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章的尾巴

文章的尾巴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甲骨小篆尾巴的尾,为什么从尸从毛?黄认为把“尾”说成人的尾饰,是不对的①。还有以为狼狈的狈,狈从贝,贝是大尾巴。这是说文章结尾要转,要站高一点。紧扣题旨的结尾。呼应文章开头的结尾,要宛转回复,首尾相应。文章首尾,比之于有肌体。结尾处文章出现了“我”,说明他写这篇文章不是用来教训他人的,包括自己在内,自我写感受。总结式的结尾是有普遍意义的,也是常用的。

甲骨

小篆

尾巴的尾,为什么从尸从毛?有说这尾指人的尾饰。黄侃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在《说文段注小笺》中说:“尾所从之尸,只作体字解。许氏(许慎)以尸从横人,遂附会以饰系尾之说,穿凿不足信。尾的本义,自当谓禽兽之尾。”黄认为把“尾”说成人的尾饰,是不对的

从尾的字有逮,逮中“隶”,从手,从尾()。奴隸的隸从隶,有被捕之义。还有以为狼狈的狈,狈从贝,贝是大尾巴。后来错认为声符。

尾的比喻义不少:如吴头楚尾,渤海之尾,君住江之尾。

尾引申为诗文的结尾,该怎样写才算诗文的好尾巴呢?

宋代姜《白石道人诗说》:“一篇全在结尾,如截奔马。”他强调结尾的重要,要煞得住,就是说结尾要坚劲有力。元代陶宗仪《辍耕录》称乔吉(字孟符)作乐府有法:“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这大概是说:“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尾要响亮。”清王士禛《池北偶谈》的说法,略有不同:“入手当如虎首,中如豕腹,终如虿(chài)尾。”虎首喻猛,豕腹是要丰富饱满,尾取其螫。豹尾指有力,螫亦厉害。明谢榛《四溟诗话》主张结尾要响亮。他说:“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是反对拖沓,要昂扬干脆,要铿然有声,戛然而止。

试举几个例子来说。明黄宗羲《柳敬亭传》的结尾写柳氏后期说书,“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这个结尾,有感情,有力度,也响亮,堪称豹尾。也有主张结尾要有余意,能引人回味深思。如唐诗人岑参《送武判官归京》的结尾:“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故人离去,诗人还目送着他,人走了还看着他的骑马的行迹,留连不舍之情,跃然纸上。这里有失落、有忧虑,有自身处境的联想种种。有人主张结尾要超远,要出场。清毛先舒《诗辩坻》:“收拾(结尾)贵在出场,须超远也。”清方东树《昭昧詹言》也这么说:“结句要出场,用意须高大深远者也。”这是说文章结尾要转,要站高一点。夏衍《包身工》的结尾是这样写的:“黑夜,寂静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要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作者从包身工写到包身工的冤魂,他从叙说转向议论,这已是站出来代包身工喊冤控诉了。这是出场,作者还说“黎明的到来是不可抗拒的”。他站得高,高瞻远瞩,盼望未来,可谓高远。

从写作实际考察,有哪些结尾可借鉴呢?

自然结尾,意尽则止。“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也有说“随处即起,随处即止”。《曹刿论战》的结尾,就是这样。在齐鲁长勺之战中,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一再阻止他击鼓进军。曹刿答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望其旗靡,故逐之。”“故克之”回答了何以取胜;“故逐之”回答了为什么要追逐。问题回答了,文章也就结束了。这篇文章虽是节选,但有问有答,还是有头有尾。

启发性结尾。鲁迅《孔乙己》结尾这样写:“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是矛盾着的,然而,这里讲得通。“大约”是说他没有遇见,二十年没有消息,只是猜想。“的确”,这是说他备受封建教育,科举制度毒害、被摧残的知识分子,是没有活路的,孔乙己肯定死了,多么发人深思。

紧扣题旨的结尾。文意可以洋洋洒洒,若决江河,但结尾要回到题旨上来。如苏洵《六国论》的结尾:“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杜牧《阿房宫赋》的结尾:“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两篇文章都是借历史故实,托喻讽谏,告诫当时统治者,文章主旨更明了。

呼应文章开头的结尾,要宛转回复,首尾相应。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就是呼应开头“我欲因之梦吴越”的,文章首尾圆合。宋代陈善在《扪虱新话》中也说:“文章要宛转回复,首尾相应,乃为尽善。比如八阵图,常山蛇势: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中则首尾俱应。”文章首尾,比之于有肌体。

散文用说明来结尾,也是有的。文章不拘一格。姚鼐《登泰山记》是游记,属散文,文章结尾,转为说明:“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这样写也可以,不仅可以,也很好。泰山的特点说得更细仔、更具体了。

有些文章结尾比较含蓄,有深意。如《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结尾处文章出现了“我”,说明他写这篇文章不是用来教训他人的,包括自己在内,自我写感受。末尾一句话显得很重要。

还有总结性的尾,在应用文中用得最多,散文中的归纳往往还是回到“主旨”上来。如欧阳修《伶官传序》写唐庄宗李存勗,早期灭梁亡燕,功业显赫,后期安于逸乐,宠信伶人,最终为数十伶人所困,身死国灭。欧阳修为之总结历史教训:“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总结式的结尾是有普遍意义的,也是常用的。

注:

①《说文笺识·说文段注小笺》204页,中华书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