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语言都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这种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也表现在语法上。不同语言的语法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种个性也就是特点,每种语言的特点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把汉语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语言,如英语相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汉语语法的一些重要特点了。
首先,与英语的动词和形容词后面可以加上一些只改变词根的语法性质(转化成名词)而不改变其词汇意义的后缀,如-ness、-ation、-ment之类不同的是,汉语里很少有构词性质的前缀和后缀,虽然秦朝以前少数词带有类似词缀的标记。当时,名词的前边常常带“有”:“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豺虎不食,投畀有北”(《诗经·小雅·巷伯》)。在《诗经》中,还有些动词前边常常带“言、曰、聿、于”:“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小雅·采薇》),“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大雅·文王》)。但这些标志的应用并不普遍,除了在一些方言之中至今还有少许保留外,大部分在秦汉之后基本上就消失了。此外,古汉语形容词和副词后边带有类似标记的字,除了“然”字一直应用到今天,其余的字如“尔、而、若、如”等也已消失了。
其次,在英语里,词类功能比较单纯,名词只能充当主语和宾语,形容词只能充当定语和表语,定式动词只能充当谓语里的主要动词。而在汉语中,由于动词和形容词不变形,无论在什么句法位置上出现,形式都一样,这就造成了词类功能多样的现象,如形容词既可以充当谓语、定语、补语,又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汉语词类这种多功能的现象使得汉语的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这使得汉语词类的功能与英语词类的功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是相互交错的,一方面,一类词往往充当几种句法成分,而每种成分并不是本类中所有的词都能充当的;另一方面,一种成分往往又不是某一类词所专有的。因此,我们在学习汉语的语法时,一定要注意哪一种功能最能够反映出某一类词的最主要特质,也就是要分清词的功能的主次,这一点很重要,否则,我们就容易看不清汉语的语法规律,词类和其他语法单位也就不好划分了。
汉语的基本句型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定语和状语是起限制和描绘作用的,而补语是说明动作和行为的状态和结果的。
主语可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的短语,多用来表示人或事物。如“我们俩关系很好。”“我们俩”就是主语,表示人。如“风很大,云很高。”“风”和“云”就是主语,表示事物。主语通常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作用是对主语进行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是一个句子的骨架,没有谓语句子就会散架,不成形了。如“你看!”“看”就是谓语。如“中国崛起!”“崛起”就是谓语。一般来说,在汉语中动词性词语经常来作谓语,但是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来作谓语。如“天真热!”“热”是形容词,在这里就充当谓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主谓短语作谓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如“他头脑灵活。”“头脑灵活”是主谓短语,在这里就作谓语。如“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人才最重要”是主谓短语,在这里就作谓语。主谓短语作谓语在古代汉语里就已经有了,如《孟子·告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宾语一般分名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种,名词性宾语比较常见。如“我新买的房子有100多平方米。”其中,“100多平方米”就是名词性宾语,如“初秋,苹果已经红了,可葡萄还是绿的。”其中,“红了”和“绿的”都是名词性宾语。谓词性词语充当宾语比较少见,但需有一定的条件,那就是只能出现在能带谓词性词语的动语后边。如“成功企业的秘密在于尊重员工。”其中,“尊重员工”是谓词性词语,在这里就作为宾语。如“中午一下班,大家发现风停了,雨也不下了。”其中,“风停了,雨也不下了”是谓词性词语,充当宾语。
定语一般由实词和短语来充当。如“五彩天空、隐形飞机、一片荒漠、巨型军舰、神奇小子、白雪公主”等。定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多种多样,总的说来,可分为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两大类。如“北京的风光、冬季的阳光、荒漠中的树林、操场上的学生、大型歌舞、综艺晚会、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等都是限制性定语。描写性定语一般来说不是对中心语进行限制的,在语义上主要是对中心语进行描绘和形容的。如“风平浪静的港湾、曲曲弯弯的河流、黄灿灿的庄稼、黑黝黝的肤色”等。
状语不只是由副词充当,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来充当。如“早上来了、应该干、慎重考虑、一遍一遍地唱、一脚一脚地踢”等。状语的语义类别大致也可分为限制性和描写性两大类。如“网上购物、现金支付、现场直播、电视录像”等就是限制性状语。描写性状语是从性质和状态方面对中心语事物加以描写或形容。如“李小姐很高兴地看着我。”“王先生神色凝重地走了进来。”“篮球运动员科比狠狠地把球砸进了篮筐里。”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性状语。
补语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等的程度。如“我的车里挂满了一排排祈福的铃铛。”“发奖金了,员工们高兴得蹦了起来。”“钱包丢了,我气坏了。”“树林里突然蹿出一只大狗熊。”“一对儿情侣走向海边。”其中,“满”、“高兴得”、“坏了”、“出”、“向海边”等都是补语。学习补语的时候,要注意看标记,看关系和词性。看标记,就是看有没有助词“得”,如果有,就是补语。句子里面没有,但可以插入助词“得”也是补语。看关系,主要是看动词后的词语能回答什么,能回答“什么”的是宾语,能回答“怎么样”的是补语。
汉语中还有句型和句类之分,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是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意思的语言单位。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复句还可进一步分成分句,分句在结构上跟单句相同,但没有完整而独立的句调。句类是根据全句语气的不同分出来的句子类型。主要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汉语语法中的句型和句类内容丰富,划分细密,在《现代汉语》教材中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详述了。
总之,汉语语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在英语里词类和句法之间简单的对应关系,在汉语里则没有,汉语里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是多功能的,这与英语大不相同。(2)语序是汉语里的重要语法手段。同样的语素,次序不同,就构成不同的词;同样的词,次序不同,则构成不同的短语和句子。但汉语句法成分的次序一般来说是固定的,即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但有时为了适应语言应用上的需要,语序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改变。(3)汉语的基本句式一般来说就是单句的结构,句子划分单句和复句是借鉴印欧语系语言的传统,因为,印欧语系的语言靠着词语形态的帮助,区分单句和复句比较容易。(4)简称是很多语言中都有的现象,但是现代汉语里的简称数目却相当多,如:“语文”、“科技”、“疗效”、“外贸”、“中小学”、“动植物”、“进出口”等。(5)汉语里还有着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尤其是语气词是汉语的一大特点。《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就认为,语气词是汉语所独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