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是一个象形字,象燃烧的火焰之形。“火”的古文字字形跟“山”非常接近,所以在古文字的识读中,人们常会把“火”跟“山”弄混。随着字形演变,“火”字两边的火苗简化为两点,中间的轮廓用撇捺两根线条代表,就成了小篆以后规范的字形,跟“山”就迥然不同了。
甲骨文的“火” 秦简的“火” 小篆的“火”
“火”字用作偏旁,在字的下方时常写作“灬”,比如“然”字,本义就是燃烧,后来假借作虚词,人们就在“然”字的基础上又添加“火”旁,造出“燃”字,来表示燃烧的意义。这样,“燃”字其实就是包含了两个“火”旁的字了。像这样重复添加形旁的例子在汉字中还有,一般都是本字被假借作他用,本义不再显明,就又添加形旁,造出新字表示其本义。比如“莫”字,表示日在草中,本义就是夜晚。后来“莫”字假借作虚词,就在其下又添加形旁“日”,造出“暮”字,表示夜晚的本义了。
小篆的“莫”
还有些字因为隶定时字形讹变,下部也写作“灬”,实际并不表示“火”,比如“燕”字和“魚(鱼)”字。它们下部的“灬”则是由原来的象形构件变来的。
小篆的“燕” 甲骨文的“魚” 金文的“魚” 小篆的“魚”
火在人类进化史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用火照明、取暖、烹饪熟食的能力最终将人从动物中区分出来,开启了文明的征程。所以,传说中第一个教会人们用火的人在各民族历史上都享有极高的地位,古希腊神话里有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经典故事,中国古人则把“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奉为“火祖”,后来又将其演绎为“火神”“火德真君”,至今各地仍有不少火神庙流传下来。
火能活人,亦能杀人。随着人与火的关系日趋密切,火逐渐应用于战争,谓之“火攻”,《孙子兵法》里还有专门的“火攻篇”。《墨子·非攻》记载,商汤讨伐夏桀之际,“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间西北之隅。”“融”即祝融,上古时期的“火正”,也是一位火神。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火攻。还有战国时齐国将军田单大摆火牛阵、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火烧赤壁,都是相当著名的火攻战例。当然,古人对火攻的残酷性也有所反思,《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盘蛇谷火烧藤甲军后,即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有趣的是,在中国人的语境里,火既是一种有形的存在,也可以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我们把生气称作“发火”,把人体某些功能失调称作“上火”,把调理上火症状称作“去火”。这些“火”固然是虚拟的,却也充分体现了古人感性而富于想象力的思维方式。
民国·溥儒《西游记图册》之火焰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