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是个形声字,从“耒”,“井”声。“耒(lěi)”表示犁地的农具,古人也常称作“耜(sì)”。“耒”作部首的字往往跟农耕活动或农具有关,如“耕”“耜”“耘”“耦”“耧”“耙”等。而“耨(nòu)”字,本义是一种除草的工具,又引申表示除草的活动。《淮南子》中说:“害生于弗备,秽生于弗耨。”“耨”就是除草的意思。
因为农具一般是铁制的或木制的,所以表示农具的字也从“金(钅)”或从“木”,有些字使用了不同的形旁,就形成了异体字。如“锄”字,古时也常写作“耡”,“锄”和“耡”就是一对异体字;又如“櫌(yōu)”字,表示一种击碎土块、平整土地的工具,也常写作“耰”,“櫌”和“耰”也是一对异体字。
也有人认为“耕”是个会意字,“井”表示田地。人们传说上古时有一种“井田制”,就是把一片地平均划分成“井”字形的九块,周围的八块作为私田,分给八家,中间的一块作为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收获交给国家。也有人认为“井田制”只是后人想象出来的一种理想化的土地制度。不管这种“井田制”是否实际存在,“井”的字形确实能生动地表现出田地被分割的形象呢!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对中华民族社会关系、信仰风俗、典章制度的形成影响深远。就耕作本身而言,中国古代农业讲求“精耕细作”,即在有限的土地上,充分运用智慧和技术,尽可能提高粮食产量。从春秋的垄作法,到汉代的代田法,从宋元时稻麦轮作,到明清时引进高产作物,中国农业始终走在世界前列,体现着国人克勤克俭的美德。
“耕”字本义为农耕,后来也被引申用来指称致力于其他事业或工作。譬如作家写作,用笔写,谓之“笔耕”;书生读书,用眼看,谓之“目耕”;教师讲学,用嘴说,谓之“舌耕”。可见无论做什么事业,都少不了付出,少不了辛勤的耕耘。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长大后却渐渐发现:耕耘不一定会有收获。农夫四季劳作,翻地、播种、浇水、施肥,件件不落、处处精心,然而不知什么时候一场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将庄稼全部摧毁,功亏一篑。
那么,我们还要不要继续耕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对农夫来说,耕耘本身便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对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们来说,道理亦然。尽管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我们必须记得另一句话:不努力一定没有结果。
陕西杨桥畔东汉墓壁画中的牛耕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