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差异反映时间的发展——论语言学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的一种通用方法论
一、空间差异反映时间发展语言学方法论之缘起
研究语言的发展主要是要弄清楚语言发展的规律,把隐蔽于人们所熟知的语言现象背后的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的规律找出来,并给以因果性、理论性的解释。[1]任何科学都是要在实践中弄清事实,这就要一线调研、观察,实验室24小时观察也是一种调研,然后在扎实的第一手鲜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和规律性的探索,使对具体事实的分析具有理论的深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各个语言虽各有自己的特点,但人类语言的共同性质又决定了各个语言在功能、结构、规律等方面必定有其共同的特点,因此,在研究个别语言时总结出来的理论、原则、方法又具有一定普遍性。研究语言的发展,主要任务是探索语言演变的规律。科学中的规律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预测性的,一种是解释性的。物理学的规律大致上是预测性的,而生物学的规律则是解释性的。近现代从达尔文《物种起源》而来的进化理论跟一切历史理论一样,也是解释性的。语言发展的规律既有预测性的,也有解释性的,能找出语音分布条件的演变规律是预测性的,而其他的规律基本上都是解释性的。今天看来,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哲学分化而来的科学中,自然科学预测性多,社会科学是解释多,自然科学以“前瞻”为主,社会科学以“回顾”为主。20世纪80年代末,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就预测,21世纪是语言学和生物学的世纪,这两个学科都涉及到人的核心成分,而语言学之所以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正因为从它的语音构成、演变规律看属自然科学。(我20世纪90年代初在北大作博士论文时要在语音实验室音高仪上做声调、轻重音的实验,在频谱仪上做元辅间的实验。)但从它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深层文化的透镜,是感情交流的载体看,它又是社会科学的。所以,只有语言科学才能把预测性的方法和解释性的方法结合起来,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桥梁和纽带。
语言发展规律的解释性研究之一,即语言学的时间历时概念是通过现有的共时材料即以一个具有诸多差异的空间为依据,从大千世界看似纷繁杂乱的现象中理出先后的条理,归纳出发展演变的公式,并给以理论性因果性的解释,也就是把隐蔽于音变背后的演变时段和发展规律找出来。因此,美国语言学家马尔盖耶尔认为:“在今后几年,我想历史语言学将越来越多地开展关于因果性、原因方面的研究。有意思的将不是原始事实的发现,而是什么东西引起了变化。”[1]来源于欧洲的历史比较法是历史评议家基础,历史语言家也可叫作发展语言学,实际上是个时间纵向的求证,但它通过现时空间的差异来求得时间演变的规律,即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异,如通过汉语吴、湘、赣、客家、闽南、闽北、粤、北方话八大方言的差异,通过罗曼语族法、意、西葡、罗,日耳曼语族英、德、荷、瑞、丹,斯拉夫语族俄、保、捷、波、塞,印伊语族梵、巴、印、乌、波的语音对应关系,找出汉语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规律,找出印欧语系几千年,甚至是几万年的发展演变规律,语系从原始语到现代方言的纵向发展的层层段段的历时演变线索。这正是空间差异反映时间的发展的科学哲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即语言学家通过语言在空间的共时状态,细微的差异,汉语言时间发展的过程,趋向的规律,使人们看到语言中共时和历时,空间和时间,差异,语言自然性和社会性之间的有机联系,概括地说就是空间的差异反映时间的发展。
二、语言学中空间差异反映时间发展之例析
如何从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异中推断不同形式所反映的年代顺序,实际上就是如何从语言的空间差异中去推断语言在时间上的发展序列,这是历史比较法的核心。比如语言中原来相同的语音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变化,呈现不同的音变规律,因而出现了早期同一来源的语言经过在不同地域的长期分化而导致但有较大差异的方言或者干脆成了不同的亲属语言。我们以古汉语“见”母字怎样在今天各地方言中由/k/变成为例,请看下列比较语图:
“见”母字在汉语与大方言中发音分布图
这是汉语粤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吴方言和北方话的代表城市在共时空间上的发音的差异分布图,从其中的空间差异可看出。汉语从古到今发展演变的时间序列,广州话代表了最古老的发音特征,北京话代表了最现代的发音特征。“基”字广州话在非齐撮口前即开门呼前声母仍是k,而梅县就比广州变化了一些,即由复元音ei单化又高化为i了,韶山话又比梅县话前进变化了一步,两方言元音都是i,但辅音已由舌面后k变成舌面中c,而到了苏州和北京,又由韶山话的舌面中c腭化为舌面前。“欺”字在5个方言中的古今音变的道理是一样的,不同只在于这是个送气辅音声母,元音由ei变成i,辅音上广州的h与梅县的kh相比,有点例外,梅县kh从早的音理上分析,k的送气成分强化了,成为h,再把h强化从而取代kh,成为h,但从梅县变成韶山则是后者由舌面后向舌面中前化了,而苏州和北京又进一步由前化为舌面前的。“旗”字声母广州和梅县都是kh,但广州的韵母是ei,又能韵母比单韵母i早些,而到韶山则是舌面后到舌面中,只是kh到ch的演化罢了,也反映了湘方言的部分存古特色,苏州话比韶山话又向前变化了一步,即舌面中变向舌面前,只是不是清音,而是浊音,而北京话又变到了清音,反映北京话比苏州话又变新了一步。“希”字广州、梅县是声母擦音h,到了韶山则化成舌面中擦音ç,而到苏州、北京又继续新变前化为舌面前c的,从中可看出c等是从k到的过渡性音变,说明k不是一下子演变为的,也说明从广州到梅县,再到韶山,再到苏州后到北京是一个从有古到今新语言时间发展的序列。就此我们可以通过诸方言的空间差异构拟出汉语从古到今演变发展的历史。
以上说的方言音系太细化了,一时不易听懂,但我们都知道汉语的塞音韵尾(汉语音韵学称入声)大多保存在闽、粤、客家方言中,而到了长江流域的吴方言就变成喉塞音,再往北到了北京话就完全消失塞音尾了。例如:从广州到北京的空间差异正好反映了汉语从古到今的时间发展。
语言的空间差异反映评议的时间发展,说明语言的发展同时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语言发展中的时间是无形的,而语言的空间差异则是有形的,是听得见,看得清,是用国际音标能记下音值的,是时间留在空间中的痕迹,可以成为观察已经消失的时间的窗口。
语言的空间差异反映时间的发展序列这一重要方法论原则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诸学科,我们可以用此种科学方法论来观察人类学、经济学、文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时空演变状况,因时间关系,下面各学科我们只简单作一鸟瞰。
三、人类学中空间差异反映时间发展的鸟瞰
人类学研究产生于19世纪中期,欧美学者发于对异地民族的人类学调查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类学家开始对西部印第安诸部落进行挽救性调查,从英国教派登上美国开始,从东到西,因为印第安人被不断赶往西部,因此,美国的印第安人的特征也是从东到西,由少积多,而从西到东保留成分的空间差异也反映印第安人类学特征保存的逐渐变少。而从北美洲到南美洲印第安人类学特征也可用空间差异反映时间发展的概念,地处文明城市带印第安特征几近荡然无存,而在文明核心外的中间地带,是白人和印第安人的融合地带,到了加拿大北部的因梅地斯人(欧洲商人和当地印第安人通婚的后裔)和爱斯基摩人,就是完整的印第安人特征了,我2007年在加拿大访问白人的加利大学就是印第安人的原住民大学,调研后对此颇有体会。而南美的印第安人这批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亚马逊河森林中的印第安人,又是因为处在文明空间的最边缘地带,至今还是男女全裸体生活,女主人是老太太,反映了人类原始社会后期女性民族社会的原生态状态。我在北大听讲座,也看过录像,这些男女印第安人体形很好,但一穿衣服就生病,虽然他们在时间上和美国纽约、华盛顿共度着21世纪前10年,但他们在边缘草莽地带的空间差异却反映了原始部落时期和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时期不同时间发展序列。
四、经济学中空间差异反映时间发展的鸟瞰
经济学中的空间差异反映时间发展可举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例。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东边是大海,西南是青藏高原,西北沙漠和戈壁居多,内蒙古是草原,东北是森林和北大荒,东南是丘陵,中原是一片富庶的土地,这种空间差异决定了历史上中央王朝以和中原为主,但近现代西方列强崛起,现代文明通过海上传到中国,使中国的沿海各地进步是现代化的道路,经济发展富裕程度虽然高于内地和西部边陲,这种空间的差异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新中国仍然没有改变。改革开放后,中国有了特区建设,20年后,又实行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此来缩短东中西地区空间差异所反映的时间发展的较大距离,所以1999年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的论坛,其哲学基础也有空间的差异反映时间的发展的方法论在里面。
我们把语言学中方言的粤方言、湘方言、北方话细化成从南到北五六个方言,通过其空间细微差异反映时间发展序列,这种方法用到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来看,那就是开发东、中、西3个空间经济地带,还可细分为6个时间发展段。
这6个空间差异的经济带正好大致反映了中国从发展中国家走向中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程度的时间序列,从中可理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史。
五、文化学中空间差异反映时间发展之鸟瞰
我在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亲笔写了元上序的《东方文化与东西民族》一书中专门谈到“文化东移与淤泥沉淀”一节,其核心思想仍是东方地理的空间差异反映东方文化的时间发展,今天,在一个空间的西南亚印度大陆的文化思想好像已经陈旧,日本队的文化思想更加超前,但这中间仍有个随着从西南亚到东北亚的空间差异,排列的时间发展顺序。
上古时代,亚洲西南部(今亦称南亚)产生了辉煌的古代印度文明,以印度北部德里地区为中心,产生了古代哲学梵巴文化和宗教文明,特别是接近中国的尼泊尔地区,释迦牟尼开创的佛教文化,把上古时期的东方文化发展到了一个高峰,与此同时先后不久,在亚洲大陆黄河流域产生了商周齐晋文明,进而孕育出了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佛教和禅学等自汉末从印度尼泊尔传入中国,经过中国的云南小乘、西北大乘和喇嘛教三路大军传播中的吸收优化、创作、发展,在魏晋南北朝开始和儒家文化及中国的萨满教文化产生了交融。佛和儒的结合与优化使中国大地上的东方文明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禅宗等就是佛教生于印度(尼泊尔)昌于华夏的结合成果。所谓大唐文化,正是中古儒家文化吸收佛教文化的一种优化式的东方文明。就从这时起,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四岛接力式地学到了这种富含精炼营养的精神财富。经过中国大陆完全的佛教经典和经过后人补充的儒家思想先传到朝鲜半岛,再由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四岛。从空间的差异上比较中,从西南到东北各国文化的共时的排列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以佛儒为主要内容的东方精神文化越是往东北传播,越不断得到提炼和补充,因而其合理内核也就越多,其文明的思想体系也就越精,越纯。中国东部的沿海地区以及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韩国,进而日本,自然也就吸取了最丰富的文化营养。
这种文化营养在今天的表现就是开拓进取的理念之不同,也就是从印度到中国到韩国再到日本,在空间的理念上有鳞次栉比的差异,比如,我到过西藏山南,没到过印度,但我在北大东语系任教时,印度专业的学生从新德里经常给我写信,写到印度大学的学生经常是躺在草坪上悠闲地看天,节奏舒缓。国家民委国际司吴金光司长和我说,他到印度,机场坐飞机,快登机了,不像中国人那样抢着排队登机而是机场工作人员呼叫半天登机时间到了,乘客也不登机,还得工作人员反复催促。印度人走路也是慢慢地一点也不着急,而中国挨着印度就比印度节奏快了些,至少有些紧迫感,到了韩国节奏又加快了,所谓高丽人性急,其实也是开拓进取的理念在作用着。再到了日本节奏就更快了,日本的上班族几乎是小跑赶地铁,所以日本队进取的文化理念在亚洲最强,因而经济也最发达。可以举步速之例,印度人迈四方步走路,中国人正常走路,韩国人快步走路,日本人就是小步快跑了!这正是亚洲四国空间的差异反映现代化观念的时间的发展的形象证明!
六、生物地质学中空间差异反映时间发展之鸟瞰
动植物学、地质学属于理工科的范围,空间差异反映时间发展的方法论同样有其适用性。同样是一种动物,但由于所处的空间地理环境不同,先后的差异也使动物的习性发生渐变的或强或弱的推移。比如东北虎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从小兴安岭,到完达山再到长白山,虎的进化就有不同程度的渐变。小兴安岭林海雪原,原始森林茂密,伊春是中国森林之都,就在小兴安岭,靠近前苏联西伯利亚,里面各种大小野兽众多,正适合东北虎纵横驰骋,也有东北虎可以捕捉的猎物,因此小兴安岭的东北虎个头又大,野性又足,而完达山的森林树木没有小兴安岭多,可捕猎物没有小兴安岭多,完达山的东北虎就不那么野性十足了,再到吉林的长白山,森林连不成一片,岩石火山时有出现,又有长白山天池,偶尔出现的东北虎也就难以生存了。再到吉林省长春市动物园的东北虎,长期失去生存和活动的山野森林之场所,每天肉来进口不用自己去觅食,也就大失野性、兽性的功能。恐怕放虎归山也一时追不上狍子和梅花鹿了。猫不也是一样嘛,山里的野猫不仅能抓老鼠,还能吃一些别的小动物。在小村里的猫,由于也缺乏肉食,猫还能捉老鼠,在大城市里的猫,整天被人宠爱着,吃的比人的食物还好,城里的猫就不捉老鼠了,前两年,北大校园里的猫见到老鼠就知道尖叫,不靠前,说明不同的动物其习性也在因环境生态差异而发生性情的变异。研究动物性情及野生动物的保护,追踪其发生变异的轨迹,这就是空间差异反映时间的发展方法论。
植物学同样如此。
长在长白山深处的野人参更有药性,因为它生长的土壤、气候、环境和植被生态是这种人参必备的生存条件,离开深处往山的外围长的野参药性就弱,再到山下人参公司弄的人参就又减弱了。再如宁夏枸杞,中卫中宁的枸杞最好,富含硒,个儿大,我去过中宁枸杞田,因为那里的田地经过几千年的精耕细作,适合枸杞小树的生长,再往石空镇,再往吴忠、青铜峡,再往银川西郊,所种枸杞依次味道减弱,宁夏农科院周政委专门利用农业科学手段开展了实验田培植新型枸杞。但尽管那样,还是不如中宁枸杞个大味甜富硒。新疆吐鲁番的葡萄也是同样的道理。我曾到过当地调研,葡萄沟里的那片长条土地带有特殊的沙质,而且水也充足,光合作用好,种大的葡萄特别甜,但光那一块地已不能满足境内外广大用户的需求,因此,葡萄沟外也陆续种了葡萄,以至吐鲁番全市都种起了葡萄,但从葡萄沟到吐鲁番西北,依次排列下去,其田地离葡萄沟越远,所种葡萄的甜性越减,内行的外地人往往根据吐鲁番田地空间的差异来选定葡萄质量的好坏程度,看葡萄生长是否熟透(这也是个时间概念)的成熟过程,所以,空间的差异反映时间的发展同样是研究动植物随地理渐移而发生生态变异的重要方法。在地矿企业和领域研究勘探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体位置形状,成矿规律,岩矿性质与地质构造内在关系时,同样需要空间差异反映时间发展的方法论参考,因时间关系,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七、结论
空间差异反映时间发展就是科学通用方法论之一,地理差异的渐移性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是文、理、工等许多学科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对我们打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限,进行综合研究有重要启发,对我们博士毕业后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也有重要倡导意义。愿它成为我们各专业博士手中的一件利器,为各自科研开出更广的创新空间,做出更大的科学贡献!
(2010.3.29讲于北民大博士论坛首讲)
参考文献
[1]徐通锵.历史语言学·绪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注释】
[1]徐通锵.美国语言学家谈历史语言学[J].语言学论丛(第13辑):2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