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新闻界的寻根报道

天津新闻界的寻根报道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8月,今晚报社派出“天津方言岛寻根”报道小组,赴安徽省固镇、蚌埠、宿州、蒙城等皖北平原多座城镇实地采访,以百姓视角记录当地的乡音、乡情,探寻津皖两地在语言、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历史渊源,为津味文化寻根溯源。

2011年8月,今晚报社派出“天津方言岛寻根”报道小组,赴安徽省固镇、蚌埠、宿州、蒙城等皖北平原多座城镇实地采访,以百姓视角记录当地的乡音、乡情,探寻津皖两地在语言、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历史渊源,为津味文化寻根溯源。他们的采访调查印证了我们上述初步结论,并补充提供了大量鲜活的例证。

固镇人把鲤鱼叫“鲤鱼拐子”,而天津人干脆就叫“拐子”;两地都把油条叫“馃子”;至于“熬鲫鱼”“煎闷子”“死面卷子”都是可以拿出来待客的。两地还都把红薯叫做“山芋”,这个叫法,和天津周边地区的“红薯”“白薯”“地瓜”等的叫法最为不同,而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固镇相同,绝非偶然。“腻歪”“妖蛾子”“起哄架秧子”“垫巴垫巴”……这些固镇人脱口而出的地方话,也是天津人的口头禅。

记者在宿州市东昌路夜市的一家大排档吃东西,亲眼目睹了一对年轻情侣闹别扭,其中的对话充满了浓浓的天津味儿:

“你这个娘儿们怎么就不长脑子呢,上个月刚从网上买了个MP4,用了没几天就坏了,也没地方修去。这又闹着要在网上买iPhone 4,你做事不能好好‘琢磨琢磨’,网上的小店靠得住吗,你就‘作’吧!”一位二十几岁光着膀子的小伙子正在对女友发火。“你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吗?就为了MP4,你前后跟我‘找补’多少回了。我买东西又没花你的钱,你还跟我‘翻呲’!我算明白了,你成天没事除了知道跟我‘抬杠’以外,‘干嘛’也不行。”他的女友这时也来了脾气,声调一下子拔高了好几度,周围的食客人人侧目。“甭一说到挣钱你就‘耷拉’脑袋了,不想好好说话就赶紧消失,别在这儿‘腻歪人’。你再‘恣歪’,小心我叫我哥‘拾掇’你。”

听着这对小情侣纯正的“天津方言”,记者以为他们就是天津人,生怕这对“小老乡”再吵下去动起手来,上前劝道:“哥们儿,快哄哄你女朋友。咱这都出门儿在外的,都不易,你就少说两句。”没想到,小伙子非但毫不领情,还一下站了起来:“嘛出门儿在外?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宿州人。你哪儿的?非得跟着‘掺和’!”见男友口气不善,女孩连忙拽住他的胳膊打圆场:“没事没事,他就是今天喝得有点儿高,我们闹着玩儿呢。我们都是本地人,不过听你的口音也不像外地的,谢谢啦!”

虽然记者误认老乡插了这么一杠子差点闹出纠纷,但皖北方言中的“天津味儿”却由此可见一斑。

天津人结婚讲究热闹、喜庆,还有不少被称为“妈妈例儿”的独特婚俗。《今晚报》报道小分队在安徽宿州采访时,正碰上一场婚礼。记者发现,新娘下车脚不能沾地、由“全科人”为新人铺床唱喜歌、娘家陪嫁“桶子灯”,这些老天津卫耳熟能详的婚俗,在皖北也同样存在。而且,在合肥市区,结婚典礼跟天津市区一样也是下午举行。

《今晚报》记者马庚申写道:奔走于皖北的街道里巷、田间地头,浓厚的“津味”方言时常在记者耳边响起。而天津和皖北极为近似的乡音,也使得许多当地人遭遇了误会,他们套用了一句当下时髦的网络用语如是说——我们都曾“被天津”。

六十八岁的蚌埠市作协主席李凤山讲了发生在他身上的好几件“天津误会”:“1965年,我到安徽芜湖医专上大学。开学第一天,我到图书馆看书,管理员老师随便跟我聊了几句话,随后他的话着实吓了我一跳。他说:‘听你口音是天津人吧。可这次学校根本没在天津招生啊,你是怎么进来的?’”“1983年,我到北京给学生讲课,周五傍晚下课后,大家都吵着周六要到我家做客。我当时很纳闷,蚌埠离北京近千公里,一来一往不得好几天啊。学者们看我面露难色,都说我小气:‘我们大伙租车跟你回天津老家,不就让你请几斤狗不理包子吗!’”

类似的遭遇还发生在固镇广电局的陈科长身上:“2000年,我到北京出差。回安徽的火车上,我跟邻座一位北京大哥聊得甚欢。火车过了天津,都快到德州了,那老兄突然大叫一声:‘哥们儿,都怪我,光顾着聊天,害你坐过站了,你们天津站都过去好半天了!’”

蒙城的退休干部张广田亦是如此:“1996年,我到天津出差,在火车站附近打车想找个旅店。没想到,司机师傅一听我说话,连车都没发动就劝我说:‘哥们儿,你是不是跟家里人怄气了?遇事得想开点,本地人你住嘛旅店啊。’”

“也难怪被别人误认,我特意试过好几次,在天津街头,闭上眼睛倾听,熟悉的乡音,就跟在蚌埠一模一样。”李凤山笑着说:“为此,我专门赋诗一首——身在南山下,淮水润我心。平生奇特事,几度‘被天津’。”小诗虽然简练,但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天津与皖北方言如出一辙。

“今晚报记者安徽行 探源天津方言岛活动”大型采访历时十二天,经过约五千公里的长途跋涉,先后走访了以固镇、宿州、蒙城、凤阳、蚌埠为主的皖北平原九个县市以及三十二个乡镇,采访了三百一十多位五十岁以上操原汁原味当地方言的群众。报道小分队不仅利用文字、照片、音频、视频忠实记录了当地的乡音、乡情,而且以百姓视角和体验式采访的方式,对津皖两地在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深入探寻。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天津和皖北不仅语音相像,而且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居民群体性格等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进而从多侧面、多角度对“天津方言岛”现象背后深层次文化积淀进行了解读。[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