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闻写作思维的含义和分类
1.新闻写作思维的含义
要理解新闻写作思维的含义,首先需要理解新闻的含义。什么是新闻?这个问题由于背景不同、文化不同、国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形成正确的理解。
西方社会关于新闻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前《纽约太阳报》的主管达纳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1]
前《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以上关于新闻的表述并非科学意义上的下定义,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元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现在,我们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历史时期,新闻作为社会舆论或者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其含义需要重新界定。
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现代新闻借助各种媒体影响现代人的生活,所以,新闻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生活的主要构成部分。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见解,尤其是社会主义新闻学与西方新闻学对新闻定义的根本分歧,归根到底是由于对新闻价值的不同认识所决定的。
西方新闻界认为,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①时间性:报道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时间愈近,价值愈高;②显著性:报道对象要有声望或出名,人、地、物等愈出名,价值愈高;③接近性:事实与读者在空间、关系等方面愈接近便愈能引起兴趣;④新奇性:冲突、异常、冒险、变动等能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⑤重要性:能引起震动,影响很多人的事件;⑥人情味:悲欢离合、幽默、悬念等带有人情味的生活事件。在诸多的因素中,“读者兴趣”是衡量新闻价值的唯一标准。
我国的新闻学认为,新闻价值就是选择和衡量事实是否报道及如何报道的标准。它包含两层意思:一、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即事实本身的重要性、影响力和新鲜程度等;二、读者接受新闻后的受益程度,即新闻所引起的社会效果。前者是先决条件,但没有后者前者也会失去意义。概而言之,我国的新闻学认为,判定事实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导性与思想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②重要性与显著性:内容重要,社会影响大;③普遍性与迫切性:反映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热点;④知识性与趣味性:传播高尚、健康、大众的知识与情趣;⑤时效性与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突出新闻的“新”。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界定新闻写作思维的含义,即新闻工作者及时发现或捕捉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最新事实,迅速写出新闻稿件以影响社会生活的写作思维过程。
2.新闻写作分类
新闻一词是概括性的,在具体写作过程中,由于报道的事实不同,篇幅不同,就有了文体区别,即人们常说的广义新闻与狭义新闻。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所以,新闻写作分类实际指的就是广义新闻分类。具体来说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2.1.消息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真实性、时效性、文字少、篇幅小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消息根据报道的内容和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
2.2.通讯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通讯根据报道内容可以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要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
2.3.特写
新闻特写是反映新闻场景、事件等内容的特写形式。它把新闻事件中最生动、最感人的部分加以放大,让读者有亲临其境,亲闻其声的感觉,从而获得最深刻的印象。
特写的种类十分丰富,依不同眼光看来,特写的种类构成不尽相同。
美国德州大学瑞狄克教授将之分为十一类——典型新闻特写、奇异事物特写、人物特写、冒险性特写、历史性特写、商业特写、“如何做”特写、地方风味特写、“自我改进”特写、争论性特写、亲身经历特写。
美国新闻界名人柏德则之将分为六类——特写人物、自白、访问、散文式特写、程序式特写、集合性特写。
美国新闻学教授阿伦森则将之分为三类——解释性特写、知识性特写、新闻特写。
美国著名记者杰克·海敦将之分为小特写和大特写两类。
丹尼尔·威廉森将之划分为新闻特写和趣味性特写。
中国学人以为可以划分为八大类——事件特写、场面特写、人物特写、景物特写、工作特写、旅途特写、杂记性特写、个人经历特写。
2.4.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大众传播媒介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表议论、进行评价、提出解析、畅谈意见的论说文体。新闻评论种类繁多,一般分为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和编后记、专栏评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