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是一个象形字,我们看它的甲金文和小篆字形,都很清楚明白:中间的一长竖表示植物的茎干,下部的分叉是根,上部的分叉是枝叶。隶定后,上部的分叉变成了一横画,下部的分叉变成一撇一捺,就不象形了。
甲骨文的“木” 金文的“木” 小篆的“木”
跟“木”的造字原理近似的还有“艸”(草)字,“屮”相当于根部没有分叉的“木”,表示草没有木茁壮,用两个“屮”组成“草”,则表示草多且密了。后来,人们用形声字“草”替代了象形字“艸”,“艸”则(简化作“艹”)专门用作部首了。
小篆的“艸”
“木”字根茎齐备,人们在其基础上造出了两个相当重要的表抽象概念的字,就是“本”和“末”。“本”是在“木”字的下端画一横画作为标记,表示木的根部,引申出根本的意义;“末”则是在“木”字的上端画一横画作为标记,表示木的顶部,引申出末端的意义。
小篆的“本”和“末”
五行之中,“木”对应东方,是生命的象征。中国古典住宅和家具一律采用木结构,而陵墓则以砖石砌筑,就是因为木材有温度、富于生机,石材却冰冷生硬,所以古人便习惯以木材作为“阳宅”、以石材作为“阴宅”。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人对木材的打磨、制作已颇有研究,当时鲁国著名的木工匠师公输班(因为是鲁国人,又称鲁班)被奉为后世一切木构的鼻祖,相传木工所用的工具,如钻子、刨子、铲子、曲尺,还有画线用的墨斗,都是他发明的。秦汉以降,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技艺高度发达,可惜早期实物不存,我们只能通过历史文献的记载遥想其卓荦风采。而侥幸留存至今的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南禅寺,宋代晋祠,辽代应县木塔、蓟县观音阁、大同善化寺,元代芮城永乐宫,甚至明清两代的北京故宫,都已算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迹。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以科学严谨的榫卯连接、千变万化的装饰形象、天人合一的群组布局,创造了因势利导、无中生有的空间艺术,令世界叹为观止,并深深影响了整个东亚文化圈的建筑风格。然而,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传统建筑被钢筋水泥所湮没,永久消失在一个东方古国的地平线上。面对这种状况,难道我们不该为保护建筑文物大声疾呼、为延续中华文脉贡献力量?
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