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描写与解释

描写与解释

时间:2023-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描写与解释传统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着重的都是语言结构的描写。这种比较可以说明汉语和傣语、壮语是亲属语言,也可以解释现代汉语中为什么有“虫蚁”之类的说法。从教学的要求来看,为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现象的描写固然不可缺少,而解释也是必要的。这是从逻辑方面加以解释。“似的”这个词在近代汉语中常见,原来写作“是的”。规律的描写固然重要,恰当的解释更能帮助人们深入理解。

七、描写与解释

传统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着重的都是语言结构的描写。如拉丁语法,教人们懂得名词的性、数、格的变化,动词的人称、数、时态的变化,形容词如何根据名词的特点变换形式,许多印欧语言都有类似的描写,结构主义语言学者把分析方法称为“发现程序”(discovery procedure),说明目的在“发现”,而不在“解释”。传统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虽然都是描写的方法,但是它们的出发点不同,前者着眼于人们熟悉言语行为,以规律去规定语言习惯;后者着眼于言语资料,要从习惯中去发现规律。

着重解释的是19世纪兴起的历史比较语言学。这种语言学用亲属语言或方言作材料,从比较中探求语言的发展情况,借以解释某些语言现象。例如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名词的结构是“小名+大名”,如“松树”、“鲤鱼”、“湘江”等,也包括“姓(名)+职务”,如“李校长”、“王书记”、“张主任”等。可是古汉语中有许多相反的情况。“大名+小名”的如“虫蝗”、“草芥”、“禽犊”(禽为鸟兽的总称),“职务+人名”的如“史籀”、“匠石”、“史鱼”等。一查汉语的亲属语言,如傣语、壮语,这种结构的词很多。这种比较可以说明汉语和傣语、壮语是亲属语言,也可以解释现代汉语中为什么有“虫蚁”之类的说法。

50年代兴起的转换生成语法也是解释性的。不过,它解释的不是语言现象,而是语言能力。人们为什么能说出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句子?它认为人们说出的句子千差万别,都是由一定的规则生成的。它认为有一种全人类的普遍语法,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不同的语言的句子有不同的构造,这是普遍语法的不同的转换的结果,这种语法运用于电脑的信息处理、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有其合理的因素。正如乔姆斯基所说,他的语法不是为教学设计的。

从教学的要求来看,为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现象的描写固然不可缺少,而解释也是必要的。这就是说,不但要说明是什么,在某些情况下,而且要说明为什么。例如:

1.客来了。(“客”是定指)

 来客了。(“客”是不定指)

 客走了。(“客”是定指)

 走客了。(没有这种说法)

“走客了”不能说,因为这个格式里的“客”是不定指的。客人来了以后再走,这里的“客”不可能是不定指的。这是事理方面的解释。

2.你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吗?(可以用“是”或“不是”回答)

 你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呢?(不能用“是”或“不是”回答,必须回答某个地方)

前边一句用“吗”,属是非问,疑问点在“知道”。把句子加以简缩,就成为“你知道吗?”后面一句用“呢”,属特指问,疑问点在“什么”。回答时要针对“什么”加以指明。前边一句的“什么”是虚指用法。这是从语法上加以解释。

3.张老三是谁?(主语是“张老三”)

 谁是张老三?(主语是“谁”)

语序的差别,这是结构上易见的。这两句都属于“A是B”这种格式。这种

格式中的B可以等于A,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可以大于A,如“北京是大城市”。前边一句的疑问点在B,可以回答“张老三是他”(A=B),也可以回答“张老三是一位工人”(A<B)。后边一句的疑问点在A,只能回答“他是张老三”、“坐在那里的是张老三”等等,因为B已经确指一个人,A不能小于B。这是从逻辑方面加以解释。

上边的例1是从正误方面加以解释的,例2和例3是从同异方面加以解释。从正误方面作解释也常用于纠正错别字。例如“计日程功”中的“程”有人误作“成”,这是不了解“程”的含义的缘故。程,古代度量衡的总称,这里是“计算”的意思。也用于纠正读音的错误。例如“……似的”中的“似”,有些人念作sì,应该念shì。“似的”这个词在近代汉语中常见,原来写作“是的”。懂得这里的“似”原来作“是”,就不会念sì了。

规律的描写固然重要,恰当的解释更能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当然,离开了描写也就谈不上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