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语言研究的生物学视角:生物语言学的启蒙
自从Meader和Muyskens在其《生物语言学手册》(Handbook of Biolinguistics)(1950)提出"生物语言学"这个术语之后,语言研究开始有了向自然科学发展的苗头,这是因为,作者在这部手册中将生物语言学称为一门现代科学,并首次主张将语言当做一门自然科学进行研究。
继Meader和Muyskens之后,生物语言学发展中的又一里程碑式的成果再次问世,这就是Lenneberg的《语言的生物基础》(1967)。Lenneberg在这部重要的文献中强调了语言的自然科学属性,认为语言研究就是要在语言组织与外围环境的综合功能中寻求对一切语言现象的解释,因此他主张要将语言视为一门自然科学来研究。在这部重要文献中,Lenneberg还提出了"语言生长关键期"假设。该假设认为,语言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键期,在这期间,儿童的语言发展非常迅速,非常容易,而一旦错过了这一关键期,语言能力的发展就会严重受阻甚至永远得不到修复。Lenneberg的这一思想一经发表便备受世人瞩目。仅语言发展关键期的时间问题就有不少争议:Lenneberg认为,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2岁至12或13岁;Krashen(1973)认为5岁之前是儿童语言潜能发展的高峰期。其次,就人类语言的发展是否存在关键期的问题,学界曾有不小的争议。Lenneberg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假设是建立在成年失语症患者和儿童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恢复程度及速度上的差异。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失语症患者语言恢复的速度快、程度高,有的甚至能够完全恢复。Lenneberg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儿童在出生的前两年大脑两半球发展语言的潜力是均等的,大脑任意半球损伤所导致的语言障碍都有可能由未损伤的另一半球弥补其功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语言功能就会越来越偏侧于左半球,从而成为语言的优势半球。青春期之后,其偏侧化过程就会基本完成。因此,脑损伤发生的年龄越早,其语言功能恢复的就越快越好,反之,成年后发生脑损伤,语言恢复得就很慢甚至不能恢复。支持Lenneberg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另一组数据是,有些先天迟钝的儿童即使14岁之前接受语言训练,也会取得明显进步,但在14岁后接受训练,其语言就不会再有任何进步,说明一旦过了青春期,语言习得能力也就随之消亡了。
然而,针对Lenneberg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假设,有些人却持有不同意见,主要理由是,Lenneberg的研究只是针对大脑损伤患者,其研究只能说明在大脑语言区受损后,大脑非语言区对语言区的替代作用,这种替代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甚至消亡。也有人认为,大脑左半球的优势功能早在儿童出生时就有可能产生了。而来自环境因素对语言影响的研究显示,即使儿童的大脑语言区未受损伤,也同样会导致语言障碍。如一位曾经受到残暴父亲虐待的女孩Genie经过12年的囚禁已经完全丧失了语言能力。13岁之后她虽接受了7年的语言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已经远远落后于她的同龄人(Curtiss,1977)。但也有研究显示,有些生来失聪的儿童虽在青春期后恢复了听力,但其语言学习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Lenneberg的假设。
虽然"语言生长关键期"假设曾经引发众多争议,但这一假设却得到Chomsky的赞同[1],他(Chomsky, 2005:1)称赞该著作是生物语言学研究的基础性文献。
注释
[1]笔者就此问题与导师Chomsky交换意见,Chomsky分别用狼孩、聋哑人、新生儿、骨骼缺陷者的故事解释了语言发育关键期的重要性。狼孩被发现时可能已经错过了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关键期,包括感情的培养等,不仅没有语言,而且还不会走路,只能像动物一样靠四肢行走。新生儿在最初几周内如果不接受正常的视觉刺激将永远失去视力。患有骨骼发育缺陷的新生儿如果靠拐杖支撑,并错过学走路的最佳期,脱离拐杖后,他们将永远不会走路。三个自出生就在一起玩耍的聋哑患者到了语言发展关键期却自发地创造了符号语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