求,他也不会赏光。说他古怪,是因为,只要你专心致志,肯下功夫,方法到位,纵然不寄期望,他也会不请而自来。

灵感思维需要思考,但是,这种思考不同于逻辑思考,它是采用自由联想的方法。

一直研究问题,思维的大脑就会紧张,人一紧张灵感就会受到抑制,所以,要学会放松。每天入睡前,躺在床上总要不由自主地想起白天思索的问题,像“过电影”一样让意识自由流动,不知不觉之间,在奇思异想、跳跃跌宕的思路“组接”中,会突然使纷纭杂乱的“信息”接通、理顺,得出新结论;这是让大脑放松的结果,此时,思维不是集中在一个目标上,而是自由自在的漫游,潜意识便浮出脑海,自动找到某个问题的答案,获得灵感。

第四,要有走向成功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会激发起强烈的感情,在这种激情状态下灵感就会突然爆发出来。

我们常常能够体验到这样一种情况,在“兴之所至”的聊天或“动情入境”的讲课中,说着说着,会说出一些连自己也惊异的新想法、新观点,而且表达得相当有力,使心灵为之一“震”,这实际上是利用情感的力量,促使灵感闪现出来。当人动情的时候,思维的速度就会加快,大脑的信息交换频率加大,意想不到的思想就会闪现出来,灵感就产生了。

对所思考的问题,要求解决它的愿望越迫切,越有激情,促使显思维和潜思维积极进行种种试探的推动力就会越大。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激情还包括:身处某种艰难、困窘的逆境;受到某种巨大的刺激,有了某种如临深渊的危机意识等。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主体对所思考的问题自然会时时萦绕于心,念念不忘。问题的久悬不决甚至会使写作思维主体坐立不安,食不甘味、寝不安眠。这样就不仅会在极大的程度上促使思维主体的显思维全力以赴,同时也等于在无形中给思维主体的潜思维提出了潜在任务,敦促其更积极地加紧活动,早日完成其奉献出灵感的任务。笛卡儿的上述灵感的出现,显然与他“有很长一段时间经常总是在思考那个问题”分不开。

第五,要在一定时间的紧张思考之后转入身心放松状态。想不通的问题暂时就不要硬着头皮苦想,学会调节自己,转移一下注意力,让思维保持适度的弹性,避免思维的僵硬化。很多人就是在干另一件事情的时候,突然领悟到解决课题的方法或者答案。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研究问题,很难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思维常常陷入痛苦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丢开它,去做别的事情,去看别的书籍,而往往在这中间忽然会受到一种启示或刺激,“由此及彼”地贯通了思路,使人“茅塞顿开”;之所以要让思维保持弹性,是因为思考的时间一长,大脑就会疲劳,思维就变得僵硬,换一种事情,让大脑得到调节,让思维恢复弹性,于是,被压抑的思想就显现出来了,灵感就出现了。

经过一定时间的紧张思考之后,中断思考过程,去干别的事情,特别是去从事某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显思维暂时松弛下来,有助于潜思维更活跃、更积极地继续思考问题,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好像弦已绷紧了的弓箭,只有又一下子放开它,才能使箭矢有力地射向目标。笛卡儿的灵感,就是“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出现的。

在长时间紧张思考的过程中,抽出一定时间读读文学作品,听听音乐,看看舞蹈,或到风景幽美的公园走走,坐坐,这些都有利于激发灵感。古人说得好:“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即使你对文学艺术或自然景色并无兴趣也没关系,只要你能置身于那样的情景之中,感受到那样一种气氛,就会对你产生灵感大有好处。

除了进入幽美的环境放松自我,激发灵感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有限的时空中进行自我放松。有人介绍了一种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自我放松的方法,就是坐稳或睡好之后,闭上眼睛,排除杂念,自然呼吸,然后在头脑里进行形象思维:想象自己是一个钢铁铸件,具有铁头、铁臂、铁身、铁脚,睡在一张巨大的草绿色的海绵床上,全身那十分沉重的钢铁铸件渐渐地陷入草绿色的海绵之中;或者想象自己是一个充气的塑料人,睡在洁净如茵的绿草地上,然后想象两脚脚心的出气孔被拧开了,身体内的空气,就像打开了气孔的轮胎那样慢慢地往外冒,直到最后体内的空气全都跑光,成为一个干瘪瘪的塑料口袋。据说,每次都选用同一种方法,形成条件反射以后,可以做到“一放就松”。

有些人喜欢独处,一个人独自漫步时,也常有思想“火花”闪过。这是因为漫步使你得到一个幽思的环境,你的心情得到放松,意识放松,潜意识才能出来帮忙,于是灵感就出现了。

第六,要有及时抓住灵感的精神准备和及时记录下灵感的物质准备,把灵感思维中产生的成果变成物质的现实的存在。

许多富有创造精神的人都曾体验过获得灵感的滋味,同时他们也往往感到惋惜。由于事先没有准备,没有及时记下这些灵感,时过境迁,后来再也记不起来了。我国宋代诗人潘大临有一次诗兴大发,触景生情,刚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的千古名句,突然有人来催租,打断了他的诗兴和思路,后来无论怎样绞尽脑汁,再也写不出恰当的续句来。所以,对灵感一定要有所准备,不要让到了嘴边的猎物逃之夭夭。

当然,不是头脑中出现的每一个灵感都有价值。但你得先把它们都抓住,记下来,然后再慢慢细加审查。如果你让灵感一眨眼就溜走了,头脑中没有留下任何印象,那又怎么可能知道它有没有价值呢?

写作主体常常会遇到自己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的时候。这时候,有人总希望能在写作之前先有灵感。他相信一篇好的作品总是从作家感到精力充沛、才思横溢开始的,为了写得好,他觉得必须等灵感出现了,才能坐到桌前或打字机前伏案进行写作。如果哪天感到情绪低落,他就会远离写字台或打字机。他认为要完成一次写作任务是非常困难的。为此,他经常要和心理障碍进行激烈的斗争。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写作标准,持有这种标准写作的人很少有写出来的时候。他一定会为此感到很沮丧,而“灵感”也会离开他越来越远,一直到他完全无法写作。所以,我们强调写作主体必须善于捕捉灵感,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灵感不是可以等来的,而是需要采取积极行动主动思考才能产生出来的。当灵感不来,写作出现障碍时,写作主体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坚持写下去,不怕写不好,可能就在你乱划的过程中,灵感就会突然而至。只有用写作才能真正克服阻碍灵感出现的障碍。

美国小说家、诗人乔伊斯·卡罗尔·奥茨的做法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作本身就会创造出情绪来。因此对于“情绪”这种东西,必须毫不留情。他说他很多时候强迫自己写作,即使在才思枯竭的时候也是如此。有时,他觉得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他再坚持写下去,然而,通过写作这一切都改变了。

作家尼尔·西蒙认为,写作的灵感不是每天都那么轻易来到你身边的,但是,你必须每天都坐到打字机前。西蒙认为一旦在纸上打出了什么东西,就有机会分辨这些东西到底是好是坏,进而便可以修改了。改写的过程是推动写作的过程。

著名的科幻作家弗雷德里克·波洛也有类似的体验:当他发现自己陷入困境时,他就暂时先写下一些粗糙的草稿。他不去管那些草稿的粗糙程度。过一段时间,他再回过头来对这部分进行修改。这样做在他的写作中帮了大忙,使他有效地克服了“写作障碍”。他认为除了他以外,没人会去看这些草稿,他只管硬着头皮写下去就是了。不管这个思路有多糟,他都把它写到纸上。这样一来他的写作非但一直没有停下来,而且还不断地向前迈进。

写作主体必须牢记:在没有把东西写在纸上之前,不要幻想自己写的必须“精彩”,只有你先把它写下来,有了一个明确的东西后你再进行修改才有可能精彩。

灵感隐去时不能放弃写作,灵感出现时必须及时“捕捉”。灵感的来去,的确都较突然。倏忽而来,又稍纵即逝。当时抓不住,过后就难以复现了。“大”的灵感要看重,“小”的灵感也不要忽视。在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中,坚持积累日常生活中若干“小”发现、“小”观点,就很可能构成一个“大”的题材或者论点。

“灵感”并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它是劳动的伴侣。它从不光顾思想的懒汉,知识的乞丐。只有那些材料富有又勤于思索、善于“比较”的思想者,才能经常得到它的青睐。

要把文学中的灵感最终变成优美的文学作品,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因为语言文字只有在写作中才能把灵感千锤百炼成现实的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