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口号能凝聚人心
一句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代表人心向背的口号,能凝聚人心,整合力量。在革命战争时期,当时革命的主力军主要来自于贫雇农,他们大都没有什么文化,难以理解深奥的马列主义理论,却很容易接受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口号。一句“打土豪,分田地”唤起了无数普通劳苦大众起来闹革命。而“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激励百万雄师突破敌人固若金汤的防线,取得了摧枯拉朽的胜利。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号召,号召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民主党派予以响应,并纷纷发表声明、宣言、告全国同胞书,通电国内外各报馆、各团体和全国同胞,表现拥护中共的主张。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历经磨难,辗转他乡,回到国内,报效祖国。“向雷锋同志学习”激励着一代代人不计个人得失去奉献社会,争做好人好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启了解放思想的先河,吹响了打破固步自封、保守不前的号角。“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教育的春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前进的不竭动力源泉。
【注释】
(1)王炳照、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259页。
(2)[清]朱用纯、佚名:《朱子家训》、《增广贤文》[G],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3)梁海明译注:《大学》、《中庸》[G],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2页。
(4)周新发:《炎陵红军标语及其特点》[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6月第3期第45~46页。
(5)同上注。
(6)廖正本:《中央苏区宣传队伍的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1期第30页。
(7)《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第459页。转引自黄保华、朱腾云:《论中央苏区的革命标语宣传》第45页。
(8)《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第134页。转引自黄保华、朱腾云:《论中央苏区的革命标语宣传》第45页。
(9)黄保华、朱腾云:《论中央苏区的革命标语宣传》[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第43页。
(10)[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4页。
(11)同上书,第16页。
(12)同上书,第2页。
(1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2页。
(14)同上书,第39页。
(15)刘巽达:《“标语大国”背后的文化问题》[J],《上海采风月刊》2006年第7期第24页。
(16)http://thegod20061.spaces.live.com/.
(17)[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7页。
(18)[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6页。
(19)[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9页。
(20)同上书,第39页。
(21)同上书,第102页。
(22)[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佟德志、刘训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序言第4页。
(2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15页。
(24)张健、徐文龙等著:《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展望》[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120页。
(25)同上书,第87页。
(26)同上书,第54页。
(27)章志光主编:《心理学》(第三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3版,第162页。
(28)章志光主编:《心理学》(第三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3版,第162页,第165页。
(29)章志光主编:《心理学》(第三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3版,第162页,第16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