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字由“冖”“元”“寸”三部分组成,我们分别来说。
“元”表示人头,见前文。
“寸”本是个指事字,字形是在“又”(表示手)的下方画一横画作为标记,表示手下方的一个部位,称为“寸口”。人们把手到寸口的距离定为一寸。
小篆的“寸”
“寸”字的本义就是长度单位的寸,但是它作为汉字部件时更常用来表示手,如“尊”字,字形表示的就是用手托着酒樽。再如“射”字,字形表示用手拉弓(弓形后来讹变为“身”)。“冠”字里的“寸”也表示手。
“冠”的字形就是用手(“寸”)把帽子(“冖”)戴在头(“元”)上,本义就是帽子。古人也称“冠”为“元服”。虽然可以用“帽子”来解释“冠”字,但在古时,“冠”的规格和意义都高于今天普通的帽子。古时贵族男子二十岁成人后方能戴“冠”,成人礼就称为“冠(guàn)礼”,这种仪式在《仪礼》和《礼记》中都有记载。
小篆的“冠”
作为“冠”的一种,“冕”则更为尊贵。“冕”是一个形声字,从“冃(mào)”,“免”声。“冃”也是帽子的意思。在早期,“冕”特指大夫以上的显贵佩戴的帽子,后来则专指帝王佩戴的皇冠。“加冕”一词,就表示即位称帝的意思。
在中国古人看来,头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因此通过“首服”——冠帽来鉴定一个人的身份最为显著易行。不同的“冠”可以代表不同的等级、官职、场合,譬如:冕冠、通天冠是帝王所佩戴,冕冠用于祭祀大典,通天冠用于朝会宴会;进贤冠为文官和儒士佩戴;武冠则为武职人员佩戴。这种划分身份的方式类似于贴标签,对现代人来说未免累赘,况且一个人的品位本质上取决于修养和内涵,而不是外在的穿戴。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曾记载过一个“床头捉刀人”的故事:三国“奸雄”曹操虽然深通谋略,却对自己的长相缺乏信心。匈奴使臣来见,他恐怕个人形象不足以威慑对方,就让大臣崔琰穿上魏王的行头,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者,他本人则握刀站在王座边扮作侍从。接待完毕,曹操暗中派人问匈奴使者对魏王评价如何,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固然仪容潇洒,但他身旁那个握刀的侍从看上去才是真正的英雄。
由这则故事可见,穿戴很难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有内涵的人即便穿上破衣烂衫,也掩盖不住独特的魅力。正如《孟子》所谓“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英雄不问出处,诚然。
山东邹城鲁荒王墓出土的九缝皮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