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什么是学术论文写作思维
1.什么是学术论文写作思维
国家标准(GB 7713—87)对学术论文所作的定义是:“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于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为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李翰如编著《学术论文国家标准格式及写作方法》)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学术论文的产生有四个途径:一是实验研究的纪录;二是经验交流;三是学术刊物发表;四是其他途径。
从另一方面来说,上述学术论文标准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论创新,即通过观测、实验或推导形成新的认识。二是理论应用,即运用已知原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实验产生的科学记录和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基本上侧重于创新,经验交流和其他方面的论文就以应用为主了。这就为学术论文的写作提供了两条基本思路:创新或应用。
根据学术论文的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出学术论文写作思维的含义,即在特定的理论体系框架下,以系统的逻辑思维方式阐释理论创新成果或理论应用成果的思维过程。
2.学术论文写作思维的特点
学术论文写作思维的性质决定了它与其他文章写作思维具有不同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五大特点:论题的学术性、内容的科学性、结果的创新性、研究论证的逻辑性、表述的简洁性。
2.1.论题的学术性
学术性是学术论文区别于其他议论文的根本特点。
所谓学术,是指较为专门的、有系统性的学问。专门的系统性的学问就构成了科学学科,学术,是对学科问题的科学研究。其基本含义有二:一是研究的对象范围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问题,不仅是学科领域中的理论、应用、历史问题,而且包括了与本学科相关的所有问题;二是这种研究必须对某一学科的建设具有直接或是间接的价值和意义。
蔡元培先生对学术做过这样的解释:“学和术可分为二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也就是说“学”侧重于纯粹科学的研究,包括文、理,“术”侧重于实际应用,包括法、交、医、工。蔡元培先生是从学术的分类角度理解学术这两个字的,使我们认识到学术的范围和内容,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分类也体现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体现了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思想。
但是学术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去认识,这个词不仅包含着类,还包含着与类的本质密切相关的方法,所以,结合学术的类和本质方法对学术这个词才能有正确的理解。
我们认为,学术的“学”是指学科,也指学问,“术”是指方法。学问即对某一学科的学术问题使用一定的科学方法研究而获得的知识,学术就是用某种科学方法研究学科问题。所以,学术既涉及学科问题,也涉及方法论问题,特别是当代科学的突出特点就是方法论。对一门学科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入手进行研究,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学术的创造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结论,二是方法。方法不对,结果就会出错。检验学术论文一般也是一方面看结论是否有价值,一方面看方法是否正确。我们认为对学术作这样的理解比较符合实际。
每个国家对学科的分类都不完全相同,但是几个大的学科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比如,数学、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问题就是指所研究的论题是某个学科里的问题,而不是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学术性的基本特征。
学术性,就是对某一学科问题的研究表现出有创新、有新见、有价值的特征。其基本特征是:能够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提供新的知识——或提出问题,开拓了新的领域;或得出新观点,构建了新理论;或发掘了新资料,做出了新论证;或转换了新角度,运用了新方法,从而产生了新观点。
简单地说,学术性就是在对某一学科问题进行研究,其成果体现出了创新的性质。就是把专门性的知识积累起来,使它系统化,然后加以探讨、研究,产生出新知识,新观点。
一般议论文只要对社会生活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说服大家,言之有理就可以了,具有说服性特点。学术论文必然是对某一学科的问题展开研究,围绕学科选题,这是学术论文的突出特点。我国科学院已有正式学科分类,专业169个,对这169个学科专业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写出的论文就具学术性特点。
2.2.结论的创新性
江泽民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强调说:“面对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挑战,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巨大科技需求,我们要开阔眼界,紧跟世界潮流,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科研的生命,创新就是发现和发明,就是由已知推出未知,创造出新的东西。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特点,标志着学术论文的价值与贡献的大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出一个全新的话题,开创一个崭新的领域。如《写作思维学》就是在写作学科的基础上,结合思维科学的理论产生出来的新的话题,开创写作研究的新领域。对于本科大学生来讲,创新主要在于理论应用,就是能否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释一个新问题,新现象,比如抓住当代文学的新形象展开议论,运用基本理论加以阐述,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话题。提出一个全新的话题一般来说难度是很大的,但是,价值也是很大的,应该鼓励,不宜压制。
第二,否定或纠正前人的某一成说,提出新理论、新观点。如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纠正“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反映”。这一类创新需要辩证思维,需要对学科理论的形成历史有深入的研究。
要否定一个理论比提出一个新的理论难度更大,因为新理论是根据新情况产生出来的,只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就可以立起来。而否定一个已经成立的理论,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原理论的不足或错误在什么地方,二是新的理论应该怎样形成,所以创新难度就很大。
创新思维本身就需要大胆的怀疑精神,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应该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
第三,完善补充前人的理论、观点。如对阿Q性格的认识,以前有精神胜利法、破落户心理、流氓无产者的认识,林兴宅同志在此基础上,用系统论的方法,完善了对阿Q性格的认识,写成《论阿Q性格系统》。
第四,发现、提供新的资料。如考古发现类学术论文。如对鲁迅的研究发现,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开始于五四运动以前,也就是在史料中发现了他最早的小说文本,于是就有了新的认识。
第五,理论上虽然没有创新,但由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显示出理论的现实意义。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论文虽然说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没有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可是他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焕发出新的活力,解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困惑,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创新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的结果,既需要勇敢的探索精神,又需要有坚实的证据与合乎逻辑的推导,创新不是凭空想象,不是主观臆测。但现在对创新概念不能狭隘的理解,发现是创新,发明是创新,应用也是创新,把某种成果应用于实际也是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研究也是创新研究,今后这一方面的内容会更受重视。
2.3.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学术论文的灵魂,主要指作者研究的对象是科学存在的对象并能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论述,得出科学的结论。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科学性就是学术性的具体体现,强调科学性就是强调内容的理论性,即反映事物的规律与本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其一,学术论文的写作对象或内容均为客观存在对象或现象。
学术论文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必须排除那些不存在的对象,比如,文学作品是存在的,光是存在的,这些都是实体性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而诸如人的灵魂以及神灵,这些就是虚无的对象,是主观性的对象,是伪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性就是以客观存在为对象进行研究的,它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
其二,学术论文的分析论证有理论根据和事实根据。
学术论文对自己的论点需要分析论证,就是选用一定的理论来分析、解释某事物和某一现象,揭示其本质规律。
分析问题需要运用一定的理论作武器,理论有两个层次:一是宏观理论,二是微观理论。比如,对文学的研究,就有两个理论层次:
基本理论——哲学、美学
学科具体理论——文学理论
分析的结果又可以进一步形成两个理论阶段:
由具体上升为抽象——由文学作品的具体认识形成一定的理论形态,即对文学的基本规律的认识。
由抽象上升为具体——由基本规律来认识具体作品。
事实根据是归纳、提炼理论的根据。分析问题,既要运用理论,又要用事实来印证。事实是理论的基础,所有理论都是由事实归纳出来的,只有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理论才具有可论证性的特点。
事实又是理论的证明,是检验理论的标准。这就要求所引资料全面、准确、可靠。科学性全都是由事实总和及其相互联系中把握真理的,必须以全面占有资料为基础的,所谓全面,就是指把握事实的全部总和,不要孤立片面(孤例与片面例)。在全面占有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事实和材料来引用。
所谓准确,就是要抓住引证资料的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不能掐头去尾,违背甚至歪曲原意。必须无差错,不能以讹传讹,要求尽量做到援引第一手资料。知识与概念的准确性是科学的具体体现,知识概念具有学科的特殊规定性,必须准确辨析,正确使用。如:“价值”一词,在经济学中的含义与在文学艺术及美学中的含义就不相同。所以,学术论文必须以学科的知识为体系展开论述,不能概念互换,知识杂陈,令人不知所措。
在理解原材料的基础上力求做到真实可靠,一般来讲:
文物资料比文献资料可靠。
档案资料比会议资料可靠。
第一手资料比第二手资料可靠。
自己调查研究得来的比他人提供的可靠。
其三,结论的可检验性。
内容的科学性表现为学术论文的研究结果是科学的结论,是通过实验过程得出来的,或者是从事实分析中归纳出来的,是经得起科学检验与实践论证的。学术论文是对某个事实研究的结论表达,结论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是有事实根据的,不是想象的结果,不是主观的想象,这是与文学作品的区别。
这里的可检验性不仅是文章的观点有事实根据,论据充分,而且还要经得起社会生活实践的检验,也就是说,用你的观点能否解决实际问题,能否说明社会生活现象。只有在理论上坚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研究,得出来的结论才经得起检验。
学术论文研究的结论是对某个学科问题的认识,这就涉及学科的基本原理,本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本学科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联系,这些都成为检验论文结论的依据和标准。
检验论文,就是要看它是否合乎基本原理,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社会实际。
3.论证的逻辑性
学术论文要使自己创新的观点立于不败之地,令人信服的接受,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的逻辑手段,来分析、表达在实验、理论推导、观测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见解。这就必须做到:
概念的系统性、判断的准确性、推理的严密性以及论证的逻辑性。
学术论文的结构,必须是逻辑结构,是逐层推导,这就是说,写作学术论文,必须以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作为论文的内在结构,体现出语言的逻辑链条。
学术论文的研究思考必须以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人的思维有多种方式,在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逻辑思维是基本的思维方式,它是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的过程。
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需要直觉、灵感,学术论文的写作,也要重视直觉和灵感的作用。灵感往往能够形成某个新观点,直觉常常能够形成对材料的某种新理解,但是,任何直觉、灵感获得的结论要进入科学论文,都必须经过理性的检验、逻辑的论证。在通过论文表述自己的观点时,必须使直觉或者灵感产生的观点与材料之间显示出必然的逻辑联系,因为论文必须出自理性又诉诸理性,要让理性感到他说的有理,而不是痴人说梦。这就需要把道理一步一步推导出来,推导过程应丝丝入扣,中间没有出现任何裂隙,没有缺少任何环节,结论既自然又必然。
4.表达的简洁性
学术论文在说明研究过程及结果时,语言必须明快简洁。
一般来说,学术论文运用专业术语写作,具有表义精确单一、简洁明快的特点。使用专业术语可以使文章避免歧义理解,可以省略不必要的说明,使文章表达简洁。学术论文涉及的是学科内的问题,只有使用学科专业术语,才能做到表述清楚;学术论文面对的是专业读者,只有使用专业术语,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使用简洁明快的专业术语,既可保证学术规范,又可保证交流的顺畅。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实事求是、不事渲染。他向人们展示的是研究过程的步骤和得出结论的逻辑,不进行任何渲染。要求客观表达,反对任何主观煽情,因此简洁。
学术论文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他向人们展示的是逻辑思维的过程,以逻辑思维的绵密见长。凡是逻辑思维必需的步骤,他一个都不少的保留下来,凡是逻辑链条以外的语句都被当作多余的东西去掉。所以,学术论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要有一定的学术逻辑意义,都是逻辑推进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没有多余度。
言简意赅、语少意丰,不拖泥带水、节外生枝,显示出精辟简洁的文风,这是学术论文追求的最高境界。
简洁,不仅是语言的问题,更涉及作者对问题的认识是否透彻,是否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抓住了本质,就能一语中的、简洁明快。抓不住本质,必然要绕来绕去,啰里啰唆,越说越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