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常指知心朋友。杜甫在《哭李常待峰》中诗云:“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那么,为什么把知心的朋友称为“知音”呢?
“知音”源自一个千古传诵的故事。《列子·汤问》中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善于弹琴。他所弹的曲子典雅动听,但一般人都听不懂。有次他回乡坐船从汉水经过,那夜月色很好,俞伯牙便在船头弹琴。有个晚归的樵夫,听见船上传来优雅的琴声,便跑到岸边偷听起来。俞伯牙先弹了一阵志在高山的曲调,樵夫听了,情不自禁地说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好啊,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
俞伯牙又弹了一阵意在流水的曲子,樵夫又说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美啊,宽广浩荡,好像浩浩荡荡奔流的河水一样!)
俞伯牙再也坐不住了,连忙把樵夫请到船上,称樵夫为自己的“知音”,并与樵夫结为好友。这位樵夫名叫钟子期,是个隐士,很懂音乐,尤其善于听琴。
后来,钟子期去世,俞伯牙闻讯悲痛欲绝。他痛泣许久,挥泪操琴,叹道:“今日重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继而割断琴弦,并把琴身砸碎,发誓终生不再弹琴。这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传说。
趣味链接
伯牙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首义公园内,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它始建于北宋,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又重建了琴台纪念碑廊,并刻上琴台简史、碑文以及俞伯牙的画像。
在俞伯牙画像旁还有两副对联,歌颂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友谊。第一副对联是: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另一联是:
绿树成荫,芳草为积,登临贵在得趣时耳;
水仙已去,樵子不来,先生何以移我情乎;
两副对联,不但描绘出了琴台的风景,而且还写出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意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