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时间:2023-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祐二年岁旦二首时逆虏未犯行在郑思肖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连江人。德祐二年正月初一,作者感念时事,写了这两首诗。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2]。颈联抒写对最高统治者的不满情绪和对国势的担忧。尾联抒写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意愿。他在这首诗中抒写了国土沦陷后心中的痛楚、悲酸和未能为国尽责的惭恨,表现了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和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时逆虏未犯行在

郑思肖

【作家作品简介】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连江(今属福建)人。南宋末年著名诗人,并兼擅绘事。曾为宋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宋亡后,便隐居平江(今江苏苏州),坐卧必向南,誓不与北人交往,因号所南。他的诗颇多感时伤世之情,抒发了他对宋室的怀念;绘画上则精于墨兰、墨竹。由于自身的处境,常喜画露根之兰,以喻自己无国土可着之意,像他的诗一样,寄寓着“故国之思”,表现了宋末爱国知识分子的心声。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作者正在苏州,元兵南下占领了那里。德祐二年正月初一,作者感念时事,写了这两首诗。这时,南宋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还未沦陷。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1]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2]
日近望犹见[3],天高问岂知[4]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注释】

[1]空泪垂:白白地落泪。

[2]下泉诗:《诗经·曹风》中的一篇。《下泉》诗描写了曹国诸侯共公时政治混乱,政令苛刻,人民痛苦不堪,因此渴望有一个圣明的君主来治理国家。这里借用了原作的诗意,表达了作者自己希望有个贤明的君主,能顺应人民的意志,收复失地,统一全国,把国家治理好。

[3]日近:《世说新语·夙惠》载: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日,代指皇帝。

[4]天高问岂知:化用杜甫诗句“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天,亦代指皇帝。

【阅读提示】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情和人民希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渴望,字里行间也透露了对南宋王朝不思励精图治的不满。

首联抒写自己无力回天的悲痛心情。诗人空有一腔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忠肝义胆,但是却没有力量能够实现,面对着这样的现实,只能徒然落泪。“逢人空泪垂”,这个“空”字,正表达了作者此时极度复杂的心情。

颔联抒写国治民安的政治愿望。诗人一心梦想着祖国统一、国治民安的太平盛世,希望有个贤明的君主,顺应人民的意志,统一全国,把国家治理好。作者巧妙地借用《下泉》诗的典故,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而含蓄的。

颈联抒写对最高统治者的不满情绪和对国势的担忧。“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话虽然说得很委婉,但这两句既明显地表达了对恭帝苟且偷安、不思救亡图存的不满情绪,也清楚地说明了“力不胜于胆”的根本原因所在。

尾联抒写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意愿。中原的人民每天都向着南方(南宋朝廷所在的地方)致敬,渴望早日看到南宋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旌旗。诗人在指责最高统治者苟且偷安之后,紧接着抒写人民渴望统一的强烈意愿,对比鲜明,确有深意在。

郑思肖的诗多数是用象征暗写的手法,来表现怀恋故国的情绪。但本诗却是直抒胸臆,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诗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意识与爱国能力的矛盾、理想愿望与现实境况的冲突以及人民的意愿与统治者作为的对比,启人沉思,发人深省。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
此地暂胡马[1],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2],报国是何人?
耻见干戈里[3],荒城梅又春。

【注释】

[1]此地:指苏州。胡马:指元兵。

[2]底事:什么事。

[3]干戈:古代常用的两种兵器,此指战争。

【阅读提示】

在南宋沦陷后的许多年,大批遗民沉浸在心灵创伤和悲痛中,其中一些坚决不与征服者合作的特立独行之士,思念其故国和失去的美好家园,怀着对征服者和奴役者的无比憎恨,用他们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时代心灵的创痛与荒芜。郑思肖正是这些不服从、不合作者中的代表。他在这首诗中抒写了国土沦陷后心中的痛楚、悲酸和未能为国尽责的惭恨,表现了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和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国土沦陷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一介文弱书生,何以报国?“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并非只是徒唤奈何之叹,也并不仅仅只是无力报国的惭愧和遗憾。他以他手中的笔,抒写他的情感、信念和气节,为未来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万国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