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语言是发展变化的。一个词,读音变化了,或者各地方音不同,为了在字形上反映这种变化或不同,因而给本字加注或改换声符,这就是转注。例如“老”,甲骨文老字像长发、屈背老人扶杖的样子。后来读音有了变化,为了反映这种变化,成为“考”。“老、考”同属“老”部,意义相同,可以互相注释,声音相近。先有“老”,后有“考”,“考”是“老”的转注字,是从“老”分化、派生出来的。“转注”这个名称,古人是作为“造字法”提出来的。
转注字是一种完全同义词,从语言的角度上来说,它增加了人们的负担。如今天就只用“老”字而不用“考”字了,“考”的意义用法已经转移。转注字虽然没有产生新的造字方法,但是造出了新字,而且新字往往是形声字。它反映了语音的发展变化或方音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语言文字现象:即文字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形体以适应发展变化了的语言的需要的,它是一种动态的文字现象。
转注字是六书中的用字之法,同假借字一样,原则上都不能产生新字。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
所谓“建类一首”,就是指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几个部首相同的同意字可以互相解释。例如“老”字和“考”字,就是一对转注字,它们都属“老部”(所谓建类一首),许慎对“老”字的解释是“老,考也”,“考,老也”(所谓同意相受)。
转注字有三个条件:两字同一部首、二字声音相近、可以互相解释。
转注字必须是一对或一组,不能是一个。
文字不是一人一时一地所造的,可是各种文字的功用同样是记录语言的,因此同一意义的语言,甲地造出的字和乙地造出的字可能不同;起初用的字可能和后来用的字也不同,这些在不同时间空间造出的“语根相同,语义相同,但字形不同”的文字在某时某地都已经普遍使用,既然很难取消使用,就用转相注释的方法来沟通这些文字。
【许慎塑像】
但是,转注与假借有很大的不同:转注是“一义数文”,也就是“异字同义”;假借是“一字数用”,也就是“异义同字”。就六书的转注来说,转注于“异字同义”之外,还要在声音方面“同一语根”。
许慎之前,已有“六书”“转注”的说法,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造出转注字并注意到转注字现象,这不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吗?
后代的说文家对于转注的解释,争论有很多,值得介绍的有三家:第一家是江声,他认为所谓“建类一首”是指《说文》部首,而《说文》在每一部首下都说凡某之属皆从某(如“凡木之属皆从木”),那就是“同意相受”。第二家是戴震,他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说文》 考字下说“老也”,老字下说“考也”,就是互训的例子。第三家是朱骏声,他在《说文通训定声》里说“转注者,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他不但修改了转注的定义,而且更换了可转注的例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