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讲与公共关系
演讲是运用口语向听众表达对问题的看法,或阐述某一事理的口头传播方式之一。它与别的口头传播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一人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虽然存在思想情感的双向交流,但以演讲人传递信息为主;(二)中心确定、话题集中、结构完整;(三)它是通过情理结合,力求说服听众或激发听众情感的一种鼓动手段。
在公关实务活动中,演讲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口头人际传播方式。就一个社会组织来说,信息的传递,是实现公关目标的关键环节。在公众中良好形象的塑造,与社会公众间互益关系的建立,都必须以信息的传播为纽带。传递公关信息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不少方式的运用都少不了演讲。除了某些会议上的专门演讲外,在招待会、展览会、展销会、订货会、欢迎会、座谈会、宴会等等会议上,公关人员或社会组织的领导,常常以欢迎词、欢送词、开幕词、致词、贺词、祝酒词等形式,发表演讲,向有关公众传递一定的信息。可以说,在公关人际传播过程中,演讲承担了相当部分的信息传播任务。演讲之所以在人际传播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它的优势决定的。这种优势表现在:(一)传播面较宽,一次演讲面对的是一定数量的听众,比之人际传播的其他方式,信息的受众相对要广泛些。(二)传播信息相对系统、集中,它以演讲人的讲述为中心,因而要传播怎样的公关信息内容,完全可以在预作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事先作好充分(必要)的准备,从而把所要传递的信息,有系统或有重点地加以传播。(三)由于是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除了能运用有声语言的种种功能外,还可借助表情、神态以及特定情景的补充、衬托,从而使交际显得生动、活泼,有助于双方感情的交流。一个老练的公关人员,不但了解演讲的这种优势,而且总是在公关实务中,尽量加以利用,以提高信息的传递量。
一般说来,一次成功的演讲,往往能在公众中造成相当的影响,并出现如下的反应:
(一)公众能获得关于社会组织的新的相关知识和对某些问题的新经验;
(二)加强或改变公众对社会组织(往往会影响到对别的社会组织)的原有看法和态度;
(三)修正行动或受导引采取新的行动。
这些层次不同的反应,正是评估公关人员演讲效果的标准。对于一个公关人员来说,应努力争取演讲产生最大的说服力、鼓动力,力争公众在上述不同反应的基础上,产生有利于组织的(当然以互益为基础)态度和行动。
在公关实务活动中,公关人员不仅本身经常要在各种不同的场合,运用演讲传递信息,而且常常还要为本组织的领导,筹划安排好演讲、报告。其中包括:对演讲内容提供咨询,直接起草演讲稿,对演讲人演讲方法、体态表情乃至服饰打扮、语调口气等等,都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参考性意见,以增大演讲成功的概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