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版本款识的基本常识及术语

版本款识的基本常识及术语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全书外观款识1.书衣书衣是为了保护书籍而在书的前后所加的封皮,含封面、封底。版心有象鼻者,书口呈黑色,称为“黑口”;无象鼻者,书口呈白色,称为“白口”。装帧讲究的古籍,在书脊的上下角包以细绢保护书籍,同时增加美观,称为“包角”。(二)版面款识一个完整的书版印出一个印张,此印张所显示的内容即为“版面”。亦有既无象鼻,亦无文字者,则称“白口”。

(一)全书外观款识

1.书衣

书衣是为了保护书籍而在书的前后所加的封皮,含封面、封底。一般采用较硬较韧的纸张或裱过的蓝布做书衣。封面的左上方一般都贴有书签,标以书名,有的还附有题签人的姓名(但著者的姓名一般不在书签上出现)。(图2-1)

由于书衣位于书的最外部,反复翻阅后易于损坏,因此使用日久之后往往会被更新。

图2-1 《费氏全集》书衣、书签及题签者姓名

2.书名页

翻开书衣封面,里面题有书名的一页叫“书名页”,也叫“内封”。书名页上一般题有书名(位于正中)、著者(位于右上)、刊刻者(位于左下)及刊刻年号(位于天头)。乾隆十一年重镌之《慈幼新书》内封就较为符合典型版式。(图2-2)

图2-2 乾隆十一年重镌《慈幼新书》内封

3.扉页

扉页是指加在书籍封面后和封底前的空白页,又称“护页”或“副页”,用以保护书籍正文。(图2-3)

图2-3 《费氏全集》位于封面和内封之间的扉页

4.书口

书口指书的左侧面,由每叶版心折缝叠合而成。版心有象鼻者,书口呈黑色,称为“黑口”;无象鼻者,书口呈白色,称为“白口”。(图2-4、图2-5)

图2-4 黑口

图2-5 白口

5.书脊、包角

书脊指书的右侧面,是线装书装订之处。

装帧讲究的古籍,在书脊的上下角包以细绢保护书籍,同时增加美观,称为“包角”。(图2-6)

图2-6 《医统正脉全书》之书脊、包角

6.书首、书根

书首指书的上侧面。也叫“书头”。书根指书的下侧面。与现代图书不同的是,古籍在书架上都是平放的,书首朝里,书根朝外,故一般常在书根处书写该书的书名、卷号、册次,以便排架检阅,而书脊上没有书名。(图2-7)

图2-7 《济阳纲目》书根处书名及册次

7.函套

古书纸张柔软,部册较多,取用不便,容易散失,因此,常用硬板纸加蓝布裱糊成一个可展开的外套,用以包装一部书或多卷书,此外套称为“函套”,一般为四面或六面。一个函套内的书叫一函书。(图2-8)

图2-8 影印本《古今医统大全》函套外观与展开

也有不用函套而用夹板的,即将一套书或多册书用上下两个与书面大小相等的木板夹起,以绳系之。为防蠹虫蛀书,一般多采用樟木做夹板。

可见,函套与夹板不仅使取书方便,也可起到保护书的作用。

(二)版面款识

一个完整的书版印出一个印张,此印张所显示的内容即为“版面”。版面中的款识术语如下:

1.版框

版框亦称“边栏”“版廓”“匡郭”,系为框定版面的范围而设置的四周栏线。其中单线者叫“单边栏”,为一条粗线;双线者叫“双边栏”,一般外粗内细,也称“文武线”。双边栏一般有左右双栏和四周双栏之分。(图2-9)

图2-9 清刻《理瀹外治方要》四周双栏

不同的版本,其版框的高度与宽度往往亦不相同。

2.界行、行款

界行又称“界格”“界线”,指版框内的纵向直线,是从简册之简与简间的界限流传而来(帛书中已有之)。其中红色者称“朱丝栏”,黑色者谓“乌丝栏”。

书中的文字以界行分隔。而半叶版面的行数和每行中的字数称作“行款”,即描述某书行款可作“每半叶×行,每行×字”。如图2-10的清刻本《医学金针》的行款是“每半叶8行,每行18字”。

图2-10 清刻《医学金针》

3.天头、地脚

天头指版框上方的空白处,又称“书眉”。古人阅读时往往在天头处进行批注写字,称为“眉批”。地脚指版框下方的空白处,亦可以供读者批注。一般天头高度大于地脚。(图2-11)

图2-11 清刻《理瀹外治方要》天头与地脚

4.版心、象鼻、鱼尾

版心指每面书页的正中折缝处,装订后形成全书的书口。

版心上下正中从版框至鱼尾间多印有用于对齐折页的标志线,仿佛象鼻下垂,故称“象鼻”,折页后形成的书口称“黑口”。也有的版心刻印书名、卷次、页码和刻工姓名等文字,折页后形成“花口”。亦有既无象鼻,亦无文字者,则称“白口”。(图2-12)

图2-12 版心、象鼻

为了整齐折页,版心处一般还同时刻有形状如鱼尾的对称标记。鱼尾的形状丰富多样,如空心的叫白鱼尾,双线形的叫线鱼尾,涂满墨色的叫黑鱼尾,带花式图案的称花鱼尾。从数量上说,只有一个的叫单鱼尾,上下有两个的叫双鱼尾,甚至还有三鱼尾。(图2-13)

图2-13 鱼尾

5.书耳、抬头

书耳也称“耳子”“耳记”“耳格”,即在版框左右边栏上方处刻印的小方框,因如人之两耳,故以名之。其中多刻书名篇题,便于检索。

古籍中涉及尊长时,往往须提格或提行书写,将版框抬高,称为(上框)抬头。(图2-14)

图2-14 清刻《痧胀全书》序之上框抬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