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词形的韵律模式
上文第八章在阐述汉语词缀的特征时,我们说过汉语的附缀不具有完全的语音依附性。一方面表现为有一些附缀读轻声,但也有一些附缀不读轻声;即使是轻读的,也同时存在可以不轻读的用法;而对同一个附缀有人轻读有人不轻读,有时轻读有时不轻读。这说明汉语中附缀与轻声没有必然联系。从另一方面看,相反的情况是非派生形式的后一音节也可能变轻声,如属于名词的“意思”、“豆腐”,属于动词的“告诉”、“试探”,属于形容词的“明白”、“糊涂”,其中后一个语素都经常读为轻声。由此可见,在汉语中轻声不是区分词缀与词根、派生与复合的标准。
如果说轻声同词根、词缀或派生、复合没有必然联系,那么我们可以推测,轻声可能与语素义项的虚实有关联。上一章我们列举了大量示例来证明韵律轻重与义项互补之间的某种关联,比如“×水”指水或液体时,“水”都重读,如自然的“水”(潮水、泉水、洪水、雨水),人体的“水”(汗水、口水、泪水、奶水),生产的“水”(钢水、胶水、墨水、香水)。但“薪水、油水、泔水、下水”并不指水或主要不指水,大多是通过隐喻或转喻方式构成,有专指义,“水”的语义虚化了,“水”就轻读。又如“×量”中的“量”的本义是指数量或计量,如“重量、产量、电量、定量”;“量”的一个引申义指能容纳或禁受的限度,如“饭量、酒量、胆量、器量”;这些词中的“量”都不轻读。但是“量”还有一个通过转喻而来的、后出现的引申义,指估计、酌量的行为,语义显然抽象了,这些词中的“量”都轻读,如“估量、衡量、考量、打量”。
但这样的解释还是不能令人满意,上文第七章我们列举了大量示例,集中讨论韵律轻重与语义分列、固化之间的关联,事实表明有些复合形式后一音节也轻读,这与两字组内部的整合度有关。我们不能断定语义高度融合的两字组一定选择“重轻”韵律模式,但不容置疑的是凡选择“重轻”韵律模式的两字组内部的语义一定是高度融合的。比如我们在第七章列举了张洵如(1956)的研究:双音节组合如果前后并重或轻重对比不明显,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是一个词组,而“前重后轻”的组合肯定都是一个词。例如(前面插入·为轻声):
兄弟:兄和弟 兄·弟:弟弟(如:他是我兄弟)
针线:针和线 针·线:缝纫工作(如:做针线活)
多少:多和少 多·少:问数量(如:每月有多少收入?)
东西:东和西 东·西:物品(如:这东西值钱)
千万:千和万 千·万:务必(如:千万不要泄漏)
买卖:买和卖 买·卖:经商(如:做买卖)
反正:反和正 反·正:不管怎样(如:反正他不答应)
来往:来和往 来·往:交情、关系(如:跟他缺少来往)
动静:动和静 动·静:发展中的情况(如:察看对方动静)
是非:是和非 是·非:口舌(如:搬弄是非)
上述“重轻型”示例包括了各种情况,需要仔细甄别。一种情况如“动·静”侧重“动”,后字“静”义没有着落;“兄·弟”专指“弟弟”,前字“兄”义没有着落;“是·非”主要是“非”,“是”义没有着落。这些词都属于“偏义复词”,其中的一个语素不承担表义功能。另一种情况如“针线”原指“针”和“线”两类东西,“买卖”原指“买”和“卖”两种行为,“来往”原指“来”和“往”两种趋向,语义高度融合后一音节轻读后都指称单一的概念,不再简单地等同其中的任何一个语素义。还有一种情况如“多少”、“东西”、“千万”、“反正”,语义高度融合、后一音节轻读后,通过转喻途径表示另外的意义,与原来两字的意义没有什么联系了。上面三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这些复合两字组的后一个语素未必虚化,甚至正相反倒是前一语素虚化了,但整体却都选择了“重轻型”韵律模式。
上述事实表明:汉语复合两字组的后一音节是否轻读,与词缀、词根没有必然联系,与后一语素虚化与否也没有必然联系,归根结底“重轻型”是汉语中的“词形”韵律模式。也就是说,在汉语中我们不能断定一个“词”一定选择“重轻”韵律模式,但选择了“重轻”韵律模式的一定是典型的“词”。
(二)汉语重叠词的类型示例
如果上述推断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凡选择了“重轻”韵律模式的重叠形式一定是一个词,而且相当于一个单纯词。事实正是这样,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现代汉语后一音节读轻声的重叠词并不多,主要有下列三类:
(1)称谓类:
娃娃 头头 舅舅 叔叔 婶婶 姑姑
爸爸 妈妈 哥哥 弟弟 姐姐 妹妹
(2)指称类:
道道 调调 兜兜 杠杠 框框 馍馍
(3)陈述类:
抽抽[动]:收缩;萎缩。
叨叨[动]:没完没了地说;唠叨。
哈哈[动]:打哈哈。
嚷嚷[动]:宣哗;吵闹;声张。
谢谢[动]:对别人的好意表示感谢。
痒痒[形]:痒。
上述称谓类、指称类叠音词都是名词,虽然是名素重叠构成,但在使用中指称对象都是单一的。值得关注的是陈述类,从上面词典释义可以看到,虽然它们是动素或形素重叠构成,但整体意义还是单一的行为或性状,而后一音节轻读正是形式标记。也就是说,是“重轻型”韵律模式控制了整个词义的单一性。
此外,值得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还有一些叠音词,主要有两种类型:
摹状类:依依、切切、脉脉、翩翩
摹声类:淙淙、潺潺、呦呦、侃侃
这些叠音词都是古代书面语保留下来的,属于连绵词范畴,正因为口语中一般很少用,所以韵律模式也保留传统读法,不读轻读,特此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