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六)
鲍 照
【作家作品简介】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人。出身贫寒,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作家。
鲍照少有才华、抱负远大,可是,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制度下,鲍照有才不能展,有志不能伸。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时隔不久,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为乱兵所杀,终成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坎坷的经历使鲍照的作品爆发出强烈的不屈精神和抗争意识,充满了对门阀制度的愤怒抗议之情。他的诗作感情强烈,语言劲健,形象鲜明,继承了建安文学的风骨和抒情的传统,最擅长七言歌行。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1],安能蹀躞垂羽翼[2]?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3],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释】
[1]会:能有。
[2]蹀躞(diéxiè):小步走路的样子。垂羽翼:语出《易经·明夷》:“明夷于飞垂羽翼。”
[3]弄:逗弄。
【阅读提示】
本诗即是作者倾吐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代表作。
前两句“晴空一个霹雳”,写诗人自己面对佳肴而“不能食”的烦闷心情。“拔剑击柱”突出了他太多的牢骚郁积于胸而又无可发泄的苦闷。接着两句,作者表达了自己怅恨不已的缘由:人生苦短,自己才华横溢,向往建功立业,却英雄无用武之地。中间六句,作者荡开一笔,既然时运不济,还不如弃官还家尽享天伦之乐吧!于是作者渲染铺写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情趣盎然,但这绝不是作者追求的人生目标。在貌似平和的家居生活背后,深埋着的是太多的无奈和伤感。最后两句乍一看,似引证古圣贤的贫贱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由感慨个人的失意上升到把揭露批判的矛头直指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门阀制度,来控诉时世的不公。
全诗在情感上突起陡落,由压抑而迸发,而趋于平静,而再生悲怆。节奏上快慢缓急随情感起落变化,真乃“发唱惊挺,操调险急”(《南齐书·文学传论》)。在表达技巧上,以乐景衬哀情,跌宕多姿。
(张 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