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
小篆
《说文·巾部》:“巾,佩巾也。从‘丨’系形,从‘冂’,覆物之形。”甲骨文像佩巾垂形。
《玉篇》:“巾本用以饰物,后人著之于头。”①著,戴也,也写作“着”。巾著于头,也见《释名》:“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②加冠的是士人,束巾是庶民。到西汉末,束巾受到士大夫的青睐,束巾用于家居。不束巾的当然也有,即所谓“垂髻不巾”。
以巾束发后发展为戴帻。帻是包头之巾,也就是覆在冠下的巾。《晋书·舆服志》:“古者冠无帻……后世施帻于冠。”但古人戴帻不一定再戴古冠,秦代的黔首,汉代的苍头,是用黑布或青布裹头的,头上无冠。蔡邕《独断》:“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③帻起于何时,有以为秦曾以绛帕颁赐武将,用绛帕裹头,人称“赤钵头”。这就是早期的帻④。黄生《字诂》也曾概括说:“古巾用以拭手,故佩于身,以便作事。又覆物者谓之巾。其著于首者曰帻,后世覆物谓之帕,著于首谓之巾。”从拭物之巾到束发之巾,又到覆盖之巾。名称随功用的变化而定。
帻有“介帻”、“平上帻”、“平巾帻”之分。这时的帻已近冠帽一类的东西了,但仍称巾,或称巾帻。介帻如屋顶,文吏所服,始行于汉魏。《隋书·礼仪志》:“帻,贵贱皆服之,文者长耳,谓之介帻。”平上帻,魏晋以来为武官所用的一种平顶帽。《晋书·舆服志》:“冠惠文者宜短耳,今平上帻也。”惠文冠为武官帽,赵惠文王创制,汉代称之为武弁,到隋唐仍为武官所用。平巾帻初如平顶帽,中央不突起,古时武官、内臣,以及官吏遣归者,皆服平巾帻,后来崇其巾为屋,帻顶隆起作尖劈状,形如屋顶。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说:“平巾帻是巾帻标准式样。”又说:“平巾帻历来难得正确理解,对帻也少具体印象。唐宋以来《舆服志》,经常沿习旧称,说某某著平巾帻、介帻,其实形象已不同汉代样式。”⑤平巾帻从平顶逐渐高起来有疑为下面有帩头。汉乐府相和曲《陌上桑》有“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的诗句。帩头也写作绡头,是扎发的纱巾。帩头在《方言》中有几种名称:“自关以西,秦晋之郊曰络头,南楚湘江之间曰帕头,自河以北赵魏之间曰幧头。”帩头是从汉到魏晋期间的一种头巾。《晋书·五行志》:“太元中,人不复著帩头。”太元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的年号。
介帻
平上帻
平巾帻
幅巾
再说幅巾。在汉以后有条件的多用幅巾,就是用整幅细绢裹头。这不仅是文人喜爱,显示名士风流;主持军事的将帅,如袁绍亦以幅巾为雅。
三国时期多巾幍(tāo),幍是一种波浪皱摺的巾子⑥。诸葛亮的纶巾,就属巾幍。纶为什么读“关”,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纶字世人皆知两音,一曰伦,一曰关,不知其故也。盖伦巾韵同而音近,诗法所忌也,故读曰关。皮日休有白纶巾下发如丝之句,想始于此。”⑦
唐代有唐巾,制如幞头,唐巾原是唐代帝王的一种便帽,后为士人袭用。所谓幞头,幅巾裁出脚就是幞头。有四带或两带垂于脑后,带子折叠向上的为折上巾。明代进士巾也称唐巾。
唐巾
幞头
东坡巾
宋代有高装巾子,如东坡巾、程子巾、山谷巾等。明代有方巾,也称角巾,为处士、儒生所戴软帽。
以上所说的巾,与帝王冠冕不同,冠是帽子的总称与弁也不同,弁是贵族的一种帽子。如皮弁,就是白鹿皮做成的皮帽。与帽也不同,帽是后起的字。
明代方巾
注:
①《说文注》第3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王先谦《释名疏正补》第四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③蔡邕《独断》卷下,第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④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第14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⑤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
⑥同上书,第6页。
⑦郎瑛《七修类稿》20卷第204页,上海书店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