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语交际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语用现象,它们和语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离开了语境,我们很难对它们进行精确解释。例如:
甲:我20分钟后要去图书馆。
乙:好的。
甲:我想去借一本布龙菲尔德的书。
乙:谁?
甲:布龙菲尔德,你不知道吗?老师不是说过他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
乙:哦,想起来了,“直接成分分析法”就是他提出的。
甲:是啊,我想去找找看有没有他写的《语言论》。
丙(突然出现):你们在说谁?
以上对话中,乙对“20分钟后”的正确理解取决于他和甲处在共同的时空中,并能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去推算“20分钟后”是何时,假如说话时间为北京时间14点,则“20分钟后”指的是14:20。这就是语用学中的“指示”现象。
接下来甲的话语预设“存在布龙菲尔德这样一个人”,这是使这句话成立的语义预设,而在交际中,由于乙不知道布龙菲尔德这个人,导致双方共同的背景知识出现缺口,即甲的语用预设并未成功,使得交际暂时中断,而随着甲对布龙菲尔德其人的补充介绍使得乙获得了和甲一样的背景知识,让交际得以继续进行。然而丙的突然出现,又使得甲乙之间的共同语用预设成为他们和丙之间的交际障碍。这些都反映出语用学的“预设”现象。
一个简短的交际片段,折射出众多语用问题。指示(deixis)和预设(presupposition)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充分说明了语言和使用语言的环境之间有密切联系。很多时候,要想真正理解话语的含义,必须弄清楚其语境里所谈及的一些指示词语到底指什么,还要弄清一些隐含的前提,即预设。
本章围绕指示和预设,简要介绍这两种现象的由来、定义、表现及其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