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音化趋势及其历史动因

双音化趋势及其历史动因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汉语的历时发展来看,远古汉语的实际面目我们无法得知,我们所能依据的汉语事实只能是历史上保留下来的典籍文献或出土文物。这些文献都是书面语,那么对于汉语的历时状况,它们能提供哪些有用的信息呢?那么,古代汉语有没有轻声?由此可见,虽然我们无法实证但却有理由相信:汉语有可能在实际口语中出现轻声现象,并进而导致轻重音的辨义功能。

就汉语的历时发展来看,远古汉语的实际面目我们无法得知,我们所能依据的汉语事实只能是历史上保留下来的典籍文献或出土文物。这些文献都是书面语,那么对于汉语的历时状况,它们能提供哪些有用的信息呢?首先,它们能提供完备的文字信息(字形和字义),这正是汉字研究的依据;其次它们能提供比较完备的书面词汇信息,因为有汉字作为依托;再次,它们能提供不太完备的句法信息,因为古籍的句读大多是后人解读的。但是作为有声语言,这些文献却无法提供语音和韵律方面的信息,我们实在无法知晓古人是怎么说话的,因为没有、也不可能有口语录音资料作为可靠的依据。

那么,古代汉语有没有轻声?如果有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这些都无法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实证。不过学者们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通过古代韵书等资料,并参照现在某些南方方言保留下来的语言“活化石”现象,还是对古音的面貌进行了尽可能的梳理、排比、分析、构拟,并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结论。作为一种比较可靠的推测,有两个事实比较可信:其一,上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体,上古汉语音系的复杂性,汉字作为汉语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基本单位的确认,都为我们提供了推测的依据;其二,中古以后汉语出现双音化趋势,由此导致汉语语言系统的质变,遵循人类自然语言“义实音重、义虚音轻”的普遍规律,汉语双音节韵律单元内部会产生语义虚化、泛化、类化等现象,并伴随语音的弱化。由此可见,虽然我们无法实证但却有理由相信:汉语有可能在实际口语中出现轻声现象,并进而导致轻重音的辨义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