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小篆文字资料流传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玡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下面对四大刻石一一加以介绍。
泰山刻石
秦《泰山刻石》立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天下第一山”——泰山最早的刻石。
此刻石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刻石四面广狭不等, 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十字”。据清道光八年(1828年)《 泰安县志》载,宋政和四年(1114年)刻石在岱顶玉女池上,可认读的有146字,后漫灭剥蚀了76字。明嘉靖年间,北京许某将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宫东庑,当时仅存二世诏书4行29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毁于火,刻石遂失。
嘉庆二十年(1815年),泰安旧尹蒋因培带领同邑柴兰皋在山顶玉女池中搜得残石2块,尚存10个字,遂将残碑嵌于岱顶东岳庙壁上。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东岳庙墙坍塌,泰安知县徐宗干“亟索残石于瓦砾中”,嘱道人刘传业将残石移到山下,嵌置在岱庙碑墙内,并写跋记其经过。光绪十六年(1890年),石被盗,县令大索十日,得石于城北门桥下,后重置于岱庙院内。宣统二年(1910年),知县俞庆澜为防刻石遭风雨剥蚀,在岱庙环咏亭造石屋一所,将秦泰山刻石及徐宗干的跋和自己写的序共3石嵌于石屋内,周围加铁栅栏保护。1928年迁于岱庙东御座内,修筑一座门式碑龛,将以上3石垒砌其中。新中国成立后,于碑龛正面镶装玻璃保护。
《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该刻石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元赫经赞道:“拳如钗股直如筋,曲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岱史》称:“秦虽无道,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 书法世莫能及。”鲁迅认为秦《泰山刻石》“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此刻石为一级文物藏品。
【秦《泰山刻石》】
琅玡刻石
此刻石为歌颂秦始皇统一伟业的石刻之一,原立于山东诸城琅玡台上海神祠内。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自公元前220 年起多次出巡,并在峄山、泰山、琅玡台、之罘岛、东观、碣石、会稽等七处立石刻字,歌颂秦的功德。由于地震、雷击、火焚、风雨剥蚀等种种原因,这七处刻石大都早已毁坏无存,仅有《泰山刻石》和《琅玡刻石》留存至今。《琅玡刻石》是七块刻石中文字最多的,有300多字,清末时此石被雷击碎,弃至荆棘丛中,后经寻找粘接,后半部分基本保存,但文字已大部剥落,现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琅玡刻石的内容为:“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久长。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秦《琅玡刻石》】
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又称元摹峄山秦篆碑,原立于邹县县衙大堂,民国初年移入孟庙致敬门内,1973年移入启圣殿内保存,现存于邹城市博物馆。峄山位于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南奇观”“邹鲁秀灵”,为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 《孟子》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东山”即指此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峄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遂有此碑。
【《峄山刻石》】
峄山邾国故城自春秋建立, 至北齐迁徙共延续了1100余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而它的所在地还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故乡,素有“孔孟桑梓”的美誉,至今邹城火车站保留着双圣碑,书有“孔子诞生地”“孟子诞生地”。
峄山刻石呈竖长方形,水成岩石质,四面刻字。碑高1.9米,宽0.48米,四面皆同。正面、左侧面刊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诏书。小篆体,每面5行,共222字:“皇帝立国,惟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令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该碑刻文今已泐毁37字,尚存185字。左侧面以行书刊刻跋语,记述摹刻经过。
原秦峄山篆碑立于峄山书门。唐《封演闻见记》云:此碑后被魏武帝曹操登峄山时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迩,碑虽倒,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仍络绎不绝。当地官民因常疲于奔命送往迎来,便聚薪碑下,将其焚毁,从此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叹惜秦碑被毁,便将流传于世的拓片摹刻于枣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句。宋代淳化四年(993年),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今存西安碑林),称长安本,其后全国据此翻刻9种之多。今存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篆刻《峄山刻石》,《邹县志·古迹卷》记载甚详:“宋元祐八年(1093年),邹令张文仲于北海王君向获李斯小篆,刻诸厅峄阴堂,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县令宋德,乃夏津人也,叹是碑残缺,恐致泯绝,乃命工砻石纂刻于其侧。”
《峄山刻石》是小篆的代表作。书写这种字体的时候要求中锋用笔,笔毫行进时不能有任何的波动和扭曲,这样写出的线条才会给人以圆润流畅、精细圆整的感觉。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还有一套书法理论,他在谈到用笔的方法时说:写字,用笔要急速回转,折画要快,像苍鹰俯冲盘旋一样。收笔好比游鱼得水,运笔就像景山行云,笔画的轻重、舒卷,应自然一体,大方美观。从《峄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书艺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佳品。
会稽刻石
《会稽刻石》是秦始皇巡游会稽(今浙江绍兴)时,为了祭奠大禹,宣扬功德,而命丞相李斯手书铭文,刻石记功的石碑。李斯所写的这篇铭文即题为《会稽刻石》,后来被司马迁载入《史记》。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王嬴政出游,在现绍兴境内,“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颂秦德”。此刻石世称《会稽刻石》,由于系由李斯撰并书,故俗称“李斯碑”。碑文三句一韵,每字四寸见方,以小篆书写,共289字,其内容主要称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业绩及秦王朝奉行的大政方针。
会稽刻石历来受人重视,各种史书多有记述。东汉《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东汉之会稽……取钱塘浙江岑石。石长丈四尺,南北面广尺六寸,刻丈六于越东山上。”北魏《水经注》记载:“秦始皇登会稽山,刻石纪功尚在山侧。”《南史·范云传》记载:“会稽秦望山有始皇刻石,文皆大篆,人多不识。”南朝《会稽记》称:“昔秦始皇登此,使李斯刻石,其碑见在。”宋代姚宽《西溪丛语》:“予尝上会稽东山,自秦望山之巅并黄茅,无树木。其山侧有三石笋,中有水一泓,别无他石。石笋并无字。复自小迳,别至一山,俗名鹅鼻山。又云:‘越王栖于会稽,宫娥避于此’,又云娥避山。山顶,有石如屋大,中开,插一碑于其中,文皆为风雨所剥,隐约就碑,可见缺画,如禹庙《没字碑》之类。’不知此石果岑石欤?非始皇之力,不能插于石中。此山险绝,罕有至者,得一采药者,引之至耳,非伪碑也。或云大篆,或云小篆,皆不可考。”陆游有《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一诗。
由于各种原因,原碑已失或磨灭,原址考证多争论。有碑在会稽山、碑在秦望山、碑在鹅鼻山、碑在原何山等说法。21世纪前后有一说碑在诸暨燕子岩,2010年此处现已重刻一碑。
【《会稽刻石》复原刻卑】
会稽刻石现存版本也有多种。1341年(元惠宗至正元年),绍兴路总管府推官申屠以家藏旧本摹刻成碑,刻于府学宫稽古阁,并在碑阴面增刻另一秦篆“峄山碑”。清代康熙年间(1661年—1722年),碑阳会稽刻石被石工磨损,而碑阴峄山碑文仍在。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绍兴知府李亨特嘱钱泳以申屠氏本双钩上石,由刘征重刻,立于府学宫原处,文后有李亨特自跋及清代学者翁方纲、阮元、陈焯等题记。此碑于1887年由原府学宫(今绍兴稽山中学)移置于大禹陵碑廊内。碑高2.2米,宽1米,上刻小篆12行,每行24字。铭文内容与《史记》所载个别文字有所不同,并以隶书书有题记3行,计60字。虽几经复摹,就中尚可一窥秦篆的神韵。秦代会稽刻石引起日本国学人关注。早在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日本人以高规千叶所藏双钩本在日本重刻。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又以钱泳版本再度翻刻于焦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